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五年级语文上第七单元教案设计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36264527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五年级语文上第七单元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7年五年级语文上第七单元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7年五年级语文上第七单元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7年五年级语文上第七单元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7年五年级语文上第七单元教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五年级语文上第七单元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五年级语文上第七单元教案设计(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2320172017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设计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设计2017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设计圆明园的毁灭语言表达赏析教学背景:很多老师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第三自然段“圆明园的繁荣美丽”一部分时,总是要尽全力引导学生读懂介绍圆明园美丽景色特点的词语,甚至不惜把这些词语全部图片化。而学生除了“艰难”地读懂这些词语之外,在语文上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收获,甚至更多学生依然囫囵吞枣。其实,就理解这篇文章的主题来讲, “从具体词句去体会每一处景物的美丽特点” ,忽略了这里介绍的景物种类“繁多” 。我以为

2、, “美”的体会,学生可以在搜集资料、浏览图片的基础上自然体会,而教师教学的时候,则应该着眼于“景物繁多”的特点的体会,体会这个特点,则应引导学生体会“有.也有.还有.”连续运用的表达效果。文本特点赏析:“有、也有、还有.”的连续运用圆明园的毁灭第三自然段介绍了园内景物:【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 ,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23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

3、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这段话中,作者连续用了七个“有” 。在三年级我们就曾经对“有”的用法做过分析:对画面中的事物“一样一样介绍” ,读起来节奏会稍慢一些,一边介绍一边看的味道。那么,在这里呢?我们尝试改动了一下课文,将第三自然段改成了如下表述方式:【圆明园内,殿堂金碧辉煌,亭台楼阁玲珑剔透,买卖街热闹非凡,山野乡村一派优美田园风光, “安澜园、狮子林、平湖秋月”仿照各地名胜建造, “蓬莱瑶台、武陵春色”依据古代诗人诗情画意设计。园中民族建筑、西洋景观交映生辉,漫

4、步园中,有如漫游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在修改过的这段话中,我一个“有”字都没用,内容还是不是圆明园?是。这样修改行不行?答案是否定的。用上有,与没用,区别很大。区别在哪里呢?语气上,如果没有有,就没有了慢的节奏,就没有了一边介绍一边欣赏的味道那景色是多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23美啊。更重要的是,没有了“有”就没有了“多”的味道。我们看,在这里除了“有” ,接下来的是“也有、还有” ,还是啥语气啊?“也”是顺着说, “还”是补充,文中用了三次“还有” ,还有的“还” ,能够读出来“还有很多”的意

5、思。况且,课文中写到“许多、很多”是与“还有”结合起来写的。如“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这样写,读起来会让你感觉到,啊,这里非常奇特的景观,根本说不完呢。这里,表达了数量的“有、也有、还有、许多、很多” ,绝不仅仅是表达着数量,而且表达着作者的态度。怎样的态度?结合描写景观特点的词语体会,你更体会出,作者在赞美,作者在为之而自豪,令人沉浸在中华民族瑰宝的艺术享受之中。于是, “有,也有,有,还有,不仅有,还有” ,这样的写法读起来让人感觉到作者是心情非常愉快的娓娓道来,说不尽,道不完,没有省略号,却需要在“还有西洋景观”后留下长长的停顿这就是这个若

6、干变换了格式的“有“的表达作用。用了大量的“有、也有、还有” ,罗列性地介绍了风景种类繁多,这样,就感受到了圆明园毁灭之前的繁华,朗读的时候,能够体会出作者这里强调“多而美丽”的语气,这是与下文的“博物馆”相联系的。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23教学设计在学生读课文,结合搜集的资料读懂课文介绍的景点的特点,通过查字典读懂作者对这些经典的评价,结合上下文读懂了“中外名胜、幻想境界的具体所指”之后,安排下面环节的教学:一、整体感悟教师交代:这段课文,作者介绍了圆明园内的各种景物。你发现了吗?课文中用了很多的“有” ,你们认真读课文,勾画一下,看看

7、这段课文利用了多少个“有”字。1、学生读课文,自己读书勾画。然后,交流,课件呈现这段课文,将“有”突出出来,引发学生的关注。2、读这段文字,体会这段文字主要想告诉我们什么。(学生随意回答,只要没离开这段的意思。 )二、删改比较课件呈现删掉“有” ,又改的很通顺的一段话:【圆明园内,殿堂金碧辉煌,亭台楼阁玲珑剔透,买卖街热闹非凡,山野乡村一派优美田园风光, “安澜园、狮子林、平湖秋月”仿照各地名胜建造, “蓬莱瑶台、武陵春色”依据古代诗人诗情画意设计。园中民族建筑、西洋景观交映生辉,漫步园中,有如漫游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8、 23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1、读后讨论:修改后的这段话,写的是不是圆明园的景色?跟原文的主题要内容有什么区别吗?2、对比阅读,讨论,删掉了一系列的“有” ,读起来,与原文有什么不同?反复读三遍,谈自己的感受。3、教师指导学生深入体会用上与不用上的区别:(1)语气上,如果没有“有” ,就没有了慢的节奏,就没有了一边介绍一边欣赏的味道那景色是多美啊。(2)没有了“有”就没有了“多”的味道。我们看,在这里除了“有” ,接下来的是“也有、还有” ,还是啥语气啊?“也”是顺着说, “还”是补充,文中用了三次“还有” ,还有的“还” ,能够读出来“还有很多”的意思。况且,课文中

