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萝岗区201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246924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市萝岗区201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广州市萝岗区201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广州市萝岗区201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广州市萝岗区201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广州市萝岗区201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州市萝岗区201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市萝岗区201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 年萝岗区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年萝岗区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语文语文(一)(一)本试卷分三部分,共 22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同时填写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 2B 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2.选择题答案用 2B 铅笔填涂;将答题卡上选择题答题区中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

2、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积累与运用(共 34 分)一、 (6 小题,19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分) A.嘹亮 眼花缭乱 潦草 星火燎原B.怠慢 心旷神怡 陶冶 百战不殆C.沉醉 鞠躬尽瘁 粉碎 猝然长逝D.撒娇 清澈见底 撤销 南辕北辙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 分) A.陷阱 钉书机 锦绣河山 搬师回朝 B.脉搏 一刹那再接再厉 世外桃源 C.震憾 缔造者前赴后继 通霄达旦

3、 D.反应 渡假村怡然自得 弱不经风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截止 3 月 31 日,报名参加全市初中作文大赛的学生大约有 500 人。 B.新领导一到任,就解决了我家的住房问题,一家人感动得以泪洗面。 C.游客在桃花的海洋中拍照、嬉戏,品味着醉人的花香,享受着暖暖的阳光。 D.大多数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各科成绩,至于思想品德方面,就不以为然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今天是小红十五岁的生日,可是同学和老师没有一个人记得,她心里十分难过。 B.王老师的心理健康讲座,拨动着同学们的心弦,在极度的振奋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C.这家化工厂排出大量

4、废气和噪声,周边居民意见很大,纷纷打电话到环保部门投诉。 D.虽然这是一次重要的考试,但考试开始后,大约过了半小时,就有人陆续交卷了。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春天,别处的草青了,树绿了, ;夏天,烈日当空, 。此情此景,促使人 产生了对色彩的强烈渴望,渴望郁郁葱葱的树、斑斓多姿的花。那里,远远望去,红花绿叶比比皆是 这里,映入眼帘的却是一片单调的砖瓦色 砖铺的地面像火炉那样发着热,叫人焦躁难忍 院里的一块绿色兰绒,转眼间,变成了缤纷五彩的锦缎A. B. C. D. 6.请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三个短句,保持语意不变,可适当增删个别字词。 (4 分)西游

5、记是明代文学家吴承恩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经过加工创作的一部故事情节曲 折、人物形象生动的古典长篇章回体小说。答: 二、 (2 小题,15 分) 7.古诗文默写。 (10 分)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4 分)A.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B.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C.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年最是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D.世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E.无何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F.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任选 4 题,多选则按前 4 题计分) (4 分) 子曰:“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论语里仁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 (曹操龟虽寿 ) ,一夜乡心五处同。 (白居易望月有感 ) 池上碧苔三四点, ,日长飞絮轻。 (晏殊破阵子 )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范仲淹苏幕遮 )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 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名句。 (4 分,其中加 2 分,加分后第 7 题不能超过 10 分。 ) 雨常常眷顾南方,雪往往倾情北国。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君问归期未有 期, ”这南方的雨啊,在兰溪,在巴山,打湿了苏轼的衣衫和李商隐的

7、思绪。 “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听着南国的风雨,梦中又回到了北方 铁骑飞驰的战场;“ , ”,岑参面对北方的雪景, 眼前仿佛出现了江南梨花在春风中盛开的景象。8.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5 分)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 (塞翁失马 ) 富: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 宾客: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小石潭记 ) 上: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隆中对 ) 日: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 得: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阅读与鉴赏(共 56 分)三、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9 91111 题。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8、。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 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自非亭午夜分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 B.或王命急宣稍稍宾客父,或以钱币乞 C.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D.故渔者歌曰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9、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章第段以生动简练的笔墨描写三峡之山,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文章第段按照夏春冬秋的顺序分别描写了三峡之水在不同季节的特点。 C.文章语言凝练, “清荣峻茂”四字再现了三峡“水清、树茂、山高、草盛”的特点。 D.文章在描绘三峡的景物时,既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手法,也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 分)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文: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文: 12.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6 分) 赤 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自将磨洗认前朝”中的“

