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人工挖孔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36319718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人工挖孔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铁路人工挖孔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铁路人工挖孔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铁路人工挖孔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铁路人工挖孔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铁路人工挖孔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人工挖孔安全专项施工方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建贵阳至开阳铁路人工挖孔安全专项方案1贵开铁路二项目部人工挖孔桩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贵开铁路二项目部人工挖孔桩安全专项施工方案1 编制依据、编制范围及设计概况 1.1编制依据国家、铁道部、贵州省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规定;国家和铁道部现行设计规范、施工指南、验收标准、技术规程(暂规)等;现行铁路施工、材料、机具设备等定额;承发包合同、招投标文件;经批准的设计文件和设计技术交底资料、纪要;经批准的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现场详细的施工技术调查资料;我单位资源状况、施工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 1.2 编制范围新建铁路贵阳至开阳线铁路所有桥梁挖孔桩、抗滑桩及各种人工挖孔桩。 2工程概况 2.1设计主要技术

2、标准铁路等级:I 级正线数目:双线限制坡度:25,困难地段 30路段旅客列车速度目标值:160 km/h最小曲线半径:2000m,困难地段 1600m线间距:4.2m机车类型:客机 CRH1 牵引种类:电力闭塞方式:自动闭塞 行车指挥方式:调度集中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 2.2主要工程数量相思河双线大桥(重点桥梁)DK15+318DK15+483164.7 (36+56+36)连续梁+1-24m瓮门寨双线中桥DK18+058DK18+12566.4 1-24+1-32涵洞 1 座DK18+125DK18+800675.2 涵洞 1 座DK18+800DK19+329529.0 新建贵阳至开阳

3、铁路人工挖孔安全专项方案2长坡双线大桥DK19+329DK19+551221.9 1-24+5-32+1-24上河湾双线大桥DK19+700DK20+097396.9 1-24+11-32香纸沟双线大桥DK20+330DK20+570239.9 7-32上王岗村双线大桥DK21+169DK21+596426.6 1-24+12-32对门寨双线大桥DK21+739DK21+865126.0 1-24+2-32+1-24涵洞 1 座DK22+175DK22+325150.5 对门寨 1 号双线中桥DK22+325DK22+435109.1 3-32对门寨 2 号双线中桥DK22+495DK22+5

4、7377.9 2-32锅底双线大桥DK24+148DK24+316168.0 1-24+4-32兹姑田双线大桥DK29+935DK30+177241.4 7-32老好洞双线大桥DK31+171DK31+806635.0 13-32全线道路改移等跨线桥梁2.3自然地理特征2.3.1 沿线地形、地貌地处云贵高原东侧斜坡上,属高原岩溶地貌,主要山峰、河谷走向与大的地质构造线一致,呈南北向展布。宽坦的背斜形成山岭,向斜狭窄形成河谷,为典型的隔槽式褶皱山区。岩溶地貌在线路占据主导地位,以溶蚀峰丛沟谷为主,次为溶丘洼地及构造剥蚀中低山区。海拔高程在10001400m 间,一般相对高差 100200m;在褶

5、曲翼部,由于碳酸盐岩与碎屑岩相间分布,岩溶地貌呈带状展布,多为低缓的蜂丛谷地,在靠近分水岭、构造影响强烈处形成尤如侵蚀地形一般的深切“V”型峡谷。2.3.2 沿线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1)工程地质(1)地层岩性沿线地层出露较为完全,自上元古界至新生界,自第四系至前震旦系地层均有出露,尤其是寒武系、二叠系、三叠系地层广泛分布,岩性为大片碳酸盐岩,岩性以白云岩出露最为广泛,次为灰岩,再次为泥质白云岩、角砾状白云岩;DK7DK12 为下第三系砾岩、泥岩, DK31DK35 寒武系下统砂岩、页岩;其中上二叠统龙潭组、下二叠统梁山组、下石炭统大塘阶为含煤线地层;新建贵阳至开阳铁路人工挖孔安全专项方案3第四系

6、以各种成因的松散堆积物散布沿线,以黏性土为主,局部具弱中等膨胀性。(2)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根据成都铁路局贵阳建设指挥部新建铁路至开阳线工程性施工组织设计提供资料,本标段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情况如下:A)不良地质岩溶沿线可溶岩段落长约 1.695km,占线路的 9%,其中岩溶弱发育约0.44km,占线路长的 26%,集中分布于,DIK28+560DIK28+680, DIK27+580DIK27+900 段,另DIK17+815DIK17+960,DIK18+520DIK18+800, DIK18+970DIK19+085, DIK26+400DIK26+880 DIK28+810DIK28+89

