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能力分步提高24讲资料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250481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1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话题作文能力分步提高24讲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话题作文能力分步提高24讲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话题作文能力分步提高24讲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话题作文能力分步提高24讲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话题作文能力分步提高24讲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话题作文能力分步提高24讲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话题作文能力分步提高24讲资料(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话题作文能力分步提高话题作文能力分步提高 2424 讲讲话题作文能力分步提高之一符合题意【能力解说】 认真审题,符合题意,是高考作文第一关,也是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第一条。它需要正 确地把握试题所涵盖的审题立意的角度、主要内容、中心、文体、字数等。要使所写的 文章“符合题意”,就要对作文题面的每个字、词、符号、图表等仔细品读,细心揣摩, 全面审核和理解其含义,正确地把握命题意图,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确立中心 意旨。 【策略解读】 1对试题作适当分解,以求对作文要求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不致因遗漏而偏离题意。目 前的话题作文命题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材料、提示语、话题和要求。话题作文的材料 起个由

2、头的作用,或提供一个事实或讲述一段小故事或给出一幅(组)漫画等,用意在 于吸引考生注意力,激起考生的写作兴趣,将考生的思维引入材料所提供的情境。提示 语的作用或是对材料作解释说明,或是补充介绍,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材料,更有效地 打开思路。审题的重点应放在提示语上,而不应过分拘泥于材料,如果过多关注材料, 思路反而会受到约束。话题是由材料引出的,是在材料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作文的中心议 题。话题和材料的关系,既可能是话题范围仅仅是材料蕴含的意义中的一部分,也可能 是话题范围远远超过材料所蕴含的意义。对话题和材料关系的分析把握是写好话题作文 的关键一环。要求(或注意)则是对作文提出一些具体的诸如立意、

3、选材、文体、题目、 篇幅等方面的规定。 2正确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一般说来,试题中总会有一两个对理解题意起关键作用的 词语,把握住这些关键词语,也就掌握了正确理解题意的钥匙,审题就不会产生偏差。 首先要看懂字面义。准确理解题目的字面含义,是领悟题旨的第一步。例如“诚信”有 诚实与守信用两层含义,有不少考生把握不当,忽视将二者联系起来理解,因而顾此失 彼。或侧重谈“诚”,片面地将“诚”理解为“忠诚”,再引申为“愚忠”、“服从” 等。或侧重谈“信”,甚至将“信”误解为“信奉”、“承诺”、“信服”等。诸如此 类文章,由于未能从整体上围绕“诚信”行文,因此只能算基本符合题意。 其次要吃透深层义。深层义

4、是蕴含在题目里面的,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认识水平和分析 能力才能感知。例如“善待自我”,对其深层义可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思考:善待自我, 就是完善自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可包括提升自我、批评自我、超越自我、娱乐自我 等;从反面看,如此“善待”要不得迁就自我、放纵自我、包庇自我、戕害自我等。 写出了这两种“善待观”,再说明善待自我不仅仅是“自我”的事,它还关系到家庭、 社会和国家,这样文章就有了深度和广度,其社会意义也就显豁了。3仔细领会提示义。这几年来的“话题作文”,在表述“话题”的文字之后,往往 还有提示语。另外还有几点“注意”“要求”。这些提示语和“注意”“要求”,既是 限制,又是启发;既是规

5、定,又是提示,考生一定要注意这些提示性语言中透露出来的 信息,并加以巧妙的利用。有时候,利用这些提示信息,可以使我们轻松地按照试题的 要求成篇。 例如,2001 年高考作文题目要求中这样说:“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在 诚信的范围之内。”这里给予了我们很多启发:可以围绕“诚信”写自己的经历; 可以写自己对“诚信”的感悟;可以就社会、家庭等方面,谈对“诚信”的看法; 可以虚构情节编述故事;可以就寓言提供的材料,写一则有关“诚信”的新寓言。 不管怎么去写,都要围绕“诚信”展开。 总之,符合题意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符合命

