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动物,就是在救助人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6259453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73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救助动物,就是在救助人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救助动物,就是在救助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救助动物,就是在救助人(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评论2012年4月28日 星期六 B04/B05访谈责编 曹保印美编 叶绿责校 李铭近几年, 包括活熊 取胆、 高速路救狗、 取 消动物表演等在内的 动物保护事件, 不断进 入公众视野, 并成为媒 体报道的热点、 公众争 议的焦点。实际上, 这 是 20 世纪迅速发展的 环境伦理学在中国的 落地与萌芽, 是中国将 道德关怀从人际间扩 展到人与自然间的伦 理变革。 事实上, 这种环境 伦理变革, 早就在世界 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这其中,“动物解放” 的 概念深入人心, 并成为 30 年来风起云涌的动 物权利运动最为响亮 的口号。提出这一概 念的, 是曾任国际伦理 协会主席的国际著名 伦理学家彼得

2、辛格 (PeterSinger) 。 1973 年 4 月 5 日, 彼得辛格在 纽约书 评 上撰文, 首次提出 “ 动 物 解 放 ” (Animal Liberation) 。随后, 他 在此文章的基础上写 成 动物解放 一书。 该书自1975年出版以 来, 被翻译成二十多种 文字, 在几十个国家出 版, 其中英文版重版26 次。“动物解放” 论, 由 此成为世界动物伦理 研究中影响最大、 争议 最多的主要理论。 4月20日, 现同时 任教于美国普林斯顿 大学和澳大利亚墨尔 本大学的彼得 辛格教 授首次来华访问。4月 22日, 本报时事访谈员 独家专访彼得辛格 教授, 邀请他就活熊取 胆、

3、 取消动物表演、 高 速路救狗、 哈尔滨市养 犬管理条例、 激素奶牛 等典型动物保护事件, 发表看法。本报时事访谈员 曹保印无动物表演: 城市文明的新高度活熊取胆: 合法, 但未必合伦理在欧盟, 针对这样的辩论, 设立了科学兽 医委员会, 由委员会来判断动物是不是承受 了精神上的压抑与肉体的痛苦。访谈嘉宾: 彼得 辛格 国际伦理协会原主席、 美国普 林斯顿大学和澳大利亚墨尔本 大学教授无动物表演, 体现着一个城市新的精神, 新的文明高度, 也体现着一个国家新的精神, 新的文明高度。【新闻事件: 2012 年 4 月 1 日,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开始实施 哈尔滨市养犬管理条例 , 条 例 规定:

4、“居民养犬,每户限养一 只,禁止饲养烈性犬、 大型犬。 ” 该 禁令引起公众的强烈质疑,认为 被禁养的种类过多,一些温顺的 犬种也在被禁之列。同时,一些 人对公安部门对居民已养大型犬 的处置提出疑问,认为存在屠狗、 虐狗行为。条例 规定的六类犬 只禁入区域, 也同样引发公众的 强烈质疑。 】新京报:哈尔滨市养犬管理 条例 规定, 凡是肩高超过50厘 米、 体长超过70厘米的犬类, 一 律禁养。对已经饲养的大型犬和 烈性犬, 居民可在5月31日到10 月 31 日自行处理。11 月 1 日之 后没法安置的, 可交公安机关留 检所安置、 饲养。对这种做法, 你 做何评价? 彼得辛格: 从原则上讲,

5、 有 些大体型的犬, 确实不适合在公 寓里养。因为从动物保护的角度 讲, 大型犬需要大的生活空间, 而 公寓过于狭小。哈尔滨市的做 法, 实际上是让狗的主人被迫放弃狗。这是不合适的。由于和狗 的长期相处, 被迫让主人放弃狗, 会让人感到痛苦。合情合理的做 法应该是, 让主人在狗的有生之 年拥有狗。但是, 也要规定, 在此 之后不能再养。 新京报: 能简单用狗的个头 大小, 来判断其是否该禁养吗? 彼得 辛格: 当然不能。有些 猎狗, 虽然个头小, 但也很凶猛。 所以, 不能单纯用个头大小, 判断 狗是不是凶猛, 是不是该禁养。 新京报:条例 规定了六大 类狗的禁入区域, 如机关、 企业事 业单

