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有效提问的研究方案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36269918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有效提问的研究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有效提问的研究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有效提问的研究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有效提问的研究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有效提问的研究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有效提问的研究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有效提问的研究方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有效提问的研究方案一、问题的提出提问是为教学服务的。为提问而提问是盲目的提问。盲目的提问无助于教学,只能分散精力,浪费时间。目前,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对提问还缺乏科学的认识,还不能有效地运用提问来达成高层次的教学目标,现在的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问题切入点不合适课堂上,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在运用提问,但并非所有教师的提问都是科学和有效的。有的问题范围太广,学生不知道从何入手;有的问题太长,往往使学生抓不住重点;有的问题没有思考价值,偏重于机械的盲目记忆;问题和问题之间没有组织性和系统性,想到什么就问什么。2问题水平偏低在实际教学中,不

2、少教师的提问不注重艺术性,问题水平偏低。诸如“是不是” 、 “好不好” 、 “有没有”之类的提问,表面上营造了热烈的气氛,实质上流于形式、华而不实,有损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的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只偏重于结论,如“对不对” 、 “答案是什么” ,而很少问“为什么” 、 “这个问题你是怎样思考的” ,不善于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而适当引导,学生的思维过程的缺陷得不到及时的纠正,思维水平难以提高。水平偏低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思维水平。 3教师提问多,学生主动提问少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之所以高耗低效,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提问主体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学生随老师的意旨学习课文,用老师想听到的话回答老师

3、的问题,课堂上表面热闹,实际上无论是语言训练还是思想感情陶冶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偶尔有学生发问,也只是问问词语解释,句子含义之类没有思维深度的问题。4不充足的期待时间期待时间是指一个问题被提出之后与由这个问题引起的回答之间的时间量。大量研究揭示,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的期待时间平均只有 1 秒,如果一名学生不能迅速地思考问题,教师通常会重复刚刚提出的问题,或重新表述这个问题,要么就叫另一个学生来回答这个问题。教师留给学生组织答案的时间太少。一再如此,学生就失去了使他们的思路趋于完善的机会。针对上面出现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有效提问的研究”的课题,根据现在的实际情况,通过对提问的有效

4、性研究,能极大地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更好地驾驭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真正实现低负担、高质量。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思想1、根据皮亚特的学生发展认识论、理论教学理论。712 岁期间为儿童思维发展的起步阶段,主要程度选择得当,完全可以对小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2、根据认知迁移理论。问题意识的培养将会对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产生正迁移。3、文教学中提问的艺术。课堂提问是伴随着学校教育而生的,已有相当丰富的积累,有很多可资借鉴的有生命力的东西。三、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1、通过课堂调查研究,分析目前课堂上师生低效提问的原因。2、探索小学语文课堂师生有效提问的策略,加强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四、课

5、题研究的对象与方法选择1、研究对象为耀华小学三、四全体师生。2、研究方法主要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教育叙事法和课堂实录、访谈法。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预想策略(一)课堂提问的方法与预想策略1、直接性提问直接性提问,就是直接提出“为什么” “怎么样”这类问题。预想策略:思维的出发点与问题之间具有直接的联系。其功能在于训练思维的敏捷度。例如,学习趵突泉:“文中不知疲倦是什么意思?这个词的含义是什么?”我预想采用直接提问的方法。2、间接性提问间接性提问就是从与问题相关的其他问题入手,从而解决问题。预想策略:提问的方式灵活,能开拓思维。其功能在于训练思维的严密性、想象的丰富性。例如,学习趵突泉的“不

6、知疲倦”:我预想:“你整晚不睡觉会感觉怎样?” “趵突泉水不知疲倦说明了什么”?通过理解人,再理解泉,拐了一个弯,由易到难,容易理解。我在在教学长征时,通过播放录音,让学生理解红军在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巧渡金沙江,跳出几十万敌人的包围圈,取得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胜利。然后我再预想提问:“刚才你们听的时候心里怎么想?你仿佛听到什么?看到什么?”稍后,进一步提问:“学到这里,你们有没有想到 金沙水拍云崖暖是什么意思?”先体会红军巧渡金沙江取得伟大胜利,再理解“云崖暖” ,学生终于理解了“云崖暖”的意思。有一定难度、深度的问题,常用这种提问方法。3、跳跃性提问跳跃性提问就是提

7、出意料之外的问题,或提问的思维出发点与问题之间思路的断裂。预想策略:我在教学燕子时,我引导学生理解“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这个句子,提问:“这句话什么意思?”在展示一段五线谱后,再提问:“这会是怎样一支正等着我们去演奏的春天的赞歌?”由于燕子与音乐中间有一定的跳跃性,这样的提问也有跳跃性,而文字引起的联想就是架在其间的桥梁。所以,跳跃性提问能引起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二)课堂提问的要求与预想策略。1、课堂提问预想“层层深入”预想策略:教师所提的问题比较杂乱,缺乏连续性,教师在提问时随意性较大,想到什么就问什么,不能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教师提问过于简单,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过难,则会使

8、学生望而却步。所以我预想在设计问题时,按照由浅到深,由单一到综合的原则进行。在设置或提出问题时应做到难易幅度不大,层次分明,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再现,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同时,问题要做到前后呼应,环环相扣,有其内在的逻辑性。2、课堂提问预想“启而勃发”预想策略:现在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题太空洞,难度较大,学生不好回答,缺乏思维导向。我预想给学生构建一个具体的、实在的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用眼去观察、用耳去倾听、用脑去思考、用心去体会,才能深入的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我在教学落花生这篇课文时,预想采取分角色表演的方法,让学生分别饰演文中的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和我,进行惟妙惟肖的表演。这一活动

