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流动性与治安秩序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36259048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口流动性与治安秩序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口流动性与治安秩序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口流动性与治安秩序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口流动性与治安秩序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口流动性与治安秩序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口流动性与治安秩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流动性与治安秩序(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I人口流动性与治安秩序研究人口流动性与治安秩序研究摘 要:流动人口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对社会同时产生着正面和负面的作用和影响。人口的盲目无序流动,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如何通过引导和管理充分发挥其正面作用,抑制和消除其负面影响,是整个社会面临的亚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从流动人口现状分析出发,针对流动人口及其治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运用相关理论进行讨论和研究,提出符合我国现阶段流动人口治安管理的对策与方法,是有其现实意义的。关键词:流动人口 治安 问题 原因 对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II目目 录录引言.3一、相关理论概述.3(

2、一)流动人口相关概念 .3 (二)社会流动人口治安管理相关现状 .4二、社会流动人口在治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5(一)流动性人口在治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5 (二)流动性人口在治安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8三、针对流动性人口,完善社会治安对策.10(一)转变管理方式 .10 (二)推进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制度建设 .11 (三)构建流动人口治安管理责任体系 .11 (四)建立流动人口治安预警机制 .12 (五)完善流动人口治安、户籍管理措施 .12 (六)坚持流动人口治安管理依法行政 .13结束语.14参考文献.15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1引言引言2012 年我国流动人口

3、数量达 2.36 亿人,6 个人中就有 1 个是流动人口。流动人口日益增多,带来了极大的问题,城市环境差、人口生活质量差、管理混乱等等,犯罪、冲突。矛盾等治安问题也就日益凸显,这一状况值得我们重视。一、相关理论概述一、相关理论概述(一)流动人口相关概念(一)流动人口相关概念1、流动人口含义及分类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市或者市辖区,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的成年育龄人员。国外一般称为人口流动。流动与迁移是两种相似但又有区别的现象,流动人口与迁移人口虽然都进行空间的位移,但迁移是在永久变更居住地意向指导下的一种活动。人口流动主要是由农村流向城市,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由中

4、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根据流动的方向大致可以分为流入人口和流出人口两种。2、流动性人口现状流动人口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进入了人口流动迁移最为活跃的时期。据统计,2009 年中国流动人口已达到 2.11 亿,平均年龄约为 27.3 岁,对国家战略规划、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出了严峻挑战。流动人口中 78.7%为农业户口,以青壮年为主,主要在制造、批发零售和社会服务业领域就业,多集中在低薪或高危行业。2010 年 7 月 11 日,来自上海世博园召开的世界人口日“每个人都很重要”主题论坛的消息说,中国目前流动人口规模保持 2 亿以上,是新增城镇人口的主要来源;新生代流动人口

5、成为主体,人口流动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中国流动人口分布仍向沿海、沿江集中,新兴都市圈、中西部中心城市成为新的人口聚集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23、流动性人口的特征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与其他国家的人口自由迁移现象存在差异,表现出明显的中国特色:第一,农民工(农村户籍人口中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为中国现阶段人口流动的主体,农民工家庭成员及城市居民的人口流动现象增加,由此促进的城市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成果,也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第二,彰显了传统户籍制度与当今社会发展要求相冲突的矛盾。此矛盾使流动人口处于非常不利地位,一方面,传统户籍制度仍然将中国人划分为城市人与农村人两个群

6、体,户籍身份仍然是一个人享受包括经济权益与政治权益等基本权益的依据;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又要求有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以便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三,人口的流动呈明显的地域性。即一个地区的人口多会流向本地城镇或相邻地区发达的城镇(比如贵州农民工多向广东江浙一带流动) ,形成一个地区的人口接团向另一个地区的流动现象。第四,农民工的流动过程中,男性(特别是中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农民工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出卖的是廉价的体力,致使以体力见长的男性流动人口在外地的生存适应能力强于女性,女性则多是有联姻、升学等方式流入城市,所占比例较小。第五,具有流动性强,缺乏归属感等特点,绝大多数农民工经常处于居无定

7、所、工作与生活变动快速的状态,工作、收入与生活稳定性差,是一个生活风险很高的社会群体,他们很难真正融入城市或者当地社会,但又不愿轻易放弃,飘零的工作与生活状态使其成为缺乏归属的特殊社会群体。(二)社会流动人口治安管理相关现状(二)社会流动人口治安管理相关现状1、治安理论治安管理的任务是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由治安管理部门担任的工作或担负的责任,是由治安管理的职能决定的,是治安管理职能的外化和具体体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 (以下简称人民警察法 )根据人民警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3的性质,规定了人民警察的基本任务,这就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

8、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人民警察基本任务的主要内容就是治安管理任务的内容。2、社会管理创新理论创新社会管理是指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运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依据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尤其是依据社会自身运行规律乃至社会管理的相关理念和规范,研究并运用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等,对传统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以实现社会管理新目标的活动或者这些活动的过程。3、社会融合理论关于社会融合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的定义,但大致有这些机构或者学者对社会融合做了定义: 2003 年欧盟在关

