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国标版第七册语文教案及教后反思(苏教版小学四年级)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226026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83 大小:2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国标版第七册语文教案及教后反思(苏教版小学四年级)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苏教国标版第七册语文教案及教后反思(苏教版小学四年级)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苏教国标版第七册语文教案及教后反思(苏教版小学四年级)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苏教国标版第七册语文教案及教后反思(苏教版小学四年级)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苏教国标版第七册语文教案及教后反思(苏教版小学四年级)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国标版第七册语文教案及教后反思(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国标版第七册语文教案及教后反思(苏教版小学四年级)(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七)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七)教学要求:教学要求:1、 使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籍要有选择,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选读物的习惯。2、 使学生认真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要求、意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3、 让学生成为观察训练的主体,体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义和注意点,养成观察的好习惯。我教学时间:教学时间:3 课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教学目的:带学生到图书室实地练习选择读物,体会方法,交流意义。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 步入实地,激发读书激情。1、 活动:师生进入图书室,安静入座2、 谈话:(体现学生为主,了解学生知识面)3、 小结:选择读什么书,要根据需要而定

2、,请大家活学活用书本上的方法,用最短的时间选择一位书本朋友。二、 看图明法,交流经验名理。1、 看图交流步骤:确定书类,按类查找-通过书脊,发现书名-轻拿浏览,确定办理2、 学生补充借书、购书经验,提请大家注意:(1)看书架上的标记或者咨询有关人员寻找分类(2)仔细查找,轻轻抽书-内容提要,大致一看-重新选择,书回原位三、 静静默读,实践结交书友。1、 评选速度奖2、 评选专心奖四、 交流收获,强化选读意义1、 小队交流假日读书活动,评选优胜“读书郎”2、 个人探讨读书选择及其心得,评选“小博士”3、 发下调查表选填(1) 我最想读的 3 本书是-、-、-。(2) 我读过最难忘的书是-、-、-

3、。(3) 我愿意为班级图书角提供-书。(4) 我希望班级图书角拥有-书五、 作业:制作名言书签。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的:教学目的:由仿到创活学活用“读书作记号”的学问,实践体会,交流意义。一、 导入:上一课我们知道了如何选择图书,选后不认真读书那就失去了选择的意义。该怎样读书才算认真呢?(学生交流:四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读书要做记号”相机板书课题)二、 自学做记号的方法与要求(看图归类讨论)1、 姿势同书写:“三个一”不能忘2、 不同记号的意义探讨,允许保留意见生词、疑难-?- 妙词佳句。 。 。 。 。重点句段*关键词句等3、 补充自己所习惯的记号,交流意义三、 交流方法四、 实践深化

4、1、 第一课上做记号,交流评选,表扬得法者(注意姿势)2、 补充材料上自选一文,小组共做记号交流,评选合作小组3、 小结:读书该怎样做记号,要因文因人而异4、 各自读 16 课,进一步理解要领、意义五、 总结提醒:落笔要轻,保持整洁,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张甫七录,善于摘抄,读书动墨,受益匪浅。第三课时第三课时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从图启思,感受“无字词典”的重要,初步掌握观察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学准备:一缸金鱼、一盆盆景、分组活动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 导入板书问:查“无字词典”就是要求我们怎么做?板书: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二、 学习观察静物1、 回忆老师带大家观察南园一角的方法,结合第五页下图谈

5、谈观察静物的方法(1) 同桌讨论-男女生比赛-小结板书:按一定顺序、要有重点、展开想象、勤于动笔(2) 动静结合-象什么-当作活的-观察日记-填写表格2、 实践运用(1) 出盆景观察-默默构思-小组交流-代表发言-小结评优 三、 学习观察动态事物1、 根据第四页上、中的图讨论方法2、 交流(南北两组学生对抗)(1) 活动:按照进行顺序,重经过(2) 人物:注意神态、动作、语言,留心场面和善于抓住特点鲜明的人来观察(3) 动物:外形、动作、习性(注意动态时的生命力)3、 实践分组(1) 按照小队选择观察对象(如:低年级的体动课、小小鱼缸引力大)-汇报交流-小结评优四、 总结、作业1、 总结:观察

