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北海公园旅游景点介绍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36257181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1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北海公园旅游景点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北京北海公园旅游景点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北京北海公园旅游景点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北京北海公园旅游景点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北京北海公园旅游景点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北海公园旅游景点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北海公园旅游景点介绍(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北海公园旅游景点介绍北京北海公园旅游景点介绍北京似乎是个缺水的地方,但其实仅在老城区就有几个水面宽阔的内湖,其中北海更让人能感受到城市中少有的烟波浩淼。北海有十足的江南园林的秀美,也有皇家园林的大气。在北海,冬可溜冰,其他季节可划船,还可遥望中南海,是一个可以坐下来细品其美的地方。著名的九龙壁就在北海。景点信息景点信息景区界别: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津街 1 号 门票:淡季 5 元(通票 15 元),旺季 10 元(通票 20 元)开放时间:6:3020:00 交通:乘 5、101、103、109、812、814 路公交车到北海前门,乘13、42、107、111、1

2、18、701、810 公交车到北海后门。周边景区:景山公园 故宫 雍和宫 南锣鼓巷景点地图景点地图景点相关资料景点相关资料北海公园景点介绍北海公园景点介绍 北海公园北海是中国历史园林的艺术杰作。全园占地 69 公顷(其中水面 39公顷) ,主要由琼华岛、东岸、北岸景区组成。琼华岛上树木苍郁,殿宇栉比,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白塔耸立山巅,成为公园的标志,环湖垂柳掩映着濠濮间、画舫斋、静心斋、天王殿、快雪堂、九龙壁、五龙亭、小西天等众多著名景点,北海园林博采众长,有北方园林的宏阔气势和江南私家园林婉约多姿的风韵,并蓄帝王宫苑的富丽堂皇及宗教寺院的庄严肃穆,气象万千而又浑然一体,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

3、琼岛是北海公园的主体,四面临水,南有永安桥连接团城,东有陟山桥接岸;湖中菱荷滴翠,碧水映天,岛上万木苍郁,殿阁栉比;巍巍白塔立于琼岛之巅,成为北海公园的标志。琼华岛简称琼岛,因岛上建有白塔,故又俗称“白塔山“。岛高 32.米,周长 913 米。琼华,意指华丽的美玉,以此命名,表示该岛是用美玉建成的仙境宝岛。另据神话传说,琼华是琼树之花(华即花),生长在蓬莱仙岛上,人吃了可长生不老,此亦表示该岛是仿瑶池仙境建筑的。清初,曾在山顶设置信炮台,由八旗军驻守,居高临下,*望全城,一旦有警,便可立即发出信号。永安寺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原名白塔寺,乾隆八年(1743)改为永安寺。该寺依山就势而筑,

4、共分三进三上殿宇,前殿名为“殿“,殿前左右设有钟、鼓亭,殿内供释迦牟尼佛像。中殿“正觉殿“、上殿“普安殿“(白塔下),原为喇嘛诵经之所,帝后在园内游乐时常来此烧香拜佛。该寺殿宇、佛像均被修饰一新,引人入胜。游客参观该寺和登白塔远眺京城全景,须另购票进入。 永安桥建于十三世纪时期的元代初年,是一座以雅洁、精巧取胜的连拱大石桥,起着连接与烘托琼岛的重要作用。在桥的南北两端,各竖彩绘牌坊一座,名为“积翠“和“堆云“。牌坊前还各设有一对石狮子,对称呼应,相映成趣。近年,桥面和雕栏均修饰一新,在碧水、蓝天和巍峨白塔的映衬下,更是蔚为壮观。我国园林中的桥梁秀丽多姿,形式多样,主要有拱桥、浮桥、廊桥、亭桥和

5、梁式桥等,桥引人随,妙运无穷“,这是因其实用性与艺术性高度得到统一的结果,所以此类桥梁成了我国园林建筑艺术中的精品之一。 引胜亭内设石碑一块,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刊刻乾隆写的白塔山总记,记述了该山的建置沿革。 昆仑石正面“昆仑“二字为乾隆手书,背面还刻有他写的一首诗文。此石为象征传说中神仙居住的昆仑山而设。昆仑石后面的众多岩洞,为叠筑假山时所砌,以象征神仙们居住洞天福地“。 殿为永安寺内第一座殿堂,“”意为佛法辗转流传不息,犹如车轮滚滚,此殿阔五楹,单檐庑殿顶,殿脊正中置琉璃宝塔,塔两边殿脊上嵌有琉璃彩龙戏珠浮图,造型独特,为一般寺庙所罕见。 四亭二碑在殿殿后的山腰处有两座牌坊,南题“龙光

