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地方消防验收标准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6322495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3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地方消防验收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浙江省地方消防验收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浙江省地方消防验收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浙江省地方消防验收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浙江省地方消防验收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地方消防验收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地方消防验收标准(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浙江江省省地地方方标标准准建筑工程消防验收规范建筑工程消防验收规范DB33/1067-2010条 文 说 明1 1 总则总则1.0.1 本条规定了本规范的主要内容。1.0.2 本条规定了本规范的适用范围。因炸药厂房(仓库)、花炮厂房(仓库)不同于一般建筑,功能特殊,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未设定相关验收要求,故不适用于此类建筑的组织验收。1.0.3 本条规定了建筑工程消防验收的依据。因建筑工程消防验收一般由建设单位组织,或建设单位申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组织,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等单位参加,因此,组织或参与消防验收的建设、设计、施工、监理、检测单位和公安消防机构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验收质量负责。1.0

2、.4 本条规定了建筑工程消防验收的方法。建筑工程消防验收是一项抽样性活动,为保障建筑工程消防验收质量,在实施建筑工程消防验收过程中,应当根据建筑结构及功能,综合考虑,随机确定抽查范围,抽查部位,保障验收工作的科学合理,防止建筑留下先天性火灾隐患。1.0.5 本条规定了实施建筑工程消防验收的前提条件。建筑工程消防验收涉及建筑的方方面面,因此,建筑工程消防验收应当在工程建设项目竣工,依据国家施工、验收规范分项验收合格后,方可依据本规范组织验收。1.0.6 本条规定了建筑工程消防设计、施工、工程监理、检测单位的资质方面的要求,如法律、法规、规章对资质有要求的,在实施消防验收时应当查验单位资质情况,这

3、也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建筑消防工程施工质量。1.0.7 本条规定了本规范与其它法律、法规及规范之间的关系。考虑到建筑工程消防验收涉及面广,国家消防规范、标准也在不断修改完善之中,因此,在建筑工程消防验收过程中,还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的要求;但在验收过程中,对于相关规范要求不一致的,应由省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协调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确定。2 2 术语术语2.0.1 本条规定了主控项目的定义。2.0.2 本条规定了一般项目的定义。2.0.3 本条规定了储烟仓的定义。2.0.4 本条规定了清晰高度的定义。2.0.5 本条规定了见证取样检验的定义。3 3 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3

4、.13.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3.1.1 建筑分类是确定消防安全要求的基础,不同类别的建筑适用的消防技术规范也不同,故在建筑工程消防验收时,应首先了解建筑的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确定其类别,这也是组织消防验收的前提。3.1.2 本条规定了建筑的耐火等级、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的一般要求。3 3 .2.2 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主控项目主控项目3.2.1 本条对建筑使用性质、规模、高度的验收提出了要求。在验收时,不同使用性质的建筑其消防要求不同,建筑的使用性质如不明确,则无法对该建筑进行验收。建筑分类是确定建筑消防安全要求的基础,不同类别的建筑适用的消防技术规范也相不同,在验收

5、时,应首先了解建筑的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确定其类别。对于局部改建、内部装修以及用途变更的项目,设计、施工时如不考虑该建筑整体的使用性质、分类,将会导致建筑整体的使用性质改变、分类错误,甚至产生重大火灾隐患。本条规定建筑高度的正偏差不应超过规定值 50mm,主要考虑建筑工程施工误差可控范围,经综合考量后确定的,因此,在对于建筑设计高度介于为 24米、32 米、50 米、100 米左右的建筑,应当测量其建筑高度。3.2.2 本条规定了建筑耐火性能方面的验收要求。对于高层民用建筑及甲、乙、丙类厂房等性质重要、火灾危险性大的建筑,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建筑的最低耐火等级有明确要

