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马岭河喀斯特景观及旅游开发探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6256111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兴义马岭河喀斯特景观及旅游开发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兴义马岭河喀斯特景观及旅游开发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兴义马岭河喀斯特景观及旅游开发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兴义马岭河喀斯特景观及旅游开发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兴义马岭河喀斯特景观及旅游开发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兴义马岭河喀斯特景观及旅游开发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义马岭河喀斯特景观及旅游开发探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兴义马岭河喀斯特景观及旅游开发探讨The K arst Landsca pe of Mal inghe River Valley in Xingyi and A Discussion on Its Tour Development李兴中 L i Xingzhong( 贵州地勘局地质工程勘察院 贵阳 550008)Geo- engi neeri n g I nst i t ute , Gui z hou B u reau of Geology an d M i neral Ex plorat ion an d Develop mentABSTRACT :The Malin River Valle

2、y sit uated o n t he Sout hwestern Guizhou Plateau by t henort hern bank of Nanpanjiang river is t he best tourist at t ractio n , characterized by karstic highland ,narrow gorge , numerous peaks , a lot of waterfalls including t hose wit h calcareous sinter , and coun2 t ryside around wit h peak fo

3、rest , in China . In additio n , t he Qingshui he bridge , t he highest in t he world , o n t he Nanning- Kunming railway is across t he upper reach of Malin river , and t here is a big reservoir , t he biggest o ne in Asia , at t he Tianshengqiao ( nat ural bridge) power statio n o n t he lower rea

4、ch of Malin river . In t he paper , t he aut hor p resent s a p roposal o n karstic tour resource develop2ment and enviro nmental p reservatio n in t he area .关键词 马岭河 喀斯特景观 高原 峡谷 瀑布【内容提要】 马岭河国家级风景名胜 , 位于南盘江北岸之黔西南高原 。景区以高原 、嶂 谷 、万峰 、百瀑 、钙华瀑及峰林田园为主的旅游景观 , 多层次地展现出景象万千的喀斯特风 光 , 这在我国现有喀斯特风景名胜中是绝无仅有的 。马岭河

5、上游有世界之最的南昆铁路清水 河大桥凌空飞架 , 下游又有亚洲之最的南盘江天生桥电站大坝水库烟波浩渺 , 这种极富 “天 人合一”色彩的景观布局 , 极大地提高了景区的美学品位 , 从而在华夏大地上树立起一个崭新的喀斯特旅游形象 。文章从可持续发展战略角度 , 对马岭河喀斯特旅游资源开发及有关的 资源环境保护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流经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兴义市郊的马岭河 ( 又称清水河) , 是南盘江北岸的一条重要支流 , 它从宽旷辽阔的喀斯特高原奔流直下 , 铸成雄踞一方的高原峡谷胜景 高原面上喀斯特锥峰绵延起伏 , 浩瀚无垠 ; 高原面下峡谷深邃 , 壁立千仞 。云贵高原喀斯 特地貌演

6、进的沧桑历史在这里得以完好记录 , 古老而又年轻的喀斯特景观在这里展露得千姿百态 。马岭河景区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 , 无论是其喀斯特景观的多样性还是奇特性 , 也 无论是其美学观赏还是科学研究价值 , 显然都是云贵高原首屈一指的 。但该区旅游资源与喀斯特景观的美学及科学价值的分析 , 从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地质遗迹和环境保护的角度 , 对旅游开发及其有关的资源环境问题进行探讨 , 供有关决策部门参考 。1区域地质地貌特征景区以南北流向的马岭河为中心 , 北起车榔 , 南抵南盘江 , 总面积约 500 km2 。区内 主要出露中下三叠统地层 , 岩性相变复杂 , 自北而南依次分布礁后泻湖相带白云岩

