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语文试题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230624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08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08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08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08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8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语文试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密启用前连云港市连云港市 2008 年高中段学校招生文化考试年高中段学校招生文化考试语语 文文 试试 题题温馨提示:1本试题分试题卷和答题纸两部分,其中试题卷共 4 页,答题纸共 4 页。试题卷共有“积累运用” 、 “理解感悟” 、 “表达交流”三个部分,全卷 24 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试题答案书写在答题纸规定位置上,写在试题卷及草稿纸上无效。3在试题卷正面的右下角填写座位号。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与答题纸一并交回。一、积累一、积累运用(运用(3030 分)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7 分)一个梦、一张图、一种能力、无数激情,千年的奔月梦想成为现实。“

2、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的公布,标志着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 yunyun( )满成功。图片静静无声,梦想已越千年。咫尺黑白影像,映出华夏儿女探索宇宙的顽强身影, 。探月工程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之后中国航天工程的第三个里程碑,从此中国航天的又一个巨大跨越被 junjun( ) 刻进深邃的太空!(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 分)(2)请仿照画线的句子,根据文意,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2 分)(3)学校将举办“嫦娥探月工程”图片展览,请你为展览写一段前言,不超过 60 个字。(3 分)2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 (10 分)国破山河在, 。 (杜甫

3、) ,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入则无法家拂士, 者,国恒亡。 (孟子) ,左牵黄,右擎苍。( 江城子密州出猎 )人们常用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诗句“ , ” ,表达朋友虽然相距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感情。“ , ,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的这句话强调了学习态度的重要性。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A掌握自然规律以前,人们往往认为沙漠里有魔鬼在作怪;但是掌握了科学知识以后,人们便可以把这种光怪陆离的现象解释清楚。B贾里弄不懂,为什么平日他那些可歌可泣的行为不被人重视,而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却被当成了不起的大事。C. 由于山体滑坡,奔赴汶川抗震救灾的队员往往突然会走投

4、无路,但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及时赶到目的地,开展救援工作。D. 连云港地理区位非常重要是毋庸置疑的。她是我国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一个重要战略枢纽,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将发挥巨大作用。 4.下面语段中有三处表达错误,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3 分)创建文明城市不仅能够提升市民精神生活的品位,而且可以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在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全市人民参与程度的高低和创建力度的大小是成功的关键。我们要树立“港城是我家,文明靠大家”的观念,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的主人翁姿态参与到投身创建活动中去。我们要共同维护港城文明形象,形成助人为乐、扶贫帮困、和谐友善的社会风尚至关重要。5

5、名著阅读题,任选两题作答。 (4 分)(1)保尔在肉体和精神极度痛苦的情况下,从达雅家来到郊区公园,回顾生活历程,考虑今后怎么办,作出了两个重要决定,找到了“归队”的力量。请简要概括这两个决定的内容。(2 分)(2) “三打白骨精”的孙悟空,因师父误解而被逐回花果山。后来是什么原因促使孙悟空离开花果山,重新保护师父唐僧踏上了西天取经的征途?(2 分)(3)猫狗鼠是鲁迅先生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文章。请简要概括文中“我”不喜欢猫的两个原因。(2 分)6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回答问题。 (3 分)材料一:3 月 24 日,北京奥运会圣火在希腊古奥林匹亚遗址成功点燃。采集火种、点燃火炬、传递橄榄枝、放飞白鸽等

6、仪式,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材料二:3 月 31 日,胡锦涛主席在北京点燃圣火。北京奥运圣火世界传递之旅由此起步,奥运火炬将传遍五大洲,途经国内外一百多个城市。所到之处,爱好和平的人们,用他们的热情和友谊为火炬助跑。材料三:5 月 8 日 9 时,火炬传递到达珠峰。19 名登上珠峰的队员展开五星红旗、奥运五环旗和北京奥运会会徽旗,异口同声地向世界呼唤“北京欢迎你”。材料四:5 月 25 日、5 月 27 日,港城 8 位火炬手手举祥云火炬,奔跑在南通、南京两座沸腾的城市里。红色的火焰所到之处,点燃了一片欢腾。(1)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北京奥运火炬传递意义的认识。 (2 分)(2)如果你以苍梧

7、晚报小记者的身份前往南京,现场采访奥运火炬接力南京站第 78棒火炬手新海高级中学高一学生任晓婷,你应该问她一个什么问题?(1 分)二、理解感悟(60 分)(一)诗歌鉴赏(5 分)7.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5 分)游山西村游山西村 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联写景中蕴含哲理,耐人咀嚼。请简要分析。(3 分)(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 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1 题。 (15 分)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

8、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下上,得绝,因取刀杀之。逃未及远,市者还,得童大骇,将杀。童遽曰:“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 ”市者良久计曰:“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幸而杀彼,甚善!”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复取刀杀市者。因大号,一虚皆惊。童曰:“我区氏儿也,不当为僮。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愿以闻于官。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大府召视儿,幼愿耳。刺史颜证奇之

9、,留为小吏,不肯。与衣裳,吏护还之乡。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皆曰:“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而计杀二豪,岂可近耶!”(选自柳宗元童区寄传 ,有删改)注:荛(ro):割柴草 虚(x):集市 幼愿:幼稚老实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分)A去逾四十里之虚所/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B贼易之,对饮,酒醉/寒暑易节,始一反焉C虚吏白州/腰白玉之环 D郎诚见完与恩/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吏护还之乡”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3 分)A至之市,而忘操之 B久之,目似瞑 C先帝称之曰能 D辍耕之垄上10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6 分)(1)与其卖而

