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必背要点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6320944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必背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必背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必背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必背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必背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必背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必背要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知识识改改变变命运,学命运,学习习成就未来成就未来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 第 1 页 共 7 页历史: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必背要点必背要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必背要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必背要点( (一)一) 秦始皇秦始皇: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1、统一六国,结束分裂割据混战的政治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 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2、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奠定了两千多 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3、拓展疆域,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 4、采取一系列巩固统一的

2、措施(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 展和中华民族的形成。 5、修筑长城,抵御游牧民族骚扰,保障中原农业生产。(长城后来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象 征) 以上措施,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 固, 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促进历史进步。说明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我们应予以充 分 肯定。 但是为了稳固统治,他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文化专制,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迷 信 法家,刑法严酷,滥用民力,这些表明秦始皇又是一个暴君。正是由于暴政导致秦朝很 快灭亡。唐太宗唐太宗:中国古代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唐太宗励精图治,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治上:虚

3、心纳谏,选贤与能;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强调“存百姓”思想,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法律上:慎用刑法思想上:文德治国,崇儒尊孔民族关系上:采取民族平等政策,加强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往来和控制对外关系上:采取积极友好的开放政策和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以上措施使唐朝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了鼎盛时期,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善于用人和纳谏,具有很强的自我反省能力,成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并对以后历朝的治国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自我评价“功大过小”。知知识识改改变变

4、命运,学命运,学习习成就未来成就未来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 第 2 页 共 7 页康熙帝康熙帝:中国古代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1、巩固国家统一;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加强了台湾和祖国内地的联系,加快了台湾 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平定噶尔丹叛乱(加强了对外蒙古和新疆地区的控制)。 2、 维护国家主权:抗击沙俄侵略、签订尼布楚条约。 3、 缓和民族矛盾:尊重各民族文化传统,崇尚儒学,尊奉孔子;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 族文士,与内外蒙古首领会盟,册封四大活佛;既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又加快 了满族文化的发展;加强了与蒙、藏民族的团结。 4、但在他统治时期加强君主专制(设南书房)

5、,大兴文字狱,违背了时代发展潮流,阻碍 社会进步。 康熙帝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他一生的文治武功,开创出中国封建社 会 的最后一个繁盛时代康乾盛世。 方位记忆:西南东南东北西北华盛顿华盛顿:美国伟大的资产阶级军事家、革命家、政治家。 1、他领导了北美独立战争,赢得了美国独立;w.w.w.k.s.5.u.c.o.m 2、主持制定1787 年宪法,创立总统否决权制度,和总统连任不得超两届的范例,为 美国民主制度的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3、致力于美国经济发展,开创美国外交“孤立主义”传统,促进了美国的发展; 总之,华盛顿以其卓越的贡献和高尚的人格赢得美国人民的衷心拥护和“国父”的称 号。拿

6、破仑拿破仑:法国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革命家、政治家。 1、他多次平定王党叛乱,打败反法同盟,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传播了法国革命的思 想,在客观上有利于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 2、颁布民法典,把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用法律形式肯定下来,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 规范,有利于法国政治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3、加冕称帝,建立起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统治,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采取一系列发 展经济文化的措施,加快了法国经济文化的发展。 4、其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性和争霸性,既给法国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还引起了各地人民的 反抗,最终导致了拿破仑帝国的覆灭。孙中山:孙中山:中国近代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中国民主

7、革命的先行者,近代亚洲觉醒的先驱。(1)甲午战争后,孙中山上书李鸿章,要求变法自强,失败后走上革命道路。 (2)创办兴中会,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一系列武装起义,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的发展,领导,颁布临时约法,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 民国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3)为了捍卫共和制度,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两次护法运动。 (4)接受了苏联和中共的帮助,改组国民党,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提出“联 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开创了国民革命运动的新局 面。 总之:(1)孙中山是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毕生致力于中国民主

