词的韵律平仄对仗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6327745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6.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词的韵律平仄对仗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词的韵律平仄对仗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词的韵律平仄对仗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词的韵律平仄对仗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词的韵律平仄对仗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词的韵律平仄对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词的韵律平仄对仗(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词的用韵第三节词的用韵 幻灯片 1 第三节词的用韵词的韵律可以从韵部和韵式两个方面谈。总的来说,由于语言的发展、语音的演 变,词的韵部比近体诗韵要宽得多;由于音乐的影响、诗体的转变,词的韵式比近体诗要 复杂得多。下面我们先谈词的韵部,再谈词的韵式。 幻灯片 2 词韵不同于诗韵。近体诗是科举考试的科目,因此有官定的韵书,作诗的人 都要遵守(实际上也有不少人平日抒情应和等并不严格遵守) ;而填词则只是文人业余 的雅事,没有正式规定过人所公认的词韵。唐人填词,一般就用诗韵,并参照古体诗 那样使用宽韵。至晚唐五代,语音的实际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填词的人虽然仍参照 诗韵,但为使曲词易唱易懂,就根据

2、实际语音加以变通,由于词人的籍贯和创作年代 不同,音律水平也有高低,所以在用韵上也显出差异,宽严并不一致,有的作者不免 带进一些方言土腔,有的则故意引方言入词。五代词人的这种用韵情况,影响了后代 词人。幻灯片 3 在宋代,有人曾把词韵加以归纳,但这些著作都没流传下来。 直到明清之际,词韵著作渐多,沈谦词韵略 、李渔笠翁词韵 、胡文焕会文堂 词韵 、许昂霄词韵考略等相继而出,但其水平高低不一,分韵也不尽相同。到后 来仲恒撰词韵 、戈载作词林正韵 ,论词的人都用它们作标准。而实际上,这两 部书所定韵部与宋词用韵仍有些出入。幻灯片 4 词林正韵分词韵为 19 部,其中舒声(包括平上去)14 部,入声

3、 5 部。P1103- 1104。 其中舒声第五、六、七、十各部以及入声第十七、第十八两部要特别注意。幻灯片 5 词韵十九部只是大致适合宋词的多数情况,而实际上宋人作词要比这十九部要来得宽 泛,今人把宋词押韵的情况做过穷尽性的归纳,得出 18 部, 词林正韵的第 17、18 两部其实很多词人是混押的。幻灯片 6 念奴娇 赤壁怀古 韵脚 物物 壁錫 雪薛 杰薛发月灭薛发月月月 其中“壁”属于锡韵,第十七部,其余的属于第十八部,也可以看出这两部混而不分。幻灯片 7 由于有语言发展、方言影响等因素的作用,我们常可以看到一些不同韵部的字通押。 例如周邦彦过秦楼 (空见说、鬓怯琼梳,容销金镜,渐懒趁时匀

4、染-m 。梅风地溽,虹雨苔滋,一架舞红都变-n 。 谁信无聊为伊,才减江淹,情伤荀倩-n 。 但明河影下,还看稀星数点-m 。 )中第七部的字(-n 韵尾)和第十四部的字(-m 韵 尾)通押幻灯片 8 至于第六部中的-n 韵尾的字和第十一部-ng 韵尾的字通押的就更多了。幻灯片 9 宋词用韵的宽泛,还表现在不同声调的韵可以通押方面。上声和去声不同声调,但 “上去通押”极为常见。入声的独立性较强,一般是独用的,但也不是没有跟其他声 调通押的情况。例如辛弃疾贺新郎:“柳暗凌波路,送春归,猛风暴雨,一番新 绿。 ” 又定风波:“从此酒酣明月夜,耳热”这是去入通押。幻灯片 10 词的押韵方式与律诗不同

5、。它随调而定,有的韵脚距离近(密韵),有的韵脚距离远(疏 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但与诗经 、古诗用韵自由也不相同,因为词 调中的用韵方式常是规定好的,哪些词调用平声韵,哪些用仄声韵,哪些平仄互押, 哪些平仄换韵,都因词调而定。 我们可以从韵脚的变换和位置两个方面来看。幻灯片 11 从韵脚的变换看,大致有五种韵式: (1)一韵到底(AAAA) 如万俟咏长相思: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又如李之仪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幻灯