7、5, DIK29+150DIK29+340段为岩溶中等发育,因砾石主要成分为灰岩、白云岩且钙质胶结为主,勘探中见少量溶洞发育,该段岩溶弱发育;其余段落岩溶中等发育。岩溶形态多样,既有溶隙、岩溶洼地、落水洞、漏斗等垂向岩溶形态,又有溶洞、暗河等水平岩溶形态。由于受构造作用影响,岩体破碎,加之线路雨量充沛,且受所夹碎屑岩类相对隔水层的挟持,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和对可溶岩成分的溶蚀、溶解作用,造成了该区岩溶中等强烈发育。顺层全线顺层分布较为广泛,线路大部分沿区域构造线走向行进,对工程危害较大,经统计有 34 段计 3.3km 路堑为顺层路堑,岩性为薄至中厚层白云岩、灰岩及泥质白云岩,一般夹有泥、页岩软

8、弱夹层;路堑开挖切割坡脚易易造成工程顺层滑坡。岩堆、危岩落石深切沟谷、峡谷地段,坡陡谷深、构造复杂。受构造影响强烈区域,岩体破碎,易形成岩堆及危岩落石,主要分布于 DK39DK47 段龙广河深切沟地带;全线危岩落石 7 段,危及线路长度 0.46Km。田坡头大桥、南江特大桥、虫竹山中桥均存在危岩体的影响。B)特殊岩土红黏土、膨胀(岩)土区段内的普遍覆盖红黏土,覆土红土化作用形成的棕红、褐黄等色覆盖于碳酸盐岩系地层之上,具有表面收缩、上硬下软,裂隙发育和较显著的胀缩性,局部具弱中等膨胀性,一般厚 04m,局部厚达 615m,集新建贵阳至开阳铁路人工挖孔安全专项方案4中分布于羊昌站、南江站及开阳站

9、,对线路工程影响极大,应处理。下第三系泥岩,分布于 DK7+340DK7+620 段,矿物成分含有蒙脱石、高岭土等,为膨胀岩,岩石易风化剥落,具遇水软化崩解,失水收缩开裂等特性,对路堑边坡的稳定性影响极大。软黏土、松软土软土、松软土分布广泛,一般发育在丘间沟槽及宽缓槽谷的水田地段,软土、松软土无明显界面,大多呈透镜体分布地表表层,厚一般 03m,表层软土、松软土受季节性影响较大,其成因相对简单,主要为坡洪积相沉积,局部软黏土分布于基岩接触面处,呈透镜状,厚一般 02m。经统计,全线有 32 段分布软黏土、松软土,影响范围约 2.4km.石膏下第三系(E):DK7+200DK7+620 段紫红色

10、泥岩中,偶见 1015cm厚的石膏透镜体。地下水一般具硫酸盐侵蚀,其侵蚀等级为 H1。2)水文地质线路地下水含水岩类划分及地下水类型: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主要为各类黏性土层中第四系孔隙潜水;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主要为白云岩、灰岩、泥质白云岩等,地下水的赋存主要受地质构造及岩溶发育程度控制,水质主要为重碳酸钙镁型淡水;为本线最主要地下水类型。碎屑岩孔隙、裂隙水主要为沉积岩,含水岩层一般呈互层分布,地下水的赋存取决于岩层的颗粒特征、胶结及节理裂隙发育程度,水质主要与古地理沉积环境有关。水文地质特征线路以岩溶水为主,裂隙水次之,以不均匀的管状岩溶管道水为主要特征。这些富水区多位于网状构造发育、或线性构造

11、密集的低洼地区,地形上往往是岩溶盆地、岩溶谷地、或浅切割的盆地分水岭地形。背、向斜翼部,被夹持在碎屑岩之间的碳酸盐岩岩溶水呈南北向带状分布,并以管道水为特征,排泄带在东西向横谷中,在砂页岩与石灰岩的接触处往往有岩溶大泉或地下暗河出露。地下水多以潜水形式存在,部分略具承压性。根据相邻的贵阳枢纽、客车外包线勘察、施工资料分析,侵蚀性水有如下分布特征: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二叠系上统吴家坪长兴组(P2w+c)、二叠系下统梁山组(P1l)、石炭系下统大塘阶(C1d)等地层局部含煤线新建贵阳至开阳铁路人工挖孔安全专项方案5并与透镜状铁矿伴生,该地层中基岩裂隙水局部对混凝土结构具硫酸盐侵蚀,环境作用

