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三中2010届高三联考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247190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昌三中2010届高三联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南昌三中2010届高三联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南昌三中2010届高三联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南昌三中2010届高三联考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南昌三中2010届高三联考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昌三中2010届高三联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昌三中2010届高三联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师大附中、临川一中、南昌三中 2010 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 2009.12命题人:南昌三中 聂水兰 审题人:江西师大附中 朱澄能考生注意: 1本试卷设试卷、卷和答题纸三部分,试卷所有答题都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3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试卷满分为 150 分。第第卷(共卷(共 36 分)分)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有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贮存(zh)人才济济(j)梵文(fn)不落窠臼(k) B模样(m)空穴来风(xu)翘楚(qio)烜(xun)赫

2、一时 C潜伏(qin)靡靡(m)之音尽(jn)管 徇私舞弊 ( xn) D佣人(yng)模棱两可(lng)肖像(xio) 不稂不莠(l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肆无忌惮 两全其美 事必恭亲再接再厉 B乐不可知 声名鹊起 触目惊心人情世故 C一诺千金 各行其是 厉行公事无上光荣 D振聋发聩 额手称庆 百步穿杨画地为牢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公平竞争反映了人类在竞技场上的精神追求和道德 ,在当今社会中,正为其他许多领域所 提倡。 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 ,中国经济受到的冲击和影响逐步呈现。 当面对生命的疑惑,找不到答案,有迫切的需要,

3、而不能解决时,人们便会向他们所信的“神明”。 A准则曼延祈求B准则蔓延祈求 C规则曼延乞求D规则蔓延乞求 4下面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2009 年广州车展会上, “富二代” 抢购 800 多万一辆的豪华车“迈巴赫 62”,真是石破天惊,令 人咋舌。 B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兼容百家,在诸多研究领域都卓有建树,被人们誉为学界泰斗, 真可谓众望所归。 C在德国,由于金融经济危机,人们重新对卡尔马克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马克思深入分析资 本主义的经典著作资本论成了畅销书,颇有洛阳纸贵的味道。 D姚明本赛季不仅能内线强打得分,而且也能外线投篮命中,表现近乎完美。他能取得今天的成

4、 功,并不是一挥而就,而是与他过去几个赛季的努力分不开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2010 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一次探讨新世纪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将是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 旋律的交响乐。 B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寒流正侵蚀我国实体经济,为了“驱寒保暖”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扩内 需,保增长”的应对措施,积极扩大消费特别是农村消费。 C今年的 4 月 22 日是第 38 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做起” 。 确定这样一个主题,目的是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 D奥巴马建立平等伙伴关系的主张和他谦恭自省的态度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是一个真正

5、 具有国际视野、能为美国开辟崭新未来的总统。二、 (9 分,每小题 3 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秦始皇将方孔圜钱作为统一货币的原因有两种说法,一是钱铸成后要进行锉边等加工,把方形细木 棍插入方孔,可以使钱固定不动,便于操作。方孔钱也便于钱上文字的定位。另一种说法被学界普遍认可, 即秦始皇笃信当时极为流行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方与圆,象征着“万物周事”的自然;“圜者中规,方者 中矩”,又象征“规矩”的权威、法的权威。 吕氏春秋的解释可能最合适皇帝的口味:“天道圆,地道方,圣 王法之,所以立上下。 ”故而有学者认为,秦始皇时,圆形方孔的“半两”钱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信仰,已

6、然是神权的象征了。 说到这儿,我们不能不感佩古代中国人的智慧。一枚钱币,竟能将春秋战国几百年间政治、哲学等诸 多因素融合的文化核心体现出来。而古代希腊、罗马和波斯等国早期的钱币,仅为防伪而刻有帝王头像、 复杂的纹章和印玺图案,比较起来,中国的圆形方孔钱体现了中国人对天地时空无限丰富的想象,承载 了更为厚重的文化信息,要“神”得多。如果我们能从钱币本身的钻研中走出来,看一看它成长初期的社 会背景,也许会对它身负“神力”的原因有更深刻的了解。 事实上,自春秋战国,一直到秦汉国家一统,中国各个区域的商业发展已经颇具规模。比如春秋五霸 之首的齐国,商业已经相当发达,至战国后期,齐国的城市居民已有四百万

7、以上,占到齐国总人口据 专家测算大概有五百万至七百万的一半以上。至西汉初期, “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 是以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我们从货殖列传中 看到的西汉社会,不但有富可敌国的大富豪,而且有倾郡、倾县、倾乡里的众多小富豪,可见西汉初期的 社会,是一个经济蓬勃、百业兴隆的社会。 “无盐氏”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中国历史上较早的富翁之一。从他的发家史我们或许可以对西汉社会有 个窥斑见豹的了解。西汉吴楚七国之乱时,京师长安的列侯封君从军,向当时的“子钱家”借贷。子钱家因 成败未决,不肯借。无盐氏便以十倍的利息出千金借贷。不久,吴楚之乱平息,

8、他得到十倍利息的还款, 遂成关中巨富。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西汉社会借贷子钱这一行业的兴旺。经济史学专家、香港树仁学院经 济系教授宋叙五先生甚至认为,从中可见当时政治上的有权者不会借着政治权力而欺压平民,强令子钱 家借钱,也不会赖债。而平民有钱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自己的商业行为,政权、兵权,完全不会干 扰这一件商业行为。这是一种良好的政治气候及商业气候可惜这样的“气候”自西汉初期以后,再也 没有了。他认为胡适晚年的入室弟子、史学家唐德刚教授说西汉本来可以走上资本主义社会的观点“诚为有据而言”。 我们暂不论西汉走上资本主义社会的可能性有多大、以及这种社会形态萌芽又如何被斩断,只看在 当时的社会里,