6、片 12 (2)平仄换韵(AABB) 如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依然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幻灯片 13 (3)平仄交韵(ABAB) 如毛文锡纱窗恨: 双双蝶翅涂金粉,咂花心。绪窗绣户飞来稳,画堂阴。 二三月爱随风絮,伴落花,来拂衣襟,更剪轻罗片,傅黄金。 上阙即是交韵,下阙一韵到底。幻灯片 14 (4)抱韵(ABBA) 如苏轼的壶天晓: 点点楼前细雨,重重江外平湖。当年戎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 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酒闹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苏轼此词是西江月的一种体,别名壶天晓 。幻灯片 15

7、 (5)平仄互押(aaAA) 。 如顾敻醉公子: 岸柳垂金线,雨晴莺百啭。家住绿杨边,往来多少年。 马嘶芳草远,高楼帘半卷。敛袖翠峨攒,相逢尔许难。幻灯片 16 从用韵的位置看,词的押韵方式也较复杂,不同的词调用韵的疏密并不相同。有句句 韵的,如上而列举的万俟咏长相思 、李煜虞美人 、苏轼壶天晓 、顾敻醉公 子 ;有偶句韵的,如李之仪卡算子 ;有多句一韵的疏韵,幻灯片 17 柳咏柳咏凤归云凤归云上片第七句才用韵、下片第八句才用韵,可以说是韵疏得很了:上片第七句才用韵、下片第八句才用韵,可以说是韵疏得很了: 恋帝里,金谷园林,平康巷陌,触处繁华;连日疏狂,未尝轻负,寸心双眼。况佳人恋帝里,金谷园

8、林,平康巷陌,触处繁华;连日疏狂,未尝轻负,寸心双眼。况佳人 尽,天外行去,堂上飞燕。向玳筵,一一皆妙选。长是因酒沈迷,被花萦绊。尽,天外行去,堂上飞燕。向玳筵,一一皆妙选。长是因酒沈迷,被花萦绊。 。 更可惜、淑景亭台,暑天枕簟,霜月夜凉,雪霰朝飞,一岁风光,尽堪随分,俊游清更可惜、淑景亭台,暑天枕簟,霜月夜凉,雪霰朝飞,一岁风光,尽堪随分,俊游清 宴。宴。 算浮生事,瞬息光阴,锚銖名宦。正欢笑,试恁便分散。即是恨雨愁云,地遥天算浮生事,瞬息光阴,锚銖名宦。正欢笑,试恁便分散。即是恨雨愁云,地遥天 远。远。幻灯片 18 词的用韵,韵脚距离不相等,或两句一韵,或三句一韵,完全突破了近体诗的形式

9、。 近体诗用韵要避忌重韵(即同一字做两次以上的韵脚),词的用韵不避重韵,甚至有的 词还规定叠字叠句来用于押韵位置上。如长相思前后阙的起句就常是相同的韵脚, 下以自居易长相思为例: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第第 4 节节 词的平仄词的平仄 幻灯片 1 第四节 词的平仄 词的声律主要是讲词的平仄格式, 而其节律是与句式相关联的。 词的句式特点是长短句,最短的只有一字,长的达十一字,平仄均有定式,随词调而 配置。但词的句子基本上都是律句,即句中平仄交错, 以双数字为节奏点。也有一些 不合律句常规, 但一般也可按近体诗的拗救办法进行调节

10、。不过词是依谱填写的,如 果词谱有规定,即使拗了也不必去救,所以,词的声律要比诗的声律复杂一些、固定 一些。下面我们按句式来讨论。幻灯片 2 一字句 一字句很少见, 一字句都必须入韵。 十六字令第一句用之,如张孝祥十六字令 : 归,猎猎熏风卷绣旗。拦教住, 重举送行杯。幻灯片 3 一字豆 一字豆这是词的句法特点之一。 “豆”就是小于句的停顿,也写作“读”或“逗” 。它 的作用是用来领起下文,故又称“领字” 。例如周邦彦风流子上片里有“望一川暝 霭,雁声哀怨;半规凉月,人影参差” , “望”字带动下文四句,就是一字豆。毛泽东 的 沁园春 雪幻灯片 4 二字句 二字句也以入韵为常,一般是押平韵用

