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ZH2和P57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6282565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7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EZH2和P57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EZH2和P57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EZH2和P57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EZH2和P57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EZH2和P57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ZH2和P57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用 临床 医学 2 0 1 3年第 1 4卷第 1 1期P r a c ti c a l , l i c a l Me d i c i n e , 2 0 1 3 , V o l 1 4 , No 1 1 E Z H2和 P 5 7在 肾细胞癌 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刘飞 , 肖瑞 海 , 洪 正 东 , 鲁 雄兵 , 史子 敏 , 习小 庆 , 潘 正跃 ( 南昌大学第二 附属 医院泌尿外科 , 南昌 3 3 0 0 0 6 ) 2 3 摘 要 :目的检测肾细胞癌( 简称肾癌) 组织中E Z H2和P 5 7的表达, 探讨其与肾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 用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肾癌组织

2、 ( n = 6 4 ) 和正 常肾组织 ( n = 1 2 ) 中 E Z H 2和 P 5 7的表达 , 分析 E Z H2和 P 5 7表达与肾癌 临床病理特征 间的关系及其二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正常。肾组织 E Z H 2及 P 5 7蛋 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1 6 6 7 和 7 5 0 0 ; 肾癌组织 E Z H 2和 P 5 7的阳性 表达率 为 7 8 1 3 和 2 5 5 6 , 肾癌组织 E Z H2阳性 表达率高于正常肾组织 , P 5 7阳性 表达率低 于正 常肾组织( 均 P 0 0 5 ) 。相 关性分析显示 : P 5 7和 E Z H 2在 肾癌组织 中的

3、表达呈显著负相关 ( r = 0 6 4 8 , P 0 0 5) T h e r e w a s a n e g a t i v e c o r r e l a t i o n b e t we e n P 5 7 a n d E Z H2 e x p r e s s i o n i 1 “1 RCC t i s s u e s ( , = 一 0 6 4 8 , P 2 5 为蛋 白阳性 表达 。 1 4统计学 方法 应用 S P S S 1 3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 率的 比较采 用卡方检验 ; 采用 P e a r s o n法进行相关性分析。 以 P 5 8 临床分期 T1 + T

4、2 T3 病理分级 高分化 中分化 低分化 淋巴结转移 是 否 7_ 3 7 4 1 2 Oo o 9 7 O 7 6 1 3 4 6 9 2 2 5 钉 勰 H 掩 凹加 勰 : 2 巧 如 O 4 9 6 8 7 3 2 9 8 2 l 4 矾 勰 捣 实用临床医学 2 0 1 3年第 1 4卷第 1 1 期P r a c t c a n i c a l Me d i c i n e 2 0 1 3 。 Vo l 1 4 N o 1 1 2 2 P 5 7在 正 常 肾组织 和 肾癌组 织 中 的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示 : 正常 肾组织和肾癌 组织 中 P 5 7阳性表达染色 主要集

5、 中在细胞 浆和部 分胞膜 , 呈棕黄色颗粒状 ; 正常肾组织 中 P 5 7阳性 表达率为 7 5 0 0 , 肾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2 6 5 6 正常 肾组织 中 P 5 7阳性表达率 明显 高于肾癌 组织 ( P 0 0 1 ) 。P 5 7阳性表达率 随肾癌临床分期和病理 分级升高而呈下降趋势 , 且淋 巴转移组 P 5 7表达水 平低于无 淋 巴结 转移组 。 但与 患者性别 和年龄 无 关 , 见表 l 。 2 3 E Z H2与 P 5 7在肾癌 中表达的相关性 E Z H 2和 P 5 7在肾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 为 7 8 1 3 和 2 6 5 6 , 相关性分析显示

6、 。 P 5 7和 E Z H2 在 肾癌组织 中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 ( r : 一 0 6 4 8, J iP : 0 0 5) 。 3 讨论 肾癌是最常见的肾脏恶性实体肿瘤。在肾癌患 者 中, 约 3 0 为晚期肿瘤 , 约 3 0 局 限性 肾癌患者 术后 出现转移或复发 4 。肾癌的主要治疗方法 为手 术 , 转移性 和晚期肾癌 的治疗手段包括放疗 、 化疗 、 免疫治疗和分子靶 向治疗 。 当前研究_ 5 已证实, 血管 内皮生长因子( V E G F ) 和 mT O R信号通路为 肾癌分 子靶 向治疗 的有 效靶点 。2 0 0 6年 , 靶 向 V E G F和 mT 0 R信

7、号通路的药物逐步应用于晚期和转移性肾 癌患者 的临床治疗 , 显示出较免疫治疗更为确切的 疗效 。 靶 向治疗后患者总体生存期延长至 4 O个月 , 肿瘤无进 展生存期为 2 7个月 , 但这些药物仍然难 以达到并保持长期持久 的完全治疗效果 。因此急需 鉴定 出能更好 地反映肿瘤生物学行为的 肾癌标 志 物 , 并能为 肾癌基 因治疗提供新的更有效的治疗靶 点 。 E Z H 2是 P R C 2复合物的主要成员 , E Z H2作为 转 录抑制 因子 。 具有组蛋 白甲基转移酶活性 。 主要 介导组蛋 白H3 一 K 2 7甲基化 , 直接调控 D N A甲基化 进而沉默许多靶基因。有研究