6、求,如甲、乙类厂房耐火等级一般应为一、二级。因此,在消防验收过程中应当严格检查,应当重点是核查楼板的耐火等级;对于钢结构建筑,如需要进行防火处理的,需要查验施工记录及相关检测报告。3.2.3 本条规定了建筑幕墙验收要求。建筑幕墙在建筑中的使用非常广泛,其防火措施设置不当,一旦发生火灾,会造成火势迅速蔓延,酿成大火,在现场检查时,应检查其封堵情况,测量窗槛墙、裙墙的高度及窗间墙的宽度。4 4 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4.14.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4.1.1 本条规定了建筑总平面布置的一般要求,总平面布置首先应符合城乡规划及消防安全布局的要求,同时其防火间距、消防车道和消防水源等应

7、符合国家消防技术规范的规定。4.1.2 本条对高层民用建筑的布局提出了要求。高层民用建筑必须注意合理布置,要选择安全地点,特别要避免布置在甲、乙类厂(库)房,易燃、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贮罐以及易燃、可燃材料堆场的附近,以防止和减少火灾对高层民用建筑的危害。这是针对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容易蔓延,疏散、扑灭难度大,易造成重大损失和人员伤亡,以及易燃易爆厂房、仓库发生火灾时对高层建筑的威胁大等因素确定。4.24.2 防火防火间距间距主控项目主控项目4.2.1 本条规定了消防安全布局的验收要求。消防安全布局是消防安全的重要内容,消防法对消防安全布局的要求有明确规定。建、构筑物的位置不符合城乡规划及消防安全

8、布局的要求的,应当调整。对于生产、储存、装卸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以及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充装站、供应站、调压站,在消防验收时,尤其应注意其是否符合城乡规划及消防安全布局的要求。4.2.2 本条规定了建筑防火间距的验收要求。建筑与周围相邻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根据消防技术规范,综合考虑建筑类别、耐火等级及防火墙的设置情况等确定。本条规定了防火间距的负偏差值不大于规定值的 5%且不大于 500mm,主要是基于建筑外墙施工误差及外挂施工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现场检查时,应沿建筑周围检查。对于生产、储存、装卸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以及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充装

9、站、供应站、调压站,应在较大的范围内测量防火间距。一般项目一般项目4.2.3 本条规定适用于因建筑工程施工需要临时搭建的建筑,如不影响必要防火间距的,可以认为符合要求;不是因临时施工需要搭建的临时建筑不适用本条。4.34.3 消防车道消防车道主控项目主控项目4.3.1 本条规定了消防车道验收的一般要求。4.3.2 本条规定了消防车道验收的具体内容和方法。消防车道是火灾时供消防车通行的,因此,必须满足消防车通行要求。在对消防车道进行验收时,应检查其净高、净宽、转弯半径和车道承载能力等,验收过程中可查验消防车通行试验报告或进行通行试验,试验时消防车的选型应根据建筑的高度、火灾危险性等情况确定。一般

10、项目一般项目4.3.3 本条所作的规定是为了防止消防车道设置影响车辆通行的障碍物。 4.44.4 消防车登高扑救面消防车登高扑救面 主控项目主控项目4.4.1 本条规定了消防车登高扑救面设置验收的一般要求。4.4.2 本条规定了消防车登高扑救面验收的具体内容。消防车登高扑救面是火灾时供消防登高车操作使用的,必须满足消防登高车操作使用要求,在对消防车登高扑救场地进行验收时,应检查其长度、宽度、承载能力、坡度,查验消防登高车通行及操作试验报告或进行通行及操作试验,通行及操作试验时,登高消防车的选型应根据建筑的高度、火灾危险性及当地登高消防车的配备等情况确定。一般项目一般项目 4.4.3 本条所作的

11、规定是为了防止消防登高扑救场地上方设置影响车辆通行的障碍物。4.54.5 平面及空间布置平面及空间布置主控项目主控项目4.5.1 本条规定验收时应核查建筑总层数、高度、面积,防止出现擅自加层、增高、扩大面积等现象。考虑到坡地建筑周围地面高度不一致的特殊性,当疏散楼梯在该地面层采取分隔措施,并设置直通该地面的安全出口,该地面按消防技术规范要求设置消防车道、消防登高扑救场地和消防水源,因此,规定其建筑高度可以从较高地面开始计算建筑高度或楼层。4.5.2 本条对工业和民用建筑中的人员密集场所、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特殊场所的设置部位和平面布置消防验收进行了规定,这类场所往往火灾危险性大,发生火灾事故