9、于社会融合的联合报告中对社会融合做出如下定义:社会融合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它确保具有风险和社会排斥的群体能够获得必要的机会和资源,通过这些资源和机会,他们能够全面参与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以及享受正常的生活和在他们居住的社会,认为应该享受的正常社会福利。社会融合要确保他们有更大的参与关于他们生活和基本权利的获得方面的决策。因此,社会融合是一个合符社会规范的概念或者说具有价值取向的概念,是取消限制和理解我们想在哪里以及怎样到达那里的一种方式,而且社会融合反映了一个积极的人类社会福利发展的方式,它需要不仅仅消除壁垒或风险,还需要对产生融合的环境的投资和行动。二、社会流动人口在治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0、二、社会流动人口在治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流动性人口在治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流动性人口在治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管理体制存在漏洞,犯罪率居高不下管理体制的漏洞带来的就是居高不下的犯罪率,图为 2006 年至 2010 年山东省某县打击处理的犯罪嫌疑人情况统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4从上表可以看出,该县五年来,流动人口犯罪占全部犯罪人员的比例均在80%以上,且呈逐年增加态势,五年时间增长了近十个百分点。从该县 2006 年至 2010 年五年的刑事发案情况看,侵财型案件占了绝对比例,普通群众反映最强烈的也就是这一类案件,合法财物的频频失窃极大地影响了群众的安全感。

11、是犯罪的恶性程度加剧。杀人、抢劫、强奸、故意伤害等暴力性案件绝大多数是流动人口作案。过去流动人口多以单个犯罪形式出现,随着人数增多,加上乡土和宗族观念很强,常以亲友、同乡为纽带结成帮伙,逐渐发展成有组织团伙犯罪,对社会危害极大。一些企业用工行为不规范,没有与务工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有的即使签了合同也不履行,克扣、拖欠工资时有发生,一些外来务工人员由于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常常纠集老乡、朋友等出面来维护自身权益,使本可以通过调解解决的矛盾纠纷转化成群体性事件或恶性的案事件。2、管理形式较为单一,对突变性管控乏力外来人口流动的复杂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壮大,大量人员成份复

12、杂、务工种类复杂、目的需求复杂的外来流动人员涌入,给流入地公安机关流动人口底数的掌握、检查管理、打击防范等方面都带来极大的困难和压力。流动人口居住的跨地域性。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状况一般来说缺乏稳定性,它会受雇主、雇佣单位、外来务工人员本身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因而外来人员的居住地呈现动态和跨地域的特性。一方面,其居住地会在一定时间内随着工作地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在一定范围内,他的居住地会由“一对一”变为“一对多” ,并且变化的周期不稳定。流动人口往往是某地暂住一段时间后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5流向其他地区,活动规律难以掌握。一旦落脚点发生变化,则原暂住地掌握、记载的各种情况

13、信息为其他地区提供共享使用的机会很小,结果容易导致对流动人口犯罪的动态情况失控,使一些外来违法犯罪人员有机可乘,逃脱法律的制裁。流动人口增长的突变性。流动人口增长除了受地方经济的影响外,还会受春节等中国传统重大节日的影响,在短期内往往是暴增暴减,隐性因素较多,而这些时间段又恰恰是治安、刑事案件的高发期,这从另一层面反映出对特定期间人口增长突变性的管控是乏力的。3、管理理念相对落后,流动人口生存状况差,管理混乱一是出租私房乱搭滥建现象普遍,破坏了城市景观。据山东省某县公安机关统计,当前该县共登记出租私房 29289 户,其中乱搭滥建、条件简陋、安全难保障的非法建房 20502 间,占全部出租私房

14、的 70%。这些违章出租私房的大量存在,不仅影响了城市风格、破坏了城市景观,而且由于相当一部分出租房不具备管理能力,难以落实有效管理,有的甚至见利忘义,同流合污,包庇窝藏,致使出租私房内卖淫嫖娟、吸毒贩毒等现象蔓延增长,严重地扰乱了城市的治安秩序。二是外来人口卫生、环境意识较差,不仅影响了城市整洁,而且严重危及了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外来务工人员大多生活水平低,收入有限,很难租得起条件好,价格贵的出租私房,他们大多聚居在安全系数低,卫生条件、生活设施的简易房或廉价地铺客栈,加上外来人员为节省开支,多人拥挤于一室及不良卫生习惯,使住处及周围环境垃圾遍地、粪便横流、蚊蝇成群、空气污浊,严重危及当地群众的身体健康。三是外来务工人员的激增,加大了交通流量,给城镇交通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虽然为了解决交通问题,一些城市每年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道路建设,但仍难以适应的城市化进程,以致交通拥挤,人流车流大、交通堵塞情况比较严重,影响了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时,由于外来人口交通意识差,随便横穿主车道,交通事故逐年增加,加重了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压力。四是“三无”盲流乞讨人员的大量流入,影响了城市品位。无合法证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6无固定住所,无正当生活来源的“三无”人员是外来人口中的高危人群,他们流动性大,违法犯罪比例高,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