11、一一,押仄韵用一丨如: 盈盈,鬭草踏青。 (柳永木兰花慢 明月,明月,照得離人愁絕。 (馮延巳三台令 ) 领句也有用二字的。例如秦观八六子:“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烟” , “那堪”二字领两个六字句,这两个六字句构成平仄相间相对的对偶句。幻灯片 5 三字句 三字句相当于律句的三字尾,以一一丨,丨一一、一丨丨为常见,其次是丨丨丨,丨 一丨;丨丨一很少,而一一一几乎没有。 丨一一左牽黃,右擎蒼。 (蘇軾江城子 ) 一一丨長門事。 ( 辛棄疾摸魚兒 ) 弦歌地。 ( 張孝祥 六州歌頭 )幻灯片 6 我们来看看张孝祥的六州歌头中的三字句,归纳三字句的类型。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

12、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 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 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 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 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幻灯片 7 领句也有用三字的,称为“三字豆” (三字豆也有不是领句的,只是跟其后的句子合为 一句了) 。例如: 周邦彦花犯:“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 ;王安石桂枝香:“念往昔、 繁华竞逐” ,秦观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三字豆也有

13、少数其他形式的,如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晏 几道洞仙歌 :“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幻灯片 8 四字句四字句一般相当于七言律句的上四字。除了一字豆领三字外,主要有以下句式。例如: a 表示平可仄,b 表示仄可平 a 一 b 丨 惊涛拍岸。 (苏轼念奴娇 ) 长淮望断。 (张孝祥六州歌头 ) b 丨一一乱石穿空。 (苏轼念奴娇 ) 身老沧州 (陆游诉衷情 ) 幻灯片 9 b 一一丨,是一种常见的格式,也是词所特有的句式,第三字必平,如: 大江东去;江山如画,雄姿英发。 (苏轼念奴娇 ) 此生谁料 。 (陆游诉衷情 )幻灯片 10 五字句 五字句有律句和拗句两种。

14、词的五言律句就是近体诗的五言律句。其形式以仄起为常, 平起少见,平起平收罕见。 b 丨丨一一把酒问青天,高处不胜寒。 (苏轼水调歌头 ) b 丨一一丨第三字必须为平 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 卷起千堆雪(苏轼 念奴娇 )幻灯片 11 a 一一丨丨(第三字必为平) 照花前後鏡 。 (溫庭筠 菩薩蠻 ) 為誰頻斷續。 (姜夔齊天樂 )幻灯片 12 五字句中的拗句 b 丨丨一丨(第三字必仄) 明月幾時有 (蘇軾水調歌頭 ) 盡日惹飛絮 (辛棄疾摸魚兒 ) b 一一丨一(第三字必平) 弄粧梳洗遲 雙雙金鷓鴣 (溫庭筠菩薩蠻 )幻灯片 13 丨一一一丨 與君相逢處 ( 王安石 傷春怨 ) 看名王宵獵 ( 張孝祥 六州歌頭 )五字句多為上二下三,也有上一下四,上三下二, “一聲聲更苦。 ”幻灯片 14 六字句 相當於七言律句的上六字。 a 一 b 丨一一 斷腸點點飛紅 (辛棄疾 祝英臺近 ) 似花還似非花 (蘇軾水龍吟 ) b 丨一一丨丨 準擬佳期又誤 辛棄疾摸魚兒 是處紅衰翠減 柳永八聲甘州幻灯片 15 另外還有只用詞所特有的句式 b 丨 b 一一丨,第五字必平。 我欲乘風歸去;人有悲歡離合。 (蘇軾水調歌頭 ) 何況落紅無數;脉脉此情誰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