9、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乘学生情绪高亢时,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父亲的话说的对吗?你从父亲的话中体会到了什么?”顿时,台下同学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有人说:“我觉得父亲的话很有道理,他在赞美花生时,其实也在说做人的道理,他告诉我们人不能只讲体面,而要做像花生一样对别人有用的人。 ”有人说:“我觉得父亲的话不全对,为什么不能做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的人呢?这些水果不但外表漂亮,果实好吃,而且还有营养。所以我觉得我们要做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既讲体面,又具有花生品质的人。 ”正是这样的启迪引起了同学的勃发。置身于这样一个特定的情境中,难道学生对课文的体会和领悟会不深刻吗?3、课堂提问预想

10、“因人而异”预想策略:我预想真诚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全面的、充分的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根据不同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分层要求。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关心、帮助每一个学生,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和获取成功的可能,让每个主体的作用都得以发挥。我预想针对表达能力差一点的学生,换个角度设计这些问题,降低问题的难度,使学生也能够完整的回答出来。同时,也达到了同样的教学效果。而对基础较好的学生,我预想设计问题时,难度稍微调高。比如“你读了有什么体会?有什么感受?等等”(三)课堂提问的设计与预想策略。语文课堂提问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11、,它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要合理地运用课堂提问,使其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很好的实施,并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那么教师要在哪些地方设问呢:1、在主要内容上设问,预想设计富有整体性的问题。学生阅读课文时,往往感到一读就懂,但又不能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和结构线索,因而对课文的理解是含混不清的。教师从全篇的主要内容入手,精心设计提问,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再见了,亲人一文,可以预想提出这样的问题:亲人指的是谁?再见了亲人是谁说的?志愿军把朝鲜人民当作亲人,可见情谊非常深厚,课文是从哪些段落表现他们情谊深厚的?通过三个问题的解决,使学生从整体上看

12、清了志愿军与朝鲜人民的深厚情谊。2、在矛盾处设问,预想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不少课文从内容上看起来似乎“自相矛盾”其实这正是诱发学生思维的亮点。在此发问,会促使学生思维兴奋,弘扬自主探求的学习方式。如穷人一文,先写古老的钟嘶哑的敲了十下,十一下后说“睡觉还早” 。已经深夜,睡觉还早吗?在此预想设问,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从而让学生在对矛盾的探求中,进一步体会到桑娜的善良。在这样一个暴风雨的夜晚,对出海打鱼未归丈夫的牵挂之情,担忧之心。3、在课题处设问,预想设计富有吸引力的问题。课题往往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它是一篇课文的高度浓缩,仿佛是文章的眼睛。围绕课题设计富有吸引力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鱼

13、游到了纸上一文,在揭题时预想设问,鱼总在水里游,怎么会游到了纸上呢?巧设悬点,欲扬先抑。又如落花生一文,简介作者时,告诉同学们文章的作者许地山,笔名就叫“落花生”为何用自己的笔名来做文章的题目呢?简洁的问题恰到好处,为引导学生如何做人打下了伏笔。再如草船借箭一文题中的“借”字,箭明明是“骗”来的,为什么偏偏用“借”呢?这不但表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也暗示了这些“箭”在以后的对曹作战中是要“还”的。抓一字而动全篇,一石激起千层浪。4、在反复处设问,预想设计富有想象力的问题。许多课文,作者运用了反复的表现手法,以强调某种感情的强烈和深沉。在这里设问,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感情内涵,也可促使学生体会悟情

14、,提出富有想象力的问题。如难忘的一课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一句在文中出现了三次,我引导学生想象,孩子们是怎样写这几个字,怎样读这一句话,台湾光复之前,孩子们不能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他们的内心怎样,他们会怎样去做?再如林海一文中。三次出现“亲切、舒服”一词,分别表现老舍先生不同情境下的感受。教学中,我预想紧扣反复处发问,既可突出重难点,又能进一步感悟文章思想内容,5、在关键处设问,预想设计富有统领性的问题。学习一篇课文,如果设计的问题过多,缺乏针对性,不仅费时低效,而且学生的能力也得不到发展。教师若抓住教材的关键,在关键处设问,提出富有统领性的问题,则教学事半功倍。如一夜的工作一文中,这就是

15、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 “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这样让学生很容易的感悟到课文主要写了总理的工作劳苦、生活俭朴两方面的内容。再如草船借箭文末,周瑜长叹一声“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紧扣“神机妙算”设问,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方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默读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则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扎实。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安排以及预期成果形式本课题研究时间为 1 年,分以下几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2012 年 9 月2012 年 10 月 形成课题方案。第二阶段(2012 年 10 月2013 年 4 月):课堂教学实验阶段,老师上研讨课,及时反思,再次进行研讨课,在不

16、断反思总结中,逐步完善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第三阶段(2013 年 4 月6 月):在不断分析反思的基础上,教师提供研究论文或其他形式与其他老师交流,部分老师上展示课、示范课。七、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1、本课题组的教师均是学校的三、四年级教学骨干,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的经验,肯钻研,上进心强,具有很好的团结协作精神。2、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 使本课题的研究能达到较高的水平,有很强的组织保证。论文: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一、课堂提问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在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创造问题情景,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非常重要。它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掌握知识、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教师输出信息并获得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的主要渠道。它对教师驾驭课堂,调动学生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二、课堂提问的不良现状在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提问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