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专业课 旅游学概论 本资源属于课本教材的辅助类笔记概括 最好配合教材使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247254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专业课 旅游学概论 本资源属于课本教材的辅助类笔记概括 最好配合教材使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考研专业课 旅游学概论 本资源属于课本教材的辅助类笔记概括 最好配合教材使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考研专业课 旅游学概论 本资源属于课本教材的辅助类笔记概括 最好配合教材使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考研专业课 旅游学概论 本资源属于课本教材的辅助类笔记概括 最好配合教材使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考研专业课 旅游学概论 本资源属于课本教材的辅助类笔记概括 最好配合教材使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研专业课 旅游学概论 本资源属于课本教材的辅助类笔记概括 最好配合教材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专业课 旅游学概论 本资源属于课本教材的辅助类笔记概括 最好配合教材使(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旅游学概论旅游学概论 第一章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第一节 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移活动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移活动 了解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移活动了解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移活动 第 2 页第 3 页 第二节第二节 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与发展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与发展 了解人类旅行需要产生的背景了解人类旅行需要产生的背景 第 4 页第 5 页 了解奴隶制社会的旅行发展了解奴隶制社会的旅行发展 第 5 页第 7 页 了解奴隶主阶级的享乐旅行了解奴隶主阶级的享乐旅行 第 7 页第 8 页 第三节第三节 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 了解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了解

2、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 第 8 页第 13 页 了解欧洲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了解欧洲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 第 13 页第 15 页 掌握封建社会旅行发展的特点掌握封建社会旅行发展的特点 1 旅行活动的发展同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有着直接的关系。2 在封建社会时期,各种非经济 目的的旅行活动虽然有新的发展和扩大,但贸易经商旅行仍然始终占居主导地位。3 封建 社会以农业经济为主,农村人口占统治地位。4 就非经济目的的旅行活动,特别是就消遣 性质的旅行活动而言,其参加者多为帝王、官僚、封建贵族、地主等统治阶级及其附庸阶 层。 第四节第四节 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 掌握产业革

3、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掌握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 1 产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从而使很多人的工作和生活地点发生了变化,即从 乡村转移到了工业城市。2 伴随着很多人工作和生活地点的变化,产业革命也改变了很多 人的工作性质。3 产业革命带来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4 产业革命所带来的技术进步,特别 是蒸汽机技术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改变了人们外出旅行的技术条件,并且使大规模的人 员流动成为可能。 了解旅游发展过程中的铁路时代了解旅游发展过程中的铁路时代 第 18 页第 19 页 掌握托马斯库克的活动与旅游业的诞生掌握托马斯库克的活动与旅游业的诞生 第 20 页第 26 页 第五节第五节 向现代旅游

4、过渡期间的技术发展及其对旅游活动的影响向现代旅游过渡期间的技术发展及其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了解向现代旅游过渡期间的技术发展及其对旅游活动的影响了解向现代旅游过渡期间的技术发展及其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第 26 页第 28 页 第六节第六节 二战后现代旅游迅速兴起和发展的原因二战后现代旅游迅速兴起和发展的原因 了解现代旅游的概念了解现代旅游的概念 现代旅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特别是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 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 掌握二战后旅游活动迅速发展的原因掌握二战后旅游活动迅速发展的原因 第一,战后世界人口迅速增加。第二,战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第三,交通运输工具的进

5、步缩短了旅行的时间距离。第四,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劳动者的带薪假期得以增加。第五,战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都普遍加快。第六,战后世界各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向新 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加之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对自己乡土以外乃至本 国以外的其他地区和国家的事物增加了了解,并因此产生兴趣。 第七节第七节 我国旅游业的历史发展我国旅游业的历史发展 了解解放前旅游业的发展了解解放前旅游业的发展 第 33 页第 35 页 了解新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了解新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第 35 页第 39 页 第二章第二章 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第一节第一节 旅游的概念旅游的概念 了解旅游

