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活动课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36263363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活动课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初中数学活动课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初中数学活动课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初中数学活动课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初中数学活动课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活动课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活动课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5 页初中数学活动课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初中数学活动课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中学数学名师工作室 wwwckq摘要:摘要:数学新课程标准更加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情感体验、探究发现和创新能力,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数学活动课正是之于此而设置的教学内容。那么对于教师来说,在数学活动课中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环境,是新课改能否真正实施的一个重要标志。实践证明:1、在数学活动课的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现状不容乐观。2、合理情境的创设需要加大对教材的钻研力度,掌握一定的原则和方法。情

2、境创设的质量高低往往决定着一堂课的成败。针对以上现状,本文在阐释了情境创设目的和意义后,提出了在教学实践研究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探讨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合理情境的原则,重点结合教材内容探讨了趣味型问题情境、应用型问题情境、活动应用型问题情境悬念、探究型问题情境、教与学动态探究问题情境、学科的整合创设问题情境、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创设问题情境等一些情境创设的方法和具体实施案例。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使我们认识到情境创设对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激发学习兴趣等方面的确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最后,对情境创设更好的实施做了一些积极思考与粗浅的探讨。关键词:关键词:数学活动 情境创设 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数学

3、新课程标准特别注重数学与学生实际经验的联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情感体验、探究发现和创新能力,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数学活动课正是之于此而设置的教学内容。那么对于教师来说,在数学活动课中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环境,是新课改能否真正实施的一个重要标志。一、数学活动课情境创设的目的与意义一、数学活动课情境创设的目的与意义(一)数学活动课情境创设的概念情境创设,是指在备课或上课过程中,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学生年龄阶段和认知特点的不同,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选取恰当的问题素材,设置合理的情境结构,逐步

4、展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第 2 页 共 15 页(二)数学活动课情境创设的目的目的主要有三点:一是调动感情; 二是引出问题;三是诱发思考。创设数学情境能促进学生产生惊异和欣喜的心理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提倡让学生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实践感受中逐步认知、发展、乃至创造,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三)数学活动课情境创设的意义1、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一种情绪激发状态,有了兴趣可使人的脑细胞运动加快、神经紧张、精

5、力集中、思维敏捷,感知力、理解力和记忆力都处于最佳状态。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必要的问题情境,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验证明,学生对某学科有兴趣,符合他由活动动机产生的认识倾向,就能激发起学习的积极性,有效的提高学习质量,形成持续性的学习动力,真正能起到诱导创新的好效果。2、数学情境创设有利于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概念、定理的实际背景,设计定理、公式的发现过程,让学生的思维能够经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从具体到抽象,从直觉到逻辑的过程,再由直观、粗糙向严格、精确的追求过程中,使学生体验数学发展的过程,领悟数学概念、定理的根本思想,掌握定理证明

6、过程的来龙去脉,从而使学生的认知结构获得良好的发展。3、数学情境创设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是由人们的认识需要引起的。鉴于初中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引发学生的联想,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感到原有知识不够用,造成“认知失调”,从而激起学生疑惑、惊奇、差异的情感,使学生在“愤悱”的状态中产生一种积极探究的愿望,集中注意,积极思维。4、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问题是数学的灵魂。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哈佛大学流传的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思索问题。”在情境学

7、习理论的指导下,数学教育可以将所要传授的知识融于情境中,通过创设有意义的、丰富的、真实的数学情境,为学生提供生动而真实的学习机会,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观察、分析、探究与猜想,从而提出数学问题,探求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解决问题和应用知识的能力。5、数学情境创设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从数学教学的需要出发创设的问题情境,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建立平等、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教第 3 页 共 15 页师能充分发挥“导”的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师生在情境中、在学习行为中、在合作交流中、在互动中、在反思中,共同建构知

8、识的意义,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和谐、健康发展。二、情境创设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情境创设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倾向一:有的教师对新课程理念下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存在认识上的不足主要体现在:1、情境创设的浅表性一些教师只是机械的套用情境创设这一环节,认为只要上课时播放一段动画,出示一张挂图就是创设情境了,敷衍了事。2、情境创设的被动性有些教师觉得情境创设浪费课堂教学时间,怕完不成教学任务,能不用就不用。倾向二:过分追求情境创设的形式,淡化了数学的味道,偏离了数学的实质主要体现在:1、追求热闹,无实效有的教师过于追求教学的情境化,或是为情境而情境,与教学内容无关的背景太

9、多、太杂,不利于学生的观察、感知、抽象和概括,课堂热闹有余、思维不足。2、形同虚设,无价值有的教师采用过多的非数学信息干扰和弱化了数学问题的呈现,内容堆积,过程太长,反而使学生抓不住主题,使情境创设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3、盲目无序,少理性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数学课上活动越多越好,教具、实物、多媒体展示、操作频繁,学生的学习处于一种浮燥的状态,教师缺乏准确的定位,因而把数学教学引入了歧途,热闹浮躁的问题情境导致课堂远离了“理性思考”的轨道。列举的这些现象绝非个别现象,可以说在数学课堂中还有着很大的普遍性,而这样的现状却直接影响着我们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积累、数学能力的培养、数学素养的全面提高。造成以上种