10、分,孰若吾得专焉? (2)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3)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11请概括出区寄性格特征的三个方面。 (3 分)(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1214 题。 (10 分)生命的韧性汶川震后,关于生命的故事,悲喜交合,读来令人唏嘘感叹。那些惊心动魄的情节,那些感人肺腑的细节,让我们有一种直面鲜血和伤痛的震撼。 生与死,这不是一个陌生的问题。它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有时平常得甚至让人提不起谈论的兴致。然而,汶川大地震血淋淋的真实境遇所牵引出来的生死话题,却重重地击打着我们的心灵。无需华丽的词藻,无需严密的逻辑,只要一个真实的故事,就足以让我们泣不成声。这是真实生命的真实力量

11、。灾难来临时,很多人猝不及防,死神没有给他们留下太多的机会。但在乱石瓦砾的覆盖之下,生命残存的意志却从未向死神屈服。是的,千斤压顶之下,人的生命显得那样脆弱不堪。然而,也正是在困难重重之中,人的生命又释放出坚韧不拔的力量。正像那个叫何翠清的 13岁女孩,地震时她惊觉脱险,但她并没有因为死亡的恐怖而独自逃生,而是勇敢地冲入死神的魔爪,与之抢夺生命。即使在她与同伴被困废墟的情况下,小女孩还是顽强地坚持“活”的信念,并最终获救。在生命与死亡的对峙中,不是希望驱走恐惧,就是恐惧扼杀希望。生命的韧性就在于死亡的恐吓不会让生命自我萎缩。 在灾区现场,生命对于生命的呼唤、安慰以及拯救,才使人间许多奇迹得以发

12、生。地震灾难的噩耗传来,各行各业的人们瞬间变成了救援者,纷纷奔赴抗灾一线。灾难的狰狞面目没有吓倒他们,路途上的千难万险没有阻遏他们,他们的善良与悲悯、无私与执著,将他们变成了无敌的斗士。夜以继日,救援者以不屈不挠的斗志,激发着受灾者的生命潜能,也磨砺着自己的生命力。在这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与死亡的抗争中,生命的韧性经受住了艰苦卓绝的考验。 已经消逝的数万生命,已成为我们记忆中不可抹去的伤痛。然而,无数人在与死亡擦肩中越挫越勇,使生命焕发出绚烂的光彩。让我们记住在汶川地震中已经远走的生命,也记住在地震中更加坚强的生命。 (选自光明日报08.05.28,有删改)12.“这是真实生命的真实力量”一句中

13、,两个“真实”的具体内涵分别是什么?(3 分)13.文章第三段写小女孩何翠清的故事有什么作用?(3 分)1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生命的韧性”的理解。 (4 分)(四)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1518 题。(12 分)电子护照为了确保国土安全,将恐怖分子拒之国门之外,科学家们将先进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用来制作护照等身份证件。这种新型电子护照的问世,让恐怖分子无法伪造、涂改护照或冒名顶替非法入境,为国门加了一把“电子密码锁”。所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就是指采用每个人独一无二、生来俱有的生物特征来鉴别身份的一种特殊技术。指纹识别是最常用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人的指纹终生不变,它的“随身携带”不仅可确保其采

14、集的便捷性,而且这种“认人不认物”的特征更能确保其鉴别的可靠性;目前无论是计算机联机还是嵌入式指纹处理系统,其速度、精度、识别度都已达到理想水平。与指纹识别相比,虹膜识别则有其独到的一面,它是通过红外线摄像机等非物理接触方式采集数据信息的,不存在指纹易磨损不易提取数据等缺陷,因此虹膜识别的便捷性、可靠性、安全性更好。脸面识别也是一种不错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研究表明,只要在人脸大约 80 个主要特征部位中用摄像机拍摄其中 1420 个显眼部位,就能得到独一无二的数据信息,它比指纹、虹膜更容易采集,甚至无须征得本人同意便可以远距离获取。专家指出,电子护照是一种以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为核心的电子证件,它

15、在现有的纸质护照中内置特制电子芯片,在芯片里不但存储有姓名、生日等基本信息,还存储有诸如指纹、虹膜、脸部图像等个人生物特征数据信息,它可以借助专门设备对护照持有者进行快速而准确的身份鉴别。电子护照不仅可以将伪造护照的可能降到最低,防止恐怖分子蒙混过关,而且还可以加快通关速度。自从 2003 年 12 月 11 日世界上第一本电子护照亮相以来,世界各国相继宣布将使用电子护照,以实现护照跨国互联互通验证。我国也将在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前推行电子护照技术。(选自语文报,有删改)15为什么说电子护照是为国门加了一把“电子密码锁”?(2 分)16常用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有哪几种?请简要概括。 (3 分)17电子护照与纸质护照的特点有何异同?(4 分)18你认为电子护照的前景如何?为什么?(3 分)(五)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 1923 题。 (18 分)生命之芯 李雪峰庭院的上空是一架纵纵横横的葡萄藤。初春时节,昏睡的葡萄藤醒了,它们先是睁开一粒粒紫红色看似惺忪的叶芽,那些叶子便很快毛茸茸地伸展开了。它们很快就把庭院里的阳光剪得支离破碎斑斑驳驳,不到半月,院子的上空就一片摇曳的苍翠,连一片金黄阳光也漏不下来。清风徐徐地一摇,几片碎碎的阳光偶尔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