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工业节能减排发展形势展望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6271423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80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中国工业节能减排发展形势展望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4年中国工业节能减排发展形势展望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4年中国工业节能减排发展形势展望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4年中国工业节能减排发展形势展望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年中国工业节能减排发展形势展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中国工业节能减排发展形势展望(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排水平。 落 实大气污染 防治 行动计划 , 主要污染物减排力度空前 大气污染 问题, 既有我 国仍处于 快速工业化 中后期、 经济发展方式粗 放、 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不合理的原 因, 也有静 稳、 逆 温等气 象条件的 因 素, 还与大气污染防控能力薄弱、 法制 体制机制不完善等有关。 为此 , 国务院 研究部署了大 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 发布了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 简 称 计划 ) , 提出经过5年的努力, 全 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 重污染天气较 大幅度减少的目标。 展望2 0 1 4年, 计划 将逐步得 到 贯彻落实,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等主要 污染物减排力度也将前所未有。 目

2、前, 环境保护部已经提出要尽快做好六方 面工作 : 一是联合5部门印发 京津 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 计划实施细则 ; 二是分解 目标任务, 起草 大气污染防治 目标责任书 ; 三 是细化 配套政策措施 , 拟定2 0 1 3 年和 2 0 1 4年上半年将 出台的2 0项配套政 策 ; 四是积极做好 大气十条 宣传报 道工作 ; 五是完善监测预警应急体系, 联合气象局印发 ( (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工作方案 ; 六是 强化大气环境执法监管。 节能环保产业迎来高速发展期, 节能环保产品加快推广应用 加 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对拉动 投资和消费,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3、 推 动产业 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 促进节 能减排 和民生改善, 具有十分重要 的 意义。 为此, 国务院发布 了 关于加快 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 ( 简称 意 见 ) , 提 出通过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 _ | ll “ I 。 展水平全面提升、 引领社 会资金投入 节能环保工程建设、 推广 节能环保产 品、 提高节能环保产业市场竞争力、 营 造有利的市场和政策环境等措施 , 实 现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速1 5 以 上的 目标 。 2 0 1 4年, 节能环保产业将在一系 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加速发展。 首先, 为落实 意见 , 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 定节能、 环保、 资源循环利用等产业的 重

4、大技术装备和产品的产业化实施方 案, 加大节能环保产品的推广应用力 度。 其次 , 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强内燃机 节能减排有关意见的落实, 及工信部 节能与绿色专项行动的展开 , 也将促 进我国内燃机、 电机和工业锅炉能效水 平的提升。 再次, 为提升重点行业减排 技术水平 , 环境保护部组织制定并发布 了水泥、 钢铁、 硫酸和涉挥发性有机物 等产业的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文件。 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工业结构 重化带动下 ,能源消 费总量难控制 2 0 1 4年 , 重工业同比增速仍可能 快于轻 工业 , 工业 结构重化将继续拉 动工业能源消费总量快 速增长 , 这将 影响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目标的实

5、 现。 从发展趋势上看 , 自2 0 1 2年8月以 来连续1 3 个月重工业同比增速快于轻 工业。 2 0 1 3年8月份轻 重工业走 势明 显分化, 重工业较上月回升0 6个百分 点, 成为带动整体 工业复苏的主要动 力, 而轻工业增长则大幅放缓2 4 个百 分点。 同时, 重工业能源消耗比重依然 偏大。 2 0 1 3年18月, 重工业用 电量 占工业用电总量的比重为8 3 3 , 其中 化工、 建材、 钢铁 、 有色等四大高载能 行业用电量占工业用电总量的比重为 4 2 f 产 能过 剩现象严重 ,抑制企业 节能减排内生动力 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将在2 0 1 4 年继续影 响企业节能

6、减排。 根据 中国 宏观经济信息网对3 5 4 5家企业所在行 业产能过剩情况的调查, 7 1 的企业认 为 目前产能过剩 “ 非常严重” 或 “ 比较 严重” , 企业设备利用率仅7 2 , L 2 o 1 2 年低0 7个百分点。 同时, 产能过剩呈 现行业面广、 绝对过剩程度高等特点。 由于地方保护和缺乏有效退出机制 , 过剩产能调整工作进展缓慢 , 6 7 7 的 企业认为, 要消化 目前的过剩产能, 至 少需要3年以上的时间。 在lT业品价格 下行压力不减且需求难以大幅回升的 情况下, 工业企业整体利润改善空 间 有限, 企业效益不好的时候 , 无资金用 于开展节能减排工作 , 造成

7、工业企业 尤其是高耗能企业节能减排内生动力 不足 。 工业节能减排 管理基础薄弱 , 影响科学决策效果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一是 能耗统计数据地方与国家不衔接 , 这 与能源计量装置配备不健全、 缺少专 业能源统计人 员、 采用企业 自主填报 统计数据等有直接关系。 我国针对节 能减排领域的分析决策主要依靠国家 统计局数据 , 工业行业和企业能源消 费的计 量、 统计数据 不足, 工业产品 单耗等信 息难收集, 尚未实现 工业节 能的在线监测, 工业用能管理和节能 减排政策制定缺乏实时可靠的数据依 据。 二是能源计量的指标体 系尚未建 立, 全国能源计量的一致性无法保证 , 对企业节能

