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教案2015-2016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36326801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113 大小:8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教案2015-2016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毛概教案2015-2016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毛概教案2015-2016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毛概教案2015-2016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毛概教案2015-2016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毛概教案2015-201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教案2015-2016(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巴中职业技术学院 教案教案课程名称: 蒲秀琼 课程类别: 公共必修课 开课类别: 思想政治教育 学 时:32 学 分:2 授课教师: 蒲秀琼 授课班级:2012 级五年学前教育一、二班 2015 级学前教育 13-18 班 授课学期: 20 15 至 20 16 学年第 二 学期 教材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参考资料:1.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 2.毛泽东选集第 1-4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 邓小平文选第 1-3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 江泽民文选第 1-3 卷,人民出版社 2006

2、年版。 十七大以来 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1 年版。 3.中共十八大以来2文献汇编 新华网 2012 年 11 月 11 日 3教案编制说明一、教师上课前必须写出所授课程的教案,不能无教案或借他人教案进行授课;授课教案应根据专业技术领域发展、教学要求变化、学生实际水平,以及教师以往教学的课后小结、批注等进行补充、修改或重写,以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适用性,不得使用未经任何补充、修改的陈旧教案进行授课。二、实践教学的教案与理论教学的教案分开编写;对于公共课,难课、新课,提倡由教研室组织进行集体备课;公共课教案主体(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进度,重点难点内容,教学内容及过程等)应相同。三

3、、教案编写要求内容简明、条理清楚、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设置合理、重点难点清晰。四、教案应采用统一格式书写或打印(建议使用 A4 纸),不同专业的授课教案可有自己的特色,但应包含教案基本内容。教案必须含首页,与各单元教案形成一个整体。五、提倡教师利用计算机进行教案编写,与教学过程中的手写批注相结合,形成不同时期,不同版本(注意分别存盘和存档)的教案。六、妥善保存各阶段的教案,并配合好学院的教学检查和归档等工作。4附件:教学单元教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案授课题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案|导论课时 授课类型 理论 拟定日期教研室主任教学目标1.对学生进

4、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教育2.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认识和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3.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增强投身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 1、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2、正确认识和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

5、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2、增强投身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形式和方式本课程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以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在教学中采用“以社会发展实践和学生实践为载体,进行理论学习、理论应用、理论创新”的全新教学模式。采用“学生参与,师生联动”的方式,将形势与政策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相结合,遵循分析形势讲理论,结合理论说形势的原则,针对学生及知识模块的特点,选用相应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过程的安排。 第二,遵循“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依据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总体把握教材

6、内容,确立教学模块,创设教学情境,制定工作任务。 5第三,突出本课程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所特有的理论性、实践性、时政性、实效性的特点,课程内容的设计上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原因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以下问题:一是突发事件,应时讲解。根据形势的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二是关注反馈,调整方法。为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反馈,适当调整教学方式与方法;三是正确引导,科学认知。政治课教学要本着“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教学有纪律”的原则,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对学生所提出的一些社会问题,必须给予正确的、科学的指导。不能夸大学生的偏见,更不能把自己的偏见强加给学生。 第四,为适应未来职业

7、岗位群的需要,教学设计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知识素养、能力素养、情感素养等方面。确定明确的目标,同时制定出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措施,并把这些措施具体到每一个工作任务之中。 教学分组及其教学条件1教师:(1)研究教材、学生,设计课堂探究题;(2)收集反映“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有关事例,筛选经典的、符合学生认知的事例供课堂教学使用;2学生:在班级里开展以“我的政治生活观”为题的问卷调查活动,作好统计,制成图表。参考资料1.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见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 2.毛泽东选集第 1-4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

8、 3.邓小平文选第 1-3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 4.江泽民文选第 1-3 卷,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 5.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年版。 6.中共十八大以来文献汇编 新华网 2012 年 11 月 11 日 本部分内 容按实际 需要进行 取舍6其它第 页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课程教案授课题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课时 4 课时授课类型 理论 拟定日期教研室主任教学 目标1、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科学内涵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之间的关系以 及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取得的理论成果; 2、理解认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9、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3、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社会革命和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 内在要求; 4、要求同学们既要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主线,又要重点把握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十八大系列 理论成果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自觉地树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 值观、人生观和荣辱观。教学 重点 及难 点教学重点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 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3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十八大以来重要 思想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4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理论精髓

10、教学 形式 和方 式讲授法、讨论法、材料分析法等 教学 分组 及其 教学 条件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各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学说的掌握和透析 2.学生准备:基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大概了解 参考 资料1.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见三 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 2.毛泽东选集第 1-4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 3.邓小平文选第 1-3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 4.江泽民文选第 1-3 卷,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 5.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1 年版。 6.中共十八

11、大以来文献汇编 新华网 2012 年 11 月 11 日 本部分内 容按实际 需要进行 取舍7其它8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课程教案 时间分配教学内容及过程时间课时 教学引入: 教师:1920年11月,毛泽东在给新民学会会员罗章龙的信中强调,要改造中国, 固然需要有大批刻苦励志的“人”,尤其要有一种大家共同信守的“主义”, “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这个 “主义”,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什么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怎样的历史过 程?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哪些重大的理论成果?本章将对此做出专门的介绍与 分析。教师:我们就这一成

12、果进行讨论、交流,谈谈你的感想。第一节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然而,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崭新的思想武器,并不意味着就能够自 然而然地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还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 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 (一)中国革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一)中国革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同中华 民族的矛盾,封

13、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帝国 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1.1.近代中国必须走革命的道路近代中国必须走革命的道路(近代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就是反帝反封建。如 何完成这一任务呢?洋务派实施“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学习西方技术。民间也有过“教育 救国”、“科技救国”的思想和行动。维新变法的改良派采用改良的办法。孙 中山早年上书封建政府,企图走改良道路。但都注定了失败的命运。只有进行 自下而上的革命,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旧中国的面貌,完成历史赋予的任务。) 2.2.中国革命必须由先进的阶级来领导中国革命必须由先进的阶级来领导( 在中国近代史的政治舞

14、台上,农民阶 级、地主阶级的改良派、资产阶级的改良派、资产阶级的革命派都曾先后登上 前台,但最终都归于了失败。这些阶级都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到胜利。完成中 国革命的任务必须由代表新兴生产力并能将革命进行到底的阶级无产阶级 及其政党来领导。) 3.3.中国革命必须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中国革命必须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来了各种观念和理 论,农民阶级从西方学来了拜上帝教,资产阶级的改良派从西方学来了资产阶 级改良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从西方学来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这些阶级在 它们所学得的思想理论指导下,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变革中国社会的浪潮,对 中国社会的进步起了推动作用。但是这些理论武器

15、的运用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 的,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中国的社会变革必须由一个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中国广 大人民利益的理论武器作为指导。)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过程(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过程 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定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定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使产生于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产生于欧洲的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使产生于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产生于欧洲的马 克思主义经由一番由抽象到具体的变化,使之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时代特征,克思主义经由一番由抽象到具体的变化,使之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时代特征, 成为指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理论。成为指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理论。160 分 钟4 课时9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提出本身是一个历史过程,一个由浅到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一个由 少数人认识到形成全党共识的发展过程。 2.2.李大钊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李大钊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 李大钊在 1919 年 8 月发表的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中就已经认识到: 一个社会主义者,为使他的主义在世界上发生一些影响,必须要研究怎样可以 把他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