9、写到“许多、很多”是与“还有”结合起来写的。如“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这样写,读起来会让你感觉到,啊,这里非常奇特的景观,根本说不完呢。(3)这里,表达了数量的“有、也有、还有、许多、很多” ,绝不仅仅是表达着数量,而且表达着作者的态度。怎样的态度?结合描写景观特点的词语体会,你更体会出,作者在赞美,作者在为之而自豪,令人沉浸在中华民族瑰宝的艺术享受之中。(4) “有,也有,有,还有,不仅有,还有” ,这样的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23写法读起来让人感觉到作者是心情非常愉快的娓娓道来,说不尽,

10、道不完,没有省略号,却需要在“还有西洋景观”后留下长长的停顿这就是这个若干变换了格式的“有“的表达作用。4、朗读这段话,读出“娓娓道来的心境” 、 “赞美、自豪、享受的态度” 。探究平凡字眼里的深意教学背景:圆明园的毁灭课后安排了一个题目:读句子,联系课文和有关资料,说说加点词语的意思.题目中的第二句,是对“侵略者在圆明园犯罪行为”介绍的句子。这个题目,编者意图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凭借这个句子进行词语品味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深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文本分析:课文在介绍侵略者在圆明园内抢掠文物的时候,这样写到: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

11、、毁掉。“凡是。 。 。统统。 。 。任意” ,这是非常平凡的字眼。但是,这些平凡的字眼中却有着深刻的含义。结合后面的动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23作,我们来看看有怎样深刻的含义呢?“凡是能拿走的,统统掠走。 ”凡是,意思是只要是,在一个范围内的一切。哪个范围:能“拿走”的范围,于是我们就可以想象:可以放在衣兜里的,可以放在背包里的,可以挂在脖子上的,可以提在手里的,可以挎在肩上的,可以背在背上的,只要是“能拿”这个范围的,全都拿。课文前面介绍了,圆明园内有上自先秦,下到清朝,两千多年历史中的字画、珍玩、青铜礼器,有多少是可以“拿”的啊?“

12、所有”这些, “统统”被拿走了,一件都不剩。这是怎样的贪婪?“凡是统统”这平凡的字眼,写出了这样的意思。除此之外, “拿不动的,用大车和牲口搬运” ,你想象吧,我们这座艺术宝库重点文物还能剩下多少?这是一个“就”的句式表达出来的意思。“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 “实在运不走” ,就是说牲口、大车也驮不了拉不了了,啥意思?一是艺术品太重,那时候没有吊车啊,也没卡车啊(圆明园被毁灭于 1860.汽车发明于 1885) ;二是牲口大车有限,人“拿走东西”的能力有限,但是文物很多,这是“实在拿不走”的,侵略者就“任意”破坏、毁掉。任意,不受约束,没有任何条件的意思。侵略者可能怎么任意破坏、

13、毁掉?我们得去想象,凡是可以破坏毁掉的方法,统统可以拿出来用啊,摔,砸,相互撞击,当然,还有一种方式,就是放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23火,三天三夜的大火,这都是“任意”的招数,这可不是强调的抢了,是残暴的行径。“凡是统统任意” ,表达出了是侵略者令人切齿的罪恶表现,逐层深入地写出了侵略者贪婪、残暴的嘴脸。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就这样,什么都没有了,不仅仅是文物,还有那样大规模的建筑群落也都化为了灰烬。教学设计:在教师引导学生赏析了“圆明园昔日辉煌景色” ,并了解了昔日圆明园还有很多奇珍异宝之后,安排下面的教学:一、回顾段落学生再读课文第

14、 5 自然段,简述这一段的内容。二、自主讨论呈现课后练习,学生阅读课后练习要求。然后,读第二个句子,按照要求来讨论练习所提出的问题。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相比较教材,多了一个词语实在) 。学生随意讨论,谈自己的理解。教师不做具体评价。三、删改比较1、呈现删掉加点词语的句子: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9 / 23他们把园里能拿走的东西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运不走的,就破坏、毁掉。2、要求学生读句子,体会删掉加点字之后,句子的意思有了怎样的变化?指导要点:(1)结合语境理解“凡是” “统统” 。(2) “凡是”意思是只要是,在一个范围内的一切。哪个范围:能“拿走”的范围,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可以放在衣兜里的,可以放在背包里的,可以挂在脖子上的,可以提在手里的,可以挎在肩上的,可以背在背上的,只要是“能拿”这个范围的,全都拿走。提示学生联系上文圆明园内有上自先秦,下到清朝,两千多年历史中的字画、珍玩、青铜礼器,有多少是可以“拿”的啊?“所有”这些, “统统”被拿走了,一件都不剩。这是怎样的贪婪?“凡是统统”这平凡的字眼,写出了这样的意思。除此之外, “拿不动的,用大车和牲口搬运” ,你想象吧,我们这座艺术宝库重点文物还能剩下多少?删掉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