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01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三)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245935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201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三)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浙江201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三)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浙江201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三)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浙江201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三)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浙江201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三)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201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201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三)(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嘉兴市高三教学测试(二)浙江省嘉兴市高三教学测试(二)语语 文文本试卷满分 I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枝柯 坎坷 苛求 百舸争流 B 蠕动 儒雅 糯米 孺子可教 C渎职 赎罪 案牍 穷兵黩武 D寒暄 喧闹 萱草 煊赫一时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学生凡语”橱窗内展示的,是学生们对人生的独特感悟。从文辞内容的锤练,到版面美工的设计,都让观赏者感叹不已。 B中航集团总经理孔栋昨天透露,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2009 年航空业行业需求依然不足,客坐率

2、、票价水平难以有实质性提高。 C公共服务的质量,说到底,主要还是政府职能转换以及基于此的民主法治、宪政体制不断健全完善范畴内的课题。 D民间文化也是民族精神的载体。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民间文化从未得到过与精英文化同等的地位,始终停留在口传心受、自生自灭的阶段。 3下列句子中加点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打开张韶涵潘多拉专辑一如打开了潘多拉盒子,童趣的、魔幻的、绚丽的、惊奇的音乐世界将会让大家的视听尽情畅游。 B以分发给每人一百元钱然后遣散的方式来应对民工集体追索欠款,德隆建筑公司的这种做法也只能是扬汤止沸,对问题的解决是毫无帮助的。 C服饰是人们生活水平、思想观念的体现。现在的女孩子个个都

3、是花枝招展,绿肥红瘦,同 20 世纪 60 年代全国一片绿军装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D-位外地的教授朋友,同我谈起了景德镇,他对那些闻名遐迩的瓷器不赞一词,而是深情地说:你们这里的风景,真优美啊!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三十年后的今天,敢为人先的小岗人重新在黄土地上做文章,搞试验,摸索出一条新路,让昔日分到各户的田地的使用权流转起来。 B 和平区志愿者协会开展了围绕“文明迎奥运”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成立了 100 支奥运志愿小分队,到繁华商业区志愿服务。 C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有关负责人昨天表示,9 月 20 号后是否取消机动车单双号限行的做法尚未确定,降低交通压力的具体措施将在

4、稍后公布。 D多个国家的航天专家对“神七飞天”予以积极评价,认为这将会改变国际空间技术合作,并期待中国成为太空领域国际合作的重要伙伴。 5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主要内容,字数不得超过 15 个。 (3 分)西部大开发不仅仅是西部地区的事情,同时是东部地区进一步发展乃至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西部开发只能走环境与经济“双赢”的道路,把加强生 态环境保护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与紧迫任务,将发展特色经济与绿色经济 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从而有效地促进西部民族地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西部民族地区要发展,经济发展是核心,但绝不能将经济建设、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对立起来。应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维护

5、生态平衡,实现跨越式发展。 6仿照示例,请你从“分享、尝试,磨难”三个词语中任选两个,为自己写两句警句。 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简洁、深刻,有哲理意味,不得抄袭。(4 分) 示例:自由一一只有将名利之念逐出欲望之界后,自由才会在我的心中安家。 7请你就下述材料写一则不少于 80 字的新闻点评,要求观点明确,并阐述理由。(5 分)2008 年 7 月 8 日北京青年报报道,日前,沈阳市数万名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和学生一起参加了期末考试,在此之前,该市八千多名高中专任教师和学生一起参加了市教研室统一组织的教学质量监测。近日,沈阳市教育局作出决定,教学质量监测的对象不再只是学生,要扩大到教师层面,

6、并将考试作为对教师评价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现代文阅读(共 32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811 题。 (12 分) 危机事件中的科学传播模型自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先后出现了几种颇有影响的科学传播模型。其中以杜 兰特的缺失模型、民主模型和温尼的内省模型为代表。缺失模型的主要观点是:科 学知识是绝对正确的,然而公众缺少科学知识,故需要提高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而学术界批评者认为,它“把科学与公众的基本问题看作是公众的无知或公众对科 学事实和理论的不理解,这种看法是有问题的” 。杜兰特后来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并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的民主模型,其主要观点是

