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管理浅谈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36327462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教育管理浅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我的教育管理浅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我的教育管理浅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我的教育管理浅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我的教育管理浅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的教育管理浅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教育管理浅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16我的教育管理浅谈我的教育管理浅谈我的教育管理浅谈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 ”多年的教育行政工作中我一直铭记这句话,并将思想上的领导具体化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应分物质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管理文化和人际关系文化。其外在形式是物质环境文化,其核心的是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升华则是人际关系文化。我在三所学校任校长的历程也正是对学校文化理解逐步加深的过程,实践逐步深入的过程,无论在哪所学校工作我都有意识地用校园文化引领学校的发展。用校园文化引领学校的发展的想法最早产生于 20

2、02 年 7 月,我和进修校语文教研员孙军老师去大连参加全国新课改培训班,教育名家先进的思想、前卫的理念,让我热血沸腾,也使我许久以来心中就萌发的种种想法有了理论上的支持,也坚定了我将其付诸实践的决心,我觉得自己二十年的教育生涯执着追求的心中梦想的教育乌托邦就要实现了,于是兴高采烈。培训间隙,我们去海边游玩。我在沙滩上拾起一小堆鹅卵石,把玩一二,若有所思。孙军老师望着我说了一句:“其实它们原来都是有棱有角的!”我恍然大悟,噢,那些有棱角的顽石是在大海的洗礼下才变成现在这个光滑的样子哩。原来光滑是石头在大海存在的前提!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3、16那么作为一名行政领导应该如何?打那以后,我的个性也有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有求必应,与人为善,很在意别人怎么想、怎么看我,慢慢的迷失了自己。内心中绳结莫名地扩大,郁集在心头难以排解。在于丹解读论语的那些日子里,我用锤子砸碎了珍藏的鹅卵石,边上又现出了棱角,原来这才是外化而内不化。与人为善但要有原则,既不应该浑身是刺又不失为人处事的底线。我又有了新的感悟:人的发展不仅仅需要知识,更需要用精神文化去引领。而作为一所学校的带头人,则不仅仅是用思想文化引领个人,更应该去引领全校师生,将校长的办学思想内化为每名师生的思想意识,外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一、以环境促心境,建设儒雅校园2003 年 7

4、月我参与了呼兰县中小学校长竞聘,有幸成为呼兰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时常挂怀的仍然是以什么样的理念办学,为呼兰教师进修学校营造一种怎样的文化氛围。我首先从进修校的办学理念挖掘上入手,嘱托一名教师提炼一下教师进修学校的办学理念,他列举若干条,我选出一条,修改删繁为“一切为了教师发展” 。办学理念确定后,做了一大牌匾立于校门之上,镌刻上“一切为了教师发展” 。我的原任老校长姜福生看后写了一首“题匾”诗赠我。诗曰:一语竞中的,言简意偏赅。名师出名师,责任大矣哉!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16在“一切为了教师发展”这一办学理念指引下,进一步提出了“三个依靠

5、”的工作思路。即:依靠领导;依靠基层;依靠全体教师。后来教师进修学校要改造修缮,我嘱托赫绍斌同志设计一下学校的校徽,提出几点想法,他和设计工作室的同志一个月内设计了十几种,我都不满意。我参与他们的设计,一起商量时互相提示,最终确定了:以改型笔尖为船,以繁体师字改型做帆,下面以进修二字声母为波浪,完成了现在的进修校徽。可谓寓意深刻:1.笔船寓意着辛勤工作的广大教师。2.师帆寓意着为教师增添动力。3.体现出教师培训机构的任务。4.彰显着“一切为了教师发展”的办学理念。这样文化内涵丰富的校徽,我看做全国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培训机构)联合体的标志也未尝不可,制作过程反反复复,但是结果我很满意!我更注重细

6、节上体现校园文化,例如校长办公室一幅红木字匾很是引人,刻有大学中名句: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礼记大学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16礼记学记 。还有一幅字“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为普通教师蒋晓春所书。再比如,呼兰三中为了给学生开辟第二课堂,修建了学生实践基地,一弯葡门,五间兔舍,更有四架种满瓜菜的大棚和几亩时疏,莳弄得井井有条。我觉得:此

7、园目的是让学生先实践后探知,与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思想甚合,何不取名:“行知园” ,众人齐说好。待到省市领导参观时对此名赞不绝口,传为佳话。潜移默化之中,学校环境、风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环境上多了雅气,进修校在原来的基础上人气旺,士气高,变化大,得到进修校老领导的和老教师的支持、认可和好评。2005 年 7 月 11 日承办了哈尔滨市进修校长联席会,学校的文化建设受到了市局领导及各位专家的赞许。在进修学校任校长的三年中,我亲自参与培训中小学教师2740 多人次,由此在 2004 年 7 月,我被人民日报出版社教师教育指导全书聘为编委。2005 年 5 月被聘为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学校连续

8、三年被评为哈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04 年 2 月进修校被评为教育部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先进单位。离任后, “一切为了教师发展”仍为呼兰教师进修学校的办学理念,作为一种文化的薪火相传,我为呼兰教师进修学校留下了浸透心血的财富!我深深的认识到,校园文化一经形成,就像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影响和左右着这所学校的发展,改变着教师的精神面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16貌,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并且,这样的影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因校长的离任而变化,不因时间的更迭而改变,恰恰相反,优秀的校园文化如陈年老酒,愈久愈香醇。二、以制度规行为,建设法

