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茶厂设备操作规程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6271893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360.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茶厂设备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某茶厂设备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某茶厂设备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某茶厂设备操作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某茶厂设备操作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茶厂设备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茶厂设备操作规程(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余 姚 市 建军 茶 场QS/GJ02-2008 A 版工艺流程操作规程设备 操 作 规 程受控状态:是否编 制: 生技科 审 核:批 准:发布日期:2008 年 3 月 8 日实施日期:2008 年 3 月 10 日目目 录录工艺流程图鲜叶采摘作业规程茶叶杀青操作规程茶叶理条操作规程茶叶整形操作规程茶叶足烘操作规程茶叶包装操作规程茶叶储藏操作规程鲜叶采摘作业指导书茶叶生产过程关键控制作业指导书工艺流程图及关键控制点鲜叶摊青 杀青 回潮 理条 回潮 整形 回潮 烘干 包装 储藏注: 为关健点余姚市建军茶场修改号08/A编号 QS/GY02-2008鲜叶采摘作业规程 页 数1目的;鲜叶采摘关键

2、作业指导,是规范鲜叶等级质量统一、作业方法统一,保证鲜叶采摘关质量有效控制,生产制作过程中等级不发生混乱,其统一质量等级和及时合适地匀衡生产,控制品质要求、各采摘工合理采收有据可依,避免该采的漏釆、成熟过期,未到形状期先采摘、产量下降、等级混合影响降级等因素造成经济效益减少,本方法规定新鲜叶采摘要求和验收标准。范围:仅适用于有性无性栽植绿茶品种。引用标准:“ZBB35001” 宁波名茶标准、采摘标准:鲜叶分一级、二级、三级。责职生产负责人;对釆摘期间的人员、时间、釆收地块全靣负责统一按排,巡检每个采茶工,按芽叶状态、确定该采等级,具体操作参照附表、采茶人员按确定的等级凭经验采收,采摘检验应自行

3、检查,外形规格一致性及鲜嫩度、鲜叶防护等取样放法:1、从筐中随取鲜叶一把、摊在手上分选,看鲜叶匀称大于一致,无虫害、冻害叶、非茶类芽,相互对照达到基本一致,进入正常采摘。2、外形:一致性,洁净度、嫩绿度、新鲜度、叶尖不枯萎、挺拔3、采摘用具、以竹编用器为宜,.时间上午露水收干下午 5 时前结束4 不合格控制:对外形不一致性的芽叶或有非茶类杂质及叶带长柄的轻微不合格品,挑拣返工、达到符合要求从重新验查入库。采摘人员采摘技术是关键,采摘员工都以熟炼工为主、新员工招进应进行岗前培训。余姚市建军茶场修改号08/A编号 QS/GY02-2008鲜叶验收规程 页 数2目的:确保鲜叶有统一标准,提高和滿足品

4、质等级要求,对入库鲜茶叶进行质量控制的管理;责职:由生技科和质检科负责验收范围:适用本厂鲜叶入库前的验收,外购茶叶同等标准验收。要求:对鲜叶验收逐一填写记录,並签名存挡。检测项目见附表:鲜叶采摘作业指导参照表 嫩度匀净度新鲜度目测;叶色鲜绿、有茸毛、 叶质柔软,新芽状一芽一叶 至一芽二叶(原位叶柄),采 摘、用双手母指食指.叶柄 部位。老嫩一致、大小一致、叶片完 整,不破碎、无虫害、冻伤叶、 老叶、茶果、鳞片、非茶夹入物, 无不符合标准的茶叶。鲜爽度好、芽叶自然 舒展,色泽鲜活,不萎 缩,含水量;叶面无明显 水露,不发热,变色及 酒精气和水闷气味。选择采摘时间采摘标准采摘用具春叶:时间 3 月

5、至 5 月底, 具体根据茶叶发芽状况气 侯条件灵活掌握,一般发 芽率达到了 3 一 5%采摘 标准时开采。上午露水收 干采摘下午 5 时前结束, 分批多次采摘,达到优质 嫩叶要求。 秋茶:9 月至 10 月份开 采。极品级:标准;全单芽。 一级:标准;一芽一叶. 长度:1.5-2.5cm 二级:一芽二叶. 至三叶 长度:2.5 一 3.5cm.盛器具应当透气、卫 生、无异味污染容器盛 鲜叶,面积适宜、防止 太阳直接照射,禁止用 布袋、塑料袋等不透气 的存放茶叶,防止茶叶 发热变红,以竹编用器 为宜.编制: 日期: 批准: 日期:余姚市建军茶场鲜叶摊青作业规程修改号08/A编号 QS/GY02-