10、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对教材的钻研不够,对所教内容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把握不足,对情境创设的目的认识不清。忽视了情境与知识内容之间的和谐性、实效性的问题。数学教学设计的核心是如何体现“数学的本质”、“精中求简”、“返朴归真”,呈现数学特有的“教学形态”,使得学生高效率、高质量地领会和体验数学的价值和魅力。在情境创设中,不能淡化“数学的味道”。为追寻形式上的“繁华艳丽”,而抛弃情境中的“数学实质”,无疑是一种“买椟还珠”的行为。第 4 页 共 15 页三、探讨在数学活动课中创设合理情境的原则三、探讨在数学活动课中创设合理情境的原则(一)目的性原则 教学情境的创设应与教学目标保持高度的一致,教学情境必须从

11、课本内容出发,恰当地组织素材,切不可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给学生的问题情境应是明确具体,重点突出的,而不应是宽泛复杂的。情境的设置要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只有当创设的数学情境进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学生才能在己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基础上,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形成问题意识,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二)启发性原则作为数学情境的材料或活动,必须富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元认知,引发学生广泛的联想和想象。教育家孔子在谈到启发式教学时曾有过这样一句著名论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当学生处于“愤”和“悱”的状态时,激起学生的

12、认知冲突,形成认知结构上的“不平衡”,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教师进行启发、诱导、传授知识,才会收到最佳效果。(三)发展性原则素质教育旨在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这里的全面发展,不仅指掌握学科知识技能,更指学习能力的发展,品格、意志、个性、情感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教学的主体,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四)层次性原则在学生群体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水平、个性特征、兴趣爱好都有很大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活动状态。这样,课堂教学中,任务的实施应该考虑多层次、有梯度的进行,让所有学生都能进步。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尽可能设计一组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考虑好问题的衔接和过渡,用组合

13、、铺垫或设台阶等方法来提高问题的整体效益。并且及时引导学生把问题讨论的结果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系统的认知结构。(五)探究性原则情境材料或活动应富有探究性,在内容与问题信息量上应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利于学生探究思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探究动机,从而丰富学生运用数学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和策略。(六)应用性原则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时,可把教学的具体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结合起来,从具体的问题到抽象的概念,得到抽象化的知识后再把它们应有到新的现实情境中去,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数学活动课情境创设的实施策略四、数学活动课情境创设的实施策略第 5 页 共 15 页(一)利用

14、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创设问题情境从学生原有知识入手创设情境,有利于新旧知识间的衔接,不仅可使知识由旧到新之间的过渡十分自然,而且也为学生探索新知识作了铺垫。此法适用于知识间内在联系紧密的内容。【案例】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一节课的教学时,可以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进行类比。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两边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两边对应成比例,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两角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两角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类比引入既梳理了已有知识,又为新知识的建构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对于内容较多、体系性强的知识尤其

15、使用。(二)利用数学故事和数学史实创设趣味型问题情境在数学的发展史上,有大量引人入胜的数学故事和数学史实,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能恰当地穿插和引用这些材料,抓住学生具有强烈好奇心的这一心理特征,必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好、更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案例】在轴对称一节课的教学时,可以引入“将军饮马”的故事:相传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有一位身经百战的将军向部下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图,我们在草地甲处(A 点)喂饱马后,要到河边(直线L)给马饮水,然后再回到军营乙处(B 点),该如何走最近?他和部下对此问题百思不解。后来,当时有名的大数学家海伦为他们解决了这一难题,这个问题被称为“将军饮马”

16、问题。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我相信每个同学都有海伦的智慧,请积极思考,并动手,把你认为使得 AC+BC 的值最小的 C 点找出来。有趣的故事,聪明的前人激励了学生。有的学生通过猜想找到了 C 点,有的学生联想到了物理中的平面镜成像,也有的束手无策。对于做对的同学,我让他们展示了自已的成果,并肯定地说:恭喜你,你有着和海伦一样的智慧。并通过动画演示直观再现了 C 点的探求过程,使做对的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也使束手无策的同学有了直观体验,获得了情感上的认同。【案例】在有理数的乘方一节课的教学时,可以引入“国王的重赏”的故事:相传,古印度的舍罕第 6 页 共 15 页国王十分喜欢国际象棋,他决定重赏国际象棋发明人宰相达依尔,许诺可以满足达依尔提出的任何要求。达依尔指着舍罕国王面前的棋盘说:“陛下,请您按棋盘上的格子赏赐我一些麦子吧:在第 1 格放 1 粒,第 2 格放 2 粒,第 3 格放 4 粒,以后每一格放的麦粒数都是前面一格的 2 倍,直至放满 64 格为止。”舍罕国王听了达依尔这个“不高”的要求,想都没想就满口答应下来:“你会如愿以偿的。” 并为自己对这样一件奇妙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