6、定义的类型了解旅游定义的类型 旅游定义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两类:其中一类是从理论抽象出发而下的定义,即所谓概念性 定或理论性定义;另外一类则是人们出于某些实际工作的需要,特别是出于旅游统计工作 的需要,而对旅游做出的比较具体的定义,即所谓技术性定义或实务性定义。 重点掌握作为旅游学研究对象的旅游之定义重点掌握作为旅游学研究对象的旅游之定义1“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 居,并且不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 ”2“旅游是人们离开其通常居住和工作的地方,短期暂时前往某地的旅行和在该地逗留期间 的各种活动。 ” 3 美国参议院领导下的一个研究小组曾提出:旅游“

7、是人们出于日常上班工作以外的其他 原因,离开自己居家所在的地区,到某个或某些其他地方去旅行的行动和活动。 ” 4 英国旅游局前执行官里考瑞什认为:“旅游是人的活动,即市场的活动,而非一项产业 的活动,总之,是流动人口对接待地区及其居民的影响。 ” 5 世界旅游组织在 1980 年马尼拉会议后,曾提出要用“人员往来”一语取代“旅游”一词, 对该用语的定义是指人们出于非移民及和平的目的,或者出于能够导致实现经济、社会、 文化及精神等方面的个人发展及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了解与合作等目的而进行的旅行活动。 6 旅游是“人们离开通常居住和工作的地方,暂时前往目的地的旅行和在该地停留期间所 从事的活动,以及为

8、满足旅游者的需要而创立的各种设施。 ”7“旅游可定义为在吸引和接待旅游者和其他来访游客过程中,由于旅游者、旅游企业、东 道地政府和东道地社会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 第二节第二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旅游活动的类型 掌握划分标准掌握划分标准 1 按地理范围划分,如:国内旅游、国际旅游、洲际旅游、环球旅游、区域旅游等等 2 按旅行距离划分,如:远程旅游、近程旅游。 3 按外出旅游的目的归属划分,如:消遣旅游、事务旅游、个人和家庭事务旅游。 4 按组织形式划分,如:团体旅游、散客旅游。 5 按计价方式划分,如:包价旅游、非包价旅游。 6 按费用来源划分,如:自费旅游、公费旅游。 7

9、按旅行方式划分,如:航空旅游、铁路旅游、汽车旅游、游船旅游、徒步旅游等等。 8 按活动内容划分,如:观光旅游、民俗旅游、考古旅游、探险旅游、文化旅游、特殊兴 趣旅游或专项旅游。 了解国际旅游了解国际旅游 第 48 页第 50 页 了解国内旅游了解国内旅游第 50 页第 51 页 掌握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的差别掌握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的差别 第一,从消费程度方面看,国内旅游的消费层次一般较低,而国际旅游的消费水平通常较 高。第二,从逗留时间方面看,国内旅游者在旅游地区的逗留时间一般较短,而国际旅游 者在旅游接待国的逗留时间通常比前者长。第三,从便利程度上看,国内旅游的开展一般 很少存在语言障碍,而且

10、不需要办理什么手续,而出国旅游时大都会遇到语言障碍问题, 而且必须办理各种规定的旅行手续。第四,从经济作用方面看,国内旅游消费只是促使国 内财富在区间的重新分配,并不直接带来国家财富总量的增加;而国际旅游则是国际旅游 者将其在客源国的所得收入用于在旅游接待国消费,所以会直接造成国家之间的财富转移。第三节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性质旅游活动的性质 掌握旅游活动的性质掌握旅游活动的性质 现代旅游活动是一种以不同地域间的人员流动为特征,涉及经济和政治等许多方面的社会 文化活动。 第四节第四节 旅游活动的特点旅游活动的特点 重点掌握旅游活动的特点重点掌握旅游活动的特点 现代旅游活动的普及性、规模发展的持续性

11、、空间分布上的地理集中性和时间分布上的季 节性。 第五节第五节 衡量旅游活动发展状况的指标衡量旅游活动发展状况的指标 掌握衡量旅游活动发展状况的指标掌握衡量旅游活动发展状况的指标 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和旅游支出、旅游者停留天数。 第三章第三章 旅游者旅游者 第一节第一节 旅游者的基本概念旅游者的基本概念 了解国际联盟的解释了解国际联盟的解释 国际联盟对旅游统计中“外国旅游者”作出了解释:外国旅游者“就是离开自己的居住国, 到另一个国家访问至少 24 小时的人。 ” 掌握罗马会议定义掌握罗马会议定义 罗马会议提出“游客”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到访目的地停留过夜的游客,在旅游统计中称 之为“旅游者” 。

