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非正式群体正功能的思考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6305724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挥非正式群体正功能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发挥非正式群体正功能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发挥非正式群体正功能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发挥非正式群体正功能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发挥非正式群体正功能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挥非正式群体正功能的思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发挥非正式群体正功能的思考发挥非正式群体正功能的思考姓姓 名:名: 郝磊郝磊 所在院系:所在院系: 班班 级:级: 学学 号:号: 2发挥非正式群体正功能的思考发挥非正式群体正功能的思考【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及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当代大学生为充分展露自己的才华,并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在成才意识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组成或参加各种各样的非正式群体。当前,以学生社团为主的非正式群体正在成为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非正式群体正逐渐成为组织和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培养实际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抓好非正式群体的发展、充分发挥非正

2、式群体的正功能,对搞好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成才环境,实现学校育人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非正式群体;正功能;意义一、校园文化与非正式群体一、校园文化与非正式群体校园文化产生于特定的群体和特定的环境,是指以青年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活动空间,能够对学生起到显性和隐性教育作用的多方面、多元系、多类型的文化形态。它是用来创造一种氛围,以便更好地陶冶学生情操,拓展学生的求知欲望,构建学生健全的人格,全面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素质,从而实现学校育人目标。高校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使校园文化活动成为实现高校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那些兴趣、爱好、需求相同的个体就慢慢地形成了非正式

3、群体。校园非正式群体活动的开展,是校园文化建设取得成效的先决条件。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向深层次、高质量方向发展,给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提供了活泼、高雅、寓教于乐的新天地,形成了校内浓厚的学术氛围、多层次的社会服务体系和活泼、健康的文化气息。二、非正式群体的正功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体现二、非正式群体的正功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体现非正式群体的正功能突出地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满足精神生活的需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志趣、情感等行为。而在正式群体和组织中往往没有适当的机会和渠道表达,这就势必将在非正式群体中渲泄。这样可以减轻心理压抑,消除紧张状态,保持心理平衡;第二,通过

4、非正式群体可以使学生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有效地安排闲暇消遣。学生通过非正式群体活动,对维护身心健康,保持旺盛的精力,提高适应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增强学生的群体意识,进而转化为班级凝聚力3任何群体的存在都以群体成员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为前提。非正式群体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学生约定俗成的,无形的,但成员都能自觉遵守本群体的规范,没有什么强迫性。可是,如果谁违反了这种规范就会受到强烈的群体压力,甚至受到孤立并被抛弃,这就是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约束性特征。这一特征使非正式群体把群体信念和价值观念传递给每个成员,使之应该自觉遵守群体的行为规范,群体的信念和价值观念为自己的信念和价

5、值观。加上群体内部赏罚分明,从而增强了每个人的群体观念和意识。常在学校里看到某个学生可能在班级中甘居落后,而在他所在的朋友圈中却不肯示弱,道理就在这里。学生的这一群体观念和意识有助于学校中正式群体的形成、巩固和建设。前苏联心理学家指出:在自由和创造性工作条件下,正式群体内部的非正式群体会促进正式群体的巩固及任务的实现,不仅不会涣散组织,而且会使之更加团结。(二)为学生提供援助,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遇到困难挫折时,最先提供援助的就是各类非正式群体,这是因为非正式群体有较高的情感维系性。在日常生活中,个人的烦恼、生活的困难等不可能都“依靠组织”来解决,正式组织也难以解决每日每地发生的大量此类问

6、题。这些问题就得依靠具有浓厚情感色彩的非正式群体来消解。一般说,非正式群体提供的援助有两个特点:一是随时性。由于非正式群体成员之间交往密切,彼此信息灵通,一人有了困难很快了解。同时解决问题不像正式组织那样层层批报,故而及时。二是比较彻底全面。朋友、同学之间感情深厚、亲密友好,所以提供经济和物质援助多是无条件的、非借贷性的,而且比较全面。这种援助不仅有物质经济上的,还有精神和心理上的。(三)促使学生个性得到和谐发展,人格更加完善学生在非正式群体中,由于彼此之间交往频繁,了解透彻,可以看到群体内其他成员的能力、知识水平和品格个性的表现,又可以了解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反映。这会及时发现自身的缺点和他

7、人的长处,从而取长补短,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提高。另外,非正式群体是不受正式行政组织约束的,大家自愿结合,成员的交往与行为依靠情感道义等来制约,没有固定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组织纪律,成员间可以无拘束地发表自己的思想、言论和观点,行动自由,这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和保持良好的心境及愉快的情绪。三、对于非正式群体建设的思考三、对于非正式群体建设的思考4(一)非正式群体建设应该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范畴非正式群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非正式群体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把握好它的发展方向和确立它的地位,在活动经费、设施、场

8、地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二)对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和引导需要团组织积极参与非正式群体具有组织非正式性、结构松散性、活动自主性和成员广泛性等特点,因此,正确对待和引导他们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是高校非正式群体工作指导部门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团组织要主动积极地参与非正式群体的工作,重点抓好资格审查、活动考核、年终评比等工作,监督他们建立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充分发挥非正式群体积极的正功能作用。(三)加强非正式群体相互之间以及与正式群体的联系非正式群体是正式群体的孪生兄弟,从某种程度讲是对正式群体的补充,因此,非正式群体要与正式群体进行合作和联系,充分利用正式群体的活动场所、设施完善、资金来源充足等优势,取长补短,开展好活动。我们应积极的研究非正式群体,并去亲近他们,正确的引导使他们回到我们正式群体中来,从而发挥积极的正功能作用,避免其消极的危害性。商务英语专业:郝磊2010 年 06 月 29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