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_氧[1] 2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6322485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气_氧[1] 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空气_氧[1] 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空气_氧[1] 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空气_氧[1] 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空气_氧[1]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气_氧[1] 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空气 1、空气成分 2、空气的污染与防治粉尘 复习内容:1)污染 NO2 主要来源于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气体 SO2CO 含碳物质的不完全燃烧(多数来自汽车尾气) 2)防治措施:消除污染源,植树造林,改变燃料结构,工厂废气经处理后排放,加强空气 质量监测等。 二、氧气 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与非金属的反应(学生完成化学方程式)1)与氢气 2)与碳 3)与硫 4)与磷 与金属的反应(书写化学方程式) 1)与镁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 2、化学性质 2)与铁 质比较活泼的气体,3)与铝 具有氧化性。4)与铜 与化合物的反应

2、(完成化学方程式)1)与一氧化碳 3、用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4、制取 1)实验室制法a、 化学反应原理 b (化学方程式)c 固体与固体加热型 发生装置选用要根据 、 发生装置 固体与液体常温型 来确定。装置 排水法。原因 收集装置选用要根 据收集方法 气体的 和向上排空气法。原因 气体的 定检验: 验满: 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 1、拉瓦锡实验原理: 2、磷燃烧测定空气成分的原理: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消耗氧气,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 二磷。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大气压强将水压入密闭窗容器内,通过测定进入容器中的水的 体积来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常用装置如图: 3、易出题处 1)反

3、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现象: 3)分析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 a、红磷量不足 b、装置漏气 c、装置未冷却至室读数 4)问题迁移:能否用硫、碳、铁、镁等代替红磷?为什么? 学生: 如果非用硫、碳等燃烧来测定应作何处理? 三、练习 基础知识部分(识记) 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致是 占 21%、 占 78%、 0.94%, 0.03%以及 0.03%。空气的成分以 和 为主,其中 约占 空气体积的 1/5, 约占空气体积的 4/5。 2、在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中,红磷燃烧时有大量 生成,同时钟罩内的水面 ,并约占钟罩体积的 ,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 3、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

4、致可分为 和 两大类。从世界范围看,排 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 、 、 等。这些气体主要 来自 的燃烧和 。在我国,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出的 SO2进入 大气后,易形成 。 4、氧气的化学性质: (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 的气体,具有 性。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剧烈燃烧,发 光、放热,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 的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发出明亮的 色火焰,放热,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发出 色火焰放热,生成 的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气体会污染空气,因此,常在集气瓶底部放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磷在

5、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发出耀眼的 光,放热,生成大量 ,其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 (5)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剧烈燃烧, ,放出热量,生成一种 色固体,其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实验室制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 实验室制氧气,在常温下可用 和 混合来制取,其化学方程式 为 ;实验室还采用单独加热 的方 法来制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室还 可用加热 和 的混合物来制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 6、实验室制氧气的装置: (1)在常温下制氧气的发生装置所需主要仪器有 、 和带双孔的 。在加热条件下制氧气时发生装置所需主要仪器有 、 、带铁夹的 和带导管的 等。 (2)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和不易

6、溶于水的性质,收集氧气可采用 和 法两种,收集较纯净的氧气要用 法,收集较干操的氧气用 法。 7、检验方法:用 木条,伸入集气瓶 ,若 表明该气体为氧 气。 8、验满方法:用 木条,放在集气瓶 ,若 表明氧气已收集满。9、催化剂、催化作用:在化学反应里能 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和 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叫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 中所起的作用叫 。 二.练习题 1、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能生成白色固体的是 ( ) A、氢气 B、酒精 C、铁丝 D、红磷 2、保护环境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 将霉变花生、大米 等用水清洗后食用 推广使用一次性木质筷

7、子 贵阳市区冬季限制燃煤供暖 尽量多的 使用化肥、农药 为减少“白色污染” ,集中收集并露天焚烧废弃塑料袋。以上做法中有利 于保护环境的是 ( )A B C D 3、下列含氧化合物不需要加热,也可以直接产生氧气的是 ( ) A、KClO3 B、MnO2 C、H2O2 D、Fe3O4 4、薯片等易碎食品宜采用充气袋包装,下列气体中最不宜充入的是 ( ) A、O2 B、N2 C、CO2 D、空气 5、为了让灯泡通电发热时,消耗灯泡内的氧气,达到保护钨丝的目的,通常在白炽灯泡里 的玻璃柱上涂在一层物质,该物质是 ( )A、红磷 B、氧化汞 C、二氧化锰 D、氯酸钾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8、、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雾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 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7、下列情况:煤的燃烧;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燃放鞭炮;用汽油作燃料的汽车 尾气的排放;用氢气作燃料的气车尾气的排放。其中会引起空气污染的是()A B C D 8、 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下列措施能治理相关污染的 是( )9、下列物质受酸雨影响最小的是()A、山上的树木 B、大桥的铁栏杆 C、路灯的玻璃罩 D、大理石雕像 10、某集气瓶中盛在氮气和氧气,用燃烧法除去氧气得到较纯净的氮气,

9、最好采用的物质是 ()A、铁 B、红磷 C、木炭 D、硫磺 11、汽车安全气袋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 10 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 体,该气体是()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三、实验探究:小明以木条为基本原料,进行了如下一系列探究实验: 1)对木条组成的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点燃干燥的木条,在火焰 上方罩一干而冷的烧杯一会儿烧杯内 壁有水雾产生木条中一定含有 元素。在火焰上方罩一内壁涂有 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木条中一定含有 元素。2)小明依据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认为可用木条替代红磷来进行实验。并 按下图进行实验; 依据的实验原理是 小明检查装置气密性完好后,将盛有足量红 热木炭的燃烧匙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 子塞紧,待红热的木炭熄灭并冷却到至室温 后,打开弹簧夹,并未发现倒吸现象。经过 认真分析,找出他实验失败的原因: 。 小明将集气瓶中的细沙改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