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试卷全集(打包66份,含答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242094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版】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试卷全集(打包66份,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专版】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试卷全集(打包66份,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专版】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试卷全集(打包66份,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苏专版】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试卷全集(打包66份,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苏专版】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试卷全集(打包66份,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专版】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试卷全集(打包66份,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版】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试卷全集(打包66份,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第二章 打通训练打通训练训练寄语 高三复习训练要注意语文知识能力的整体性和关联性。可是,长期以来,我们的复习训练都是处在“各自为战” “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复习文言文阅读,专注文言文,不注意与古典诗歌之间的相关性和“文” “白”间的相通性;复习现代文阅读,专注于其中某个板块的复习,不注意现代文阅读的共通性;复习阅读,只注意到阅读,不注意它与写作的联动性,等等。这样复习训练的结果是:效益低下,条块分割,无法发挥复习的最大效益,有违语文学习综合性、整体性的特点。所以,我们特意安排了这个分别以经典人物、传统文化为中心组建的专题训练,力求把文白打通、文体打通、读写打通,充分发挥每一篇文本和每一

2、道试题的最大利用率和价值,实现训练效益的最大化,使高三复习训练成为一个有效、高效、有质量的过程。打通训练一打通训练一 王守仁王守仁经典人物经典人物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华有器度,孝宗甚眷之。华性孝,士论多之。守仁娠十四月而生。祖母梦神人自云中送儿下,因名云。五岁不能言,异人拊之,更名守仁,乃言。登弘治十二年进士。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量移庐陵知县。入觐,迁南京刑部主事。十四年六月,命戡福建叛军。行至丰城而宁王宸濠反,知县顾佖以告。守仁急趋吉安,与

3、伍文定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七月壬辰朔,宁王袭下九江、南康,薄安庆。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 ”众曰“善” 。宸濠果自安庆还兵。乙卯遇于黄家渡。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帝时已亲征,命安边伯许泰为副将军,偕提督军务太监张忠将京军数千,溯江而上,抵南昌。忠、泰故纵京军犯守仁,或呼名谩骂。守仁不为动,抚之愈厚。病予药,死予棺,遭丧于道

4、,必停车慰问良久始去。京军谓“王都堂爱我” ,无复犯者。忠、泰轻守仁文士,强之射。徐起,三发三中。京军皆欢呼,忠、泰益沮。世宗甫即位,拜守仁南京兵部尚书。守仁不赴,请归省。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守仁天资异敏。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 ”遂笃信不疑。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节选自明史王守仁传)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华性孝,士论多之 多:赞美B宁王袭下九江、南康,薄安庆薄:攻击C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逆:迎面D守仁不赴,请归省省

5、:省亲答案 B解析 薄:逼近、迫近。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进士第一”即状元。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元、明、清时期,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称为状元,二甲称为榜眼,三甲称为探花。B “刑部”是三省六部制中的一部,主管全国刑罚、律令及审核刑名;“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六部”即指吏部、礼部、兵部、户部、刑部和工部。C “七月壬辰朔”中的“朔”是指农历每月的初一,在庄子的逍遥游中有“朝菌不知晦朔”的句子,其中“晦”指每月的最后一天, “朔”指每月的第一天。D “乞骸骨”是自请退职的委婉说法,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

6、晚年;与“致仕”有区别, “致仕”是指官员因为年龄原因而退休,把官职交还给皇帝。答案 A解析 进士分为三甲: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其中一甲三人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译文:_(2)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 ”译文:_答案 (1)朱宸濠的船搁浅了,仓促之间换船逃跑,王冕率领的士兵追上去抓住了他。(王守仁)一共用了三十五天平定了叛贼。(2)(王守仁)忽然领悟到穷究事物原理、获得知识的道理,应当求助于自己的内心,不应当求助于外在

