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247222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省苏州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省苏州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苏省苏州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苏省苏州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 年苏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年苏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 23 题,满分 13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 05 毫米黑色墨 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 本人的相符合; 3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 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考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第一部分第

2、一部分(26 分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 分)(yu)_扬 真(zh) 新陈(di) 谢 一(qio) 不通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 分) 我珍惜从茫茫人海中提取的人生养料,滋润我的生活,激厉我的精神;我珍惜成功的经验, 也珍惜失败的教讯,磨砺我的意志,坚定我的信心;我珍惜生活的每一个片段,每一个过程, 锤练我的胆魄,丰富我的生活。成功与失败,经验与教训,都将熔进我的血肉,陪伴我去书写 更充实的人生。错别字改 正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 分)子曰:“_;思而不学则殆。 ”_,草色入帘青。(_陋室铭)长风破浪会有时,_。(李白行

3、路难)_,一览众山小。(杜甫 _)春蚕到死丝方尽,_。(李商隐 无题) 登斯楼也,_,_,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_岳阳楼记 ) 4名著阅读。(5 分) 汤姆和蓓姬在洞中历险迷了路,后来安然脱险。他们哪些做法是可取的?(3 分) _ 水浒传中农民起义事业发展到顶点的标志是什么?此后反抗斗争的战绩有哪些? (2 分) _ 5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3 分) 苏州馆位于上海世博园城市最佳实践区中部系列展馆 B113 馆内,展出主题为“苏 州古城保护与更新”,展馆为两层结构,488 平米的展馆区域里浓缩了苏州 2500 年的悠久文 化与文明。馆内有粉墙黛瓦,假山长廊,小桥流水等。在数十位婀娜多

4、姿的江南丽 人的映衬下,展馆更显姑苏迷人的古韵今风;耳边响起的吴侬软语苏州好风光更让游客设 身处地地来到了苏州。(1)第句是个病句,请使用规范的修改符号在句子上加以修改。_(2)第句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来并用相应的词语替换。_(3)请根据上面的文段,用简洁语言概括“苏州馆”的特点。_第二部分第二部分(44 分分)阅读下列两段选文,完成阅读下列两段选文,完成 610 题。题。(12 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 将驰之。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

5、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 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 【乙】宋公与楚人期战于泓之阳。楚人济泓而来。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济而 系之。 ”宋公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厄人,吾虽丧国之馀,寡人不忍行也。 ”既济,未毕陈,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 ”宋公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鼓不成列。 ”已陈,然后襄公鼓之,宋师大败。宋公:即宋襄公,宋国国君。期:约定时日。泓:水名,今河南柘城西。济:过 河。有司: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这里指宋国的子鱼。迨:趁着。既:尽,完了。 陈:通“阵” ,这里是摆好战斗队列的意思

6、。 6解释下列句中加的字。 (2 分) (1)彼竭我盈,故克之 克: (2)然后襄公鼓之 鼓: 7下列句子中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 分) ( ) 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A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 ) B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 ) 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 D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 )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 (2)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 译文: 9有人说鲁庄公“鄙” ,也有人说“不鄙” 。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简述理由。 (2 分)10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后,你认为宋国大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

7、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 1113 题。题。(8 分)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掌柜是决不责备的。而且掌柜见了孔乙己,也每每这样 问他,引人发笑。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说话。有一回对我说道, “你 读过书么?”我略略点一点头。他说, “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 ”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孔乙己等了许久,很恳切的说 道, “不能写罢?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用。 ”我暗 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而且我们掌柜也从不将茴香豆上账;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的 答他道, “谁要你

8、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 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 “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写字,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 惋惜的样子。 有几回,邻居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他便给他们吃茴香豆,一人一颗。 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 道, “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 ”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 “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 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 (鲁迅孔乙己)11根据文意,说说孔乙己“极高兴”

9、 “极惋惜”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 分) _ 12在给小孩分吃茴香豆这个情节上,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塑造孔乙己这个形象的? 表现了孔乙己怎样的性格特点?(3 分) _ 13本文与我的叔叔于勒一样,都是运用第一人称来写的,有什么好处?并请分别说说 两篇小说中“我”这一形象的意义与作用。(3 分) 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题。(10 分) 成为你自己成为你自己周国平 童年和少年是充满美好理想的时期。如果我问你们,你们将来想成为怎样的人,你们一 定会给我许多漂亮的回答。譬如说,想成为拿破仑那样的伟人,爱因斯坦那样的大科学家, 曹雪芹那样的文豪,等等。这些回答都

10、不坏,不过,我认为比这一切都更重要的是:首先应该 成为你自己。姑且假定你特别崇拜拿破仑,成为像他那样的盖世英雄是你最大的愿望。好吧,我问你: 就让你完完全全成为拿破仑,生活在他那个时代,有他那些经历,你愿意吗?你很可能会激动 得喊起来:太愿意啦!我再问你:让你从身体到灵魂整个儿都变成他,你也愿意吗?这下你或许 有些犹豫了,会这么想:整个儿变成了他,不就是没有我自己了吗?对了,我的朋友,正是这 样。那么,你不愿意了?当然喽,因为这意味着世界上曾经有过拿破仑,这个事实没有改变, 惟一的变化是你压根儿不存在了。由此可见,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最宝贵的还是他自己。无论他多么羡慕别的什么人,如果 让他彻头彻

11、尾成为这个别人而不再是自己,谁都不肯了。也许你会反驳我说:你说的真是废话,每个人都已经是他自己了,怎么会彻头彻尾成为别 人呢?不错,我只是在假设一种情形,这种情形不可能完全按照我所说的方式发生。不过,在 实际生活中,类似情形却常常在以稍微不同的方式发生着。真正成为自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 事。世上有许多人,你可以说他是随便什么东西,例如是一种职业,一种身份,一个角色,惟 独不是他自己。如果一个人总是按照别人的意见生活,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总是为外在的 事务忙碌,没有自己的内心生活,那么,说他不是他自己就一点儿也没有冤枉他。因为确确 实实,从他的头脑到他的心灵,你在其中已经找不到丝毫真正属于他自己的

12、东西了,他只是 别人的一个影子和事务的一架机器罢了。那么,怎样才能成为自己呢?这是真正的难题,我承认我给不出一个答案。我还相信,不 存在一个适用于一切人的答案。我只能说,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真切地意识到他的“自我” 的宝贵,有了这个觉悟,他就会自己去寻找属于他的答案。在茫茫宇宙间,每个人都只有一 次生存的机会,都是一个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存在。正像卢梭所说的,上帝把你造出来后, 就把那个属于你的特定的模子打碎了。名声、财产、知识等等是身外之物,人人都可求而得 之,但没有人能够代替你感受人生。你死之后,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再活一次。如果你真正意 识到了这一点,你就会明白,活在世上,最重要的事就是活出

13、你自己的特色和滋味来。你的人生是否有意义,衡量的标准不是外在的成功,而是你对人生意义的独特领悟和坚守,从而 使你的自我闪放出个性的光华。在历史上,每当世风腐败之时,人们就会盼望救世主出现。其实,救世主就在每个人的心 中。耶稣是基督教徒公认的救世主,可是连他也说:“一个人得到了整个世界,却失去了自我, 又有何益?”这一句话值得我们永远牢记。14.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15.请你为“真正成为自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2 分)_16.“怎样才能成为自己呢?这是真正的难题,我承认我给不出一个答案。 ”你能给出一个 答案吗?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怎样才能成为自己” 。 (3 分)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