6、“,北题“紫照“。过了牌坊即为正觉殿,殿前建有“涤霭“、“引胜“、“云依“、“意远“四亭。四亭上下对称而造,典雅美观。 普安殿是永安寺的第三重殿,殿名有普度众生之意,大殿为五楹单檐庑殿顶,内供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像,像两侧为其得意弟子班禅,达赖坐像。 龟趺石碑两块,竖于普安殿东侧下的平台上,原刻有赞扬佛教的文字,因年久风化,字迹已模糊难辨了。 正觉殿 为永安寺的第二重大殿,殿内供弥勒佛,此佛雍容丰腴,笑容可掬。相传他是十世纪初的一名游方僧,名契此,号长汀子,在世时常背袋行乞,所得钱物悉数捐赠寺院,所以人们又称其为“布袋僧”。 大威德金刚神像 大威德”为藏传佛教密宗菩萨名,他“有伏恶之势,

7、谓之大威;有护善之功,谓之大德”。这里供奉的神像为牛头人身,造型威武凶悍,颇有除恶务尽之慨。北海白塔于清初顺治八年(1651 年),是一座藏式喇嘛塔。据建塔石碑记载,当时“有西域喇嘛者,欲以佛教阴赞皇猷,请立塔寺,寿国佑民“,得到皇帝的恩准,于是修建了永安寺和白塔。塔高 35.9 米,上圆下方,富有变化,为须弥山座式,塔顶设有宝盖、宝顶,并装饰有日、月及火焰花纹,以表示“佛法“象日、月那样光芒四射,永照大地。塔身正面有一盾形小龛,内塑红底黄字的藏文图案,含“吉祥如意“之意。此龛俗称“眼光门“,又叫“时轮金刚门“。1679 年该塔被地震所毁,次年重建。1976 年唐山地震波及北京,塔顶被损。在修

8、复时,发现塔内主心木中藏有一个二寸见方的金漆盒子,盒盖绘有太极图,盒内藏有两“舍利“,证明此塔是一座舍利塔。该塔矗立于琼岛顶峰,绿荫拥簇,巍峨壮美,引人瞩目。这种象征神权的建筑物-白塔和永安寺,设置于琼岛的重要位置上,具有主宰全园的气势,以体现“君权神授“的封建思想,此是帝王宫苑的一大特色。 善因殿位于白塔前,是座小巧精致的宗教建筑。殿内供有铜质镏金“大威德金刚“(俗称“千手千眼佛“)佛像。其殿顶,为上圆下方的双重檐,以表示“天圆地方“之意。四壁外侧,用佛像琉璃砖装饰,华美而庄重。 游人至此,居高临下,视野无垠。是观赏京城景致的最佳之地。明朝人士韩雍,曾这样描述他在此处所目击到的景物?quot

9、;近而太液晴波,天光云影,上下流动;远而西山居庸,叠翠西北,带似白云;东而山海,南而中原,皆一望无际,诚天下之奇观也。“(游西苑记)。今天的北京城,大厦林立,道路坦荡,树木繁茂,生机勃勃。古城新姿,早已非昔日可比。 悦心殿和庆霄楼悦心殿原是清代皇帝游幸宫苑时休息、议事或举行宴会的地方。殿后的庆霄楼是每年农历腊月初八,乾隆陪其母亲观看湖上冰嬉盛会的地方(冰嬉是一种冰上的掷球游戏,由两组人参加作竞技表演)。 阅古楼坐落于琼岛西北侧的湖畔,建于乾隆十二年(公元 1747 年),楼呈半圆形,玲珑俊雅。“阅古楼“三字为乾隆手书。楼内墙壁上,镶嵌着中国著名的三希堂法帖等石刻 495 方,共收集了从魏晋至明

10、末 135 位著名书法家的 340 件楷书、行书、草书等作品,总计约十万字左右。书法、刻法均极其精美,被称为“双绝“。这是一座集我国历代著名书法之大成的杰出建筑,在我国文化艺术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铜仙承露盘位于琼岛北山腰处,铜仙双手托盘,面北立于蟠龙石柱上。据说,铜盘可承接甘露,为帝后拌药,旨在延年益寿。扇面亭位于琼岛北坡,坐南朝北。相传晋代文学家袁宏(公元 328-376 年)得官上任前,朋友送他一把折扇,并说:“愿君多施仁政,扬仁义之风。”这座别致的小亭就是根据这个故事修建的,正面墙凹进恰似汉字“风”的“几”偏旁,整体观亭,又似一把折扇,建筑之巧,令人称奇。 亩鉴室为琼岛北坡一独立小

11、院。它依山而建,其回廊和垂花门楼别具一格;游人至此,进院小憩,顿觉心旷神怡。 智珠殿位于琼岛东坡,这里曲径回转,古树参天,环境幽静。智珠殿高居于半圆形的砖城上,人们站在殿前东眺,可见景山五亭错落排列,其势非凡。现在殿内特设茶座,游人在此品茗观景,其乐无穷。 涤霭亭 内有石碑一块,上刻乾隆写的白塔山四面记,描述了该山四周的景色特点,是篇文藻华丽的导游词。 假山洞 位于琼岛北侧山腰。这里怪石嶙峋,崖险沟深,山洞众多,虽由人工叠砌,却有着天然之美。这些假山、石洞和琼楼玉宇,是按照蓬莱仙境中仙山洞府的传说模式建造起来的,路曲洞幽,令人神迷。 延南熏亭坐落于琼岛北侧,俗称扇面亭。据说,古代舜帝发明五弦琴