7、事物,他感叹说:“道理就在这里呢。 ”4在宁王的军队将对安庆构成威胁时,王守仁不去救安庆而去攻南昌,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其原因。他的这一做法与“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相吻合?答:_答案 (1)因为如果救援安庆会被断绝后路,以致腹背受敌;而假如攻打南昌,引叛军回救,安庆之围自解。(2)围魏救赵。参考译文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亲王华,是成化十七年的进士第一名。王华有才华,气度不凡,孝宗很器重他。王华天性孝顺,士人在议论时都赞美他。守仁孕期十四个月才生下来。祖母梦见神人从云中送子下凡,于是给他取名叫云。五岁还不能说话,异人用手掌拍打他,为他更名叫守仁,才会说话。弘治十二年考取进士。正德元年冬天,刘瑾逮

8、捕了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多人。守仁上疏论救,刘瑾大怒,当廷杖打王守仁四十下,把他贬到贵州的龙场做驿丞。刘瑾被诛杀,(朝廷)衡量其才能,(将他)调迁到庐陵做知县。(守仁)入宫朝见皇帝,升任南京刑部主事。正德十四年六月,(守仁)受命平定福建叛军。行走到丰城时,宁王朱宸濠造反,知县顾佖把这个消息告诉他。守仁紧急赶到吉安,和伍文定征集调动兵马粮草,准备作战器械和舟船,传布讨贼檄文公布朱宸濠的罪状,让太守县令各自率领官吏士兵救皇帝之难。七月初一,宁王的军队攻下九江和南康,逼近安庆。有人请求救援安庆,守仁说:“不能这样。现在九江、南康已经被叛贼把守,如果我们越过南昌和他们在江上相持,两个郡的军队断绝我

9、们的后路,这样我们就腹背受敌了。不如直接攻打南昌,叛军听到南昌被攻破,一定解除安庆的围困来回救。我们在湖中迎面袭击他们,没有不胜利的。 ”众人说“好” 。朱宸濠果然从安庆回兵。乙卯日两军在黄家渡相遇。第二天早晨,朱宸濠正在召见他的群臣,官军突然杀到。官军用小船装满柴草,趁着风势点火,烧了叛军的副舟。朱宸濠的船搁浅了,仓促之间换船逃跑,王冕率领的士兵追上去抓住了他。(王守仁)一共用了三十五天平定了叛贼。当时皇帝已经亲自出征,任命安边伯许泰为副将军,和提督军务太监张忠率领数千京兵,溯江而上,抵达南昌。张忠、许泰两人故意纵使京兵侵犯守仁,有的叫着守仁的名字谩骂。守仁不为所动,对待他们更加优厚。病了给

10、他们医药,死了给他们棺椁,在路上遇到他们办丧事,一定停下车慰问好久才离开。京兵们都说“王都堂爱护我” ,没有再冒犯他的人。张忠、许泰轻视守仁是文士出身,强行要求他射箭。守仁慢慢起身,射了三支箭三次射中靶心。京兵都大声欢呼,张忠、许泰更加懊丧。世宗刚即位,任命守仁担任南京兵部尚书。守仁不赴任,请求回家省亲。守仁病重,上书请求辞官回乡,举荐郧阳巡抚林富代替自己,不等上命回复就回家了。走到南安病逝,享年五十七岁。守仁天资特别聪颖。被贬龙场,地处偏僻没书可看,每天推演以前观察过的事物。(王守仁)忽然领悟到穷究事物原理、获得知识的道理,应当求助于自己的内心,不应当求助于外在事物,他感叹说:“道理就在这里

11、呢。 ”于是深信不疑。他教育学生,专门以“致良知”为主。学者大多服从并采纳他的说法,世上于是有了“阳明学”的说法。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成道于贵州的王阳明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遗憾的是,当今人们只知王阳明生于浙江,却没有充分重视他“成道于贵州”的经历。其实,阳明心学的起点是“龙场悟道” ,它奠定了王学的基石,并构建起“心即理”“知行合一” “致良知”的基本理论框架。明朝正德三年(1508),兵部主事王阳明因得罪宦官刘瑾,触怒了明朝皇帝,被廷杖四十大板之后,发落到龙场,一住便是三个年头。王阳明惨遭此祸,自