7、 、灰 岩 , 礁相带白云岩 、藻礁灰岩 , 至南盘江则为礁前斜坡相带碎屑岩 。构造上位于南盘江大 型逆冲推覆构造北盘 (上盘) 1 , N WW 及 N N W 向褶皱断裂发育 , 三者以兴义市为中心 圈闭而成一个三角形向斜构造盆地 , 其面积达 600 km2 。这种特定的岩性构造条件 , 为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多样性奠定了良好基础 。 马岭河境内长约 80 km , 它从河源至河口约 120 km 的流程内 , 落差 1500 m 余 , 河水流 量浩大 , 加之上游煤系地层的外源水补给充沛 , 河水侵蚀能力特强 , 在新构造大幅度抬升 的驱动下 , 急剧下切形成狭窄的峡谷及嶂谷 , 一般谷

8、底宽 30 50 m , 不少地段宽仅 10 m 余 。上游河谷切割深度一般约 300 m , 下游则达 600 m 以上 。沿岸发育三种喀斯特地貌类型 : 北部为峰丛浅洼地 , 峰洼高差 100250 m ; 中部为峰林盆地 , 一般锥峰高差 2000 m , 下游入南盘江河口地带海拔仅 640 m , 沿途深深嵌入海拔 1 2001 300 m 之广阔高原面 , 河谷狭窄深邃 , 两岸悬崖峭壁绵延不断 , 俯视如大 地撕裂而成的地缝 , 以兴义市东郊的马岭河段最为典型 。 叠套谷 河谷上宽下窄 , 系嶂谷 (峡谷) 切入早期宽谷形成的复合形态 , 是新构造运 动间歇性抬升 、河谷侵蚀基准面

9、历经两次以上旋回形成的产物 。此类叠套谷几乎贯穿整个 马岭河谷 , 其形态组合各地有异 。在北部马保树谷段 , 叠套谷由深约 300 m 之溶蚀洼地及嵌入其中的嶂谷组成 , 总计谷深达 400 m , 圆洼深谷 , 别有洞天 ; 南昆铁路清水河大桥飞 架其上 , 铁路桥高为世界之最 , 天堑变通途 , 尉为壮观 。213水体景观 (包括瀑布群 、湖泊 、地下河出口及泉水等)图 3 马岭河喀斯特景观类型图Fig13 Types of karstic landscape along Mal inghe river valley148 贵州地质1999 年第 16 卷等 , 主要集中分布于马岭河中段

10、 。其形成受以下三种条件严格控制 : 中三叠统白云岩泥质含量较多 , 透水性较弱 , 地下溶蚀管道不发育 ; 向斜构造盆地及宽缓的高原地形 , 十 分有利于地表径流的形成及汇集 , 致使地表河溪发育密度较大 ; 马岭河主流水量大 , 下 切速度快 , 沿岸支流水量较小 , 下切速度滞后 , 于是便形成众多的瀑布落入深深的狭谷之中 。马岭河瀑布群这三者缺一不可的形成条件 , 是其他喀斯特瀑布区极难组合在一起的 , 故该区的群瀑景观具有其垄断性 。湖泊 (湖潭)区内喀斯特高原面上湖潭甚多 , 但最有观赏价值的是南盘江天生桥电 站大坝水库 , 以及水库回流伸入马岭河下游形成的高峡平湖 。电站大坝高

11、175 m , 是目前 亚洲第一高坝 , 库容量 10216 亿 m3 , 湖水面积 176 km2 , 湖中岛屿星罗棋布 , 数 10 个河 岔深巷镶嵌湖畔 , 其中伸入马岭河下游河段长达 25 km , 形成神秘而恬静的湖光山色 。地下河出口主要出露于马岭河下游峡谷中 , 是沿岸地下水沿溶蚀管道集中迳流排泄 的处所 。丰水期流量一般为 50 500 l/ s , 水体清澈透明 , 多沿河床水边线附近流出 , 与 河水 “径渭分明” 。泉水 (包括温泉 、多潮泉等)喀斯特泉水遍及高原峡谷 , 流量多为 530 l/ s 。高 原面上的泉水常形成地表河溪的源头 , 峡谷中的泉水常沿陡峭谷坡跌落

