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洋务运动》同步练习(鲁教版七年级上)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246997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课《洋务运动》同步练习(鲁教版七年级上)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7课《洋务运动》同步练习(鲁教版七年级上)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7课《洋务运动》同步练习(鲁教版七年级上)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7课《洋务运动》同步练习(鲁教版七年级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课《洋务运动》同步练习(鲁教版七年级上)(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7 7 课课 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一、单项选择1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C 兴办新式学堂 D 改革政治制度2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业,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据此,我们更能看出洋务运动是( )A 一次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运动B 一次资本主义的民族革命运动C 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D 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3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是( )A 军事企业未盈利B 民用企业亏损C 北洋舰队覆没D 福建水师覆没4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生产的积极影响是( )A 使中国走上了富强道路B 客观上刺激了中

2、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 消除了清政府内外交困的统治危机D 完全消除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5洋务运动失败留下的深刻教训是( )A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B 学习西方技术的同时要学习西方的制度C 学习西方必须推翻封建制度D 学习西方必须运用革命方式6在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 )A制夷 B自强 C灭洋 D求富7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是( )A李鸿章 B.曾国藩 C奕訢 D.张之洞8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清王朝内部的顽固派和洋务派的分歧主要体现在( )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镇压人民反抗斗争C.抵抗外族,维护天朝大国 D.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9对洋务运动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中国走上了

3、富强的道路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一定程度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D.引进了一些先进生产技术。二、看图读史:汉阳铁厂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京师同文馆请回答:1 上面这些实业是哪次运动中兴办的?2 这次运动的是在什么背景开始的?3 其目的是什么?4 其中的发动者、代表人物有哪些?5 是在什么时间?6 提出了什么口号?7 其运动的任务、内容是什么?8 怎样来评价这次运动?附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1D 2C 3C 4B 5B 6D 7C 8A 9A二、看图读史:(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3)发动者

4、: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4)代表人物:奕(中央)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地方)(5)时间:从 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开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结束于甲午中日战争)(6)口号和任务:前期:“自强”主要任务是发展军事工业;后期:“求富”主要任务是发展民用工业。(7)内容: 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神州船政局)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筹建海军;(南海、北洋、福建三支水师)兴办新式学堂。 (京师同文馆,1862 年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8)评价: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局限性: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积极性: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