6、不但要细心,更要耐心、恒心才能从变化中发现乐趣,养成好习惯,练出好眼力。2、 作业:一周观察日记(1) 选定目标反复看(2) 写出所得至少 3 篇课后记:课后记:关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七从桂林返回的途中,和我同去的区教研室主任给我恶补了数学的教育方式以及教育思想。我牢牢记住了这样一句话“学习中的问题,应该来源于生活。在通过思索、讨论、接受等方式形成解决问题的模型。然后将这个模型运用于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确,我们现在教授的孩子们,都是有着或多或少的生活经验的,我们不能将他们看成一个空空的容器,一味的在自己意想的“空罐”中添加“知识”。我们要考虑到孩子们已经存在的经验,并将这种经验有效

7、地利用,这样站得高,看得就远。所以今天,我在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七中充分的利用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在“读书有选择”中,孩子们通过回忆暑假中看的书籍,了解书籍的类别。然后通过“家长帮你或者你自己选择这本书的原因”,来使孩子们认识到选择合适书籍益处。再通过上学期中选择三国演义时,出现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少儿版和成年版的区别。而后,利用书上的插图中出现的书籍名称,给孩子们提出一些选择。使学生建立选择适合自己年龄和需要书籍大概观念。然后通过朗读练习 3的关于读书的名言和讲述犹太人给孩子舔涂有蜂蜜的圣经,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读书做记号”我也是询问孩子们以前读书做过记号吗?都是在什么地方做记号?有什么好处?然后

8、猜测一下例子中的记号都代表什么意思?而后,对比练习三中的记号表示的意思,看看自己猜测的正误。在猜测和应证的过程中,学生们明了了记号的意思,同时也进一步的清楚了做记号的益处。作业也是针对性的布置了用读书做记号的方式预习第一课。“留心观察事物”是从苏教版本册书练习第一题的变化谈起的,(由“学用字词句”到“处处留心”)看看孩子们有没有留心,为什么需要留心观察呢?我们浏览了练习一的第一题,看到了没有留心而读错字的故事。使孩子们知道了留心才能纠正固有的错误,还能学到新的知识。如何留心观察呢?我用了中央电视台“开心词典”的方式,利用书上的“老鹰抓小鸡”游戏图,考验学生观察,例如图中的老鹰穿了件什么颜色的衣

9、服?墙上有几个窗子学生在游戏中明了观察的乐趣。请正确回答的孩子说说他是怎样观察的?明了观察要有顺序,要注意细节。1、老师,您好!、老师,您好!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理解和掌握本课重点句子。3、 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实验目标:实验目标:利用教师节这一契机,以筹备教师节庆祝活动为目的,让学生去搜集资料,调动已有知识和情感,加深对教师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热爱教师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师生共同搜集相关资料,学生课前走访教师。课时安排:课时安排:两课时一、谈话导入,调动情感。1、汇报走访教师的感想,

10、主要谈谈他们教书育人的感受。2、教师在你们心目中的形象?二、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就要来了,我们中队决定举行一次庆祝教师节的活动,大家来出出主意,你想出什么节目?生自由交流。想唱的就唱两句,想说的就说两句。相机引导出诗朗诵。三、 提供诗稿、自由练读1、 师配乐范读。2、 小组合作,自由练读。(1) 自学生字词,分析字形,简单记忆。(2) 小组互读,纠正读音,初步确定朗读感情。(3) 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 小组表演,生生互评。四、 教师指导,提高朗读1、 分句训练。(1) 自由读,体会一下,你最喜欢哪一句话,说说为什么。(2) 其他学生补充说明这句话的精彩之处。(3) 指名