6、题意图。对命题者所给的题目,要求考生能 准确、全面地理解。准确,强调审题时要分清楚是非、优劣、高下、大小、可否等;全 面,则强调审题时看清试题的各个部分的字面和深层的含义。二是文章和题目相符。最 近几年考话题作文,都要求考生自拟题目,更容易出现这个情况。话题作文很宽泛,如 何选准一个切入的角度非常关键,这个角度应该既体现在文章的标题上,也应该体现在 文章的内容上。有些考生喜欢把拟写标题作为写文章的最后一步工作来做,也就是把文 章写好后再来拟写标题,这就很容易犯文题不符的毛病。 【例文解析】话题:心灵的选择(2002 年全国高考作文题) 站在心灵的十字路口生活中遇到选择,正如航行中遇到波浪一样平

7、常。有些选择,我们是很容易在 A、B、C、D 之间打上勾的,例如有桥在河上,我们不会趟水过去;大雨滂沱的时候,我 们不会为是否打开雨伞而犹豫。但是,有的选择却不是那么容易作出的,它们会在我们 的心海掀起波涛,让我们在十字路口徘徊不前。什么样的选择会让我们陷入困境呢?心灵的选择。那些给我们造成巨大难题的选择, 往往涉及意识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这些选择,向左,会震撼心灵;向右,又可能损害现 实利益。当我们遇上时,往往会手足无措,斗争的焦点是精神力量与现实力量之间的较 量。如何是好?首先,选择要有原则。一个缺乏原则的人,不仅不利己,而且损人。我们每一个人, 都要确立自己的原则立场,确立自己的生活态度。

8、当遇到心灵的选择时,首先要剖析自 己,看看自己站在什么立场上,摆出原则,作出选择。世界上不会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 子,也不会有两种完全相同的思想。面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的答案。但 是,对于一个进步健康的社会来说,一个良好品格的人应该把社会的利益放在首位。这 应该是一个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原则。这就是说,在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面前,我们应该 以“大是”为原则,这既是法律的约束,也是道德的要求。总之,只有树立正确的原则, 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其次,个人要承担选择的责任。选择是个人作出的,特别是对于触及心灵的选择。 一定会有所得有所失,对于一切后果,我们应该勇敢地承担起来。像贝尔,他既然选择 发

9、明电话,就会担负所有物质上的困难和不为人所理解的困境;像那位登山者,他选择 了舍己为人,就要承受可能冻死的命运。如果推卸责任,不仅失去了在选择中放弃的事 物,就是自己选择的终点也达不到。担负起责任,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则可能柳暗花 明又一村,两者皆得。最后,从踏上我们选择的道路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应该勇往直前,绝不后悔。坚持 不一定就是胜利,而成功却一定是坚持的结果。生活的道路不存在回头的可能,不要再 留恋或者后悔,选择了一条路,就要一口气走到底,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中我们是否有一颗恒心,抱紧信念。面对心灵的选择,我们就像站在十字路口上,让我们以原则为路标,以坚持为双脚, 大步迈向目标。解

10、析:这篇议论文准确地抓住题目的“心灵”与“选择”这两个要素进行阐述,第 一段中有这样的话:“有的选择却不是那么容易作出的,它们会在我们的心海掀起波涛, 让我们在十字路口徘徊不前。”这里,两个要素都得到体现,有力地避免了话题的偏离。【请你试试】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两个朋友一同去参观动物园。动物园非常大,他们的时间有限,不可能所有动物都 参观到。他们便约定:不走回头路,每到一处路口,选择其中一个方向前进。 第一个路口出现在眼前时,路标上写着一侧通往狮子园,一侧通往老虎山。他们琢磨了 一下,选择了狮子园,因为狮子是“草原之王”。又到一处路口,分别通向熊猫馆和孔 雀馆,他们选择了熊猫馆,熊

11、猫是“国宝”嘛他们一边走,一边选择。每选择一次, 就放弃一次,遗憾一次。但他们必须当机立断,若犹豫不决,时间不等人,他们失去的 将更多。只有迅速作出选择,才能减少遗憾,得到更多的收获。 请就“放弃一半”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 800 字。不得抄袭。 思维启导:人生莫不如此。左右为难的情形会时常出现:比如面对两份同具诱惑力的工 作,两个同具诱惑力的追求者。为了得到“一半”,你必须放弃另外“一半”。若过多 地权衡,患得患失,到头来将两手空空,一无所得。我们不必为此感到悲伤,能抓住人 生“一

