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珍珠岩技术交底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6325807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屋面珍珠岩技术交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屋面珍珠岩技术交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屋面珍珠岩技术交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屋面珍珠岩技术交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屋面珍珠岩技术交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屋面珍珠岩技术交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技 术 交 底 记 录表 B2 编号:W01工程名称京山县游客服务中心暨人防疏散基地京山县游客服务中心暨人防疏散基地交底时间年 月 日交底提要:模板工程交底内容:本工程中屋面做法为 05J1 屋 13,具体图集做法见下表:屋面保护层:涂料或粒料防水层找平层:1:3 水泥砂浆,砂浆中掺聚丙烯或锦纶-6 纤维 0.750.90kg/m3保温层:65 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找坡层:1:8 水泥膨胀珍珠岩找 2%坡结构层: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本篇交底针对屋面做法中关于 1:8 水泥膨胀珍珠岩找坡层做出具体做法交底。首先需要了解膨胀珍珠岩水泥浆的基本知识。膨胀珍珠岩水泥浆是由膨胀珍珠岩砂与水泥加水拌合而成的。

2、膨胀珍珠岩是珍珠岩矿石经破碎、筛分、预热,在高温(1250左右)中悬浮瞬间焙烧,体积骤然膨胀而成,颗粒结构呈蜂窝泡沫状(岩砂),呈白色或灰白色,质轻,风吹可扬,具有保温、隔热、吸音、无毒、不燃、无臭等特性。与水泥等胶结料拌合成的灰浆,用于墙面、屋面、管道等处,起保温、隔热、吸音等作用。膨胀珍珠岩水泥浆的配合比常用为l:68(重量比),即 1 份水泥:68 份膨胀珍珠岩砂。1.施工准备:1.1 材料准备:1.1.1 水泥:选用 425 号矿渣硅酸盐水泥。1.1.2 膨胀珍珠岩:颗粒粒度 0.13mm。1.2 施工条件准备:来源:(http:/ - 战承德1:8 水泥膨胀珍珠岩找坡层技术交底_Zi

3、mage_新 在 1:8 水泥膨胀珍珠岩找坡层施工前,须再次对屋面结构板标高进行测定,校对屋面做法厚度与现场实际标高的偏差情况,将屋面上人孔、变形缝、雨水管等部位找准位置,以备下道工序方便施工。2.施工工艺:2.1 工艺流程:基层处理保温砂浆搅拌铺设、压紧刮平找平2.2 施工详细注意事项及操作要点2.2.1 基层处理:在抹水泥膨胀珍珠岩保温砂浆之前,要事先检查基层,基层过于凹凸的部位,高出的部分须剔平,凹处用水泥砂浆分层填实,基层表面的灰尘、污垢等必须事先清除干净。2.2.2 水泥膨胀珍珠岩砂浆的搅拌:2.2.2.1 机械搅拌:搅拌之前先将所需水量倒入搅拌机内,启动搅拌机 12 分钟后加入水泥

4、、膨胀珍珠岩保温砂浆的粉料。搅拌时间以 1.52.0 分钟为宜。水泥膨胀珍珠岩保温砂浆的加水量以拌和好的料浆较为粘稠为宜,密度控制在 9501050g/L;加水量一般为,粉料:水=1:1(重量比) 。搅拌好的水泥膨胀珍珠岩保温砂浆要及时装车运至施工现场及操作面,超过使用时间的砂浆严禁加水后再使用。2.2.2.2 人工搅拌:人工搅拌时必须搅拌均匀,并严格控制加水量,不能使水泥膨胀珍珠岩保温砂浆过稀,同时要求在铁板或灰槽中搅拌,严禁在铺设面搅拌。2.2.3 铺设找坡层:首先将屋面各控制点的高度用 1:3 水泥砂浆做好(即为打灰饼) ,然后根据已做好的控制点拉线,将水泥膨胀珍珠岩保温砂浆按照压缩比(

5、压缩比是指屋面上松散的保温层厚度与压实后的厚度之比)为 130%的比例进行虚铺保温层,同时按建施屋顶平面图的图纸要求找 2%坡,虚铺后的保温层用木杠压紧、刮平,再压实。3、质量要求:3.1 水泥膨胀珍珠岩保温砂浆与基层之间必须粘结牢固,不得有空鼓、起泡、裂缝、漏压等缺陷。3.2 接茬处平整,表面光滑整洁。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保存一份。 技 术 交 底 记 录表 B2 编号:M02工程名称京山县游客服务中心暨人防疏散基地京山县游客服务中心暨人防疏散基地交底时间年 月 日交底提要:模板工程交底内容:3)四周斜撑要牢固。14 梁模板安装(1)在柱子上