11、朗读这句话,生点评。(4) 生竞赛读这句话,达到朗诵水平。2、 如上,对相关句子进行训练。3、 重点部分,拓展训练。(1) 生质疑:哪些句子不太理解?(2) 指名读这些句子,师生共同解决。(3) 再读句子,抒发感情。(4) 重点句子: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带学生理解“春晖” 、 “朝霞” 、 “春蚕” 、 “理想的丝线” 、 “甘露” 、 “茁壮的新苗”的象征义。(5) 相机出示句子: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指名读; 理解“浸透” 、 “蕴含”的表层意思

12、。 换一种句式,读一读,比一比,体会有什么不同? 根据你搜集的资料,来证明这句话。 饱含感情地再读一读。4、 齐读。五、 补充资料,增强积累1、 调动学生积累,说说赞美教师的诗句。2、 师出示有关赞美教师的诗文,小故事。六、 小练笔1、 你们一定也有好多话想对教师说,你是不是也仿照课文写一首诗,长短不限,我们来个新的节目诗歌联诵。2、 各自起笔。3、 主动朗读,师生点评,以鼓励为主,提出改进性意见。4、 修改后进行诗歌联诵。七、 作业:1、 抄写优美词句2、 小组合作,排练诗朗诵。课后反思:课后反思:今天在上节课初读的基础上,准备一节课上完老师,您好!开课,从九月十号教师节入手,请学生说说,你

13、想将自己的祝福献给曾经教过你的哪位老师,为什么?你想祝福他什么呢?(学生回忆教师对他成长的帮助,在心理上与课文内容、课文情感激起共鸣,为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情感做好铺垫。)接着请学生读课文,看看课文中那句话,能表达老师对你的好,你就大声的读出来,我们要把这句话,或者这一节献给你心中最爱的老师。(学生将自己的情感,注入到课文中去,使课文如同为他写的,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了对教师情感。)然后请学生读,说说你为什么选择这一句。在学生讲述原因中,自然将自己生活经验和诗文的内容联系起来,这样就很容易的理解了诗意。接着在类似于赛读中,将情感的涌动推上高潮。而后,请学生说说,本诗中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

14、吗?并请学生帮助解答,同时联系自己经验,体会情感。此时学生已经将诗意与诗情与自己情感相通了,再整体读的时候,自然就表达的淋漓尽致了。最后,我布置将全诗背诵,准备进行教师节表演。问题反思:教学中有迂回现象,学生喜欢的句子跳跃性很大。使得整首诗出现分割状态。当然这是有必要的,因为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使学生深化理解与情感的必要方式。但是,在局部理解后,我没能及时抓住全篇,使学生整体把握,这样使得全课就有些支离破碎了。这是我今后教学中要注意的。2、但愿人长久、但愿人长久教学要求:教学要求: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46 自然段。2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

15、字组成的词语。3 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4 让学生接受经典诗词的教育5 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教学时间: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相配的词语。2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3 了解苏轼,欣赏配乐诗。4 让学生接受经典诗词的教育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 朗读导入,简介生平。1 播放的录音带,小黑板出示全篇。2 简介苏轼生平,并揭示课题。(板书:6 但愿人长久)二 初读课文1 自读课文,出示要求自由练读课文后的生字画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理解词义。

16、力求读顺句子,读通全文。2 师检查自读情况(1) 检查词语的读音与记忆(小黑板出示)品尝 玩耍 埋怨 睡觉 吟诵 悲欢离合 屈指算来观赏 但愿 宽慰 眼睁睁 隐藏 阴晴圆缺 躺在床上(2) 学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探讨婵娟 埋怨 皓月 吟诵等(3) 指名试读课文,并思考:这篇课文写的是谁的事,是一件什么事?三 诗歌诵读比赛1 学生准备,小组之间先进行交流,比比谁读得好,并选一名代表出来准备参加班级比赛2 师生选好参赛人员和评委,准备比赛3 比赛正式开始,师和评委打分4 选出一名最佳读手,关配乐朗诵诗四 作业背诵,并描红。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一 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