6、2008页 数3目的: 鲜叶未经自然摊软容易折断, 为控制叶芽完整, 外形漂亮、控制摊青质量是关键,特制定本规程范围:适用本厂茶叶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管理作业流程:鲜叶 时间 萎凋度1:鲜叶;鲜叶进库后立即进行分级处理,按分级后的鲜叶分别凉放到规定的凉茶场地,场地应洁净干燥、无杂物摆放、通风隔离、鲜叶堆放厚度 3 公分左右,用手将鲜叶撒匀,每 2 小时翻一遍,翻时应轻匀全方位进行,如生产忙不能及时加工、摊放时间不能超过 8 小时, 、1.1 鲜叶摊放:一芽三叶和一芽一叶分别摊青,标识或间隔严禁混放。先从进料处开始,以外往里摊凉,达到先凉先加工的原则1.2 摊放时间:。视气候状况摊放 2 一 4

7、小时以上,但不能超过 8 小时。1.3 萎凋度控制:遇下雨天或带露水叶应风吹干或脱水后摊凉,禁止带水叶混摊凉,脱水或风吹含水率叶表面无水露痕迹,叶质干度以清香原气、无水味。叶面完全萎软且匀均一致1.4 用具要求:每天使用前应清洗消毒、用干净布擦洗擦干、或太阳晒干,放入车间、开启紫外灯二小时杀菌。编制: 日期: 批准: 日期:余姚市建军茶场修改号08/A编号 QS/GY02-2008茶叶杀青操作规程 页 数4余姚市建军茶场修改号08/A编号 QS/GY02-2008茶叶理条操作规程 页 数1/1目的:杀青机是茶叶生产质量控制关键点、靠设备合理使用来完成杀青质量控制。 范围:适用于滾筒式茶叶杀青脱

8、水过程操作 。引用技术标准:设备操作说明书.实际作业经验。操作工艺流程:预热 喂料 检测 回潮 作业步聚:作业前对滚动杀青机进行检查:1、转滚筒数转无异常声响灵活1.1 内筒体清洗,严禁用水冲洗、可用棕刷掸表面茶绒、内筒用干净毛巾或干净绒布擦干净,手摸无污秽为止。2、预热:预热 20mim 后空运转时间两分钟。2.1 温度,凭手感;温度达到烫手开始喂料。3. 喂料:将己摊青茶鲜叶带扁放在喂料斗,用手均匀撒入筒口3.1 每小时投叶量 1530kg,焦叶碎末接出隔离存放,4. 检测:从出料处抽检杀青质量,4.1 流程规定目测 手揉搓 香气4.1 目测:杀青鲜叶的脱水萎软度,完全软弱,叶齿,牙尖微焦

9、状。4.1.1 手揉搓:能成团不碎、不流汁、稍有硬度感4.2 香气:有清茶香气味5. 回潮:每框(簟扁)2kg,容积内摊放高度 2.5cm-3.5cm5.1 时间:40min60min 后进行揉捻工序编制: 日期: 批准: 日期:目的:确保茶叶外形条索一致性,是感官质量控制关键点。范围:适用于绿茶产品制作,红外线炉及煤炉设备操作工艺。责职:生产技术科规定、工人操作执行。作业流程规定:设备检查 清洁 预热 上料 理条 回潮1.生产前检查:传动部件运转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声响或卡阻现象。2.设备清洗:开机前对摆动箱体,用棕刷刷去茶绒,用毛巾擦干净机身。3. 预热 : 开炉升温3.1 时间: 凭经验以

10、手触箱体烫手温度为投料时间(测量温度 180-230)3.2 上料:,放茶叶 4-5kg, 检查料量投入不超过凹槽 80%为上限。3.2.1 开启摆动电机开始理条3.3 理条: 时间 30-40 分钟。3.3.1 质量检测: 看茶叶己成条索状态, 出料回潮,香气诱人。3.4 回潮: 将茶条摊放在扁框里放在架上摊凉3.4.1 时间:3h-4h4 卫生要求:4.1 开机前对摆动箱体,用棕刷刷去茶绒,用毛巾擦干净机身,生产结束后立即清理炉火、关闭电源,清理设备、场地,理条箱体温度高为安全生产,清理工作规定在生产前进行。注意:筒体禁止用水冲洗,清洁时防烫伤. 编制: 日期: 批准: 日期:余姚市建军茶