12、是孤独、寂寞、苦闷、悲戚。他由聚落千万家的京城,陡然降落到偏僻、荒凉的龙场,举目无亲,衣食无着,不由得产生一种巨大的失落感,仿佛由天堂坠入地狱。他自知无处伸冤,万念俱灰,惟有生死一念未曾了却,于是对石墩自誓:“吾惟俟命而已!”他心乱如麻,恍恍惚惚,悲愤忧思无法排解,常常终夜不能入眠,起而仰天长啸,悲歌以抒情怀。诗不能解闷,复调越曲,曲不能解闷,乃杂以诙笑。在此绝望之中,是淳朴善良的龙场人民给予了他无私的援助,使他看见了希望的曙光,有了生活的勇气,重新站立起来,与命运抗争。他用生命的体验来面对人生,面对残酷的现实,走上了一条艰苦、独特的道路。这是他人生中的一大转折,也是他学术思想的新开端。龙场在

13、万山之中, “书卷不可捣” ,于是王阳明默记五经要旨,但凭自己的理解去领悟孔孟之道,省度程朱理学。这一改变,使王阳明摆脱了世间凡俗,跳出了“以经解经”“为经作注”的窠臼,独立思考,寻求人性解放。他在龙场附近的一个小山洞里“玩易” ,在沉思中“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心境由烦躁转为安然,由悲哀转为喜悦,一种生机勃勃的情绪油然而生。谪居龙场三年,使他最受感动的就是那些朴实无华的“夷民” ,他们与王阳明无亲无故,却能拔刀相助,为他修房建屋,帮助他渡过了难关。这与京城中“各抱地势,勾心斗角”的情况相比,有如天渊之别。他体味到人间“真情” ,深感“良知”的可贵,从中得到新的启示和灵感。“千古龙冈漫有

14、名” ,这是王阳明谪贬龙场期间所写的诗句,用以怀念和赞颂三国时的诸葛亮。如今,这一诗句却成了后人对他的赞誉与缅怀。这龙冈,因王阳明而名扬四海;这龙冈,被人们誉为“王学圣地” 。天下的王学,无论是浙中、江右、泰州、南中、楚中、北方、粤闽诸学派,抑或是日本的阳明学、朝鲜的实学以及东南亚、欧美的王学,寻根溯源,都以贵州为渊薮,以龙冈为始发地。王阳明一生中办过三个书院,最早的便是龙冈书院,在这里传习了第一批王学弟子,在他的镇远旅邸书札中提到陈宗鲁、汤伯元等 16人。王阳明的教育思想,实际上也是在龙冈形成的,开山之作就是龙场生问答与教条示龙场诸生 。王阳明思想的传播,主要是通过书院。贵州的龙冈书院、江西

15、的濂溪书院和浙江的稽山书院,构成了王学传播的主要路线。王阳明的文章被收入古文观止作范文的有三篇,其中有两篇是在贵州所作。一篇是千古不磨的瘗旅文 ,激情所致,一气呵成,抒发忧郁愤懑之情怀,如哭如诉,句句是泪,字字是血,读后莫不黯然垂泪。另一篇是象祠记 ,阐述了“天下无不可化之人”的哲理,萌发出“致良知”的思想。(有删改)相关链接王阳明 11 岁时就立下圣人之志,先泛滥于辞章,继出入于释教道教,再遍读朱熹之书,经过 26 年的艰难探索,终无所得。直到 37 岁时在龙场的绝境中,王阳明放下得失荣辱,向死而生,终悟圣人之道。 王阳明年谱载:“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朱熹认为, “格物”就是向外物求天理,即通过一物一物去格,得知万事万物之理,最后豁然贯通,成为圣人。而王阳明认为,天理不在外物,而在人心:“格物”即正心,“致知”是良知。王阳明从此与程朱分道扬镳,初步建立起阳明心学的思想体系。 传习录记载了王阳明对龙场悟道的体会:“及在夷中三年,颇见得此意思,乃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 ”5王阳明在龙场能悟出“道”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述。答: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