9、人们存有崇拜金钱财富的观念是太正常了。司马迁在货殖列传有如下传世之说:“天下 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人之趋利,若水之就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 ”那么,利之所聚的“钱”、几乎能决定人的命运的“钱”、有着神圣血统且凝聚着天地伦理的“钱”又被推上 “神坛”拜将起来,顺理成章。可以与此相呼应的是,恰在西汉时,被称为“摇钱树”的明器出现了。 如此看来,在古代中国人的心目中, “钱”的身上具有超乎自然的神秘力量,可以战胜妖邪并寄托人间 的祈愿,是可以理解的了。中国人的宗教观相当实用,神灵也比较分散、灵活,有学者略统计一下,就有 三百余位,且不少神仙都有着助人为乐的情

10、操。那么,在这大大小小的诸神中,会不会有一位“钱”的代表 “钱神”? (节选自中华遗产2009 第 1 期)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中的“方与圆”,象征着“万物周事”的自然;“圜者中规,方者中矩”, 又象征“规矩”的权威、法的权威。 B古代希腊、罗马和波斯等国早期的钱币,为防伪而刻有帝王头像、复杂的纹章和印玺图案,和 中国的古钱币相比较,中国的古钱虽然体现了当时的文化核心和对天地时空的无限丰富的想象, 但造型单一,其防伪性能自然就要降低许多。 C战国后期的齐国,城市居民已有四百万,占到齐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充分说明了当时齐国商 业经济的发达和巨大

11、规模。 D “摇钱树”等明器的出现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西汉时期钱被推上了神坛,成为人们膜拜的对象。7以下各项对西汉经济发展的论述中,结论有误的一项是( ) A西汉初期,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的描述让我们看到当时的社会,是一个经济蓬勃、百业 兴隆的社会。 B西汉初期社会有良好的政治气候及商业气候,即使在动荡的时期也是如此,而这样的“气候”自 西汉以后就很少见了。 C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的说法“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证明了钱有着 神圣血统且凝聚着天地伦理这一观点。 D当时的社会里,因为商品经济的发达和繁盛,人们存有崇拜金钱财富的观念是很正常的。 8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

12、项是( ) A圆形方孔的古钱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信仰,体现了中国人对天地时空无限丰富的想象,承载 了更为厚重的文化信息,因此显得“神”。 B钱成为利之所聚、决定人的命运、有着神圣血统且凝聚着天地伦理的东西,也成为人们膜拜的 对象。 C根据 “无盐氏”的发家史,我们可以了解到西汉社会平民有钱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自 己的商业行为,政权、兵权完全不会干扰这一件商业行为。 D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体现钱的神力,一是文化内涵,一是钱本身体现出来的商业价值。 三、 (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徐铉,字鼎臣,扬州广陵人。十岁能属文,不妄游处。仕吴为校书郎,又仕南唐李昪

13、父子,试知制诰, 与宰相宋齐丘不协。时有得军中书檄者,铉及弟锴评其援引不当。檄乃汤悦所作,悦与齐丘诬铉、锴泄机 事,铉坐贬泰州司户掾,锴贬为乌江尉,俄复旧官。 时景命内臣车延规、傅宏营屯田于常、楚州,处事苛细,人不堪命,致盗贼群起。命铉乘传巡抚。铉至 楚州,奏罢屯田,延规等惧,逃罪,铉捕之急,权近侧目。及捕得贼首,即斩之不俟报,坐专杀流舒州。周 世宗南征,景徙铉饶州,俄召为太子右谕德。景死,事其子煜为礼部侍郎,通署中书省事。宋师围金陵,煜 遣铉求缓兵。时煜将朱令赟将兵十余万自上江来援,煜以铉既行,欲止令赟勿令东下。铉曰:“此行未保必 能济难,江南所恃者援兵尔,奈何止之!”煜曰:“方求和解而复决

14、战,岂利于汝乎?”铉曰:“要以社稷为计, 岂顾一介之使,置之度外可也。”煜泣而遣之。及至,虽不能缓兵,而入见辞归,礼遇皆与常时同。及随煜 入觐,太祖责之,声甚厉。铉对曰:“臣为江南大臣,国亡罪当死,不当问其他。”太祖叹曰:“忠臣也!事我 当如李氏。”命为太子率更令。太平兴国初,李昉独直翰林,铉直学士院。从征太原,军中书诏填委,铉援 笔无滞,辞理精当,时论能之。师还,加给事中。淳化二年,庐州女僧道安诬铉奸私事,道安坐不实抵罪, 铉亦贬静难行军司马。 初,铉至京师,见被毛褐者辄哂之,邠州苦寒,终不御毛褐,致冷疾。一日晨起方冠带,遽索笔手疏, 约束后事。书讫而卒,年七十六。铉性简淡寡欲,质直无矫饰。

15、铉有文集三十卷,质疑论若干卷。(节选自宋史徐铉传)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见被毛褐者辄哂之 哂:讥笑 B十岁能属文,不妄游处 游:游玩,游览 C通署中书省事 署:代理 D辞理精当,时论能之 能:认为有才能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檄乃汤悦所作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煜以铉既行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C方求和解而复决战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D礼遇皆与常时同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徐铉“性简淡寡欲,质直无矫饰”的一组( )十岁能属文,不妄游处及捕得贼首,即斩之不俟报 方求和解而复决战,岂利于汝乎臣为江南大臣,国亡罪当死,不当问其他 援笔无滞,辞理精当,时论能之终不御毛褐,致冷疾 A B C D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铉奉李景之命巡察,到楚州时,上书请求停止屯田,车延规等畏罪潜逃,徐铉追捕很急,令权贵对他刮目相看。B徐铉跟随军队出征太原时,军中需要撰写的诏书很多,但徐铉执笔写来,言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