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心理学模拟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6322234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心理学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教育学心理学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教育学心理学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教育学心理学模拟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教育学心理学模拟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心理学模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心理学模拟(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 年教师招聘考编心理学模拟+参考答案(1)一、填空题一、填空题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_脑_。心理活动产生的基本方式是_脑的反射_。2、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_整体属性_反映。3、注意的两个重要特点是_选择性_、_集中性_。4、我国心理学界通常把高级社会情感划分为_道德感_、_理智感_和_美感_。5、人的个性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_个性心理倾向性_和_个性心理特征_。二、名词解释二、名词解释1、想象:是在人脑中对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2、表象: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进而在头脑中重现出来的形象3、注意起伏:由于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不变,总是有间

2、歇地加强或减弱,因此,注意也表现出时高时低的周期性变化。这种变化称之为注意起伏4、心境:是一种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它构成了人的心理活动的背景三、三、 判断题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干后打,错误的打并改正。)1、性格无好坏之分。( )2、长时记忆的容量是 72 个组块。( )3、遗忘就是永远都无法回忆或再认。( )4、心境是指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体验。( )5、不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行动不是意志行动。( )四、单选题四、单选题1、人的心理现象可分为(B )。A心理过程和个性倾向性 B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C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D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2、心理是(A )。A脑的机能 B心脏

3、的机能 C脑与心脏协同活动的结果 D脊髓的机能3、看到一面五星红旗,这时的心理活动是(C )。A视觉 B知觉 C感觉 D记忆4、一般说来,文艺工作者擅长(B )。A动作记忆 B逻辑词语记忆 C听觉和运动记忆 D形象记忆5、未经逐步分析,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是(C )A逻辑思维 B直觉思维 C形象思维 D动作思维6、具有渲染作用的、比较微弱而持久影响人的整个生活的情绪状态叫(C )。A激情 B应急 C心境 D情感7、期望理论是心理学家(B )做的一个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实验提出的。A巴甫洛夫 B罗森塔尔 C冯特 D马斯洛8、下列哪一种是一般能力(A )。A记忆力 B节

4、奏感 C曲调感 D色彩鉴别能力9、小李是数学系的高材生,但李也喜欢外语、历史、体育、音乐、象棋,这是他兴趣的(D )。A持久性 B效果性 C倾向性 D广阔性10、下列学生属于胆汁质的是(D )。A孤僻、敏感、情绪发生慢而强 B轻率、敏捷、情绪发生快而多变C沉着、淡漠、情绪发生慢而弱 D热情、粗暴、情绪发生快而强五、简述题五、简述题1、简述记忆的品质2、简述知觉的基本特性。3、简述情绪与认知的关系。4、简述马斯洛的需要理论。5、简述想象的功能与分类6、简述多血质气质的行为特征六、论述题六、论述题1、举例说明引起心境的原因,如何调节自己的不良心境?2、联系实际说明,影响一个人性格形成的因素。五、简

5、述题五、简述题1、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按照信息加工理论,记忆就是人脑对所得到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人们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练习过的动作等,都会在大脑中留下一些痕迹,并在一定条件下重新显现出来。这种人脑对过去经验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的过程,就是记忆。2、知觉的基本特性:(1)知觉的选择性:作用于人的客观事物是十分复杂、纷繁多样的,在一定时间内,人总是有选择地以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把它们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对它们作出清晰的反映。(2)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对象由有同的部分组成,有不同的属性,但我们并不把它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

6、一个有机的整体。(3)知觉的理解性:在感知当前事物的时候,人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它,并用词把它标志出来。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在知觉过程中,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其知觉对象的映象仍保持相对稳定不变。3、情绪是指个体受到某种刺激所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状态,它是对人的生物及社会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反映。例如,当小孩子又累又困,特别想睡觉时,家长非要他学习,他就会表现得很烦躁。如果我们能与自己所爱的人在一起,一定会感到幸福。认知则包括感知、思维和决策等一系列的活动,例如我们接触一个人时,对他的外貌、言谈举止的印象,考虑他说的话有什么含义,我们是否想跟

7、他作进一步的接触,等等。情绪和认知虽然都是独立的心理过程,有自己的发生机制和变化规律,但是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情绪对认知活动具有组织的作用,包括对活动的瓦解或促进。一般来说,正性情绪象愉快、兴趣等,对认知活动起协调、促进的作用,负性情绪象担忧、沮丧等,则起破坏、瓦解或阻断的作用。4、马斯洛毕生力图为人的心理活动提供一个积极的动机理论,他认为人的行为动机发自人的内在需要,这些需要有着高低不同的层次结构,这就是著名的需要层次论。具体如下:(1)生理需要:它是指作为有机生命体的个人对生存的需要,它是人的所有需要中最原始、最基本和最需优先满足的一种需要。(2)安全需要:它是指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后继发的

8、个体希望获得安全、稳定、秩序、保障,免受恐吓、焦躁和混乱折磨的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它是指个体对友伴、家庭的需要,对受到组织、团体认同的需要。前两种需要满足后,人就会产生比单纯生存愿望更高的需要,个人一般渴望同他人有一种充满深情的关系,渴望在他的团体和家庭中有一个位置,人需要爱情、社交和友谊,需要理解和被理解,需要找到一种情感的归属和依托。这种需要如得到满足,人们就会产生良好的归属感,否则便会引起孤独感和爱的缺失感。(4)尊重的需要:它是指个人对自己尊严和价值的追求。尊重需要的满足导致一种自信的感情,使人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有价值、有能力、有位置、有用处和必不可少,这些需要一旦受挫,就会

