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一格为“有效”——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教学策略的运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6322841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89.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拘一格为“有效”——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教学策略的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不拘一格为“有效”——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教学策略的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不拘一格为“有效”——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教学策略的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拘一格为“有效”——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教学策略的运用(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墨 不拘一格为“有效 浅析初 中数 学教 学 中有效教 学策略 的运 用 龚映红 ( 响水县六套 中学 , 江苏响水2 2 4 6 2 2 ) 摘 要 : 有效教 学是新课 改下初 中数 学教 学活动 的出发 点和 落脚点之一 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素养的重要 标准之 一新课改 下的初 中数 学有效教学应将能 力培养作 为重要 目 标任务和要 求 作者根据教 学实践心得 对 当前初 中数 学有效 教 学活动 中教 学策略的运用进行 了论述 关键词 : 初 中数学教 学有效教 学教 学策略 新课标 、 新要求 、 新策 略 “ 有效教学” 顾名 思义 , 就是教 学 活动要具有有效性 、 实效性

2、。 教育学认 为 有效教学 , 就是在规 定的教学实践内, 实现教学效率 的最大化 在传统教学活动 中, 有效 教学局 限在教学 内容容量和学生解答问题数量上 直接 导致 学生成 为学 习知识 的“ 口袋 ” , 解 答问题的“ 工具 ” 新课 程 标准倡导的是“ 以生为本” 的教学理念 , 将学 习能力培养作为第 一要务 , 要求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 围绕“ 能力培养” 这一 目标任 务开 展和实施 因此 , 在新 课改下有效教学更应注 重锻 炼和培 养初 中生 的学 习能力素养 初 中数学教 师在有效教学活动 中, 特别是教学策略的运用上 , 必须将 “ 能力培养” 放在第一位 , 将 教学

3、策略运用和学 习能力培养有效融会贯通 , 实现初 中生在多 样有效教学策略活动中学 习技能 、 素养的提高和发展 一、以景促情 。 实施情境性教 学策略 。 激发初 中生主动学 习情 感。 情 由境生 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客观存在体 , 具有 丰富多 变 、 精彩无限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情感是学生学习活动取得 实效 的“ 思想保证” 初中生作为处于青春发展期的学 习群体 , 其 内在情感与其他 阶段有着显著的特殊性 表现出情感发展状态 的反复性、 不稳定性和不持久性 这就需要初 中数学 教师做好学 生情感发展 的“ 激励 ” 和 “ 引导” 工作 , 借 助教学情境 在情感激 发上 的积极功

4、效 挖掘数 学学科情感 “ 要素 ” , 设 置适 宜 、 融洽 的教学情境 , 引导学生感 知 、 体悟 教学情境 , 促发初 中生情感 发展“ 活跃区” 实现初 中生 主动学习潜能的有效激发 如在“ 一次函数 的图像 和性质 ” 教学 活动 中 , 由于初 中生 才接触到数形结合 的知识 内容 ,在学 习探知 的表现上具有消 极畏惧的表现 此 时, 教师为 了激发初 中生的主动学习探知情 感 , 采用设置生活性教学情境 的方式 向学生 提出 了“ 如图所 示 中 的折线 A B C为 甲地 向乙地 打 长途 电话需 付 的 电话 费Y ( 元 ) 与通话 时间t ( 分钟 ) 之 间的函数

5、关 系 , 则 通话 8 分钟应付 电话费是多少?” 生活化的问题 , 使学 生从 内心感受 到数学学 科 “ 源 于 生 活 , 服 务 于 生 活 ” 的 内 涵 。 主 动 学 习 “ 发 展 区 ” 受 到 “ 刺激” , 主动学习情感有效树立 二 、 以导促探 , 实施 探究性教学 策略 。 锻 炼初 中生探 究实 践 技 能 。 探究能力培养, 是初中数学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和要求。教 师是教学活动的“ 总导演” 和“ 总策划” 在整个课堂教学 中, 特别 6 0 , 是学 习技能培养过程中, 具有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因此 初 中 数学教师在有效教学活动中,一方面要重视探究问题情境

