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棣县柳堡乡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245097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棣县柳堡乡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无棣县柳堡乡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无棣县柳堡乡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无棣县柳堡乡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无棣县柳堡乡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棣县柳堡乡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棣县柳堡乡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棣县柳堡乡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北师大版)无棣县柳堡乡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北师大版)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 5 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达标训练:达标训练:1.我国古代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标志是( ) A.禹准备让位给伯益 B.尧传位给舜 C.启打败有扈氏 D.D.禹传启,家天下禹传启,家天下 2.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它建立于( ) A.A.约公元前约公元前 2121 世纪世纪 B.约公元前 16 世纪 C.公元前 14 世纪 D.公元前 11 世纪 3. 下列古代制度中,在夏商时已不存在的是 ( ) A.A.禅让制禅让制 B. 世袭制 C.奴隶制 D

2、.推举制 4. 夏商时期臭名昭著的暴君是 ( )启 桀 汤 纣A. B. C. D.D. 5.商朝前期,曾经几次迁都。后来迁都到殷以后,商都城稳定下来。历史上称为 ( ) A.伯益迁都 B.B.盘庚迁殷盘庚迁殷 C.成汤迁都 D.商纣迁都 6.约公元前 1600 年,商的首领联合一些部落灭了夏朝,建立了商朝。这个首领是 ( ) A.伯益 B.盘庚 C.C.汤汤 D.商纣 7.长篇小说封神演义中的故事传说大约发生在 ( ) A.黄帝时 B. 夏朝时 C.C. 商末周初时商末周初时 D.春秋战国时 8. 西周的都城在今陕西西安西,历史上叫 ( )A.A.镐京镐京 B.洛邑 C.牧野 D.殷 都 9

3、. 导致西周灭亡的直接原因是( ) A.镐京“国人暴动” B.B.西北犬戎进攻西周西北犬戎进攻西周 C.商周牧野大战 D.盘庚迁都到殷 10. 西周的最后一位国王是( ) A.夏桀 B.商纣 C.周武王 D.D.周幽王周幽王 11. 嫦娥奔月的故事,大约发生在夏朝。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以后紧接着 哪两个朝代。( ) A.秦朝、西汉 B.春秋、战国 C. 西汉、东汉 D.D.商朝、西周商朝、西周 12.材料解析: 夏朝的最后一个国王把人当坐骑,还把自己比做太阳,人们对他恨之入骨,纷纷咒骂他。 商朝的最后一个国王荒淫无道,设酒池肉林,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请回答: 夏朝和商朝的最后一个国

4、王各是谁?他们的所作所为导致了怎样的后果?夏桀和商纣。他们的残暴统治导致了夏朝和商朝灭亡。 拓展训练:拓展训练: 13.我国最早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是在( ) A.A.夏朝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14.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事件是 ( ) A.炎黄联盟 B. 大禹治水 C.C. 夏朝的建立夏朝的建立 D. 商朝的建立 15.安阳是中国最著名的古都之一。这是因为它曾经是( )朝代的都城-殷。 A.夏朝 B.B.商朝商朝 C.西周 D.东周 16. 昏君亡国,明君兴政,参照这一标准,下列四人中,与其他三人明显不同的是( ) A. 周文王 B.周武王 C.C. 周幽王周幽王 D

5、.周平王17. 成语生动形象,言简意赅。通过成语“反戈一击”,可以了解( )朝代灭亡的历史。A.夏朝 B.B.商朝商朝 C.西周 D.东周 18.连线:时间 历史事件约公元前 1046 年 周武王灭商犬戎族攻破镐京 公元前 771 年 牧野之战周幽王被犬戎杀死,西周灭亡 时间时间 历史事件历史事件约公元前约公元前 10461046 年年 周武王灭商周武王灭商 犬戎族攻破镐京犬戎族攻破镐京 公元前公元前 771771 年年 牧野之战牧野之战 周幽王被犬戎杀死,西周灭亡周幽王被犬戎杀死,西周灭亡 培优训练:培优训练: 19.运用所学知识,比较夏桀、商汤时的统治,说明夏亡商兴的原因,并谈谈你从中获得

6、哪 些启示。 答:可以任意举出夏桀、商纣、 “烽火戏诸侯”等史实中的一例予以说明即可。 20.俗话说得好:“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在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这 种事例比比皆是。请举出夏商周时期的一件史实说明“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答:言之有理即可。 21. 你认为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点有哪些? 答:暴政亡国,阶级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 第 6 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达标训练:达标训练: 1.下列制度中,不属于西周时期的一项是( ) A.世袭制 B.B.禅让制禅让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2.西周众多的诸侯,是通过( )产生的。 A. 奴隶制 B. 世袭制 C.C.

7、分封制分封制 D. 禅让制 3.西周分封制规定,诸侯是周天子的臣属,必须( ) 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定期朝见天子向天子贡献财宝和特产 带兵随从天子出征作战A.A. B. C. D. 4. 材料解析: 人们常称北京一带为燕蓟之地,山东为齐鲁大地,山西为三晋之地。左传记载:“封 建亲戚,以藩屏周”。这些地名的由来从历史上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请问: 这些地名的由来与西周的什么制度有关?西周的周王为什么要实行这种制度?分封制。西周的统治区比商朝更大。为有效控制全国广大地区而实行分封制。 第 7 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达标训练:达标训练: 1.春秋时期,第一个当上霸主的是( )A.A.齐桓公齐桓公 B.

