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有的“困惑”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6322708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67.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应有的“困惑”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不应有的“困惑”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不应有的“困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应有的“困惑”(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笔 稻 舅 中学数学杂志2 O l 3 年第 1 2期 不 应 有 的 困 惑 ” 山东聊城第六中学 2 5 2 0 0 0 扈保洪 文 1 和文 2 均就几何题中“ 如图” 的用法这 一问题, 阐述了各自的观点 文 1 对怎样正确处理 “ 如图”与“ 无图”的问题感到困惑 , 但倾 向于, 当几 何题中有“ 如 图”时 , 应只按 “ 如图”求解 ; 文 2 则 认为, 几何题中的“ 如图” 有时会看不清, 应将其视 为草图, 解题时, 不能只考虑“ 如图”所代表的情况, 还应考虑符合题意的其他图形所代表的情况 读了文 1 、 文 2 后 , 笔者受益匪浅, 但对两文 的上述看法, 却难以

2、苟同 现谈谈 自己的看法, 不当 之处 , 敬请指正 为了能透彻剖析“ 如图”的用法 , 首先 , 根据几 何题的特征, 把几何题分成两类: 第一类是, 突出点、 线、 面的运动变化等特征, 强调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 探索结果, 不妨将这类问题称为动态几何题 第二类 是, 不强调第一类的特征, 其结果无须在运动变化的 过程中求出, 而且 当问题所包含 的情况不止一种时, 这些情况都是彼此孤立的, 均属静态的, 因而可将其 称为静态几何题 对于动态几何题来说, 因为它要考察的几何对 象, 一般与平移、 旋转、 翻折、 滚动等运动形式有关, 其运动变化所引发的结果 , 又往往是该类 问题要探 寻的目

3、标, 所以求解此类问题时, 必须对运动变化的 整个过程进行全面分析 , 即针对变化过程 中每一环 节的运动状态及不同环节之间的联系, 由此及彼、 由 表及里的深入 , 层层推进、 寻根究底的挖掘 但是, 由 于几何对象运动变化的过程是连续不断的, 而一个 图形所表示的状态却是静 止不变 的, 故几何对象运 动变化的整个过程, 不可能( 也没有必要) 都用图形 全部画出来 因此, 动态几何题中的“ 如图” , 只能作 为整个变化过程中的一个 “ 关节点” , 通过 它起到引 发或促进思维的作用, 进而更加准确地把握运动变 化的全过程 可见, 这时的“ 如图”可视为一个草图, 只有一点参考价值 解

4、题时, 不能只按“ 如图” 机械地 求解, 而要对运动变化过程中所有可能的情况条分 缕析, 并要适时画出新图加以说明 例 l 如图 1 , 在矩形 A B C D中, A B=2 , B C=4 5 8 将该矩形折叠, 使点 B落在边 A D ( 含端点) 上, 落点 记为 E, 这时折痕与边 B C( 或 C O) ( 含端点 )交于点 F , 然后展开铺平, 则以B 、 E、 F为顶点的 B E F称为 矩形 A B C D的“ 折痕三角形” 问: 该矩形是否存在面 积最大的“ 折痕三角形” ?若存在, 说明理 由, 并求 出此时点 E的坐标 ; 若不存在, 也请说明理由 图 1 图 2

5、图 3 简析 因为“ 折痕三角形”的面积随着点 F位 置的变化而改变, 所以该题是一道动态几何题 要探 究“ 折痕三角形 ”的最大面积, 应根据点 F位置的变 化, 分为不同的“ 阶段” 进行考察 解 矩形 A B C D的折痕 AB E F存在最大面积 , 其最大面积为4 理由如下 : ( 1 ) 当点F 在边B C , 上( 如图1 ) 时, 因为S , : 1 1 1 F c c D = 矩 B c D = 4 , 所以, 当c 、 一 F两点重合( 如图2 ) 时, B E F的面积为4 在图2中, 易知 C E= C B= 4 , D E= c E 一C D =2 ,3, 得A E=

6、 42 ,3, 从而E ( 42 3 , 2 ) ( 2 )当点F在边 C D上( 如图3 ) 时 , 过点E作E M 上B C , 垂足为 , 且E M交B F于点 根据( 1 ) 易知 1 1 s B E N s 蛐 M E , s 唰 s 观c D E M , 显然, 当 E M 二 一厶 =E N时, 两式 中“ : ”成立 1 再将两式相加, 得5 肝Js 矩 肋 肋 = 4 , 并由 二 E M= E N知: 当 c 、 F两点重合或 4 、 E两点重合时, AB E F的面积为4 , 且有E ( 42 J 3, 2 ) 或E ( 0 , 2 ) 总之 , 折痕 AB E F的最大

7、面积为 4 , 且 E ( 4 2 , 3, 2 ) 或 E ( 0 , 2 ) 对于静态几何题来说, 由于不考虑几何对象运 动变化的过程, 它往往具有“ 单纯” 、 “ 静止” 、 “ 间断” 的特点, 而这些与动态几何题“ 连续性”变化的特点 是有本质区别的, 绝不能混淆 有时候 , 静态几何题 的文字语言所描述的题意, 虽然可分为几种情况, 但 它们之间却是“ 孤立”的、 “ 跳跃式”的 正因为该类 几何题有这些特点, 所 以用一个图形或几个图形, 就 能把它所包含的情况准确地刻画出来 , 并且一个图 形只能与一种情况相对应 因此, 求解这类几何题 时, 既要考虑文字语言的作用, 更应重