10、前朝”是指什么朝代?(2 分)答: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现了什么主 旨?(4 分) 答: 四、 (9 小题,4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一)阅读下文,完成 13131414 题。题。 (6 分) “温室效应”与“阳伞效应”在近百万年的地球气温变迁中,严寒的冰河期和温暖的间冰期曾交替出现。在冰河期,陆 地冰川遍地,海水相对减少,海平面比今天要低 100-145 米。而在间冰期,冰川融化,海平面 比今天要高 15-30 米。今天,人类居住的地球冰河尚未完全消失,可认为是处于冰河期的末 尾。现在令人关注的是:地球今后是继续变暖使冰河期彻底结束而迎接间

11、冰期到来呢?还是 再次从寒冷又进入一个新的冰河期?人类对此虽尚难以预测,但“温室效应”和“阳伞效应”能 给我们提供某些启示。人类对地球气温变化的干预能力虽然极其渺小,但因为地球表面温度的平衡是以十分微 妙的力学关系来维持的,只要对它施以较少的能量,就有打破热平衡的可能。人类活动可使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尘埃、水汽等增加,改变大气的成分,也能影响大气的透明度和热能辐射,从而导致地球气温发生变化。而导致地球气温变化的主导因素,是“温室效应”和“阳伞效 应”。地球外围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能够透射太阳短波辐射,使热能容易到达地球表面;而对 地面的长波辐射又有极强的吸收能力,即能将地球释放的热能截留在二氧

12、化碳层内,不致逸 入宇宙空间,同时通过逆反射又将热能返回地面。所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稍有增加,就会 导致地面温度上升,全球气温变暖,即为“温室效应”。而“阳伞效应”实质上是大气中人为尘埃的气候效应。大气中除火山爆发等自然原因产生 尘埃外,人为因素产生的尘埃日益增加。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的发展,通过工厂、交通工 具和家庭炉灶及焚烧垃圾等产生的烟尘、废气,正越来越多地散发着大量的微尘离子,造成 大气污染。对大气尘埃的气候效应,一般认为微尘能把阳光反射回宇宙空间,从而减少和削 弱到达地面的辐射能,这样使地球表面温度降低。大气尘埃所起的这种“遮阳伞”的作用称为 “阳伞效应”。此外,尘埃还有吸湿特性,可

13、把周围的水汽凝结在自身表面,促进和增加云雾的 形成。云雾又能阻挡和减少太阳辐射到达地面,也可使地面降温。如果大气污染使下层云量 增加到一定限度时,就会使冰河期再现。综上可看出,当地球稳定的热平衡,因人为的因素而被打破时,就会导致地球气候的急剧 变化。但这其中是“温室效应”作用强,还是“阳伞效应”影响大,人们还难以定论。许多科学家 认为地球正在变暖,这样会导致冰川融化;而也有些气象学家根据多方面的气象资料分析, 认为地球将进一步变冷,可能面临着一个新的小冰河期的到来。对于这一全球性的气温问题, 到底是正在变暖还是逐渐变冷,科学家们正在积极探索之中。(选自杨叔子主编探索未知世界 ,有删改) 13.

14、根据文意,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对地球温度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二氧化碳对地面的短波辐射有极强的吸收能力,能截留住地球释放的热能。B.将地球释放的热能截留在二氧化碳层内,同时通过逆反射又将热能返回地面。C.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稍有增加,就有可能破坏地球热平衡,导致全球气温变暖。D.二氧化碳能够透射太阳短波辐射,使热能容易到达地球表面从而使地面增温。 14.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下列推论不成立的一项是(3 分)13.A 14.D14.D A.目前地球尚处于冰河期。B.二氧化碳和人为尘埃分别是“温室效应”和“阳伞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C.无论是“温室效应”还是 “阳伞效应”,都有可能使地球气候发生急剧变化。D.“温室效应”和“阳伞效应”此消彼长,将导致地球冷暖平衡。 (二)阅读下文,完成(二)阅读下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