8、宋襄公 C.晋文公 D.秦穆公 2.齐桓公即位以后,不计较个人恩怨,用以为相的是他的宿敌( )A.伊尹 B.姜尚 C.C.管仲管仲 D.鲍叔牙 3.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 ( ) A.A. 城濮之战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邲之战 4.城濮之战中交战的双方是( )A.齐楚 B.B.晋晋楚 C.吴越 D.吴楚 5. 决定楚庄王的中原霸主地位的战争是 ( ) A. 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D. 邲之战邲之战 6. 成语“一鸣惊人”“问鼎中原”显示了( )的能力和政治野心。 A.齐桓公 B.B. 楚庄王楚庄王 C.晋文公 D. 宋襄公 7.与春秋后期越王勾践

9、称霸有密切关系的成语典故是 ( ) A.退避三舍 B.一鸣惊人 C.C.卧薪尝胆卧薪尝胆 D.问鼎中原 8.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战国时期是指 ( ) A.约公元前 21 世纪-约公元前 16 世纪 B.约公元前 16 世纪-约公元前 11 世纪 C.公元前 770 年-公元前 476 年 D.D.公元前公元前 475475 年年- -公元前公元前 221221 年年 9.下列诸侯国中,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 A.齐国 B.B.晋国晋国 C.楚国 D.赵国 10.战国初年,被韩、赵、魏三家卿大夫瓜分的国家是( ) A.齐国 B.B.晋国晋国 C.楚国 D.秦

10、国 11.人物下列中,生活在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是( ) A.孙武 B.张仪 C.C. 孙膑孙膑 D.苏秦 12. “纸上谈兵”的成语典故源自于长平之战,指缺乏实战经验,惯于空谈兵法,战争中 一败涂地的赵括。交战双方是 ( ) A. 秦国和齐国 B.魏国和赵国 C. 秦国和楚国 D.D.秦国和赵国秦国和赵国 13.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的年代最早的一部兵书。该书的作者是 ( ) A.A.孙武孙武 B.孙膑 C.吴起 D.白起 14. 材料解析:战国七雄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合纵与连横之争成为战国纷争的重要内容。 用简要语言说明“合纵”与“连横”策略。在合纵与连横之争中,一些研究纵横之术的读书人十分活跃

11、,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是谁?你认为上述哪一种策略运用的更成功一些? 战国中后期,秦国日益强大,对东方六国构成严重威胁。齐、楚、燕、韩、赵、魏有 “合众势以攻一强”的意愿,并为此进行了一些合作,包括几国出兵联合进攻秦国。历史 上称这种策略为“合纵”。秦国要想向东发展,就必须破坏东方六国的联合,尤其是齐楚两个大国的联盟。为此, 采用各个击破的办法,“事一强以攻众弱”。历史上称这种策略为“连横”。 张仪和苏秦 “连横”策略。15. 材料解析:史记记载:在春秋时期的争霸中,越国曾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不忘战败之耻,他 将苦胆放在自己身边,每到吃饭时,都要尝尝胆的苦味,以激励自己。经过十年多的磨砺 之后,他趁

12、吴王北上参加会盟、国内空虚之机,大举进攻吴国的都城。越国终于灭掉了吴 国,吴王夫差自杀。你认为“卧薪尝胆”这个成语同历史真实有没有出入?越王勾践的成功给我们什么启 示? 提示:成语“卧薪尝胆”同历史真实有出入。真实历史是越王勾践每到吃饭时,都要尝 尝胆的苦味,以激励自己,而没有卧薪。 要成为霸主就必须改革内政,发展军事,增强国力;统治者必须勤于政事,与民休息,赢 得民心等。 拓展训练:拓展训练: 16.论语记载:“管仲相 ,霸诸侯,一匡天下。” “ ”处指的是春秋时期的( ) A.A.齐桓公齐桓公 B. 楚庄王 C.晋文公 D. 宋襄公 17.春秋时期,与齐桓公称霸中原有密切关系的政治策略是

13、( ) A.退避三舍 B.B.尊王攘夷尊王攘夷 C.卧薪尝胆 D.围魏救赵 18. 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这一时期的著名战争 有 ( ) 城濮之战 桂陵之战 长平之战 邲之战A. B.B.C. D. 19.战国后期,燕国太子丹派壮士荆轲刺杀秦王,以阻止秦国攻取燕国。同学们对这件事的 评价很多,下列哪一项比较正确? ( ) A. 只要杀了秦王,燕国就不会灭亡 B. 荆轲是一个壮士,他用生命阻止秦王的暴行 C. 秦王进行的战争违背了历史潮流 D.D. 荆轲虽然壮烈,但他的行为是愚蠢的,违背了历史荆轲虽然壮烈,但他的行为是愚蠢的,违背了历史 潮流潮流 20.请在下图方框中填出战国七雄的名称。 21.将下面成语与对应的历史人物连线:问鼎中原 齐桓公 尊王攘夷 楚庄王 退避三舍 晋文公 一鸣惊人 越王勾践 卧薪尝胆培优训练:培优训练: 22.历代英明的统治者都很重视选官用人,懂得“致安之本,惟在得人”的道理。请你谈谈 管仲与齐桓公称霸的关系。 历代英明的统治者都很重视选官用人,齐桓公是英明的,懂得“致安之本,惟在得人”的 道理。他想要称霸天下,就要使用管仲这样的人才;管仲被委以相位,才能充分施展才干, 通过改革,使齐国国富兵强。 23.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相当多,请你简要说说其中的一个。也可以画成一幅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