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248276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盐城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盐城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盐城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盐城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盐城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盐城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盐城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盐城市 2010 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 文 试 题一、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 (15(15 分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 分)A属望/前后相属 埋怨/隐姓埋名 曝光/一曝十寒B轧钢/相互倾轧 大度/度德量力 杂沓/纷至沓来C吭声/引吭高歌 差额/差强人意 呼吁/长吁短叹D刹车/名山古刹 效率/率性随心 没收/没精打采2下列各句中,没有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A经过首都中西医科研单位6个多月的不懈努力,世界上首个专门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药方“金花清感方”成功研制出来了。B从网上舆情看,超过98%的广大网民坚决支持和拥护市委、市政府扫黑除

2、恶的正确决定,高度赞扬公安机关取得的重大成绩。C在全球经济一片萧条的情况下,我国经济一枝独秀,关键是党中央的正确决策和领导,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起了决定性作用。D虽然我国粮食连续六年大丰收,但机械化水平不高,种粮的比较效益还是较低,同时还面临着极端气候增多、生态环境恶化。3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低碳经济低碳经济”三个方面的要素。(每条不超过 15 个字)(6分)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 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 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

3、理、先低端后 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 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15151542009 年 10 月 24 日,为救两名落水少年,长江大学陈及时等 3 名大学生不幸被江水吞没,英勇献身。这件事引起了社会的很大反响,大部分网友纷纷在网上发帖赞扬,但也有一些人态度冷漠甚至出现了冷嘲热讽的言论。请你写一句话发在网上,表明自己的看法。要求运用对比的手法,不超过 20 个字。 (3 分) 1010二、文言文阅读(二、文言文阅读(1919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韩建,字佐时,许州长社人也。少为蔡

4、州军校。僖宗还长安,建为潼关防御使、华州刺史。华州数经大兵,户口流散。建少贱,习农事,乃披荆棘,督民耕植,出入闾里,问其疾 苦。建初不知书,乃使人题其所服器皿床榻,为其名目以视之,久乃渐通文字。见玉篇 , 喜曰:“吾以类求之,何所不得也。 ”因以通音韵声偶,暇则课学书史。是时,天下已乱, 诸镇皆武夫,独建抚缉兵民,又好学。 乾宁三年,李茂贞复犯京师,昭宗将奔太原,次渭北,建遣子允请幸华州。昭宗又欲如 鄜州,建追及昭宗于富平,泣曰:“藩臣倔强,非止茂贞,若舍近畿而巡极塞,乘舆渡河, 不可复矣!”昭宗亦泣,遂幸华州。 建已得昭宗幸其镇,遂欲制之,因请罢诸王将兵,散去殿后诸军,累表不报。建已杀诸 王

5、,乃营南庄,起楼阁,欲邀昭宗游幸,因以废之而立德王裕。其父叔丰谓建曰:“汝陈、 许间一田夫尔,遭时之乱,蒙天子厚恩至此,欲以两州百里之地行大事,覆族之祸,吾不忍 见,不如先死!”因泣下歔欷。李茂贞、梁太祖皆欲发兵迎天子,建稍恐惧,乃止。光化元 年,昭宗还长安,自为建画像,封建颍川郡王,赐以铁券。建辞王爵,乃封建许国公。 昭宗东迁,建从至洛,昭宗举酒属太祖与建曰:“迁都之后,国步小康,社稷安危,系 卿两人。 ”次何皇后举觞,建蹑太祖足,太祖乃阳醉去。建出,谓太祖曰:“天子与宫人眼 语,幕下有兵仗声,恐公不免也。 ”太祖以故尤德之,表建平卢军节度使。 太祖即位,拜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祖性刚暴,

6、臣下莫敢谏诤,惟建时有言,太祖 亦优容之。太祖郊于洛,建为大礼使。罢相,出镇许州,太祖崩,许州军乱,见杀,年五十 八。 ( 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 卷四十 杂传第二十八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督民耕植 督:督促 B昭宗将奔太原,次渭北 次:停留C太祖以故尤德之 德:感激 D建蹑太祖足 蹑:紧跟6下列句子中,全都全都表现韩建工于心计、行事精明的一组是 (3分)建遣子允请幸华州 昭宗亦泣,遂幸华州因以废之而立德王裕 欲以两州百里之地行大事建蹑太祖足,太祖乃阳醉去 幕下有兵仗声,恐公不免也AB C D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 (3

7、分)A韩建出身低贱,熟悉农家的事情,面对多次遭受战争祸害、百姓流散的现状,他非常关心农耕,经常深入到乡间,了解百姓疾苦。B韩建开始不识字,后来通过努力学习,慢慢通晓文字,并且学习书史;在天下已乱的时期,只有他能够安抚兵民,又喜欢学习。C李茂贞再次攻打京城的时候,昭宗先是想逃奔太原,后又想要到鄜州,但韩建软硬兼施,最终将昭宗逼到他的“根据地”华州。D韩建本想废掉昭宗,另立德王裕;其父叔丰告诫他此举是灭族之祸,加上李茂贞、梁太祖皆欲发兵迎天子,最终使他罢了手。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乃使人题其所服器皿床榻,为其名目以视之。(4分) (2)因以通音韵声偶,暇则课