6、的创 设 。 营 造 具有 探究 特 性 的教 学 氛 围 另一 方 面要 在 学生 自主探 析 或合作探析过程中, 根据探析实际情况 , 进行实时的指导和点拨 工作 , 及时帮助学生疏通 “ 阻塞” 或探析“ 阻碍” 让学生在预定探 析活动“ 轨迹” 上 。 开展高效探究活动, 获得有效探究策略 问题 : 点D 是 00的直径C A延长线上 一点 , 点B 在 0O 上 , B D 是00的切线 , 且AB = A D ( 1 ) 求证 : 点A 是 D O的巾点 ; ( 2 ) 若 点E 是 劣弧B C 上一点 A E 与B C 相交于点F 。且 aB E F 的面积为 8, C O S

7、BF A= , 求 AC F的 面积 C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析活动 在观察分析问题条件后 , 认 为“ 该问题 是关 于圆的切线 的判定定理 的证 明: 相似三角形的 判定 等知识点的运用” , 在选 用何种解题策 略时 , 学生遇到“ 困 难” , 此 时 , 教 师向学生 指出 “ 本题 综合考 查 了阋的切线 的性 质 、 圆的性质 、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等内容” , 学生领悟 问 题意图, 合作探 析得 出解题策 略: “ ( 1 ) 利用 斜边 上的中线 等于 斜边的一半 , 可判 断AD O B 是直角 三角形 。 则 O B D = 9 0 。 , B D 是o0的切线 ;

8、( 2 )同弧所 对的圆周 角相 等,可证 明A C F 一 B E F 得出相似 比 再 利用 三角形的面积 比等于相 似比的平 方即可求解 ” 其解题过程为 : C 证 明 : ( 1 ) 连 接 B O, AB = AD D=AB D AB = AO ABO= AOB 叉 在 AOB D中 D+ DOB + AB O+ AB D= 1 8 O 。 , 0BD = 9 0 。 即B D上B0 。0B是 00的半 径 0 BD是 00的切 线 解 : ( 2) C = E, C AF =EBF, 。 AACF BE F AC 是 O0的 直径 , 。 ABC = 9 0 。 F 口 1 在

9、R t B F A中 C O S BF A= 兰=_ = I , F A 3 E= C F AC = F BE0 AF AC AF BE AF AC的 面积 为 1 8 上述 问题案例教 学中 , 教师提供 了探究实践 的“ 亲身” 活 动时机 , 同时, 借助于教师的有效 点拨 , 对问题设计意 图 、 解题 策略及选用方法有了准确掌握 为更好地开展探究解析活动 提供 “ 方法论 ” 三 、 以活促 思。 实施 问题 性教学 策略 , 提高初 中生创新思 维 能力 教学 “ 活” 则 思维 “ 活 ” 数学学科一 门思维的 艺术 , 培养思 鬯 量 培 养 学 生 的创 新 意 识 , 为

10、实现 中 国梦 助 威 助 力 廖 良莲 ( 泰宁县第二实验小学 , 福建泰宁3 5 4 4 0 0 ) 摘 要 : 2 0 1 1 年版课标 多次提 到学生创 新能力的培养 , 数 学是一 门基础学科 , 数 学教 学应重视 培养学生提 出问题 、 猜想 验证和独立思考等能力 , 促进 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关键词 : 创新意识提 出问题猜想验证独立思考求 异 思 维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 就必须 以“ 创新驱动 ” , 引领实 现“ 中国梦” 。我们 的数学教学该如何做?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 标准( e o 1 1 年版) ( 以下 简称2 0 1 1 年版课标) 给 出了答 案 , 课