7、:科学决策也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即 使公众没有机会充分接触科研领域的科学,也并不影响他们参加对科学问题的讨 论;而且实际上公众对社会生活领域中的科学更具有发言权。正是基于“公共领域 中的科学”这一前提,民主模型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必要性,强调科学家应与公众平 等对话,以提高科学传播的有效性。温尼则进一步注意到,科学只有把自己置于具体的语境中,并结合地方性的公 众知识,才能获得公众的足够信任。遗憾的是,大多数科学家并没有很好地意识到 这一点。换言之,他们尚不具备内省能力。而公众却由于他们所处地位的特殊性而 具备了相应的内省能力。温尼认为,公众的内省能力使其一方面对科学知识表示沉 默;另一方面不再对科

8、学知识保持高度的信任。这意味着科学家再也不能采取一种 自上而下的单向方式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了。科学家在处理具体的科学问题时,应 与公众进行更多的沟通。总之,传统的科学传播模型倾向于认为, “科学理论产生于 实验室,并且首先通过会议和各种非正式印刷品进行传播,最后形成正式出版物,这 才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科学” 。但就危机事件中的科学传播而言,情况显然并非 如此简单。在危机事件中的科学传播模型里,一方面,科学知识由科学家通过大众传媒传 播给公众;另一方面,外行知识也同时通过大众传媒和人际传播途径,由外行专家传 播给公众。科学传播的过程,则因此而成为了两种知识通过彼此竞争、相互融合,向 公众传播的过

9、程。公众最终获得的知识既有科学知识,也有外行知识。不仅如此, 公众并不会因为知识的来源是否权威而厚此薄彼。相反,这两种知识是否同公众的 经验和常识等辅助知识相冲突,才是决定公众究竟信任哪种知识的最重要因素。例 如, SARS,的源头为野生动物”一说是来自科学家的科学知识。 “食醋熏蒸可防治 非典”和“烟熏艾草可防治非典”则是来自外行专家的外行知识。有趣的是,这两种 说法都在不同程度上获得了部分公众的信任。事实上,即使是两种防治的说法还有 不小的区别,前者是始终未经验证的外行知识,而后者则是在后来经过了验证的外行知识。换言之,科学知识与外行知识间并非泾渭分明,一些外行知识同样可能会由于经 过了反

10、复地验证而最终成为人们通常所理解的科学知识。对于危机事件中的科学传播而言,我们必须重新思考通常并不被科学家与大众传媒所 重视的外行知识在科学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8下列对几种“科学传播模型”的表述与原文不符合的一项是 ( )A杜兰特的缺失模型是建立在认为公众对科学的无知基础上的,因而学术界批评者认为这种看法是有问题的。B杜兰特的民主模型是在修正其缺失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核心是科学家应与公众平等对话。C温尼的内省模型认为,大多数科学家并没有意识到公众的内省能力在科学传播中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D危机事件中的科学传播模型里,科学知识和外行知识是通过彼此竞争,相互融合,向社会公众进行传播的。 9

11、下列不属于“提高科学传播的有效性”因素的一项是 ( )A科学家要提高公众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引导他们参与科学。B 科学应结合地方性的公共知识,并能获得公众的足够信任。C科学家能主动地和公众进行沟通,公众对科学也有发言权。D科学知识应更多地与公众的经验和常识等辅助知识造成冲突。 10下列有关“外行知识”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外行知识是否受信任,取决于同公众的经验和常识相融洽的程度。B外行知识在危机事件的科学传播中和科学知识起的作用是同等的。C外行知识通过大众传媒和人际传播,由外行专家传播给公众。D外行知识经过反复地验证有可能成为所谓的科学知识。 11请简要概括危机事件中应采用的正确的