9、治校园呼兰区第六中学 1987 年建校,一无区位设施优势、二无师资优势、三无生源优势,在这样“一穷二白”的形势下,想要短期内实现发展速度、规模与质量的统一协调发展着实不易,千头万绪从何抓起?我和领导班子审时度势,决定以健全学校管理制度为突破口,加强学些制度文化、管理文化建设。首先确定了“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使每一个老师都有发展”的办学宗旨,明确了“艰苦创业立校,严格管理兴校,特色发展强校,机制创新活校”的办学思路,进而形成“教有特色,学有特长”的办学特色。学校宏观管理科学化。我到任后,梳理了学校的所有规章制度,删繁就简,重在实效,整理了呼兰六中规章制度汇编 ,做到事事有法可依。为了了解规章制

10、度的执行情况,查找存在的不足之处,全校包括中层领导在内的 11 名领导有 7 名领导坚持兼课,工作在教学一线,加强了学校对教育教学工作以及新课程改革的领导和管理。全校形成了“以分管教学校长教导处教研组学科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渠道教育主线,以分管德育校长政教处学年组班主任为主体的活动教育主线,以党支部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16团委会、学生会团支部、班委会为主体的学生教育主线,以后勤教辅人员校园社团为主体的服务教育主线,以学校社区家庭为主体的社区综合教育主线”的立体管理网络。德育管理创新化。为了克服以往德育管理松散化、模糊化的不足,在德育工作上,

11、构建了“坚定一条思路,夯实两个基础,落实三类课程,突出四个重点,健全五个机制”的管理模式。关注学生的成长,实施全面育人策略,为学生的成长,创造德育实践契机。德育内容回归生活,从生存与发展的角度,在现实生活中挖掘德育资源,创设具有生活气息的道德情景。德育教化立足真实,利用学生身边的榜样引导学生,为他们提供可以直接学习的楷模,提供具体的“自我塑造”的榜样。德育过程注重体验,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育人作用,在各学科教学中寻求德育学科渗透的亮点,达到入情入心的教育效果。在教学工作上,以教育科研为先导,狠抓教学常规落实,实现科研与教研、教研与考研、课本与校本紧密结合。对课本进行二次开发,开发出适合本校

12、学生层次的校本教材,做到了初中阶段与高中阶段知识的整合、学科之间的整合、与分层次教学的整合、与新课程改革的整合。课堂教学做到以精讲、精练、精测,课堂实、训练实、评改实,教法活、学法活、课堂气氛活为主要特点“三精三实三活” 。注重一般和个性的差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16异,作业分基础层次、发展层次、创新层次。实行发展性评价,不仅看学生考试成绩,而且看学生进步的程度,形成了新的评价观和发展观。教学管理精细化。为了克服以往教学管理粗放化的不足,细化了教学常规管理、特长生培养、后进生管理、教育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具体规章制度。1.进行分层次教学。就学

13、校而言,根据人才培养方向,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起点、教学内容,以专题形式进行,让学生选择性参加,保证各类学生“吃好” 、 “吃饱” ,缩短学生优、中、差成绩之间的距离。就教学班而言,实行隐性分层次,教师在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和对学生辅导的教学过程中,做到教学目标、教学评价、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学法指导和个别辅导等都体现层次性。2.注重特长教育。学校不断加强以美术、写作、音乐、体育等为主要内容的特长教育。实行 6+2 课时制,特长生每天上 6 节文化课、2 节专业课,高三时由学校指派有经验的教师专门辅导文化课。并开发校本课程,自编教材,服务特长生,基本解决了音体美和写作特长班专业课教材问题。近几年

14、,学生在各级各类音体美艺术比赛中,315 人次获市级以上奖励;226 人考入艺体院校;有的学生考取了钢琴 9级证书;有的学生考上了中国美术最高学府中央美术学院。学生参加各级征文、演讲比赛,共有 280 人次获奖;2009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16年 2 月学生孙玥荣获“中国校园特长生艺术认定展评”暨“第二届全国艺术交流展演”全国总决赛高中组主持专业金奖,主持人大赛,荣获最佳主持人奖。学校被中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评为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先进单位。有的同学还创作并出版了长篇小说我们十七八 ,该生被保送到黑龙江大学中文系。而且形成了由荣获市功

15、勋教师荣誉称号的美术教师、市骨干体育教师、市优秀音乐教师组成的特色教育教师群体。3.实施“助长工程” 。对具有专长的学生和急需帮助的学生,学校委派教师专门负责,助其成长。对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心理困扰的学生,学校成立了心理辅导中心,帮助学生解决情绪、情感、学习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为学生健康成长助跑。每年高考之前,都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防止学生出现失眠、神经性头痛、晕场等问题,确保学生保持良好的应试心态。4.锐意科研教改。学校开展群众性教育科研活动,为教育教学提供有力支点。 “十五”期间,学校有全国、省、市、区级科研课题 21 项,覆盖各个学科,培养了 12 名区、市级科研骨干教师,4 名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实验教师。教师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 23 篇,市级以上获奖论文 421 篇。“十一五”期间,有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