11、标 中 “ 创新 ” 一词一共出现了l 8 次 , 在这些理念 的引领 下 , 对在数学 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有 了自己的感悟 和 做法 。 一、提 出 问题 是 创 新 的 基 础 2 0 1 1 年版课标 指出 : “ 学生 自己发现和提 出问题是创新 的 基础 。” “ 质疑” 是开启创新之 门的钥匙 。我们在教学 过程 中要 处处 为学生搭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平 台。如教学“ 倒数” 概念 时, 我要求学生先 自学课本 , 不理解或有疑 问的地方做上 记号 然后提 问题大家讨论 , 有的说 : “ 书上为什么讲零没有 倒数 ?” 有 的说 : “ l 的倒数是1 ,

12、 为什么零的倒 数不是零 ?” 还有 的说 : “ 乘积是 l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 为什 么和 、 差 、 商是 1 的两 个数 。 不是互 为倒数?” 学生提 出这一 系列 的问题 , 正是创新意 识 的表 现 。 二 、 猜想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 2 0 1 1 年 版课标 指 出 : “ 归纳概 括得 到猜 想和规 律 并加 以验 证 是创新 的重要 方法 。 ” 在课 堂上 , 要放 飞学生 想象 的 翅 膀 , 让 他们 在大 胆猜 想 的基础 上 , 积 极 主动地 探 究 验证 。 如我在 教学 平行 四边 形 的面积 时 , 先 出 示一 个平 行 四边 形 , 相 邻 两边

13、 的长 度 分别 为6 厘 米 和5 厘米 , 高4 厘 米 , 图 。 先让 学生猜测这个平行 四边形 的面积 可能是 多少 。 跟哪些边 有关系 , 怎样列式 ?猜测结 果如下 : 6 5 = 3 0 ( 平方厘 米) , 6 4 = 2 4 ( 平方厘米 ) , 5 4 = 2 0 ( 平方厘米 ) 。再让学生 推理到底 哪种 是正确。这时教师做适 当引导 , 用 推导长 方形面积计 算公式 的方法 , 图 , ,【_ J 边 长是 l 厘 米小 正方形 摆一 摆 , 发 现全 部摆 满而且 还超 出了一些 f 往大估) , 都 只用 了2 8 个小 正 方形 , 说 明 这 个 平 行

14、 四 边 形 的 面 积 比2 8 平 方 厘 米 少 。 以 此 得 出 6 5 = 3 0 平 方 厘 米 不 正 确 。如 果 不 摆 满 ( 往 小 估 ) , 图( , 用 了2 0 个 小正 方形 , 说 明这个平 行四边形 的面 积 比2 0 平方 厘米 多 以 此得 出5 4 = 2 0 平方 厘米不 正确 。现 在只 剩6 4 = 2 4 这 个列 式 到 底 正 确 与 否 ? - 图, 1 ) 图( 图( 继续推 理 , 用更 小的正方形 来摆 , 利用 多媒 体技术 , 把所 用 的正方形不断变小 , 步步逼 近( 极 限思 想) , 得 出平行 四边形 的面积有可能就

15、是用底乘 高来求得 。 最后 大家讨论 : 有没有 办 法 可以验证底乘高的方法 是否正确 ? 通过 思考 与交流 , 得出利 用割补法 把平行 四边形转化成 长方 形 , 从而验证 出平行 四边 形 的面积就是用底乘高来求 。 有人说 , 长大 以后 , 在学校学 的书本知识都忘记得所剩无 几 了, 但 是一些思想 、 方法确会沉淀并植入脑海 , 影响人一生。 此例 中的猜想 、 推理 、 验证 等不正是创新 的重要方法? 三 、 独 立 思考 是 创 新 的 核 心 2 0 1 1 年版课标 指 出 : “ 独立 思考 、学会 思考是 创新 的核 心 。” 没有独立思考 , 就不会思考 , 更谈不 上创 新。小学阶段 , “ 跟风 ” 现象 比较常见 。在课 堂教学 中 , 不 给学生 “ 跟风 ” 的机 会 少些 齐答 、 抢答 , 而是 问题提 出后 , 留足时 间让学生独立思 考 全体 学生思考后再全班交流 , 往往能获得创新意识 “ 发芽” 与思维 品质“ 拔节 ” 的硕果 。如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