6、弹出轴线、梁位置和水平线,钉柱头模板。(2)梁底模板: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当梁跨度4m 时,跨中梁应进行起拱,梁起拱高度为梁跨度的 l100031000。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3)梁下支柱支承在基土面上时,应对基土平整夯实,满足承载力要求,并加木垫板或混凝土垫板等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不会发生支撑下沉。(4)支撑楼层高度在 4.5m 以下时,应设二道水平拉杆和剪刀撑,以保证模板支撑体系的稳定性。(5)梁侧模板: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斜撑等。梁侧模板制作高度应根据梁高及楼板模板来确定。(6)当梁高超过 700mm 时,梁侧模

7、板必须加穿 12500 对拉螺栓进行加固。(8)模板安装质量通病预防措施:1)支模时应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一般缩短 35mm。2)梁侧模必须有压脚板、斜撑、拉线通直后将梁侧钉固,梁底模板按规定起拱。3)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模内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1.5 剪力墙模板安装(1)按位置线安装门洞模板,下预埋件或木砖。(2)把一面模板按位置线就位,然后安装 12500 对拉杆和斜撑,安装塑料套管和穿墙螺栓。(3)清扫墙内杂物,再安另一侧模板,调整斜撑(拉杆)使模板垂直后,拧紧穿墙螺栓。(4)模板安装完毕后,检查一遍扣件、螺栓是否紧固,模板拼缝及下口应用 10

8、mm 厚双面胶泡沫条密封。(5)墙模板必须将木方作竖肋,双根 483.5 钢管或双根槽钢作水平背楞。(6)墙模板立缝、角缝宜设于木方和胶合板所形成的企口位置,以防漏浆和错台。墙模板的水平缝背面应加木方拼接。(7)墙模板的吊钩,设于模板上部,吊钩铁件的连接螺栓应将面板和竖肋木方连接在一起。(8)防止墙体混凝土厚薄不一致,墙体上口过大,混凝土墙体表面粘连,角模与大模板缝隙过大跑浆,角模入墙过深,门窗洞口变形等质量通病发生,具体措施如下。(9)预防措施:1)墙身放线应准确,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模板就位调整应认真,穿墙螺栓要全部穿齐、拧紧。2)支模时上口卡具按设计要求尺寸卡紧。3)模板清理干净,隔离

9、剂涂刷均匀,拆模不能过早。4)模板拼装时缝隙过大,连接固定措施不牢固,应加强检查,及时处理。5)改进角模支模方法。6)门窗洞口模板的组装及固定要牢固,必须认真进行洞口模板设计,能够保证尺寸,便于装拆。1. 4. 5 楼面模板安装(1)楼板模板安装前应按照设置支柱与龙骨的间距,一般支柱为 6001000mm,大龙骨间距为 500900mm,小龙骨间距为 150200mm。支柱排列要考虑设置施工通道。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保存一份。 技 术 交 底 记 录表 B2 编号:M03工程名称京山县游客服务中心暨人防疏散基地京山县游客服务中心暨人防疏散基地交

10、底时间年 月 日交底提要:模板工程交底内容:(2)底层地面应夯实,并铺垫脚板。采用多层支架支模时,支柱应垂直,上下层支柱应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各层支柱间的水平拉杆和剪刀撑要认真加强。(3)通线调节支柱的高度,将大龙骨找平,架设小龙骨。(4)铺模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楼板模板压在梁侧模时,角位模板应通线钉固。(5)楼面模板铺完后,应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模板梁面、板面应清扫干净。(6)板模板:防止板中部下挠,板底混凝土面不平的现象。(7)预防措施:1)楼板模板厚度要一致,搁栅木料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搁栅面要平整。2)支顶要符合规定的保证项目要求。3)板模按规定起拱。1.4.6 模板拆除

11、的一般要点(1)拆除模板的顺序和方法,应遵循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等原则。(2)模板工程作业组织,应遵循支模与拆模统一由一个作业班组进行作业。其好处是,支模就考虑拆模的方便和安全,拆模时,人员熟知情况,易找拆模关键点位,对拆模进度、安全、模板及配件的保护都有利。(3)模板的拆除对结构混凝土表面、强度要达到 100%时方可拆除。(4)模板拆除时严禁乱抛乱扔,要有专人递送并运到指定地点按规格型号码放整齐,以便周转利用。(5)模板拆除时要严禁野蛮施工,以防止对成品造成破坏。2 质量标准2.1 主控项目(1)模板及其支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12、,其支架的支承部分必须有足够的支承面积。(2)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受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与混凝土接槎处。(3)施工班组必须对以上三项全数检查,不得漏查2.2 一般项目(1)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2)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2.3 成品保护(1)坚持模板每次使用后清理板面,涂刷脱模剂。(2)按楼板部位对应层层安装,减少损耗。(3)材料应按编号分类堆放整齐。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保存一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