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运动定律(教师)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36257679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牛顿运动定律(教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牛顿运动定律(教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牛顿运动定律(教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牛顿运动定律(教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牛顿运动定律(教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牛顿运动定律(教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顿运动定律(教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对对 1 个性化辅导个性化辅导1一对一教案一对一教案教教 师师: :高一学生高一学生上课时间上课时间 20142014 年年 月月 日日阶阶 段段: :基础(基础( ) 提高(提高( ) 强化(强化( )课时计划课时计划共共 次课次课 第第 次课次课教学课题教学课题: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牛顿三定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重点:牛顿三定律的理解重点:牛顿三定律的理解难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难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考点导航典例分析巩固提高课后作业课后作业课后作业教案解读教案解读教师反思教师反思1 对对 1 个性化辅导个性化辅导2牛顿三定律牛顿三定

2、律【知识回顾知识回顾】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 (1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或 静止 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 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直接总结出来的,是牛顿以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为基础,加之高度的抽象 思维概括总结出来的. 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 运动 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 运动状态 的原因,即牛 顿第一定律确定了力的含义 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看着牛顿第二定律的特殊情况,牛顿第一定律是定性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的一种 物理思想,而不是进行定量计算和求解的具体方法,是

3、一条独立的基本规律.但牛顿第一定律为牛 顿第二定律提供了建立的基础. 明确了惯性的概念:物体保持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或 静止 状态的性质,揭示了物体所具 有的一个重要属性惯性 惯性的理解要点惯性的理解要点 (1 1)惯性的性质:)惯性的性质:惯性是一切物体都有的性质,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 受力情况和 运 动状态无关 ()惯性的表现:()惯性的表现: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物体受 到外力作用时其惯性大小表现在运动状态改变的 难易 程度上 ()惯性的量度()惯性的量度: 质量 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 大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1 1)内

4、容:)内容: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而且 作用在同一 条直线上 ()特点:()特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同性质、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 的两个物体上,作用效果不能抵消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比较()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比较内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平衡力受力情况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依赖关系同生、同灭、同变化,相互依存, 不可单独存在无依赖关系,撤除一个,另一个可依 然存在,只是不再平衡叠加性两力的作用效果不可抵消、不可 叠加两力作用效果可以抵消、可叠加,可 求合力且合力为零力的性质一定是同性质的力相同

5、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难点例析难点例析】 一、怎样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是否发生变化?一、怎样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是否发生变化? 1 1从条件出发进行判断从条件出发进行判断 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必发生变化 2 2从结果出发进行判断从结果出发进行判断 (1)当速度的大小发生了变化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也随之发生变化 ()当速度的方向发生了变化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也随之发生变化 ()当速度的大小、方向同时发生变化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也随之发生变化1 对对 1 个性化辅导个性化辅导3从运动的状态进行判断从运动的状态进行判断 只要不是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物体的运动状态必定发生变化 【例例 1 1

6、】关于运动状态的改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速度方向不变,速度大小改变的物体,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B速度大小不变,速度方向改变的物体,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C速度大小和方向同时改变的物体,运动状态一定发生了变化 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状态没有改变 拓展拓展 在以下各种情况中,物体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的有( BC )A静止的物体B物体沿着圆弧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相同的路程C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到达最高点过程D跳伞运动员竖直下落过程,速率不变 二、对惯性的理解二、对惯性的理解 1.1.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无关因此人们只能“利用”惯性而

7、不 能“克服”惯性. 2.2. 物体惯性的大小是由其质量决定的物体惯性的大小是由其质量决定的,凡是有关惯性的问题都要同质量联系起来,可以减少出错. 3.3.惯性不是力惯性不是力 4.4.惯性在不同的情况下惯性在不同的情况下, ,表现形式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当物体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维持物体 运动状态不变,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 其惯性表现在改变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上 【例 2】如图 3-1-1 所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上水平放置一密闭的装有水的水槽,水槽内有一 气泡,如图所示,当小车突然停止运动时,气泡相对于水槽怎么运动?【解析解析】从惯性的角度去考虑水槽内的气泡和水,显然同

8、体积的水的质量远大于气泡的质量,故 水的惯性比气泡的惯性大.当小车突然停止运动时,水保持向前的运动趋势远大于气泡向前移动的 趋势,于是水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并挤压气泡,使气泡相对水槽向后运动. 拓展拓展 一天,下着倾盆大雨.某人乘坐列车时发现车厢的双层玻璃窗内积水了.列车进站过程中,他发现 水面的现状如图 3-1-2 中的( C ) 【解析解析】列车进站时要刹车,而水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较大 的速度,所以水向前涌,液面形状和选项 C 一致. 【答案答案】C三、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和应用三、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应用牛顿第三定律时应注意的问题 1.定律中的“总是”二字说明对于任何物体,在任