9、产生自卑、弱小以及无能的感受,使人丧失基本的信心。(5)自我实现需要:这是指个体成长中对未来最高目标和境界追求的愿望。马斯洛认为,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定成为什么,他必须忠实于他的本性,他称这一需要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个人对于自我发挥和自我完成的欲望,是一种努力实现个人潜力的倾向。总之,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是关于人的生存动机问题的动机论,它是由低级过渡到高级的现实的动态的需要系统,马斯洛认为只有人自身的内在需要才是人的行为的真正动机。5、想象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借助于想象,认知活动不仅可以驰骋于广阔无际的世界,而且可以展望引人入胜的未来;不仅可以认知世界,而且

10、可以改造世界。想象的种类:无意想象、有意想象。无意想象又称不随意想象,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进行的想象。有意想象又称随意想象,是指有预定目的、自觉地进行的想象。(1)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2)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事物新形象的过程。(3)幻想幻想是一种与人的生活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它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6、多血质气质的人感受性较强,有很强的耐受性、兴奋性、敏捷性和可塑性,外向;行为表现为活泼好动、敏捷、反应迅速,热情、喜欢与人交往,兴趣易变换,具有外倾性。敏捷而好动是其主要特色。六、论述题六、论述题1

11、、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动态过程。因此,影响心理健康、造成心理障碍的因素也是复杂多样的,包括生物、心理、社会等各方面因素。(一)生物因素(1)遗传因素人的心理主要是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然而,人的心理发展与遗传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2 病毒感染与躯体疾病由病菌、病毒(例如脑梅毒、斑疹伤寒、流行性脑炎)等引起的中枢神统系统的传染病会损害人的神经组织结构,导致器质性心理障碍或精神失常。(3)脑外伤及其他因素脑外伤或化学中毒,以及某些严重的躯体疾病、机能障碍等,也是造成心理障碍与精神失常的原因。(二)社会因素(1)生活环境因素首先,生活中的物质条件恶劣,生活习惯的不当如摄取烟、洒、食

12、物过量等,都会影响和损害身心健康。(2)重大生活事件与突变因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变化尤其是一些突然变化的事件,常常是导致心理失常或精神疾病的原因,比如家人死亡、失恋、离婚、天灾、疾病等。(3)文化教育因素教育因素包含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三)心理因素(1)情感因素人的心理活动总是通过人的情感变化而影响内脏器官的活动。(2)个性特征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3)心理冲突心理冲突是人们面对难以抉择的处境而产生的心理矛盾状态。2、性格是个人对待客观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性格在个性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是一个人区别于另一个人的重要心理生活标志。人的性格是后天获得的。一个人

13、做什么和怎样做,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关联,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性格决定的行为及其后果可能有益于社会,也可能有害于社会,因此,性格有好坏之分,如公而忘私、与人为善、勤奋、诚实是好的或受肯定的性格特征,自私自利、冷酷无情、懒惰、虚伪则是坏的或受否定的性格特征。气质影响性格的表现特点,使性格的表现涂上气质的特色。气质能影响性格的发展速2009 年教师招聘考编心理学模拟+参考答案(2) 一、填空题一、填空题1、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_整体_反映。2、注意的两个重要特点是_选择性_、_集中性_。3、我国心理学界通常把情绪情绪划分为_心境_、激情和_应激_。4、意志的品质有自觉性、_果断性_、_

14、自制性_和_坚持性_。5、人的个性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_个性心理倾向性_和_个性心理特征_。二、名词解释二、名词解释1、知觉恒常性2、记忆3、集中思维4、动机三、判断题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1、空间知觉是人脑对事物的顺序性和延续性的反映。( )2、所有遗忘都是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能再认和回忆。( )3、激情是在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产生的情绪状态。( )4、性格俗称为性情、脾气。( )5、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正比关系。( )四、单选题四、单选题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C )A1789 B1897 C1879 D19872、第一位科学心理学家是(B )A弗洛伊德 B冯特 C艾宾浩斯

15、D马斯洛3、马斯洛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C )A尊重 B求知 C自我实现 D安全4、智力的高级表现是(B )A抽象思维 B创造力 C观察力 D创造想象力5、问题解决的第一阶段是(A )A提出问题 B提出假设 C检验假设 D分析问题6、记忆的首要环节是(D )A保持 B再认 C回忆 D识记7、某人稳重踏实,勤奋刻苦,做事认真细致,他(她)的气质类型倾向于(B )A抑郁质 B粘液质 C多血质 D胆汁质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知觉的基本特性( B)A理解性 B规律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9、短时记忆的容量为(C )A92 B82 C72 D6210、(A )影响人的活动效率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思维五、简述题五、简述题1、简述人的心理实质。2、简述感觉知觉的区别与联系3、简述问题解决的基本阶段。4、动机冲突有哪些类型?如何解决?5、简述胆汁质气质的行为特征6、简述个性心理的结构。六、论述题六、论述题1、举例说明引起心境的原因,并谈谈你是如何调节自己的不良心境的。2、联系个人实际说明,气质与性格的关系。五、简述题五、简述题1、心理是脑的机能,任何心理活动都产生于脑,即心理活动是脑的高级机能的表现;心理是对客观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