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不好当”是一种政治进步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6280026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00.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官不好当”是一种政治进步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官不好当”是一种政治进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官不好当”是一种政治进步(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理危 机 的典型 表 现就 是 我所 称 的 “ 城管式【禾 I 境” 。在公共治理领域 , 最佳的政策效果是“ 帕累托最优” , 即政 策相关 方只有利 益 的增 加 , 而 无利益的损失。但在现实生活中, 经常 出现 的是截然相 反 的情 况 : 利 益相关者都对相关政策不满意 。我 把利益相关方都成为输家的政策木 境, 称为“ 城管式闲境” 。一种政策 如果没 有赢 家只有输 家 , 无疑 是最 坏 的政 策 。治理 的失 序 、 失效 和碎 片化, 是我们面临的治理网境。 任何公共政策都有四种可能的 效果 : 其一是政策相关方都从中获 益 , 而没 有 任何 损失 , 即全 赢 的局

2、面 。其 二是 多数利 益相关 者获益 , 而少 数人 的利益受损 , 即多赢 少输 的局面 。其三是少数相关者获益而 多数人 的利 益受损 , 即多输 少赢 的 局 面。其 四是政策相关者 的利益均 不同程度受损, 即全输的局面。任 何理性的决策者都应当力争第一种 结果, 而坚决避免最后两种结果, 特 别要杜绝最坏的“ 城 管式 I木 境 ” 。如 何走出目前的治理闲境?根本的途 径就是重构公共治理秩序 , 努力推 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 摘 自 同舟共进 2 0 1 4 年第 1 期 , 俞可平 文 ) “ 官不好 当” 是一种政治进步 在 “ 既要打老虎也要 拍苍 蝇” 的 反腐语境下

3、 , 曾经让百姓无比艳羡 的“ 官员群体” , 这一年过得越来越 不 自在了。在 自媒体时代 , 官员的 整个仕途装满了“ 摄像头” 。官员戴 块名表 、 抽盒好炯 、 喝瓶洋酒 、 说句 妄语, 都有可能瞬间变成公共事件, 轻则丢乌纱帽, 重则锒铛入狱。 行 政诉讼法 大修后, “ 民告官” 的刖境 也 有望破解 了。正如有 人感 叹 , 现 在官不好 当了 、 当官没意思 了 更重要的是, 行政审批的削减 下放和行政改革的深入, 改变了政 府运作模式和官员的行为方式 , 地 方政府支配重要资源的能力和干预 微观经济的权力逐渐缩小, 寻租空 INS H 应减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提出, 使

4、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 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种 突破性表述是政府的觉醒 , 而管住 “ 看得见的手” 也是政府和市场各 自 功能归位的新导向, 更是对当前社 会强烈期盼的 回应。 “ 官不好当了” 是一种进步。随 着权力一步步被关进笼子 , 还会有 更多 官员觉得 不 自在 , 随心 所欲地 行使特权的“ 好时光” 即将过去。我 们可以期待 , 随着市场化的不断完 善, 当决定着资源分配的不是官员 个人的偏好而是法律和规范之时, 当企 业 的发 展壮 大 不是 靠 官 员 的 “ 大笔一挥” 而是企业家能力之时, 政府 与市场 、 社会 之间 的关 系终 将厘清。 ( 摘 自2 0 1

5、 4 年 1 月8日 光 明 日 报 , 子房先 生 文) 新加坡“ 高薪养廉” 实情 新加坡的所谓“ 高薪养廉” , 某 种意义上说是个传说。新加坡给公 务员 高薪之 前 , 就 已经廉 了。新加 坡卓有成效的廉政努力 , 始于人民 行 动党 1 9 5 9年 台 。在 此后 一段 时间里, 反腐取得进展: 一方面提高 腐败的惩罚, 雷厉风行地查案, 维持 压力; 另一方面则减少行政审批, 压 缩基 层执 法人员便 宜行 事 的权 力 , 减 少灰 色 空 间。 至少 在 1 9 7 2 年 之 前, “ 高薪” 尚未 现, 高级公务员反 而一度减薪。直到 1 9 7 2 年 , 公务员 的

6、薪水才 向市场水平看齐 。 1 9 9 3 年, 政治任命的职位和公 务员体系开始提薪 。部 长的年薪 与 私 营业 界收 人最 高 的极 少数 人 挂 钩 , 如今达到百万美元水平。在很 大程度上, 这成就了“ 高薪养廉” 的 传说。部长的高薪 , 不是为了“ 养 廉” , 而是揽 才。人才竞争的国际 化使得新加坡企业高管的薪水迅速 飙升 , 政界人 才流失严 重。更何 况 , 新加坡也并非所有公务员都高 薪。公务员队伍也包括教师和一些 技工, 有些工种的低级别公务员月 薪仅约 1 0 0 0 美元 , 且人数并不少。 准确 的说法是薪酬市场化或合理 化 , 薪酬 与其 技能和劳动付出 配,

7、 与私营业界持平。公务员是一 种职业 , 进 自由。正因如此 , 新 加坡没有热门的公务员招聘考试 , 政府 为了“ 预订 潜力人才还发奖 学金。新加坡的公务员薪资还有另 一原则 : “ 裸薪” :总理没有专机 , 部长也没有分房 、 没有专车 , 使用 公 车要详 细到报 备每一段行 程 , 甚 至公务员一般连政府负担的退休金 也没有 。 ( 摘 自2 0 1 4年 1 月 1 0日 新 华 每 日电讯 , 陈济朋 文) “ 制度红利” 与“ 制度竞争” 中闰的改革实际上是在“ 制度 红 利” 基础上 的改革 。 中国改革取 得的成就 , 与其说是经济成就, 不如 说是 “ 制度” 改革所取

8、得 的成就 。正 是因为制度的变迁, 中国的经济体 制改革硕果累累。部分经济学家把 中国改革称之为地方政府之间竞争 性 的改革 , 认 为正 是 南于各 个地 方 竭 尽全 力制定优 惠措施 , 不 断吸 引 各种生产要素 , 才使得各地的经济 蓬勃发展 , 使 中国的整体经济实力 不 断上升 。 但 是 , 这 种 地域 化 的 “ 制 度竞 争 ” , 把 中同的市场冲击得七零八 落 。市场 之所 以出现地 方割据 、 各 自为政 的局面 , 物 流成本 之所 以居 高不下 , 根本原因就在于, 改革是建 立在地域“ 制度竞争” 基础之上的, 或者换句话说 , 中国经济是建市在 地 区之

9、间的相互 竞争基 础之 的 。 这种竞争不是市场的竞争, 而是地 政府之间的竞争, 或者说足政府 之 间制度 的竞争 。尽管中央政府强 调全国各地必须充分贯彻落实中央 的统一宏观调控政策 , 但是, 由于传 统 的竞争格局已经形成 , 各地 现 了严重的路径依赖, 导致 市场竞争 始终停留在“ 制度竞争” 层面。解决 这个 问题 , 不是强 化 国家统一 的 法权力 , 而是 允许 各个地 方根据 本 地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情况, 制定符 合本地的法律规则。在这个过程 中 , 应 当充分发挥 地方选 民的积极 性和主观能动性 , 提高地 性法规 的 民意基础 , 因为只有这样 , 才能防 止地方性法规成为滥用资源 、 不正 当竞争的依据。 ( 摘 自2 0 1 3 年 1 2月3 0日 中国 青年报 , 乔新生 文) 责任 编辑凉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