11、场修改号08/A编号 QS/GY02-2008茶叶整形操作规程 页 数1/1目的:确保茶叶外形条索一致性,是感官质量控制关键点。范围:适用于绿茶制产品制作,红外线炉及煤炉设备操作工艺。责职:生产技术科规定、工人操作执行。作业流程规定: 设备检查 清洁 预热 上料 整形 回潮1.生产前检查:传动部件运转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声响或卡阻现象。2.设备清洗:开机前对摆动箱体,用棕刷刷去茶绒,用毛巾擦干净机身。3. 预热 : 开炉升温3.1 时间: 凭经验以手触箱体烫手温度为投料时间(测量温度:230-280)3.2 上料:,放茶叶 4-5kg, 检查料量投入不超过凹槽 80%为上限。3.3 开机整形3.

12、3.1 时间 40-60 分钟。3.3.2 出料回潮3.3.3 时间 60 分钟。4.设备操作方法:4.1 通电前先检查箱壳接地是否良好,用手转动大皮带轮,使各传动关节初步活动、加到润滑油后才能开机通上电源,操纵面板上的电源指示灯亮;5 清洁保养:5.1 溜槽导轨、导轨滚子、搓手滚子以及支轴等处应经常加润滑油。5.1.1 每班操作人员,下班前必须清扫整形机锅,以免有残留茶叶再次揉搓,影响茶叶的质量。编制: 日期: 批准: 日期:余姚市建军茶场修改号08/A编号 QS/GY02-2008烘干(提香)操作规程 页 数1/1目的:确保茶叶内质香气持久,本工序是内质关键控制点,保障感官质量控制适宜有效

13、作业。范围:适用于绿茶制产品制作烘干操作。责职:生产技术科规定、工人操作执行。1、生产前检查:通电前先检查箱壳接地是否良好,清理烘干机达到清洁卫生要求;设备清洗:开机前进行滚筒清理,用棕刷刷去茶绒,用净布擦干净机身,进行清洁。开机:先预热,温度设定 250280 。上料:把已整形好的茶叶均匀投入料筒,直至香气飘出,干燥度手捏茶叶成粉末。停机:生产结束后先关闭电热设备,然后停机,清理设备、场地,淸洁工作结束后罩上防护罩防尘。 维护保养:电热烘干机的保养以整洁防潮防尘、外表清洁、内筒干净干燥、防绣。茶季结束长期停机后,应对机器进行全面保养,并用塑料膜包扎密封保存。 附:设备、环境、日常检查表(1)

14、设备维修单(2)、编制: 批准: 余姚市建军茶场修改号08/A编号 QS/GY02-2008茶叶包装操作规程 页 数10目的:确保茶叶包装符合国家质检总局笫 75 号令要求,对定量包装质量控制的管理。范围:适用于绿茶产品定量包装操作。责职:生产技术科规定、工人操作执行。计量器具规定:用精度 1mg 电子天平称量内包袋材质规定:用 GB9683 材料铝泊复合袋外包装要求:按顾客要求,但应符合 SB10035 要求标识要求:应符合 GB7718 要求设备:自动封口机, 标识规定:产品名称、等级、生产曰期、净重量、保质期、执行标准、原料、生产许可证号、保存要求(使用方法)生产厂、厂家地址、联系电话、

15、操作程序:每天将成品按时封装,不销售成品封装在规定袋中放入冷库保护,定量包装要同步封口、防止转潮影响品质外包装不允许在内包车间进行,结速后应将余袋放入柜中,打扫干净,开紫外线杀菌半小时消毒。编制: 批准余姚市建军茶场修改号08/A编号 QS/GY02-2008成品储藏操作规程 页 数9目的:确保茶叶内质香气持久,本工序是关键控制点,保障成品在食用过程中能延长时间、不影响质量控制的管理。范围:适用于绿茶制产品保管储存质量控制。责职:供销科规定、供销人员、仓库保管员操作执行。储藏环境:避光、无其它物品混放、防虫、防鼠、防潮、防高温、防异味, 温度规定:0-8设备要求:冷库、冷柜、冰箱时间:365 天(一年)管理要求:保管员要定期对温度进行检查;作好记录,规定每周对冷库进行清扫、注意亊项:严禁在冷库中混放其他物品。编制: 日期: 批准: 日期:余姚市建军茶场修改号08/A编号 QS/GY02-2008茶叶生产过程生产过程及关键控制关键控制奌 作业指导书页 数1工艺流程图:鲜叶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