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整理归纳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36275576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整理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整理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整理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整理归纳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整理归纳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整理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整理归纳(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7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整理归纳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整理归纳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整理归纳整理一、人的称谓【直呼其名】有三种情况:自称姓名或名。如“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用于介绍或作传。如“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 20 岁、女 15 岁)取字。一般而言,字与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取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出于礼貌和尊敬。名与字一般由父亲或尊长来取。【号】即别号、表号。号一般由个人取定,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

2、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青莲居士、少陵野老、玉溪生、四明狂客、醉翁、 、已斋叟、我佛山人、百炼生等等。【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欧阳文忠公(欧阳修),史忠烈公(史可法),缪丑(秦桧)。【斋名】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杨诚斋(杨万里);聊斋先生(蒲松龄),饮冰室主人(梁启超)。【籍贯】如王临川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柳河东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顾亭林顾炎武是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7江苏昆山亭林镇人。【郡望】如唐代韩愈,世人称为韩昌黎,是因为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韩愈实际上是河内河阳(今

3、河南孟县)人)。而苏轼也曾自称“赵郡苏轼” 、 “苏赵郡” ,苏氏是赵郡的望族(实际上苏轼是四川眉州人)。【官名】在古代官名用以人的称谓十分普遍,如“阮步兵”阮籍, “嵇中散”嵇康, “洪经略”洪承畴, “孙讨虏”孙权, “贾太傅”贾谊;“杜拾遗”、 “杜工部”杜甫;“柳屯田”柳永。【爵名】如诸葛亮曾封爵武乡侯,后人遂以武侯相称;谢康乐谢灵运,袭其祖谢玄的爵号康乐公;王荆公王安石;诚意伯刘基。【官地】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贾长沙贾谊,他曾贬为长沙王太傅;陶彭泽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骆临海骆宾王曾任临海县丞;柳柳州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贾长江贾岛曾任长江县主簿。【兼称】如梅花岭记 “督相史忠烈公

4、知势不可为” ,兼称官职与谥号;促织 “余在史馆,闻翰林天台陶先生言博鸡者事” ,兼称官职、籍贯和尊称;游褒禅山记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前两人兼称籍贯、姓名及字,后两人先写与作者关系,再称名和字。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7【谦称】有下列 6 种:(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

5、方效劳之意。(2)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3)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4)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 、 “舍”等谦词。 “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 “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6)其他自谦词有: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

6、挂齿;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女子自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7称妾;老和尚自称老衲;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敬称】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 。(1)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驾,本指皇帝的车驾。古人认为皇帝当乘车行天下,于是用“驾”代称皇帝。古代帝王认为他们的政权是受命于天而建立的,所以称皇帝为天子。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帝,就告诉在陛(宫殿的台阶)下的人,请他们把意思传达上去,所以用陛下代称皇帝。(2)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殿下。(3)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4)对有

7、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称:对使节称节下;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称阁下,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阁下。(5)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等。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阃(对方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思)。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5 / 7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6)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如“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论语)。唐朝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7)称谓前面加“先” ,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称帝王的母亲为太后,称祖父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太)母。唐代以后,对已死的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宋仁宗、元世祖、明太

9、祖等;明清两代,也用年号代称皇帝,如称朱元璋为洪武皇帝,称朱由检为崇祯皇帝,称玄烨为康熙皇帝,称弘历为乾隆皇帝。(8)对尊长者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9)君对臣的敬称是卿或爱卿。(10)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敬称,如称孔子为圣人,称孟子为亚圣。后来, “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等。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7【贱称】表示轻慢斥骂的态度。如荆轲刺秦王:“今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 毛遂自荐:“白起,小竖子耳。 ” 鸿门宴:“竖子不足与谋!” 孔雀东南飞:“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特殊称

10、谓】主要有以下四种:(1)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2)职业的称谓。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身份。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 , “丁”是名, “庖”是厨师,表明职业。 师说中的“师襄”和群英会蒋干中计中提到的“师旷” , “师” ,意为乐师,表明职业。 柳敬亭传中的“优孟” ,是指名叫“孟”的艺人。 “优” ,亦称优伶、伶人,古代用以称以乐舞戏谑为职业的艺人,后亦称戏曲演员。(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

11、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7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4)年龄的称谓。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

12、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垂髫(tia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 “立身、立志”之意)。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 “不迷惑、不糊涂”之意)。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 “知天命”之意)。花甲是六十岁。古稀是七十岁。耄(mao)耋(die)指八九十岁。期颐指一百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