8、视图形对题意 的“ 界定” 作用 如果问题中没有图形, 就意味着该题 不受“ 如图”的限制 , 这时若有不同情况 , 就应考虑 所有可能的情况, 并针对每 种情况( 有时需要画出 图形) 分别求解; 如果问题中已有图形, 从文字语言 与图形语言相统一的角度来看, 问题只能按“ 如图” 的含义来求解, 而不能随意改变它 否则, 就是偷换 了论题, 违反了同一律 例2 如图4 , o0的直径佃 =1 0 , 弦A B= 8 , A B 上C D, 垂足为 , 求 的-K ( 见文 1 ) i t 解 连接 A D 在 R t A O M中, 由勾股定理知 O M=3 , 从而 : 5+3: 8 D

9、 C 图 4 图 5 例 3 如图 5 , 已知线段 A C与 B D相交于点 0, 连接 A B、 C D, E为 O B的中点, ,为 O C的中点, 连接 E 问 : 由 D E F= O F E, A B=C D, 能否推 出 A= D ?( 见文 1 、 文 2 ) 解 在图5 中, 分别过点 、 C 依次作A O 、 D O的 垂线, 通过证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即可推出 厶4= LD( 文 1 中已有证 明, 恕不复证 ) B c 图 6 图 7 图 8 说明: ( 1 ) 如果例2 中没有图4 , 例3 中没有图5 , 那么它们都变成了“ 无图”的几何题, 这样就不再受 图形的限

10、制了 因此, 求例 2中的D M时, 除上述图4 的情况外 , 还应考虑垂足 在半径 O D上的情况, 故 D M的长应改为 8 或 2 而对于例 3 , 除上述图5的情 况外, 还应考虑到图6 、 图7 、 图8 所代表的情况 因为 对于图 6 和图 7 , 均有 A LD, 对 于图 8 , 有 = LD( 文 2 中已有论述, 不再重新证明) , 所以应把 上述结论改为不一定能推出 A=LD ( 2 )由说明( 1 ) 知, 对于静态几何题来说, “ 有 图”与l 无图” , 其情况大不相同, 绝不能将它们混淆 或等同起来。 否则, 将会像文 I 丑 匿 样, 对如何运用 “ 如图” 感

11、到困惑, 甚至还会造成思维混乱, 使计算、 推理发生错误 上述分析及例题均表明, 弄清楚几何题所属 的 “ 动” 、 “ 静”类型, 是正确运用 “ 如图”的关键 文 1 、 文 2 的看法, 均没有根据几何题 的“ 动” 、 “ 静” 类型做具体分析, 显然是不妥当的 至于文 2 认为: “ 几何题中的 如图 所表示韵情况, 当其差别 很小时, 用肉眼 难以辨别清楚” 这种担心是不必 要的 事实上, 要单独使用图形来表示这种细微差别 的人是没有的, 一般都还会采用其他措施作必要的 补充说明 例如, 当表示一个角是直角时 除了要把 两边画成垂直外, 还要用直角符号“ ” 标示出来 ; 而如果要

12、表示一个角接近于直角, 那么在画出该角 的同时, 还要用数据或其他方法对该角的大小进行 辅助说明( 如 LB A C=8 7 7 5 7 , LB D C=9 2 2 5 0 , 见 文 2 ) 可见, 在几何题中, 只要能“ 交代 清楚, 即 使是“ 如图” 上的细微差别, 也都是清晰可辨的( 注: 文 2 中所说的看不清的图形, 其实都能看清楚) 如果一定要说存在看不清的图形, 那这个图形一定 是命题人没画清楚( 或缺少必要说明)的“ 坏”图 若 引用这样的图形来说事, 就很难保证思维的确定性 和正确性, 无论得出怎样的结论, 都是不严肃的, 难 以令人信服 综上所述, 在解答几何题时,

13、应注意“ 无图”与 “ 有图”的区别, 二者不能混淆 对于“ 无图”的情况, 只需根据文字语言所描述题意求解即可; 而对于有 “ 如图”的几何题来说, 其“ 如图 可否视为草图, 是 否需要讨论?取决于“ 如图” 所属的几何题的“ 动” 、 “ 静” 类型, 并非取决于“ 如图” 是否清楚 “ 如图” 清 楚与否只是一个图形质量优劣的问题, 这当然与几 何题的“ 动” 、 “ 静”类型无关 , 自然无须据此加 以讨 论 : 参考文献 1 李玉荣 几何题的“ 如图” 之我见 J I 、中学数学杂志, 2 0 1 0 ( 6 ) : 6 2 6 3 2 朱美香 也谈“ 如图” -9 “ 无图” 的困惑 J 中小学数学, 2 0 1 2 ( 1 2 ) : 3 9 5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