12、另一类则是不在目的地停留过夜,而是当日返回或当日离去的游客,在旅 游统计中称之为“短程游览者”或“一日游游客” 。 掌握我国的统计口径掌握我国的统计口径 第 82 页第 83 页 了解国内旅游者的界定了解国内旅游者的界定 第 83 页第 86 页 了解我国国内旅游统计中的界定了解我国国内旅游统计中的界定 第 86 页第 87 页 第二节第二节 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 掌握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掌握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 1 足够的可随意支配收入;2 足够的闲暇时间;3 其他客观因素 第三节第三节 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因素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因素 掌握旅

13、游动机与个人需要掌握旅游动机与个人需要 第 97 页第 102 页 掌握旅游动机的类型掌握旅游动机的类型 1 身体方面的动机;2 文化方面的动机;3 人际方面的动机;4 地位和声望方面的动机;掌握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掌握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 心理类型、文化水平与受教育程度、年龄、性别、微社会环境 第四节第四节 旅游者类型及其需求特点旅游者类型及其需求特点 了解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者的分类了解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者的分类 (1)度假;(2)商务;(3)医疗保健;(4)求学;(5)公务会议;(6)家庭事务; (7)宗教;(8)体育活动;(9)其他 重点掌握旅游者的类型及需求特点重点掌握旅游者的类型及需求特

14、点 1 消遣型旅游者 第一,这种类型的旅游者在全部外出旅游人数中所占的比例最大。第二,消遣型旅游者外 出旅游的季节性很强。第三,消遣型旅游者在对旅游目的地和旅行方式的选择以及对出发 时间的选择方面,拥有较大程度的选择自由。第四,消遣型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停留时 间一般较长。第五,由于自费的缘故,消遣型旅游者在都对价格较为敏感。 2 差旅型旅游者 第一,他们在人数上虽然相对较少,但是在出行次数上却较为频繁。第二,由于他们的出 行是出于工作或业务的需要,因而不受季节的影响,或者说其出行没有季节性。第三,他 们对目的地的选择自由度较小,甚至根本没有选择余地。第四,在对旅游服务的要求方面, 他们较强调

15、舒适和方便,因而消费水平较高。第五,他们在价格方面不大敏感。 3 家庭及个人事务型旅游者 出行季节性较差;对价格敏感;没有选择旅游目的地的自由。 第四章第四章 旅游资源旅游资源 第一节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 掌握旅游资源的定义掌握旅游资源的定义 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环境的自然事物、文化事物、社会事物或其他任何客观 事物,都可构成旅游资源。 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 旅游资源划分为三大类,一类是自然旅游资源,一类是人文旅游资源,一类是以社会旅游 资源为代表的其他旅游资源。 重点旅游资源的特点重点旅游资源的特点 多样性、吸引力的定向性、垄断性、易损性、可

16、创新性 掌握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及价值决定掌握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及价值决定 第 125 页第 126 页 第二节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资源的开发 掌握开发的含义掌握开发的含义 “开发”一词通常是指人们为了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而致力从事的开拓和 建设活动。 了解开发工作的必要性了解开发工作的必要性 第 128 页第 130 页 了解旅游资源的评价标准了解旅游资源的评价标准 社会标准、历史标准、市场标准 掌握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掌握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 1 开发者的实力和资格;2 分析和预测市场需求;3 分析项目开发和经营的微观条件;4 分 析当地宏观社会经济条件 掌握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主要内容掌握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主要内容 1 解决和提高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可进入性。2 建设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3 建设旅游上层设施。 4 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与管理。 5 培训能够胜任专业水平旅游服务工作的人员。 重点掌握开发工作的原则重点掌握开发工作的原则 1 突出独特性的原则;2 力求经济的原则;3 注意保护环境的原则;4 统筹规划,分期开发 的原则。 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