8、革命事业,推翻了 君主专制制度,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知知识识改改变变命运,学命运,学习习成就未来成就未来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 第 3 页 共 7 页(2)孙中山一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振兴,站在时代前列,与时俱进,不折不挠,体现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必背要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必背要点( (二)二) 马克思,恩格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思想家 在为无产阶级制定世界观的同时,为创立无产阶级政党做准备: 1、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纲领共产党宣言。 2、建立“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马克思成为第一国际的灵魂。 3、恩格斯指导推动

9、召开国际社会主义工人代表大会,成立第二国际。 积极参加和支持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1、1848 年欧洲革命中,马克思创办新莱茵报;恩格斯参加德国革命。 2、巴黎公社失败后,马克思撰写法兰西内战,赞扬巴黎公社,总结经验教训。 3、第二国际时期,恩格斯教导各国工人运动要从本国实际出发。 (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 1、马克思批判黑格尔哲学,研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从唯心主义转 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批判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撰写资本 论,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从而把马克思主义学说置于牢固的科学基础之上。 2、恩格斯的英

10、国工人阶级现状一书描绘了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指明摆脱这种状况的 出路在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一次探讨了 人类社会的史前史,揭示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发展及其消亡的规律。此外, 还研究和探讨垄断组织、帝国主义两大政治军事同盟。 3、马恩在革命革命活动中结下了伟大友谊,共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合写的神圣 家族,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德意志意识形态,发展了黑格尔辩证法, 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唯物史观。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学习马恩:为人类谋福利和解放的信念,坚定的革命信念、进行理论探索的非凡勇气 和创新精神。 列宁: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

11、家、政治家、理论家,国际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第一个社会 主义国家的缔造者。 1、创建布尔什维克党,创立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推动了俄国革命的发 展。 2、为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作了理论准备 A、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策略和社会主义可能首先一国取胜的理论。 B、四月提纲提出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任务和全部 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C、国家与革命,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3、亲自指挥和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4、为巩固新生政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利于集中全国人力、物力和财力争取战争 胜利,但损害了农民利益)。

12、5、为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实行新经济政策,促使经济恢复,政权巩固,为全面社会主义 建设打下基础;是列宁对俄国这样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 探索,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5、晚年对社会主义理论(现代化、民族关系、政权政党)进行了重大探索。知知识识改改变变命运,学命运,学习习成就未来成就未来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 第 4 页 共 7 页总之,列宁是伟大的思想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国际无产阶 级的伟大领袖,他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 新纪元。他用自己的智 慧、果敢和革命的灵活性为俄国、为世界人民开创了

13、一条走向 社会主义的新路。他用实践经验证明了社会主义需要市场经济,对于世界其他社会主 义国家的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毛泽东:毛泽东: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1、参加中共一大,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2、大革命时期指出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农民运动 干部。 3、八七会议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会后领导秋收起义,建立了第一个农 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中 国革命胜利指明了方向。 4、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使中

14、国革命转危为安。 5、抗战时期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表论持久战,领导取得平型关战役、百团 大战等许多战役的胜利,使中共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新民主主义论标志着 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整风运动为夺取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6、抗战胜利后为争取国内和平民主,参加重庆谈判,达成双十协定。领导人民打败国 民党,建立了新中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7、新中国成立初,领导人民巩固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签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进行抗美援朝,为新中国赢得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8、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进行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9、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

15、路进行了一些成功探索(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关于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但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大跃 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 10、晚年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实现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提出划分三个世界 的构想。邓小平:邓小平: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新中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1、为中国革命和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贡献(领导百色、龙州起义,开辟左、右江革命根据 地;参与指挥百团大战,挺进大别山,领导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解放大西南)。 2、作为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为社会主

16、义革命和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力图改 变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的不利局面,在文革中提出全面整顿)。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 设计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 了突出贡献。 A、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B、领导农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支持设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浦东,促进了国民经济的 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C、将马列主义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知知识识改改变变命运,学命运,学习习成就未来成就未来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 第 5 页 共 7 页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提出建立社会主义 市 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