6、位办公区; 学校教学区、 食宿 区, 学前教育机构, 医院, 少年儿 童聚集、 活动的场所; 影剧院、 图 书馆、 博物馆、 美术馆、 体育场馆 等公众文化娱乐场所; 宾馆、 饭 店、 商店; 候车(船、 机)厅等公共 场所, 但符合有关规定的除外; 中 央大街等步行街、 休闲体育广场、绿化地带和公园。对此, 你又有 何意见? 彼得辛格: 只规定狗不可 以去的公共场所, 却没有给他们 划出可以去的公共场所, 这样的 规定是很不合理的。狗需要自 由跑动, 在其他国家和城市里, 是这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就是在 公园里划出狗可以自由奔跑的 特别区域, 在这里, 狗可以和其 他的狗一起玩耍。在有的公园

7、 里, 即便狗不能自由跑, 但只要 牵着, 就没问题了。至于学校、 医院, 不同的国家和城市, 有不 同的规定, 但只要有人牵着, 除 了特殊的地方, 一般来说就都可 以进。在西方, 比较普遍的禁区 是食品店, 食品店不允许狗进 入, 而只能拴在外面。 新京报: 餐厅可以进吗? 彼得辛格: 除了导盲犬, 狗 一般不能进入餐厅。 新京报: 很遗憾, 在北京, 导 盲犬也不能进入餐厅。 彼得辛格: 这是不应该的。 导盲犬可以进入所有的公共场 所。在西方, 如果拒绝导盲犬进 入公共场所, 是要被追究法律责 任的。哈尔滨养犬条例: 应在狗活着时拥有狗【新闻事件: 2011 年 4 月 15 日, 因怀

8、疑待宰杀的狗系非法途 径而来, 数百名动物保护志愿者、 小动物保护协会成员, 在京哈高 速上强行拦截了一辆河南籍的运 狗车辆。僵持 15 个小时后, 最 终, 动物保护组织和志愿者出资 11.5万元, 将整车520条狗买下, 连夜送往动物流浪中心安置。 】新京报: 在高速路上拦运狗 车, 这样的方式, 是不是可行? 彼得辛格: 如果因为救狗, 人可能会被伤到, 我不希望这样 的事情发生。这是危险的。可以 用其他更安全的方式, 既阻止动 物被虐待, 又防止人不被伤害。 新京报: 针对这件事, 有人 说, 此举是滥用私刑。你怎么看? 彼得辛格: 在西方, 有这 样一个相当长的传统和历史, 那就是虽

9、然行为的方式有道 理, 但却是非法的。对此, 西方 人称之为 “非暴力不合作” , 马 丁路德金就是用这种方式, 达到反抗种族歧视的目的。所 以, 虽然高速路救狗可能是非 法的, 但由于它是正义的, 所 以, 要尽量采取和平的、 非暴 力、 不危险的方式来做。 新京报: 高速路救狗事件发 生后, 动保基金出钱买下了全部 的狗。最近几天, 又发生了类似 买狗救狗的方式。对这种救助方 式, 有人提出了批评, 认为会刺激 狗的买卖。你怎么看?彼得 辛格: 的确如此。如果 出钱购买狗, 是会刺激市场的, 所 以, 这是不对的, 也是不可取的。 但是, 如果证明这些狗的来源不 合法, 那么, 临时通过购

10、买去紧急 救助, 也是可以的。最关键的是, 要从源头上阻止这类事情的发 生, 然后再开展后续的救助。当 然, 我并不是只关心狗, 我关心所 有的动物, 比如猪。猪是非常聪 明的动物。 新京报: 有一种观点认为, 中 国还有很多穷人没有得到及时救 助, 动保志愿者却忙着去救狗。 这是只讲 “狗道” , 不讲 “人道” 。 彼得辛格: 并不是如此。 在我的经验当中, 这两者可以 兼顾。那些救助动物, 为动物 工作的人, 常常也同样会去救 助人。很多救助动物的人, 常 常会更加关注人类的贫困问 题。反倒是那些不关注动物苦 难的人, 往往谁都不会关心, 不 管你是不是人。 新京报: 有人说, 人类还没

11、 有解放, 就去提倡动物解放, 是 不是虚伪的, 或者说, 是不是过 于超前了?彼得辛格: 绝对不是这样 的, 不是虚伪, 也不是超前。人类 的问题是永远存在的, 像美国这 样的发达国家, 也有贫困问题, 也 有种族歧视问题。如果要把人类 的问题都解决完了, 再去考虑解 决动物的问题, 这是不可能的。 事实上, 二者完全可以同时去 做。这两个问题是相互促进的, 那些关注动物的人, 也会关注人, 并不是相互矛盾的。 新京报: 现在, 世界上已有 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台了反对 虐待动物的法案, 而中国只有 野 生动物保护法 , 关于猫狗之类非 野生动物的管理法规, 尽管一直 在酝酿中, 但迟迟未

