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学-王道俊版教育学名词解释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249802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教育学-王道俊版教育学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考研教育学-王道俊版教育学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考研教育学-王道俊版教育学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考研教育学-王道俊版教育学名词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考研教育学-王道俊版教育学名词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研教育学-王道俊版教育学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教育学-王道俊版教育学名词解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王道俊版的教育学名词王道俊版的教育学名词1. 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礊 E?o 咟 砆 7紒;栻?2.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 8?侎?($洉影#=?3.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杳囥-? D 鈇 X 慧由?4.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

2、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硬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B 朴.淣GD ?千 H?A 5.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S逛庉 囎 *歪蛆舀踿?6.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姆? 苟 umD 複? 7.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

3、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G 遚 ?i?15L 鈄 8. 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份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趝:D?lt;? #a 紴矶?9.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尾部、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所长,获得最佳的发展。 頵渎驰?灨猾甤沐 10.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喦?夆 E 刯?O 鱻 txg 11. 教学

4、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个别短暂活动或操作活动。 莩W?诀 荂 x 塍 蟗 12. 教学方法组合: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稳定特点的教学活动的模式。 駫橳 h_“? 椂?氒 a 怑?13.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目?彪勻 昍原 D 踺 k,/ 14. 谈话法:亦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屾較囀秔% 蔕墛鲦笀 8 15.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3Yt?粗橗诜?16. 练习

5、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以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螄mQ;? j 転?贒唪 17.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老龄或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醕? *O? b 駥翌 Zm迠 18. 实验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和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覡?聪 嬶 坅峿? 19. 实习作业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方法。 I-裖痡殝? ?鵎 MI?20.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辩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实$吁踅? 柃 J

6、 拭澷? 21. 研究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J襨鍠 ?姳詗? 22. 传授接受教学:是指教师通过语言传授和示范操作使学生接受、掌握系统知识与技能的教学。 23. 问题发现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对问题的独立研究来发现、获取知识的教学。 韧 Sx24. 程序教学:是一种使用程序教材并以个人自学形式进行的教学 駢餍;嵀班 4 坓璴埻 25.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2A z7?犕 26. 班级上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序编成固定的班级

7、,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A 箐物菩?r-?j 鐞 4_ 27. 道尔顿制: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叙谈,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矢?(炬愀?J裮?28. 特朗普制:这种教学形式试图把大班、小班和个人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实行大班上课,即把两个以上的平行班合在一起上课,讲课时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由出类拔萃的教师担任;小班研究,每个小班 20 人左右,由教师或优秀生领导,研究、讨论大班授课材料;个别教学,主要由学生独立作业,部分作业指定,部

8、分作业自选,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題 z6?“ E 贐 c?驻? 29. 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包含哪些组成部分以及各组成部分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 ?T 抂/鹢?訳揼!U?30.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分析和评定。它以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教学设备、场地和时间等因素的有机结合的过程为评价对象,是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功能所作的评价。 男 ?Z 腺 E 樥蓡.$P? 39. 区分度: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序,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躾X8 膭辉 ?lt;?U 40. 论文式测验:是通过出少量的论述题要求学生系统回答以测定他们的知识与能力水

9、平的测验。 ? Hp 潵/櫏 匜喋痽41. 客观性测验:以评分客观而得名。它是通过出一系列客观性试题要求学生完成具有一定任务的作业来测定学生知识与能力水平的测验。 ?ys$尓敎 霔?畤畿螝 42. 标准化测验:是一种具有统一标准、对误差做了严格控制的测验。 $?何?韁 hG| 43. 电化教学: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学信息,以实现教学的优化。 ?懨桘?貕 軋榓 T 鐦%1?44. 教学媒体:是和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它主要分两类:一是印刷媒体,又称书本媒体,包括教科讲义、习题集、实验实习指南、学习指导书等等。另一是电教媒体,又称非书媒体、媒体,包括幻灯教材、

10、录音教材、电影教材等。 畏 E 烦腔 S 衕耜?|罺 45. 电教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主要用图像和声音表达教学内容,用电声、电光、电磁、电控等技术,进行制作与重放的一种音像教材。 頤?兒/Qd j 爃釐睯?46.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 U)v 驪訹= 縜刍_Ab? 47. 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社会

11、主义的品德的过程。 $ 孖(I 這 l by 抖6 撛“u 48. 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要求。 燂竊# Z“v 槞癥 -俳 L49.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他们言行一致。 佔齽纼朓 仸 ?褡*o 50.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h 旜 p鵷 U UDt 硯鍈 51.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

12、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 箜+!鲠(?襏? F%Y 52. 严格要求与并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并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Z 綅*鲆 9 NE 盩 2 崺?53.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p 鳆轼#? 檧耊埠?54. 在集体中教育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 敠07“?V?1 譍 h

13、9 55. 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昒?Y?3z B h? 56. 德育方法:是指用来学生思想认识、培养他们的品德的方法。 b?Ia 嶧 ?UF 疽 7?57. 榜样: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碉綖趣?猋?x:? 58. 锻炼: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 E 寗騗 f 磝 KK 臢 趸L 59. 修养: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

14、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 杳清枆兛8 ?A煜 60. 陶冶: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K皣?! ?瑏 9 磖 7.f 61.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是全面教育必要的组成部分。 C 敇*?lt; L|峵 3愎 O 62. 美育过程:是教师依据人的审美心理规律,引导学生通过审美活动,形成和发展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过程;是运用人类的审美经验和美的规律,影响学生的感官和心理,培养审美意识、发展审美能力过程。 /_?轃婁癌 圦 d 髡 2 鵊? 63. 美育原则:是按

15、照美和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所必须遵循的要求。 w 艛菉趁? ?W 鷯巫: 64. 体育:包括身体锻炼的教育和卫生保健教育两个方面。前者侧重于学生机体的培育,后者侧重于学生机体的保护。 Z?(h-? 璊囩乼 65. 体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向学生传授体育运动和卫生保健的知识、技能,促进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全面地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不断增强学生体质的过程。 (t 菏/y 晍 膰?-“瞒)?66. 劳动技术教育: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主要部门中适应面较广的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它是普通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磁仢?4 雂?鍗?Y?! 67. 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育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它是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组织形式。 ?觐?68. 班集体: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系统,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作风与传统。 徘 b 乙? ?v 漁 z 羥 p?69. 正式群体:是在校行政、班主任或社会团体的领导下,按一定章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