8、学书史。 (3分) (3)臣下莫敢谏诤,惟建时有言,太祖亦优容之。 (3分) 三、古诗词鉴赏三、古诗词鉴赏(10(10 分分)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杜 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注】九华山:宣州去舒州的必经之处。 的的:明亮、鲜明的样子。旆,旗帜。(1)首联叙写了什么内容?(2分)第二联写景的角度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分析。 (2分) (2)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3)第三联中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1分)全诗表达

9、上的主要特色是什么?(2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四、名句名篇默写(8 8 分)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不愤不启,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 ,笃行之。 (礼记中庸 )(3)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 (庄子逍遥游 )(4)西当太白有鸟道, 。 (李白蜀道难 )(5) ,凝绝不通声暂歇。 (白居易琵琶行 )(6)马作的卢飞快, 。了却君王天下事, 。 (辛弃疾破阵子 )(7)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 )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五、文学类文本阅读 (23(23 分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11

10、4 题。 壶口:倾听与倾诉孟德明一直感觉这是遥远的距离,它置身厚厚的黄土之中,从远古走来,不舍昼夜,经冬历夏。它饱览沧桑巨变而岿然不移,这该是多么恒久的坚持与把守!在浩瀚的史册中,它已经具象成华夏大地上的一个神明符号。一个夏末秋初的上午,我走进了这里的峡谷。高高远远的峡谷令我更有了“摇篮”的感觉,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被这黄河的涛声唤起,他们生活在这种声音里,采果、播种、繁衍,进行着最伟大的沿传。就在我怀着满腹遐想,保持那种惯性的仰视时,汽车把我们带到了一段开阔的河谷地带。此时,震耳的涛声已经撼动着我了。这声音是那样的雄阔,像雷声像虎啸像马嘶,给人以力量。这就是我的母亲河,它有时静止如淑女,有时激越

11、像侠客。这不正是滚滚历史洪流淘淋的性格吗?我便看到,在偌大的河床上已经有很多的身影,无论男女无论老幼,都站在一个地势较高的地方,静静地站立,如电影中的无声片样,在这里,大家不约而同地不由自主地保持这份静默。在这澎湃之中,我们每个人的声音都将会被它湮没,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学会倾听,寻找这涛声倾泻的语言。这群瀑流有大有小,每个人都能够默默倾听和对语。有的舒缓轻悄如小夜曲,有的激昂震荡如交响乐。这语言表达,我相信已经胜过百卷诗书。这时,我才感到,原来我意识中仰望的姿势不觉间变成了平视,探出目光,这瀑布就尽在视线中了。这就是我期望已久的瀑布吗?它不像其它那样高高在上,拉开距离,保持那种神秘。它与我们贴得

12、那样近,刚刚驻足,这夹带着泥土的溅起的瀑流就和我们撞个满怀了。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河啊,它对自己的儿孙始终敞开胸怀,倍加爱抚。这温润的泥土,是那样亲和地拉动我,以至我越发近距离地走向它,伸出手去抚摩它,却见它欢腾起来,像久违的亲人样笑语欢天。是啊,我们的黄皮肤可是你的颜色浸染的,我们的血管里激荡的是你的血流。这时,一阵轻风拂来,这泥土的馨香就满鼻满口了,它略带咸涩,一定是凝结着几千年的血雨腥风,一如历经岁月磨砺的母亲,在向它的儿子诉说沉实的往昔,在给我们以昭示,让我们双脚紧紧贴在这里的一片土地。就在这倾听中,我忽然感觉这瀑布保持了一个美好的动感姿态,是那种动中的静,是那静里的动。整体上看去,如一幅

13、油画,厚重凝练,这是一位大师的杰作啊。它置身大自然里,养育着怀抱中的儿孙。为什么千百年来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将它唤做母亲河,今天我终于找到了答案。那样澎湃,永远唱响母爱之歌,这就是我们华夏的根基啊,生生不息的那条血脉,从古及今,无休无止。此时,在这瀑布边有个身穿夹袄,头戴白羊肚毛巾的老汉,牵着头毛驴站立那里。这是一个很典型的黄土高坡似的农民形象,虽然我第一次来到这一带高坡,也立时在记忆里找到了珍存的对接点。老汉大概有 70 多岁,可站在壶口边,他依然露出温和纯真的笑容,像个稚气未脱的孩子。在这里,我相信每个人都会甩掉一身世俗的重负,来尽情地感受一份母爱与亲情的。老汉大概明白这点,专来这里供游人拍照留念的。我赶紧走上去,在他旁边,叫朋友摄下这个宁静持久的瞬间。我将会永久地珍存下去,他代表了我们黄河两岸儿孙往昔的绵绵记忆。我不禁静静伫立那里,手抚心胸,唤上一声,母亲,孩儿来了,来聆听您的教诲,来感受您的温情,来汲取您的无尽力量源泉。此时,我的脑海油然响起了黄河上常年摇船击水的汉子的浑厚高腔 我晓得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九十九道湾上,九十九只船九十九只船上,九十九根竿九十九个那艄公嗬呦来把船来搬这声音如此绵长,归来后久久地在我的记忆里回荡。(选自 2009 年 11 期散文百家 ,有删改)11文章题目为壶口:倾听与倾诉 ,从文中看“倾听”的内容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