12、等级为 H1H2。部分含炭质页岩地层具溶出型酸性侵蚀。下第三系(E)泥岩地层局部含石膏透镜体,该地层通过区地下水SO4-2 对混凝土结构侵蚀等级为 H1。3)地质构造地处川黔经向构造体系南段西侧,由一系列走向近东西的开阳羊昌复式褶皱及相应的压性断裂组成,褶皱断裂密集成带,成东西向线状延展,在宽缓的背斜带上,往往发育着北东和北西两组共轭的扭性断裂,以及追踪它们而形成的北东向曲褶延伸的横张断裂,显示着它们系由于东西方向的挤压作用而形成的一套构造形迹。不整合于下伏地层之上的下第三系地层形变微弱,第四纪以来也有构造活动。2.3.3 沿线气象特征贵州省贵阳市由于冬季受北部寒潮影响较弱,夏季受东南海洋季风

13、影响显著,具有温和湿润的气候特征。东南季风每年有规律的进退造成干湿季节比较分明。由于境内地势较高,空气比较稀薄,每当日光普照时,虽在冬季,也觉暖如初夏;夜间或阴雨天气,虽在盛夏,也觉凉爽如秋。每当寒潮过境,形成显著的降温现象,出现较大的气温变化。除夏季外,各月都可能出现大于 20的最大温差。气温的垂直变化较大。雨季一般开始于 4 月中下旬,结束于 10 月中下旬。降水主要集中于每年夏季 5 月至 8月,以大雨、暴雨为主要降水形式。乌当区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区内冬半年(103 月)盛行东北风,夏半年盛行(49 月)偏南风,季风性气候特征明显。气候特点:34

14、 月升温快,进入雷雨季节,强对流天气频繁,是冰雹集中发生期,季中雨季开始;初夏多暴雨,盛夏多伏旱,8 月有秋风;入秋后降温快,有绵雨低温,常有伏旱接秋旱;初冬阴干,隆冬阴寒,凝雪多,低温寡照,气温变化不大,降雨分配均匀。2.3.4 其它与施工有关的情况1)地区卫生防疫情况线路所经地区河流无损害施工人员身体健康的污染水源、区域性传染病。据调查沿线无特殊疫情发生,卫生防疫状况良好。2)民风民俗沿线穿越有苗、布依等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工程建设期间应注意熟悉少数民族地区民风民俗,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新建贵阳至开阳铁路人工挖孔安全专项方案6遵守乡规民约,正确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做到

15、平等待人、和睦共处,把握和谐、平等、团结三要素,构建民族路、和谐路。3)有关风景名胜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文物古迹、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等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文物保护单位贵开铁路涉及相思河风景名胜区、香纸沟风景名胜区、开阳风景名胜区、乌当地质公园。沿线不涉及自然保护区及森林公园分布及地面文物等敏感生态区。 沿线生态敏感区汇总表沿线生态敏感区汇总表序号名 称行政区划 级别面积 (hm2)保护目标位置关 系可能损害造成的作业可能损害造成的作业1相思河风景名胜区乌当省级8600森林植被、地形地貌、 水体景观穿越道路运输、场地布置、道路运输、场地布置、 隧道弃碴、废水排放、

16、隧道弃碴、废水排放、 钻孔、生活垃圾、砼生钻孔、生活垃圾、砼生 产等产等2香纸沟风景名胜区乌当省级5400森林植被、地形地貌、 水体景观穿越道路运输、场地布置、道路运输、场地布置、 隧道弃碴、废水排放、隧道弃碴、废水排放、 钻孔、生活垃圾、砼生钻孔、生活垃圾、砼生 产等产等 水源保护区线分布有北郊水源保护区、汪家大井水源保护区及云锦水厂水源保护区,线路均没有进入其保护范围。基本农田保护区全线多为中低山地貌,山岭绵延起伏,落差较大,基本农田较少,多分布于沟谷平坦区。为减少工程对基本农田的影响,线路在通过基本农田区,尽量以桥梁、隧道形式穿越,减小对基本农田的占用及分割。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根据成都铁路局贵阳建设指挥部新建铁路至开阳线工程性施工组织设计提供资料,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并结合走访当地群众,施工范围内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分布情况如下:沿线没有发现国家重点野生保护植物。线路沿线左右 1000m 范围共有 10 株古树,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