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教媒体与古诗的整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6315753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电教媒体与古诗的整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电教媒体与古诗的整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电教媒体与古诗的整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电教媒体与古诗的整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电教媒体与古诗的整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电教媒体与古诗的整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电教媒体与古诗的整合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诗歌占有相当的比重。这些诗歌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寓意深远,如果能很好的掌握并运用她,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说话、写作水平,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但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很难理解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因而古诗教学一直是小语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几年来,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若在古诗教学中采用电教媒体并合理地运用,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想象能力,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一、创设诗境,感知整体美古代诗歌用语精辟,具有浓郁的诗意。因此在教学中应巧妙运用电教媒体

2、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通过绚丽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悦耳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优美的诗境。这样有助于学生较为迅速、深刻地整体感知诗文,体会作者蕴含在诗中的思想感情。、画面渲染,突出意境: 诗是抒发诗人情感的,而感情又一定要通过形象,构成一种意境,然后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因此诗歌十分注重形象的描绘。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教师能将抽象、精练的语言与具体的物体联系起来,将古诗中的“形象”化为可作用于视觉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投影图片,那么教学往往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鹅这首诗就包含了丰富的可感形象,有鹅的色彩、形体、动作等等。但由于课堂条件有限,如此丰富的信息仅凭口头讲解不能完整透彻

3、的表达出来,故此根据诗意我绘制了一幅活动的幻灯投影片。画面上:亭台楼阁,杨柳依依,一个身穿彩衣的儿童正在不断地向湖里那群“嘎嘎”欢叫的大白鹅抛散谷粒。图中白鹅的颈部、红掌均可活动。教学时诗画对照,相映成趣,为学生的想象活动提供了丰富、鲜明的表象信息,学生很轻松地便踏入了诗的意境之中。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结合画面说说生动活泼、天真可爱的白鹅形象,学生就不难表达了:那长着一身洁白的羽毛,有着两只红红的脚掌的鹅,在清澈浅绿的湖水中悠闲自在地拔掌前行,欢快的引颈高歌。此时水波荡漾,荷叶轻摇,荷花飘香 这意境是多美啊!为了引发学生们的参与意识和创造兴趣,也为了更好地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所以我经常鼓励学生

4、根据诗意大胆想象,自己动手为古诗所见 、 绝句 、 小池等配画,然后把他们的画用投影展示给全班同学看。一张张童稚的画面,展现了他们对诗意的理解,也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更让他们在诗的意境中受到了美的熏陶。通过为诗配画,增强了学生对诗的意境的理解,并且使学生学中有趣,趣中有美。、音乐渲染,营造美的氛围:音乐是开启人们感情仓库的钥匙。有不少古诗本身就是广为流传的千古绝唱,诗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在教学中把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沟通起来,尽可能地将古诗中“情”化为可作用于听觉的旋律,有利于学生入情入境地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这是首送别诗,诗人与故人的离情别

5、绪,完全融于天水一色的江南美景之中。在教学中我选用了与本诗的诗意相协调的古筝乐曲送别 ,那舒缓、悠扬的旋律拔动了学生的心弦,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使他们如见其物,如临其境:他们仿佛回到了一千多年前的长江之滨,黄鹤楼下,一代诗仙李白与老友握手话别后,目送帆船的影子消失在天水之间。可诗人仍伫立江边,不肯离去。再如教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可让学生欣赏歌曲九月九的酒 ,利用饱含思念之情的乐曲将学生不知不觉带入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艺术氛围之中。又如教学泊船瓜洲时,可放一段江南丝竹春江花月夜 ,让学生微闭双眼,凝神细听,遐想江南的明山秀水,这样学生很轻松地就进入了诗歌所描绘的境界中。所以,运用音

6、乐渲染氛围来感受诗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二、品词析句,体味语言美古诗用词非常精炼,一字一词作者都千挑万选,仔细推敲,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句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传统的古诗教学大都采取的是“串讲法” 。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为之窒息,智力因此枯竭,学习成为负担。而电教媒体能克服时空限制,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诗中的诗眼或者含有深刻的意义的词语,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妙处。如古诗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字用得十分绝妙,但仅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始终难以理解、体会。而恰当运用录象

7、就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学时,教师先提问:“生”字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紧接着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画面上:草木葱笼,苍翠欲滴,危峰兀立,山峦叠嶂而香炉峰此时正被烟雾笼罩,在阳光的照耀下,一团团紫烟不断从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胜收。录像将古诗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动态画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学生学习兴趣极为浓厚,他们积极观察、思索,很快从香炉峰的云雾源源不断地升腾的动态画面中领悟到“生”字的妙处:“升”字仅仅只能看到烟雾升起,不一会就散去;而“生”字还含有“产生”的意思,这说明香炉峰始终处于云雾缭绕之中。通过此环节的教学,学生不仅理解了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而且使他们体会

8、到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及感情色彩。又如在教学古诗泊船瓜洲 “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领悟“绿”字的精妙,可通过录像展示江南春日美景,那一幅幅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江南春色将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地品味了诗中的语言美,很快领悟到了“绿”字的神韵。 “绿”字既涵盖了“满” 、 “入” 、 “过”的意思,又突出了东风催春势不可挡的盎然生机。由此可知,在古诗教学中电教媒体发挥了它独特的优势,学生由眼一耳一脑一口多种信息感官协同进行思维加工,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三、指导朗读,体会情感美古代诗歌具有对仗工整,平仄押韵,琅琅上口的特点,最适合吟唱。教学中若采用形象直观的录像,旋律优美的音

9、乐,韵律悦耳的录音朗读就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语言,有助于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感情,加深对古诗的语言文字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如在指导朗读望庐山瀑布时,我先请同学们观看录像,让学生形象地感知瀑布壮丽景象,从瀑布跌入山谷发出的巨响中,感受到瀑布那“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磅礴气势。紧接着教师再播放韵律悦耳的朗读录音去感染学生,为学生在朗读的语气、语调、节奏等方面做示范。通过配乐录音示范,使学生很快明白第一句中的“生”字应读得重、慢,以突出香炉峰的烟雾不断地、慢慢地向上升腾的情景。第三句中“飞流直下”形容瀑布笔直而下,气势雄伟,因此读此句时要强劲、响亮,而“三千尺”是作者夸张的写法,读的时候

10、音可适当拖长,以增强气势。第四句中“疑”是诗人大胆而新奇的想象,应该重读,以突出诗人对大自然的赞叹。在学生基本掌握读的技巧的基础上,接着再让他们跟录音试读,学生们很快就读出了诗的韵味,诗的抑扬顿挫,同时也受到了美的熏陶。实践证明,声像手段的合理运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通过朗读,展开想象,揣摩诗人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四、启发想象,训练表达美诗歌的语言不仅精炼,而且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它特有的语言形式为学生创造性地表达美感提供了天地。在教学中我运用电教手段,启发学生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美。如望庐山瀑布 ,在让学生领会三、四句的诗境时,我关掉录像声音,让学生边看壮阔的瀑布,边展开丰富的想象,我问:“你觉得眼前的瀑布像什么?”学生有的说:“这长长的瀑布像天上仙女手中挥舞的银纱,美极了。 ”有的说:“瀑布从高高的山上奔流而下,仿佛一条白色巨龙从天而降”这样利用电教手段在教学中展示美的对象,学生从中发现美、体验美,并积极地表达美。实践证明,在古诗教学中,应充分发挥电教媒体传递、变动、再现作用,让诗中的形、声、色、情、意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这样有利于将学生带入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境界中去感受美,领悟美,表达美,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古诗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