12、形成迭迭细瀑 。马 岭河北段车榔附近 , 温泉群流量 1 000 m3 / d , 水温 3840 。马岭河南段东岸坡岗一带 的峰林洼地中 , 有一多潮泉流量约 8 l/ s , 涨落周期 810 min 。此外 , 还有一奇妙的 “太阳泉”, 要阳光直照水才涌出 。214钙华景观 (分瀑水钙华及泉水钙华两类)瀑水钙华由瀑水飞流导致水体物理 化 学 条 件 迅 速 变 化 , 并 伴 有 生 物 作 用 沉 积 而 成 (4) ,广泛分布于马岭河嶂谷悬壁及陡峭的谷坡上 , 与两岸众多的瀑布跌水形影不离 , 特别是在马岭河公路大桥东岸 , 高 120150 m 、长约 118 km 的嶂谷悬壁上

13、 , 瀑水钙华层层叠叠 , 倒垂悬挂 , 丰姿多彩 , 绵延不断 , 连续分布面积达 20 万 m2 以上 , 构成马岭河 谷又一绝妙景观 。 泉水钙华系由泉水沉积而成 , 集中分布于马岭河谷 , 常见于谷坡下部及河床水边线 附近 , 其规模一般较小 , 常具石台 、石幔 、石帘 、边石坝乃至石笋 、石钟乳等各种形态 ,多成群结伴 , 此起彼伏 , 把河谷岸坡装饰得琳琅满目 。 除上述景观类型以外 , 具有旅游观赏价值的石林 、天生桥及溶洞等亦屡见不鲜 。3喀斯特景观美学分析马岭河景区地质地貌条件的特定组合 , 拓展了喀斯特发育的时空跨度 , 从而把云贵高 原上千姿百态的喀斯特景观浓缩在一起

14、, 成为高原喀斯特风光的完美缩影5 、6 。其美学内 涵之丰富 , 旅游审美情趣之独特 , 堪称喀斯特风光的一方绝胜 。311神奇的高原峡谷一线天马岭河中段喀斯特高原面上 , 红色粘土广泛覆盖 , 金字塔式的锥峰错落有致 , 泉水缓 , 广袤原野点缀着孤峰残丘 , 散发出高原喀斯特一派古老悠远的气息 。从北面径直流来的马岭河水 , 打破了这片古老高原的安祥和宁静 。它沿兴义城东海拔 1150 m 坦坦平川上 切割出一条深邃的嶂谷 , 势如一道深不可测的天堑 , 呈现出 “抬头望天天一线 , 俯首足下 百丈渊”之高原嶂谷神韵 。高原平川宽旷辽阔 , 深邃嶂谷狭窄如缝 , 这两种时空跨度大相 径庭

15、 、审美意境天壤之别的地貌景观上下叠置 , 自成一幅神奇幽谷的高原嶂谷胜景 。殊为奇特的是 , 这条地缝式嶂谷又是两级古 准 平 原 的 天 然 分 界 : 其 东 侧 至 顶 效 一 带 , 海 拔1 280 m 之高原面浩若一马平川 ; 西侧至兴义城郊 , 则为海拔约 1 150 m 之峰林盆地 。高原 与嶂谷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地貌景观突如其来的咫尺巨变 , 两级古准平原地貌形态隔河而异 的强烈转换 , 展示出高原喀斯特地貌演进的沧桑历史 , 创造出一种妙趣天成的美学意境 (见图 1) 。312 奇艳百瀑飞落幽谷璨 举凡华夏名瀑都发生于源远流长的主河道裂点上7 , 如黄河壶口瀑布 、贵州黄果树 瀑布 。马岭河瀑布却一反常规 , 是由两岸众多支流坠入主谷而成 , 深邃峡谷空间群瀑争奇 斗艳的情景独树一帜 。在兴义市东郊长约 20 km 的马岭河沿岸 , 集中分布着常流瀑布 60 余条 , 落差 100 m 者有 10 余条之多 , 其中最高者可达 200 m 以上 。如此众多的瀑布从悬崖绝壁飞泻而下 , 大者 “疑是银河落九天”, 小者纷纷扬扬似水帘 ; 有的如轻纱幔舞 , 珍 珠飞洒 ; 有的则化作彩虹 , 凝成雾云瀑群依托嶂谷的幽深 , 嶂谷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