12、能制定。对 非野生动物, 是不是也要立法保 护, 包括集约化养殖的动物? 彼得 辛格: 这个问题非常重 要, 非野生动物当然需要立法保 护。圣雄甘地曾经说:“从对待动 物的态度上, 可以判断出一个民 族是否伟大, 精神是否高尚。 ” 因 为动物是最弱势的, 它们没有办 法表达自己的意愿。我们需要保 护野生动物, 也需要保护所有的 动物。 中国有非常好的保护动物的 古老传统, 应该把这种美好的传 统, 继承下来, 发扬光大。中国现 在的经济、 社会发展速度很快, 中 国要对外展示自己的社会文明发 展成果, 要树立自己良好的国家 和民族形象, 特别需要尽快制定 出台一个全面的动物保护法。高速路救狗

13、:“狗道” 和 “人道” 能兼顾合情合理的做法应该 是, 让主人在狗的有生之 年拥有狗。但是, 也要规 定, 在此之后不能再养。那些救助动物, 为动 物工作的人, 常常也同样 会去救助人。很多救助动 物的人, 会更加关注人类 的贫困问题。救助动物, 就是在救助人国际伦理协会原主席、 世界动物保护运动倡导者彼得 辛格评中国动保事件【新闻事件: 2012 年 4 月 14 日, 中国动物园观察小组、 它基 金、 达尔问自然求知社等志愿者 团队及公益组织, 邀请多名专 家、 政协委员等, 针对动物园和 马戏团虐待性动物表演等情况 展开探讨, 倡议让北京成为无动 物表演城市。 】新京报: 最近, 有不

14、少学者 和动物保护组织提出, 倡议让北 京成为无动物表演的城市。对 此, 你怎么看? 彼得辛格: 这是非常好的 事。实际上, 动物表演已经成了 一个符号, 象征着人类对动物的 强制和控制。在所有的动物表 演中, 动物给人类表演的各种小 戏法, 大都不是它们的自然行 为, 都必须经过一定的训练。 在训练的过程当中, 如果动物 做得不对, 就会对动物加以惩 罚。这样的惩罚, 会让动物感 到痛苦。比如, 使用饥饿训练 法, 动物做得好了, 就给食物 吃; 反之, 则不给。有的动物, 还常常会被鞭打。取消动物表 演, 则表明人们对动物更友好、 更懂得爱护它们。 新京报: 就你所知, 其他国 家大城市的

15、学者和动保组织, 有没有提出过类似的倡议? 彼得 辛格: 在西方社会, 类 似的倡议非常多。在西方, 动物 的表演主要集中在马戏团, 在动 物园里的表演是很少的。我本 人在20年前就参加过这样的倡 议活动, 后来又参加过很多次。 一开始, 我是在澳大利亚倡议无 动物表演, 后来是在欧洲, 再后 来是在美国。现在, 在世界各 地, 倡议无动物表演的活动越来 越多。 新京报: 对这个倡议, 有很 多人表示, 让动物 “钻火圈” 这 类表演确实危险, 然而海洋馆 开放动物表演并不是坏事, 人 们尤其是孩子可以通过看表演 的方式了解动物, 从而知道如 何保护它们。 彼得辛格: 对鲸鱼和海豚 这样的动物

16、, 你没有办法让它们 在海洋馆里满足自己的自然需 求。因为根据它们的习性, 它们 通常需要游很长很长的距离, 这是它们的自然生活。在海洋馆 的池子里, 它们是不可能拥有这 样的自由的。它们在海洋馆里 生活得很压抑。 我不相信通过看被监禁的 动物为人类表演, 能够使孩子 获得对待动物的正确态度。实 际 上 , 如 果 孩 子 想 要 了 解 海 豚, 可以看海豚在自然的环境 当中真实生活的录像。要获得 对动物的了解, 最重要的是要 看在自然状态下生活的动物。 比如说, 可以去观察大自然中 的鸟类。 我发现, 北京就有很多鸟, 它们在枝头自由地飞落。我不 知道在北京是否还有其他这样 自然生活的动物, 比如, 在澳大 利亚、 美国, 你经常可以看到松 鼠, 孩子们可以去观察它们。像 这样, 既让动物在自然的环境里 生活, 又将它们的生活加以保 护, 这样就可以实现人类和动物 的近距离接触。对动物爱护的意识, 是要通过观察不受监禁 的、 自由行为的动物的自然 “表 演” 来获得。 新京报: 北京海洋馆负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