12、科学传播方式。(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6 题。 (20 分) 秋以为期 夏 磊已经中秋了,院子里的几株四季桂却迟迟没有开花,像是忘记了以往的约定。 而每到这个时节,在老家生活的那段时光以及深藏心底的一些人和事,总是会在不 经意的时候,像一缕秋天的晨雾一样轻柔地飘进我的梦里,纯净地覆盖在我的心上。每年,当连通着长江的河水由浑转清的时候,我知道秋天就要来临,水边的蓼 花应该盛开了。其实在老家的时候,我并不知道那花叫蓼花,我们都称它狗尾巴花。这花在 九月和中秋的时候开得最好,一大片一大片地簇拥在水沟边上,它茂盛得让人不太 敢走近,生怕花丛里会有什么小危险;而它鲜艳得也让人不忍心去践踏,无人

13、欣赏却 干净水红。后来,我在清人纳兰性德的词里读到这样两句:“燕子矾头红蓼月,乌衣 巷口绿杨烟。 ”这才知道原来狗尾巴花就是蓼花,也叫红蓼。我那么多次在燕子矶的 水边走过,却并不知道蓼花的花名和花语。也许那时年纪还小的缘故,也许那时还 不曾懂得什么是离别和思念的滋味吧。直到从琼瑶笔下的紫薇口中听到“江南江北 蓼花红,都是离人眼中血”这两句,才知道原来这不起眼的花竞代表了离愁别绪。在这个秋雨滚滚的上午,窗前独坐,我忽然那么想去找找蓼花,不知道它们是 否还和昔日一样的鲜丽。这一刻我的心里安静极了,安静得让许多往事可以像水一 样流淌出来,让许多生命中珍贵却不常想起的情景一幕幕地展开。这或许是伤秋情

14、结吧。或许在秋风秋雨里是不可以读纳兰词的,可又一想,有谁能像这位大清第一 公子一样,把人的那点心思那么深地看透又那么淡地吟出;有谁曾经在我后来也站 过的地方写下过“红蓼月”呢?这么想着,心里竞泛起一片温暖的涟漪。喜欢纳兰的词真的就是从我知道他在燕子矶站过开始,有位朋友也喜欢他的词,我们曾相互提醒不要太深地去感受词境。的确,绝代公子虽英年早逝,却独领清词三百年,真的是不同凡响的人物, “家家争念饮水集 ,纳兰心事几人知” 。我相信纳兰的才情覆盖了他的人生经历,同时也相信有人说的,读他的词读冷了窗外的纷飞暮雨,读瘦了风雪中的一枝寒梅。而我在秋天来读,却让我读暖了手中的一杯冷酒,心里的缕缕情思也早已

15、随着细雨飘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我没能找出第二首纳兰留给我家乡的诗词,而故乡留在我记忆中的除了许多刻骨铭心的人和事之外,却多了那一片片红蓼,于是每当梦回江南,色彩也明亮多了,这里有早春的油菜花,有小桥边的红药,有秋天里纷飞的芦花,还有点缀在瑟瑟芦花中的串串红蓼。秋天的美也许正是因为它承载了无数美丽的怀念。写到这里的时候已是月上中天,这个时候我想起了许多美丽的约定,就像 氓里的“秋以为期” 。我想在这个秋天去看蓼花,去回想一段乡间旧事;想去读一首纳兰的词,在有些凄恻的词句里去寻找淡淡的柔情;我会在一个暖洋洋的午后去 ,重读国风 ,和那时的人们一起为“杨柳依依”而陶醉,为“蒹葭苍苍”而惆怅。秋天因为

16、有思念而减少了许多萧瑟,那么我要在这个时节去想一个人,去想当年我们在一起的那些个日子,还要去问问这个人有没有也温暖地想起了我。院子里的桂花树沉睡在月色之中,如果它们还记得去年的约定,那么它们过不了多久一定会开花儿的。(摘自散文2009 年第 2 期) 12.从文中看,为什么蓼花“这不起眼的花竞代表了离愁别绪”?(2 分) 13.第段中,为什么“我忽然那么想去找找蓼花”?请简析这句话在结构上的作用。(4 分) 14.同样的诗,不同的人阅读,感受不同。有人说读纳兰的词“读冷了窗外的纷飞暮雨,读瘦了风雪中的一枝寒梅” ,而“我在秋天来读,却让我读暖了手中的一杯冷酒” 。原因各是什么?试作分析。 (4 分) 15文章第段,写出了“我”与秋天的哪些约定?这些约定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6 分) 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