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经济的发展》教案一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6278662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汉经济的发展》教案一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两汉经济的发展》教案一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两汉经济的发展》教案一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两汉经济的发展》教案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汉经济的发展》教案一(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两汉经济的发展两汉经济的发展教案一教案一导入新课导入新课1、复习提问:西汉和东汉初年,统治者采用了什么经济政策?各出现了什么局面? (1)西汉初年统治者重视农业,轻徭薄赋,奖励农耕,提倡节俭,出现了“文景之治” 。(2)东汉初年,光武帝减轻农民的赋役负担,惩处贪官污吏,出现了“光武中兴” 。2、过渡讲解:由于两汉初期的统治者重视经济,使得当时经济比前代有了很大的发展。请看 66 页“导入框”的内容。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1、指导学生阅读 66-67 页“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和“动脑筋”内容,思考回答:汉朝有哪些人先后治理过黄河?

2、分别产生了什么效果?(1)汉武帝治理黄河。由于黄河水患影响了财政收入,汉武帝改变态度,亲临黄河督工,命令随行官员背柴草堵塞决口。此后,黄河 80 多年无大灾。(2)汉明帝派王景治理黄河。经过几十万人一年的筑堤、疏河,使得被淹土地又变成良田,并维持黄河 800 多年不改道。汉朝农民为兴修水利做出了巨大贡献。2、教师接着指导学生根据 67 页“汉代牛耕图”和“耧车”图,回答:(1)牛耕在什么时候出现?春秋后期,那时要用三个人驾驭两头牛拉犁耕地。安徽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西汉的牛耕有了什么进步?已装上“犁壁” ,便于翻土碎土;普遍使用“二牛抬杠”法,提高了效率。3、教师过渡讲解

3、:随着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兴盛。讲解丝织和冶炼技术的提高讲解丝织和冶炼技术的提高1、组织学生结合彩图 20 页“西汉锦袍”和 67 页“马王堆素纱衣” 、68 页“文献资料后汉书摘录”以及 37 页“自由阅读卡铁氏三兄弟”和 70页“自由阅读卡汉代炒钢法” ,讨论回答问题:西汉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地表现在哪些行业?有哪些成就领先于世界?(1)丝织业,使用提花机,产品精美,为外国人叹服。(2)钢铁冶炼业,杜诗发明“水排” ,比欧洲早 1000 多年,利用水力鼓风冶铁,节约了人力,提高了冶炼质量。炒钢技术是在西汉中期发明的,欧洲到 18 世纪中期才会使用它。2、议一议:你怎样看待日本发现“汉委

4、奴国王”金印这件事?(1)史书的记载与真实的文物完全一致,说明了我国的历史书籍具有极高的可信度。(2)可以肯定,早在东汉时期,我国和日本的交往已很密切。3、两汉时期提高生产效率的科技发明有哪些?犁壁、耧车、水排、炒钢法等。4、过渡讲解: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兴盛,而商业的繁荣集中反映在当时的首都长安。讲解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讲解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安徽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1、让学生根据 69 页“动脑筋”:你怎样看待两汉统治者在城市管理方面的规定?(1)有些是对的。如春夏不得掏鸟窝的卵、不得“弹射飞鸟” 、民宅内必须种树等,都有利于保护环境。(2)有些是错的。如限制市场

5、贸易的时间,就不利于商业的发展。2、指导学生观看 69 页“长安平面图”和“活动与探究 1看图分析” ,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长安的宫殿是哪两座?未央宫、长乐宫。(2)长安的街道有什么特点?笔直宽阔,两旁绿树成荫,还有比较完备的排水沟和下水道。(3)长安的商业区为什么在城的西北角?又为什么用墙围了起来?汉朝统治者采取抑商政策,所以不把商业区设在市中心。用墙围起来,是为了严格管理。3、学生讨论回答:汉武帝怎样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1)将地方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2)统一铸造五铢钱,增加中央财政收入。作业布置作业布置1、学生当堂完成 64 页“练一练” 。2、提醒学生预习第 14 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