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指南录后序学案Word版含教学反思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224281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单元指南录后序学案Word版含教学反思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2单元指南录后序学案Word版含教学反思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2单元指南录后序学案Word版含教学反思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2单元指南录后序学案Word版含教学反思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2单元指南录后序学案Word版含教学反思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单元指南录后序学案Word版含教学反思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单元指南录后序学案Word版含教学反思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指南录后序指南录后序本课话题 爱国奉献朗读课文中的名段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元兵压境,国家危在旦夕,文天祥为纾国难,挺身而出,出使元营,在元营抗辞慷慨,欲以死报国,以身殉节。后被元军无理扣押,他本想“引决” ,但为了爱国的最高目的,“隐忍以行” ;为回归南宋,他百折不回,辗转逃生,表现出顽强的意志和无私奉献精神,体现出爱国主义的浩然正气。链接生活中的素材20 世纪 50 年代,师昌绪冲破重重阻力毅然回到祖国,全力投身新中国建设,60 年来,他艰苦奋斗,屡克难关,研制出航空发动机最关键的空心涡轮叶片,成为中国高温合金的开拓者

2、。八载隔洋同对月,一心挫霸誓归国,归来是你的梦,盈满对祖国的情,有胆识,敢担当,空心涡轮叶片,是你送给祖国的翅膀,两院元勋,三世书香,一介书生,国之栋梁。一心为国,兢兢业业,赤子情怀昭日月。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日知录正始2 2归来报命日,恢复我神州。吉鸿昌无题3 3人类最高的道德是什么?那就是爱国心。拿破仑4 4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也就不属于人类。别林斯基5 5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光荣的人注视着祖国的事业。何塞马蒂第1 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邂逅( ) 纾祸( ) 觇北( )献谄( ) 贵酋( ) 羁縻( )愧怍( ) 殆例( ) 巡徼( )檄文(

3、) 余僇 ( ) 天高地迥( )【答案】 xi hu sh chn chn qi j m zu di jio x l jin第2 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 )(2)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3)层见错出( )(4)臣死有余僇( )【答案】 (1)“缙”通“搢” ,插 (2)“陵”通“凌” ,欺侮(3)“见”通“现” ,出现 (4)“僇”通“戮” ,罪第3 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间得间奔真州( ) 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 扁鹊立有间(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安得广厦千万间( ) 又间

4、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2)靡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3)如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 )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 ) 固不如也( )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其如土石何( ))(4)分予分当引决( ) 五谷不分( )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5)数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 范增数目项王( )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6)之维扬帅下逐客之令( ) 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 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7)以以资政殿学士行( )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 然而隐

5、忍以行( ) 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 挟匕首以备不测( ) 几以捕系死( ))【答案】 (1)名词,机会/名词,中间/名词,缝隙/名词,一会儿/动词,夹杂/动词,参与/量词/副词,悄悄地,暗中 (2)副词,无,不/动词,倒下/动词,退却 (3)动词,到去,往/动词,像/动词,比得上/连词,表假设,如果/“如何”为固定句式,“把怎么样” (4)名词,本分,职责/动词,辨别/动词,分配,分给/名词,长度单位,寸的十分之一 (5)动词,列举罪状/副词,屡次/名词,命运 (6)结构助词,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代“死” (7)介词,凭借身份/介词,用,相当于“率领”/连词,

6、表修饰/介词,把/连词,表目的,以便/连词,因为第4 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北虽貌敬( )(2)予分当引决( )(3)草行露宿( )(4)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5)道中手自抄录( )(6)都督诸路军马( )(7)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8)道海安( )(9)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10)名曰指南录( )(11)即具以北虚实告诉东西二阃( )(12)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13)诡踪迹( )【答案】 (1)名词作状语,表面上 (2)名词作状语,按职分 (3)名词作状语,在荒草间;在露天里 (4)名词作状语,每天 (5)名词作状语,亲手 (6)名词作动词,统率 (7)名词作动词