8、减排情况无法实施全面的 跟踪监察。 三是提升重点行业、 重点区 域、 重点流域清洁生产水平需要更多 2 0 1 4 年0 2 月化工 理l 1 9 的政策创新。 尽快推广工业行业成熟 清洁 生产技术仍需进一步的政 策支 持 , 推进和落实有毒有害原料 ( 产品) 替代和工业产品生态设计仍面临一定 的困难与挑战。 节能减 排标准 滞后 ,无法满足 工业绿色低碳发展要求 我国现 已发布 了粗钢、 焦炭、 水 泥、 铜冶炼、 轮胎、 化工产品等5 4个国 家强制性单位产 品能源 消耗 限额标 准, 以及3 0个工业行业的清洁生产评 价指标体系。 这些标准的出台, 对节能 减排 、 淘汰落后产能的促进

9、作用非常 明显。 但是, 目前大部分能耗 限额标 准值偏低, 特别是2 0 0 8 年发布的首批 2 2项中的粗钢、 焦炭等, 指标已相对滞 后。 同时 , 钢铁、 电解铝、 电池等行业的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是根据1 0年前 我国相关行业清洁生产水平制定的, 部分内容已不满足行业绿色发展的要 求。 此外 , 目前所有工业行业还没有相 应的用水、 用地指标。 标准的滞后和缺 失将严重制约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推 进, 无法满足工业绿色低碳发展要求。 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控制 “ 两高 ”行业 过快 增长 , 严格新上项 目能评环评 一是尽快修订 “ 两高” 产品能耗 限额标准, 提高标准的限定值及准

10、入 值, 尤其是2 0 0 8 年发布的首批2 2 项中 粗钢、 焦炭等产品, 优先启动其标准修 订工作。 二是继续严格控制 “ 两高” 产 品出口, 完善加工 贸易禁止类和限制 类 目录, 禁止高耗能、 高排放和资源类 产品加工贸易。 三是加强项 目管理 , 严 禁核准产能过剩 “ 两高” 行业新增产能 项 目, 坚决停建 “ 两高” 行业违规在建 项 目。 四是严格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 影响评价, 提高 “ 两高” 项 目准入门槛 , 新上 “ 两高” 项 目的能效、 环保指标要 达到国内同行业、 同规模领先水平。 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 ,继续 推进结构性节能减排 一是切实落 实 国务 院关

11、于化 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 , 以 钢铁、 水泥、 电解铝、 平板玻璃、 船舶等 行业为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主要 对象, 同时指导其他产能过剩行业化 解工作, 逐步实现相关行业产能规模 基本合理、 发展质量明显改善、 长效机 制有效 建立的 目标。 二是按 照工业和 信息化部、 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等部门 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 组的指导意见 要求 , 以钢铁、 水泥、 电 解铝、 稀土等行业为重点, 推进企业兼并 重组,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三是工业和信 息化主管部门尽快研究制订工业行业的 用水、 用地标准, 用节能减排要求优化产 业结构, 促进结构性节能减排。 加快研 究

12、制定差异化 的节能减 排政策 一是研究制定区域工业节能减排 差异化政策, 在淘汰落后产能、 新上项 目能评环评以及节能减排技改资金安 排等方面, 充分考虑东部与中西部的 地 区差异 ; 二是研究制定工业行业节 能减排差异化政策, 在节能减排技术 装备推广、 能源消耗和主要污染物排 放总量控制等方面, 充分考虑重点行业 与一般行业的差异 ; 三是研究制定工业 企业节能减排差异化政策, 节能减排服 务、 绿色采购、 绿色信贷等方面, 充分考 虑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差异。 用信息化手段完善节能减排管 理体系 一是要推动工业用能设备I P化 , 绿 色网络控制协议 在钢铁、 石化、 有 色、 建材等用能

13、行业开展试点应用, 总 结经验, 不断完善标准并逐步推广。 二 是要建立工业能耗在线监测平台, 完 善能源计量和标准体 系。 运用通用的 监测指标体系、 规范的数据接 口, 实现 能耗数据 实时采集、 汇总分析和预测 预警等功能, 对各地各部门节能减排 政策制定、 措施落实、 资金支持等提供 系统支持。 三是要在工业重点用能领 域和节能环节大 力推进数字能源, 如 智能 电机、 工业锅炉窑炉远程监控 系 统、 能源管控中心、 流程工业能源在线 仿真 系统等。 四是实施企业数字能源 分级管理, 推动企业数字能源朝着更 高等级方 向发展, 从而最大限度提高 企业能源利用效率。 加快 建立和完善 工

14、业节能减排 标准体系 一是扩大终端 用能产品标准制 ( 修) 定的范围, 推动工业设备、 家用电 器、 照明器具、 商用设备、 交通运输工 具、 电子信息通讯产品节能减排标准 制 ( 修) 订, 促进终端用能产品能源利 用效率水平的提 高。 二是加快生产过 程中单位产品能耗 限额标准制 ( 修 ) 订工作, 将能耗限额标 准从工业重点 用能行业扩大到一般用能行业 , 严格 执行各种生产工艺、 设备和技术的节 能减排标准。 三是加强工业节能减排 配套标准的制 ( 修) 订工作 , 加快工业 节能设计标准、 能量平衡标准、 能耗测 试与计算标准、 能源消耗限额标准、 节 能监测标准、 能源审计标准、 高效节能 产品及装置标准、 节能综合管理与评 价标准的制 ( 修) 订。 四是积极推进节 能服务标准的制 ( 修 ) 订, 做好节能效 果检验评估标准、 节能减排检测评价 标准的制 ( 修) 订和推广。 陛 2 o l化工 彳砰 2 0 1 4 年0 2 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