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扶贫开发工作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36256018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扶贫开发工作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扶贫开发工作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扶贫开发工作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扶贫开发工作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扶贫开发工作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扶贫开发工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扶贫开发工作(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扶贫开发工作关于平利县扶贫开发工作的调研报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改变农村贫困落后面貌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近年来,在上级政府和部门的支持下,我县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发展,较快地推进了我县农村经济的繁荣。但是,通过调查发现,作为一个省定贫困县,我县的经济基础比较落后,贫困人口众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较为薄弱,极大的阻碍了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扶贫开发工作力度,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改变农村道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的现状,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一、 我县农村基础设施现状我县农村

2、基础设施现状一一一农农村公路建村公路建设设情况情况我县共有 11 个镇,190 个村 4 个居委会,截止 2011 年底,全县境内农村公路总计通车里程 1738 公里,其中县道228 公里,乡道 270 公里,村级道路 1240 公里。目前,我县的农村公路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地处秦巴山区,山大坡陡,地形崎岖,修建公路十分困难,仍存在公路技术等级低,抗灾能力差,通行能力差,设施不完善等现象,一旦遇到雨雪天气,交通无法保证畅通。在已建成的农村公路中,尚需维护整治、配套设施的比例较高。- 2 -一一一农农村村电电力力设设施建施建设设情况情况通过十一五期间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的实施,已对建成的5

3、 座 35kV 变电站、860.49KM 的 10kV 线路和 1448.85KM 的低压线路进行了改造提等,新建县级调度站一个,配电器635 台/58.84MVA,在农村实行了低压改造入户,推行城乡同网同价,基本解决了农村用电难、用电贵等问题。但是,由于缺乏资金和项目支持,目前仍有一部分村还在使用老、旧线路,供电设备老化,线路电耗高,电价居高不下;另有一部分村还未实施农村电网改造,网架结构不合理、网内设备陈旧老化等现象依然存在,给农民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农用机械的推广使用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农村用电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落后的电力配送已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急需进行改

4、造。一一一农农村通村通讯设讯设施建施建设设情况情况通过农村信息村村通工程的实施,我县的农村通讯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移动、联通、电信等有线、无线网络基本上实现了镇村覆盖,现阶段已逐步向自然村覆盖。农村广播电视已基本实现县内无盲点,截止十一五末,已配备 8788 套村村通广播电视,解决了 338 个 20 户以上自然村,4 万多群众看电视的问题。但是,由于我县地处秦巴山区,农户聚集程度低、居住较为分散,导致通讯普及难度较大、成本较高,目前尚需资金的大量投入和项目的有力支持,以推进我县的农- 3 -村通讯配套设施建设。二、现阶段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二、现阶段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

5、的主要问题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解决贫困农村群众行路难、用电难饮水难等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困难,通过近些年的努力,我县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农村基础设施的现状有所改观。但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角度来看,我县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比较薄弱,农村基础设施整体水平依然落后,抵御大灾大害的能力和对经济发展的承载力较弱。主要体现在:(一)(一)农农村基村基础设础设施建施建设设投投资资力度不力度不够够尽管省、市都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投资额度也显著增加,但由于需要投入的地方多,资金投向也过多倾向于交通、能源等全局性的基础产业,真正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资金十分有限,所占比例

6、也不高。而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筹资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总体来说还做得不够,仍缺乏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而广大农村由于经济发展比较滞后,相当部分村级集体经济来源少,增收难度大,缺乏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能力;农民收入低,群众虽有建设美好家园、改善生存环境的迫切愿望,无奈心有余而力不足,难以形成上下联动的投资合力。(二)(二)农农村基村基础设础设施建施建设设缺乏缺乏统统筹筹规规划划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渠道较为繁杂,建设- 4 -的内容和项目也比较杂乱,每个肩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部门都掌握一块项目资金,如能统筹安排、集中使用、捆绑投入,实行各投其资、各计其功的管理考核办法,资金的使用效率会

7、大大提高,建设的成效也会更加明显。遗憾的是,由于管理体制上的缺陷,各部门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建设缺乏规划指导,布局零乱,规模较小,致使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建设质量不高,建设成本加大,投资效率较低。(三)(三)农农村基村基础设础设施建施建设设存在存在“重建重建设设、 、轻维护轻维护”现现象象近几年,我县的专项资金大多都投入到新建项目,对设施的后续管理与维护没有安排充足的资金,而镇村两级由于财政困难又无力承担,使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集变得更加困难,管理资金得不到切实保障。在资金上,缺乏维护的专项资金。对于农村公路、输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缺乏必要的检修,时常出现有人建设、有人