8、 发现 , E Z H2在前列 腺癌、 肝癌 、 肺癌、 乳腺癌 、 膀胱癌 、 结肠癌及 胃癌等 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异常。与相应正常组织相 比 E Z H 2表达水平在肿瘤组织 中异常升高 。 且其表达 水平越高提示肿瘤处于晚期以及预后不 良。有研究 显示 。 E Z H2表达水平能够 为前列腺癌 患者 的预后 提供有价值的指导意义 。 近来 。 包括 1 4种被 E Z H 2 抑制的靶基 因在 内的多数抑制标志物被用 于预测 2 5 前列腺癌和乳腺癌患者结局的工具 8 。通过分析乳 腺 癌患者标本发 现 E Z H 2水平 异常升高与乳腺 癌 侵袭力和肿瘤 细胞增殖率增加密切相关 9 ;

9、 研究结 果 同样揭示 。 E Z H2可作 为乳腺癌 患者预后 的监测 指标 。 并指 出 E Z H2高表达与侵袭性肿瘤存在显著 相关性 。 本研究在蛋 白水平证实 E Z H2在肾癌中表达水 平上调 , 在正常肾组织 中 E Z H 2极低表达 , 且伴随肾 癌临床分期升高 、 肿瘤细胞分化程度 降低和淋 巴结 转移 的出现 E Z H 2表达率呈 明显上升趋势 。表明 E Z H 2与 肾癌发生 和临床进 展有关 。 提示 E Z H 2高 表达可能使肾癌细胞不断恶性增殖 , 且在此过程 中 肿瘤细胞逐渐获得侵袭转移 的恶性表型 , 最终导致 肿瘤临床进展 。 E Z H 2通过何种机

10、制促进肿瘤 细胞增殖和迁移 目前 尚不清楚。 有研究 钟 表明, P 5 7在众多人类肿瘤 中低表达且参与细胞周期和增殖的调节。 Y a n g等_ 1 研究并提出 , P 5 7是 E Z H 2的直接靶点 , 并且在乳腺 癌中因为表观遗传学机制 的调控而被抑制表达。因 此 本研究在 肾癌组织 中检测 P 5 7的表达 , 结果发 现 P 5 7在肾癌组织 中阳性表达率 明显低于正常肾 组织 且其阳性表达率随肾癌临床分期 升高 、 肿瘤 细胞分化程度 降低和淋 巴结转移 的出现呈 明显下 降趋势 , 且发现 P 5 7与 E Z H 2的表达呈负相关 , 推测 在 肾癌 中 P 5 7可 能

11、是 E Z H2的下 游靶基 因 。 提示 E Z H 2可能靶向抑制 P 5 7表达而促进肾癌细胞侵袭 转移 。 从 而导致 肾癌 临床进展 , 但其靶 向抑制的具 体机制尚需要深入研究 。 参考文献 : 1 S i e g e l R , N a i s h a d h a m D , J e m a l A C a n c e r s t a t i s t i c s , 2 0 1 3 J C A C a n c e r J C l i n , 2 0 1 3 , 6 3 ( 1 ) : 1 1 3 0 2 K a r u ma n c h i S A , Me r c h a n

12、J , S u k h a t me V P R e n a l c a n c e r : mo l e c u l a r me c h a n i s ms a n d n e w e r t h e r a p e u t i c o p t i o n s J Cu r r Op i n Ne p h r o l Hy p e e n s , 2 0 0 2 , 1 1 ( 1 ) : 3 7 4 2 3 萧景丹 肾癌新增患者每年逾 2万 J 中国社 区医师: 医 学专业 ,2 0 0 8 , 1 0 ( 9 ) : 4 1 4 E s c u d i e r B, G o u p

13、i l M G, Ma s s a r d C, e t a 1 S e q u e n t i a l t h e “ r a p y i n r e n a l c e l l c a r c i n o ma J C a n c e r , 2 0 0 9 , 1 1 5 ( 1 0 ) : 2 3 2 1 2 3 2 6 5 E s c u d i e r B, E i s e n T, S t a d l e r W M, e t a 1 S o r a f e n i b i n a d v a n c e d c l e a r - c e l l r e n a l _ _ c

14、 e l l c a r c i n o m a J N E n g l J Me d - 2 0 0 7 , 3 5 6 ( 2 ) : l 2 5 1 3 4 6 F u j i i S , O c h i a i A E n h a n c e r o f z e s t e h o mo l o g 2 d o w n r e g u l a t e s E- c a d h e fi n b y me d i a t i n g h i s t o n e H3 me t h y l a t i o n ( 下转第 2 8页) 2 8 实用临床 医学 2 0 1 3年第 1 4卷第

15、1 l 期P r a c ti c a l C ic a l Me d i c i n e , 2 0 1 3 , V o l 1 4 , N o 1 1 3 5 先天 性胆 总管 囊肿 术式 的选择 胆道重建手术方式包括囊肿外 引流和 内引流。 只有 在 患 儿 严 重 感 染 或 全 身 状况 极 差 情 况 下 才采 用囊肿外 引流术 , 待全身状况改善后还要行二期胆 总管囊肿切除+ 胆肠吻合术。囊肿十二指肠 吻合内 引流因并发症多 ( 反复逆行感染 、 胆总管囊肿恶变 等) , 目前多弃用 。囊肿切除 、 空肠 间置胆道重建虽 符合生理通道 , 达到胰胆分离之 目的, 但吻合 口多 、 手术复杂 , 容易引起反流。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 , 目 前 , 对术 式 的选 择 多趋 向于采 用胆 总 管囊 肿切 除及 肝总管空肠 R o u x e n Y吻合术 。 不仅做 到胰 胆分 离 , 防止囊肿恶变 , 又引流通畅 , 较长的空肠袢亦起 到 抗 反 流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