12、并谱写了“延南熏曲“。该亭便是根据这个典故命名。一房山在琼岛西侧的驼背桥东,此处山石林立,仿房山形态建造。神话传说,王母娘娘曾居住过燕京的房山。 海眼位于一房山北面,表示与大海相通。旧时在琼岛上下曾设置汲水工具,这里曾有过溪流、瀑布、扬水、喷泉、潜流等水法景致,但已无存。 延楼游廊呈半圆形,环抱于琼岛北麓的北海湖畔,长 300 米,共 60 间,分上下两层。延楼游廊东西两端分别建有“倚晴楼“和“分凉阁“。它宛如一条彩带,把“琼岛“、“瑶池“(北海湖)紧密地联系起来,起着烘托和丰富山光水色的重要作用。 静心斋位于天王殿东北侧,占地面积 4700 平方米。是一座建筑别致、风格独特的“园中之园“。该

13、园建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初名镜清斋。光绪十一年(1885)重修,又称“乾隆小花园“,成为清代的行宫及皇太子的书斋。当年,慈禧常乘小火车从中南海来此避暑,1913 年改为今名。北海自 1925 年辟为公园以来,此处从未开放过。现经大力修整,已供游人参观。 该处主要建筑有静心斋、韵琴斋、抱素书屋、枕峦亭、叠翠楼及沁泉廊等。位于西北侧的叠翠楼为园内的最高建筑,楼高两层,登楼远眺,北海景色尽收眼底。该园以山、池、桥、廊、亭、殿、阁的优美建筑布局取胜,是一座风光如画,妙趣无穷的小巧园林,为园林艺术中的杰作之一。 镜清斋为静心斋园中的主体建筑,因其前后临水,诗云“临池构屋如临镜”,故称镜清斋。 抱

14、素书房为静心斋内一座相对独立的小院,主要有抱素书屋和韵琴斋两座建筑组成。人们从北海东北方向引来流水,形成泉瀑,水声如抚琴低吟,有似碧玉落盘,故有韵琴斋之名。这里原为乾隆皇帝及皇太子的读书处。 罨画轩 为静心斋园中最佳观景处。乾隆皇帝御制罨画轩诗中有“来凭罨画窗,读画隔岸对”句,意思是从这里可观赏到周围如画的美景。太湖石假山静心斋的北部是规模宏阔,堆叠巧妙的山石造景,其形态各异,精巧美观。整个山石景色,是仿中国山水画笔法叠石,这无异于用实物造就了一幅真实的山水画。太湖石假山是北海公园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枕峦亭耸立与太湖石山峰上,精巧美观,乾隆皇帝曾赞誉它是“莲朵珠宫”。 半壁廊是连接静心斋主要

15、建筑物的纽带,廊随山势起伏迂回,给人一种曲径通幽,山外有山,楼外有楼的无穷无尽之感,中国的园林布局,凡重要庭院和建筑物之间,都要在正房、两厢或门两侧设置廊,诸如“抄手游廊”、“爬山廊”、“观景廊”等等,半壁廊则是诸多廊建筑形式中的一种。 沁泉廊为桥廊式建筑,它南控中轴,北倚丘壑,位于静心斋中心。此廊横架水面,廊下有滚水坝。这里曾是帝后消夏纳凉的地方。廊东不远处有一座精致的汉白玉石拱券桥,俗称小玉带桥。 天王殿 在九龙壁东侧,明代为西天禅林喇嘛庙。清代时重修,改名?quot;西天梵境“,成为一座十分精美壮观的佛寺。殿门外设有华丽的“须弥春“琉璃牌坊。殿门内砌有三道琉璃门墙,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慈

16、真如宝殿和琉璃阁等。大慈真如宝殿全部用楠木建成,供有三个丈余高的大铜佛。最后面是两层的琉璃阁,为发券无梁殿结构,外墙面嵌砌着五彩琉璃佛像,光彩夺目,尤为壮观。该殿曾遭八国联军和日寇的严重破坏。现已修饰一新,全面开放。 大慈真如宝殿 为天王殿中院正殿,明代建筑。大殿为楠木结构,不施彩绘,走进大殿楠木芳香扑鼻,给人以清心爽气之感,久久不愿离去。 铁影壁竖立于湖北岸观堂前,为元代遗物,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影壁长 3 米、高 2米,由一块中性火成岩雕成,因颜色和质地象铁,故称铁影壁。影壁两面均雕有云纹,异兽图案,风格古朴、雄健。民间传说,这座影壁是为镇慑、遮挡北京的风沙而设。原在德胜门内铁影壁胡同,1947 年迁来此处。云起石实为两块高大的太湖石,挺拔峻峭,巍峨壮观,形状犹如云头对起,故称“云起石”,是北京的名石之一。 澄观堂 原为乾隆皇帝的游憩别馆。院内有浴兰轩、快雪堂等建筑。中国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公元 321-379 年)的快雪时晴帖摹刻就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