8、使用,却没有人管理的情况。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建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建议议当前,国家正实施积极的扶贫开发政策,把贫困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建设作为投入重点,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政策倾向,借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将其置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中更- 5 -为突出的位置,拿出真招实策,舍得真金白银,进一步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在改善农村民生上取得新突破。对此,根据对我县的实际情况的具体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增加(一)增加财财政投入,吸引更多社会政投入,吸引更多社会资资金投入,建立多元金投入,建立多元化、可

9、持化、可持续续的投的投资资机制。机制。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方略,针对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的现状,比照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历程,政府公共财政理应成为农村各项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的投资主体。为此,建议:一是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由城市和工业转向农村和农业,全面建立向“三农”倾斜的公共财政分配体制,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比例,确保财政支农投入总量和比重逐步增加,确保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的比重不断提高,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根据建设工程量的大小和建设区域范围,一般跨村的大型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由政府公共财政主导投入,投资重点放在乡村公路、电力通讯、水利建设等大中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10、。三是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维护费和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四是进一步探索财政补贴、免税以及信贷扶持等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新办法。县财政的投入应尽量采用直接投资或以工代赈、以奖代补、直接补贴等形式,让农民直接受益。(二)(二)积积极争取极争取项项目,争取国家更多促目,争取国家更多促进农进农村村发发展的扶持展的扶持- 6 -政策。政策。2011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 年),纲要提出秦巴区域作为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将在未来十年内得到国家扶贫政策的大力支持。我们应抢抓这一政策机遇,做好国家政策与我县资源的有效对接,把促进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作为主攻方向,

11、加大项目的争取和建设力度。策划一大批符合投资意向、有利于招商引资的基础设施项目,以“项目”引“资本”,吸引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县直各有关单位要高质量、高效率组织项目实施,积极筹措资金,争取项目资金及时到位,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进度。对在建项目,要抓好建设,确保取得实效,切实改变重争取轻实施的现象。 (三)加(三)加强协调强协调指指导导,整合各方力量,整合各方力量,发挥综发挥综合效合效应应。 。扶贫开发是一项十分复杂和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众多部门和人员的参与。为此,建议成立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指导扶贫开发工作。并不断创新工作体制和机制,完善管理办法,落实奖惩措施,去不断激励和

12、调动部门的工作热情和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的积极性,从而达到统筹安排各类农村基建项目、集中使用各种建设资金、提高投资使用效果、发挥综合效应的目的,使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的人居环境得到切实改善。(四)进进一步完善一步完善规规划,加快城划,加快城乡统乡统筹筹发发展。展。农村基础设施相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大多具有规模小、分布散的特点,- 7 -要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进一步修订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同时,各部门要紧紧围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收等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并结合本部门实际,切实做好规划并尽快实施。尤其是扶贫部门,在做规划时

13、要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优先安排,对于农村集中安置点上的基础设施要配套实施,零散农户可适当放松,从而更大地发挥农村基础设施在推进农村产业、经济发展上的规模效益。(五)(五)创创新工作思路,加新工作思路,加强强管理。管理。由于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涉及的部门较多,重建轻管、管理不到位、建管关系未理顺等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建议:一是根据农村新的发展要求,按照市场经济运行方式制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办法,实行区别对待,宜统管则统管,宜租赁则租赁,能卖断则卖断。对农村小型基础设施的所有权进行变革,适合归集体的归集体、适合归个人的归个人,明确产权,规范运作,用市场管理代替政府管理。二是进一步规范完善“一

14、事一议”制度,要在政策规定范围内,积极引导和组织农民投资投劳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农民把该办的事议好,把议定的事办好。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可通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来开展,这有利于集约利用各种资源和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目前,许多地方农民自发组织,成立各- 8 -类协会来运作管理村级各项事务,非常成功,效果非常好。我们要充分重视发挥中介组织和民间力量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要积极引导和培育各类农民协会组织,并建议政府对各类农民协会组织在政治上给予关心,权益上给予保护,利益上给予照顾,资金上给予扶持,促进各类农民协会健康、有序、快步发展。四是探索建设基础设施的新办法。由乡镇政府统一规划,采取以奖代补、实物补助等形式,因村而宜,因地制宜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这也是当前农村村庄整治过程中,比较有效的新办法。五是实施扶贫搬迁、整村推进的办法,让散落的农户搬迁到居住条件和基础设施相对较好的地方,按规划建新住宅区。六是财政应足额安排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资金,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农技人员配备,以提高农民专业素质,拓宽致富渠道,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贫困面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