12、半”的美好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话题作文能力分步提高之二符合文体要求 【能力解说】 所谓“文体”,是指考试说明所说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以及常用应用文等文 章体裁。“符合文体要求”,首先是指符合试题规定的文体要求,其次是指所写文章符 合考生自己选定的文体要求。 【策略解读】 1符合文体要求。首先是指符合试题规定的文体要求。高考作文要求写记叙文、议论文、 说明文和应用文四大类文体。试题,或是指定某种文体,如“写一篇议论文”“写一封 回信”;或是排除写某种文体,如“不可写成诗歌、小说、戏剧”。如果是指定文体, 考生不能随意更改。如果是排除式的,比如“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考生可写的 文体种

13、类就很多,即使写散文、小说等文学体裁,也可看成是记叙文的扩大和延伸。这 几年高考均为“文体不限”或“文体自选”,使得考生在文体选择上有更大的自由。其 次是指符合考生自己选定的文体要求。试题不限定文体是给予考生选择的自由,但是考 生选定了写议论文就要写得像议论文,选定了写散文就要写得像散文,不要写成“都不 像”。每年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也把“符合文体要求”“基本符合文体要求”“不符合 文体要求”等作为评判作文优劣的重要条件。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点对文体要求有进一 步的阐述:“文体必须明确。选定文体后,就要按所选定的文体要求去写,如果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什么都有,平均使用笔墨,不伦不类,即使全

14、文能扣题,得分 也只能在切入分以下。” 2把握文体规范。高考写作时要有清晰的“文体感”,即对文章体裁的一种敏锐的感觉, 一种具体的印象,一种轮廓的认识。记叙文的目的是要动人以情、示人以范,以叙述和 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所以它的文体基本特点是记叙的单纯性、材料的直观性、结构的 时空性、语言的形象性。议论文的目的是晓人以理、导人以行,以议论说理为主要表达 方式,所以它的文体基本特点是议论的主导性、材料的论证性、结构的逻辑性、语言的 概括性、观点的鲜明性。说明文的目的是要授人以知、教人以用,以说明、解释为主要 表达方式,所以它的文体基本特点是说明的科学性、材料的知识性、结构的条理性、语 言的准确性。

15、有不少考生对记叙文和议论文这两种基本文体只是有点感觉,却把握不好分寸。在 文章构思阶段,把握住这样一点:要写记叙文,就主要以讲故事来表现思想或感情;要 写议论文,就要阐述观点,要用各种论据和对论据的分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请看下面两段文字:我追求坚韧的品格,它让我无畏于征途中的艰难险阻;它让我在一次次挫折之后 仍是不屈不挠;它让我的心理在承受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后却仍能为心的向往而努力奋斗。 因为只有在拥有坚韧的品格之后才能具有坚强的心理承受力,而有了坚强的心理承受力 之后,我才能去正视失败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去争取下一次的成功,而不是在失 败后一蹶不振,永远陷于失败的泥淖中再无翻身之地。

16、童年的时光匆匆结束,不知不觉我已长成大姑娘了,世界猛地变开阔,大人的话 “这个世界坏人可多了”总在耳边回荡,让人心惊胆颤,我更把心封闭得严严实实。可 是,灰色的日子还是闯进了我的世界爸爸去世了。从此,我的世界黯然无光。爸爸 走了,家里失去了顶梁柱,妈妈猝然长出了许多白发。我从此明白:生活多艰,一切要 靠自己艰苦奋斗。我不能再在妈妈怀里撒娇,也没有爸爸为我驱逐“敌人”。我习惯了 热饭热菜,习惯了家的温暖,突然失去这一切,我哭我怨。然而,现实容不下软弱,生 活容不下眼泪。我必须学会自己长大。显然,第一段是议论,因为作者是在表达一种观点,尽管这种观点的表达比较粗糙, 只是简单地阐述“我”怎么追求坚韧的品格。第二段是记叙,尽管很简单却是在介绍 一个过程。从这儿也可以看出,记叙文一般要有一条时间的线索。有时记叙文中也会有 议论成分,但记叙文中应该以记叙为主,记叙文中的议论是为记叙服务的,是为了深化 记叙所要表达的思想或强化记叙所要表达的感情,不需要论证。 3选择最佳文体。这一话题最适合写哪种文体。要选择适合自己发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