12、后,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在验收时要严格把关。4.5.3 本条规定了燃油、燃气设备房,含可燃油的电力设备房,消防设备用房等功能用房的设置和平面布置的验收要求。这类场所往往火灾危险性大,在验收时应当认真检查。4.5.4 本条规定了建筑内使用可燃气体、液体作燃料时,其燃料的储存、供给和使用方面的验收要求。5 5 防火防火、防烟分区和建筑构造、防烟分区和建筑构造5.15.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5.1.1 本条无特别说明。本条无特别说明。5.1.2 防火墙是阻挡火灾蔓延的重要途径,本条文规定了验收时,对于防火分区通常应采用防火墙进行分隔,尽可能不用或少用防火卷帘、防火分隔水幕做防火分区分隔。5.25.2

13、防火防火、防烟分区、防烟分区主控项目主控项目5.2.1 本条规定了防火分区设置的验收要求。如防火分区建筑面积、消防设施的设置等均应根据建筑不同类别、耐火等级按消防规范进行正确设置。对于一些有特殊功能要求的机场候机楼、体育场馆等建筑,防火分区面积大大超过规范的要求,在实施消防验收时应根据专家评审会纪要组织。本条规定防火分区面积允许正偏差不应大于规定值的 5,主要是参照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建设工程消防验收评定规则(GA836),考虑在施工过程中如遇管道敷设及功能要求等特殊情况规定的。对于功能比较复杂的建筑工程,比如有裙房、有不同使用功能的标准层,抽取的防火分区应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即不同使用功能的裙房和

14、标准层均应被抽查到。附注中规定不计入防火分区面积的部分,既考虑工程实际,又主要基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是此类区域相对独立,可燃物少,且具有防火分隔,可按独立防火分区确定;另一方面是对此类场所作进一步明确,有利于规范统一。但此条规定仅作为验收依据,不能作为设计依据,建设工程在设计时仍应当严格执行相关规范。5.2.2 本条编制依据为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 5.1.6 条。防烟分区的验收应结合防火分区的设置,即原则上只检查被抽到的防火分区内的防烟分区。一般项目一般项目5.2.3 本条编制依据为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 5.1.6 条。每个防烟分区的面积不宜超过 500 平米,参照公共安全行业标

15、准建设工程消防验收评定规则(GA836),规定防烟分区面积允许正偏差不宜大于规定值的 5。5.2.4 挡烟设施无论是固定式还是活动式,其材质必须是不燃材料,其顶部及两侧必须接缝严密,高度不小于 500mm,参照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建设工程消防验收评定规则(GA836),设定挡烟设施高度允许负偏差不宜大于规定值的 5。5.35.3 防火防火墙、隔墙和楼板及变形缝、伸缩缝墙、隔墙和楼板及变形缝、伸缩缝主控项目主控项目5.3.1 本条编制依据为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 7.1 条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 5.2.1 条第 5.2.4 条。由于防火墙是阻止火势蔓延的有效措施,本条设定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

16、之间最近边缘水平距离负偏差不应大于规定值的 1%,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水平距离对于控制火灾蔓延具有重要作用,考虑到施工原因,作此规定。5.3.2 本条编制依据为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 5.1.1 条及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第 3.0.2 条。5.3.3 本条编制依据为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 7.3.5 条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 5.5.3 条。一般项目一般项目5.3.4 本条参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 7.1.5 条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 5.2.4 条编制。5.3.5 本条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 7.2.11 条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 5.2.5 条编制。5.3.6 防火墙、隔墙墙体上嵌有箱体在建筑工程中非常常见,但箱体背面的耐火极限通常容易忽视,往往会成为薄弱环节,所以要求箱体背部应作防火封堵,使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