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 控制工程基础答案 沈艳孙锐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299740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PDF 页数:35 大小:4.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华大学 控制工程基础答案 沈艳孙锐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清华大学 控制工程基础答案 沈艳孙锐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清华大学 控制工程基础答案 沈艳孙锐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清华大学 控制工程基础答案 沈艳孙锐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清华大学 控制工程基础答案 沈艳孙锐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华大学 控制工程基础答案 沈艳孙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华大学 控制工程基础答案 沈艳孙锐(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控制工程基础习题答案控制工程基础习题答案第一章第一章1-1 试比较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的优缺点?(略)1-2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闭环和开环控制系统。 试举几个具体例子, 并说明它们的工作原理,画出结构方框图。 (略)1-3 图 1.14 是液面自动控制系统的两种原理示意图。在运行中,希望液面高度 H0维持不变。1试说明各系统的工作原理。2画出各系统的方框图,并说明被控对象、给定值、被控量和干扰信号是什么?图图 1.141.14 液位自动控制系统液位自动控制系统解:解:( )a工作原理:出水量2与进水量一致,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液位高度保持在0H。当出水量大于进水量,液位降低,浮子下沉,通过连

2、杆使阀门1L开大,使得进水量增大,液位逐渐回升;当出水量小于进水量,液位升高,浮子上升,通过连杆使阀门 1 关小,液位逐渐降低。其中被控对象是水槽,给定值是液面高度希望值0H。被控量是液面实际高度,干扰量是出水量2。( )b工作原理:出水量与进水量一致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电位器滑动头位于中间位置,液面为给定高度0H。当出水量大于(小于)进水量,浮子下沉(上浮)带动电位器滑动头向上(下)移动,电位器输出一正(负)电压,使电动机正(反)转,通过减速器开大(关小)阀门1L,使进水量增大(减小) ,液面高度升高(降低) ,当液面高度为0H时,电位器滑动头处于中间位置,输出电压为零,电动机不转,系统又处于

3、平衡状态。其中被控对象是水槽,给定值为液面高度希望值0H,被控量是液面实际高度,干扰量是出水量2。( )a,( )b系统结构图如下图1-4 若将图 1.14(a)系统结构改为图 1.15。试说明其工作原理。并与图 1.14(a)比较有何不同?对系统工作有何影响?解:若将 1-17( )a系统结构图改为 1-18,系统变成了正反馈,当出水量与进水量一致,液面高度为给定值0H。当出水量大于进水量,液面位降低,浮子下称,通过连杆使阀门 1 关小,进水量越来越小,液面高度不能保持给定高度0H,同样当出水量小于进水量,浮子上浮,液位升高,使阀门 1 开大,进水量增大,液位越来越高,不可能维持在给定高度0

4、H1-5 图 1.16 是控制导弹发射架方位的电位器式随动系统原理图。图中电位器1P、2P并联后跨接到同一电源0E的两端,其滑臂分别与输入轴和输出轴相联结,组成方位角的给定元件和测量反馈元件。输入轴由手轮操纵;输出轴则由直流电动机经减速后带动,电动机采用电枢控制的方式工作。试分析系统的工作原理,指出系统的被控对象、被控量和给定量,画出系统的方框图。图图 1.16 导弹发射架方位角控制系统原理图导弹发射架方位角控制系统原理图题解 1-3(a)系统方框图题解 1-3(b)系统方框图图图 1.151.15 题题 1-41-4 图图解 当导弹发射架的方位角与输入轴方位角一致时,系统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当

5、摇动手轮使电位器1P的滑臂转过一个输入角i的瞬间,由于输出轴的转角io,于是出现一个误差角oie,该误差角通过电位器1P、2P转换成偏差电压oieuuu,eu经放大后驱动电动机转动,在驱动导弹发射架转动的同时,通过输出轴带动电位器2P的滑臂转过一定的角度o,直至io时,oiuu ,偏差电压0eu,电动机停止转动。这时,导弹发射架停留在相应的方位角上。只要oi,偏差就会产生调节作用,控制的结果是消除偏差e,使输出量o严格地跟随输入量i的变化而变化。系统中, 导弹发射架是被控对象, 发射架方位角o是被控量, 通过手轮输入的角度i是给定量。系统方框图如图解 1-4 所示。1-6 许多机器,像车床、铣

6、床和磨床,都配有跟随器,用来复现模板的外形。图 1.17就是这样一种跟随系统的原理图。在此系统中,刀具能在原料上复制模板的外形。试说明其工作原理,画出系统方框图。图图 1.171.17 跟随系统原理图跟随系统原理图解 模板与原料同时固定在工作台上。X、Y 轴直流伺服马达接受控制器的指令,按输入命令带动工作台做 X、Y 方向运动。模板随工作台移动时,触针会在模板表面滑动,跟随刀具中的位移传感器将触针感应到的反映模板表面形状的位移信号送到跟随控制器, 控制器的输出驱动 Z 轴直流伺服马达带动切削刀具连同刀具架跟随触针运动,当刀具位置与触针位置一致时,两者位置偏差为零,Z 轴伺服马达停止。系统中,刀