9、何条件下牛顿第三定律都是成立的.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与物体所处运动状态无关,与物体被作用的效果也无关. v图 3-1-1图 3-1-2A列车行驶方向列车行驶方向CB列车行驶方向D列车行驶方向1 对对 1 个性化辅导个性化辅导4易错门诊易错门诊 【例例 3 3】关于马拉车时马与车的相互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马拉车而车未动,马向前拉车的力小于车向后拉马的力 B.马拉车只有匀速前进时,马向前拉车的力才等于车向后拉马的力 C.马拉车加速前进时,马向前拉车的力大于车向后拉马的力 D.无论车是否运动、如何运动,马向前拉车的力都等于车向后拉马的力 【正解正解】马拉车的力和车拉马的力是一

10、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间的作用力 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故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马向前拉车 的力都等于于车向后拉马的力,而与马车的运动状态无关,故 A、B、C 错误;D 正确. 【自主训练自主训练】 1.下面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B 只有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间才存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 只有物体接触时,物体间才存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两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性质的力 【解析解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A 错;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运动状态无关,也 不需要相互接触,故 B

11、、C 错;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性质的力,故 D 选项正确. 【答案答案】D 2如图 3-1-3 所示在向右匀速行驶的车厢内,用细线悬挂一小球,其正下方为a点, b、c两 点分别在a点的左右两侧,如图 l 所示,烧断细绳,球将落在 (不计空气阻力) A一定落在a点 B可能落在b点 C可能落在c点 D不能确定 【解析解析】细绳烧断后,小球下落过程中,由于惯性水平方 向速度不变,因此小球一定落在a点,故 A 选项正确. 3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表示物体必受力的作用 B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表示物体必受力的作用 C物体朝什么方向运动,则这个方向上必受力的

12、作用 D物体的速度不变,则其所受合外力必为零 【解析解析】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 B、C 错,A、D 正确. 【答案答案】AD 【创新演练创新演练】 1.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 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人向上跳起, 发现仍落回车上原处,这是因为 ( D ) A.人跳起后, 车厢内空气给他以向前的力, 带着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B人跳起的瞬间, 车厢地板给他一个向前的力, 推动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C人跳起后, 车在继续向前运动, 所以人落下后必定偏后一些, 只是由于时间很短, 偏后距离太小, 不明显而已 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 在水平方向上人和车始终有相同的速

13、度 2.列车沿东西方向直线运动,车里桌面上有一小球,乘客看到小球突然沿桌面向东滚动, 则列车可能是(CD) A以很大的速度向西做匀速运动 B向西做减速运动 C向西做加速运动 D向东做减速运动4.如图 315 所示, 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小球(m1 m2)随车 一起匀速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如不考虑其它阻力,设车无限长,则两个小球 (B)图 3-l-31 对对 1 个性化辅导个性化辅导5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 C不一定相碰 D难以确定是否相碰5如图 3-1-6 所示,P和Q叠放在一起,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对力中属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的是 ( C ) A.P所受

14、的重力和Q对P的支持力 B.Q所受的重力和Q对P的支持力 C.P对Q的压力和Q对P的支持力 D.P所受的重力和P对Q的压力 6伽利略理想实验将可靠的事实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能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如图 3-1-7 所 示,有关的实验程序内容如下: (1)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2)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3)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释放时的高度 (4)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请按程序先后次序排列,并指出它究竟属于可靠事实,还是通过思维过程的推论,下列选项正 确的是(

15、C ) (括号内数字表示上述程序的号码) A事实(2)事实(1)推论(3)推论(4) B事实(2)推论(1)推论(3)推论(4)C事实(2)推论(3)推论(1)推论(4)D事实(2)推论(1)推论(4)推论(3) 7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B ) A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B力是改变物体惯性大小的原因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力是使物体速度发生改变的原因 9. 如图 3-1-8 所示,小球m用细线悬挂在水平向左运动的火车车厢内,以下说 法正确的是(AC) A当火车向左匀速前 进,且小球m相对车 厢静止不动时,悬线沿竖直方向 B当火车向左加速前进,小球及悬线向位置 1 偏转 C当火车向左加速运动时,小球及悬线向位置 2 偏转 D当火车向左减速运动时,小球及悬线向位置 2 偏转 10.如图 319 所示,A为电磁铁,C为胶木秤盘,A和C(包括支架)的总质量为M,B为铁片, 其质量为m,整个装置用轻绳悬挂于O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