7、具是被控对象,刀具位置是被控量,给定量是由模板确定的触针位置。系统方框图如图解 1-9 所示。最终原料被切割加工成模板的形状。第二章第二章2-1 试证明图 2-28 中所示的力学系统(a)和电路系统(b)是相似系统(即有相同形式的数学模型) 。解(a) 取A、B两点分别进行受力分析,如图解2-2(a)所示。对A点有)()()(1122yyfyxfyxk(1)对 B 点有1111)(ykyyf (2)对式(1) 、 (2)分别取拉氏变换,消去中间变量1y,整理后得)()( sXsY=21212121221212212121()1()1f fffssk kkk f ffffssk kkkk(b)

8、由图可写出sCRsUc221)(=sCRsCRsCRsUr11111211 1)( 整理得)()( sUsUrc=1)(1)(2122112 212122112 2121 sCRCRCRsCCRRsCRCRsCCRR比较两系统的传递函数,如果设112211221,1,Rk Rk Cf Cf则两系统的传递函数相同,所以两系统是相似的。2-2 已知在零初始条件下,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tteetc221)(,试求系统的传递函数和脉冲响应。解单位阶跃输入时,有ssR1)(,依题意ssss ssssC1 )2)(1(23 11 221)()2)(1(23 )()()(sss sRsCsGtteessLs

9、GLtk 211424 11)()(2-3某位置随动系统原理框图如图 2-31 所示,已知电位器最大工作角度mQ3300,功率放大器放大系数为3k。(1)分别求出电位器的传递函数0k,第一级和第二级放大器的放大系数1k,2k;(2)画出系统的结构图;(3)求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sQsQrc。解 (1) 电位器的传递函数11180180330300000 mQEK根据运算放大器的特性,可分别写出两级放大器的放大系数为310101030331K,210101020332K(2) 可画出系统结构如图解 2-9 所示:(3) 1(11) 1( )()(3210323210sTsKKKKK sTK

10、KKKsTsKKKKKsQsQmmmtmmmrc11132103223210 sKKKKKKKKKsKKKKKTmtmmm2-4 试简化图 2-34 所示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并求出开环传递函数和四种闭环传递函数?)()()(sRsCs?)()()(sRss?)()()(sFsCsf?)()()(sFssf解解首先按方框图化简规则,将图 2-34(a)化简成图 2-34(c) ,应用图 2-34(c)可以方便地求出开环传递函数和四种闭环传递函数,即42321 1)()(GGGGGsHsG32142321423 21423 211 111 )()()(GGGGGGGGGGGGGGGGGGsRsCs

11、)(1sG)(2sG)(3sG)(4sG)(sR)(s)(sF )(sC 321423423214231 111 )()()(GGGGGGGGGGGGGGsFsCsf2412324123241( )1( )( )111G GssGG GR sG GGG G G G321423423 214231) 1(111) 1()()()(GGGGGGGGGGGGGGsFssf 2-5 试用结构图等效化简求图 2-32 所示各系统的传递函数)()( sRsC。)(1sG)(2sG)(3sG)(4sG)(sR)(s)(sF )(sC )(a)(1sG)(2sG)(3sG)()()(342 sGsGsG)(s

12、R)(s)(sF)(sC)(b)(1sG)(2sG)()(1)(423 sGsGsG )(sR)(s)(sF )(sC( )c图 2-34 例 2-18 系统方框图解 (a)所以:43213243214321 1)()( GGGGGGGGGGGGGG sRsC (b)所以:HGGG sRsC221 1)()( (c)所以:3213221321 1)()( GGGGGGGGGG sRsC (d)所以:244132123212141321 1)()( HGGGGGGHGGHGGGGGGG sRsC (e)所以:23212121321 41)()( HGGHGHGGGGGGsRsC 试绘制图 2-3

13、6 所示系统的信号流图。解第四章第四章4-1 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4)(2)(1()()(*sssKsHsG试证明点311js在根轨迹上,并求出相应的根轨迹增益*K和开环增益K。解 若点1s在根轨迹上, 则点1s应满足相角条件) 12()()(ksHsG, 如图解 4-1所示。对于31js,由相角条件)()(11sHsG)431()231() 131(0jjj6320满足相角条件,因此311js在根轨迹上。将1s代入幅值条件:1 431231131)(*11 jjjKsHsG)(解出 :12*K,23 8* KK4-2 设开环传递函数极点、零点如图 4.20 所示,试画出其根轨迹图。已知开环

14、零、极点如图 4-22 所示,试绘制相应的根轨迹。图 4.20 系统零、极点图jjjj s s s s()()()()解 根轨如图解 4-2 所示:4-2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15 . 0)(12 . 0()(sssKsG(2)21)(21()2()(*jsjssKsG试绘制根轨迹图。4-3 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试概略绘出系统根轨迹。) 15 . 0)(12 . 0()(sssKsG)3)(2()5()(*ssssKsG) 12() 1()(sssKsG解 )2)(5(10 ) 15 . 0)(12 . 0()(sssK sssKsG()()()()题 4-22 图开环

15、零、极点分布图图解 4-2根轨迹图系统有三个开环极点:01p,22p,53p1实轴上的根轨迹: 5,0 , 22渐近线: ,33) 12(37 3520k aa3分离点:021 511ddd解之得:88. 01d,7863. 32d(舍去)。4与虚轴的交点:特征方程为010107)(23kssssD令 010)(Im0107)(Re32jDkjD解得 710 k与虚轴的交点(0,j10) 。 根轨迹如图解 4-3(a)所示。 根轨迹绘制如下: 实轴上的根轨迹:3, 5 ,0 , 2 渐近线: 22) 12(02)5(320k aa 分离点:51 31 211 dddd用试探法可得886. 0d。根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