7、,走上前 (8)名词作动词,经过,取道 (9)名词作动词,为作序 (10)名词作动词,命名 (11)形容词作名词,虚实情况 (12)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13)形容词作动词,隐蔽第5 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古义: 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2)初至北营,抗辞慷慨古义: 今义:不吝惜。(3)不复顾利害古义: 今义:利益和损害。(4)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古义: 今义:(言谈、行动等)没有意义而使人讨厌。(5)以至于永嘉古义: 今义: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6)为巡船所物色古义: 今义:寻找(需要的人才或东西)。(7)几彷徨死古义: 今义:犹豫不定,不知往

8、哪里去好。(8)以父母之遗体行殆古义: 今义:尸体。【答案】 (1)可以凭借。 (2)意气激昂。 (3)个人的安危。 (4)没有依靠。 (5)到达。 (6)访求,这里是盘查的意思。 (7)走投无路。 (8)留给自己的身体,赋予的生命。第6 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死生,昼夜事也。( )译文: (2)予羁縻不得还。( )译文: (3)为巡船所物色。( )译文: (4)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译文: (5)质明,避哨竹林中。( )译文: (6)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 )译文: (7)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译文: (8)而幸生也何为?( )译文: (9)日与

9、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译文: 【答案】 (1)判断句 死生是早晚间的事情。(2)被动句 我被软禁起来不能回国。(3)被动句 被元兵巡逻船盘查。(4)被动句 在贾家庄几乎被巡查的军官凌侮逼迫而死。(5)省略句 天刚亮时,在竹林里躲避哨兵。(6)状语后置句 满朝大小官员聚集在左丞相府。(7)状语后置句 不幸吕师孟在我出使前就挑拨陷害我,贾余庆在我出使后又讨好敌人。(8)宾语前置句 然而侥幸地活下来是为了什么呢?(9)状语后置句 每天跟元人的骑兵在淮东路一带周旋。识作者千古忠臣文天祥文天祥(12361283),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文学家。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理宗宝祐

10、四年(1256)考取进士第一名。历任湖南提刑、赣州知府。恭帝德祐元年(1275)元兵渡江,文天祥起兵勤王。临安危急,奉命至元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扣留,后冒险脱逃,拥立益王赵昰,至福建募集将士,进兵江西,恢复州县多处。后兵败被俘至元大都,终以不屈被害。主要作品有过零丁洋 正气歌 文山先生全集等。探背景德祐(宋恭帝年号)元年(1275)正月,国事危急,朝廷召诸路“勤王” ,文天祥积极响应,以全部家产充军费,组织武装力量。次年,元军大举南下,驻军于皋亭山,这时文天祥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北营与元军议和。他不辱国体,慷慨陈词,触怒元丞相伯颜,被扣,解送北方,至镇江逃脱,历尽艰险才得南归。端宗赵

11、昰派遣他与南下元军作战,景炎三年(1278)兵败被俘。被押到大都(今北京)后,元世祖忽必烈以宰相作为诱降条件,遭到文天祥的严词拒绝。右丞相、汉奸邓光荐劝其降元,亦遭唾骂。文天祥历尽折磨而志不屈,于至元十九年(1283)十二月九日在柴市就义,年仅 47 岁。本文是作者在 1276 年 5 月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写的序言,因在这年 3 月作者曾写过一篇序言,所以称本文为“后序” 。巧识文序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 “序”也作“叙”或称“引” ,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 ,是说明书籍内容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序”一般写在书籍

12、或文章前面,但也有居后的。通过记叙出使元营的斗争情况以及逃脱后的艰险遭遇,说明抄录诗篇和编纂诗集的目的,表达了作者报效朝廷的决心,抒发了作者忠贞不屈的爱国情怀。指南录后序_叙述种种磨难 抒发无尽感慨 (15)出使缘由 被扣原因 忍辱意图 脱险经历 追忆脱险) 结集目的 报国之志 (68) 报效志向 诗集名称)【答案】 写作目的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一、阅读课文第 12 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 1下列各句属于文天祥出使北营严峻形势的一项是(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 战、守、迁皆不及施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北邀当国者相见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 予更欲一觇北,归

13、而求救国之策A BC D【解析】 属于文天祥对形势结果的推测,不属于当时的严峻形势,是出使的目的。【答案】 D2 2下列对第 2 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段主要叙述了文天祥在元军营中不辱使命,捍卫民族尊严的经历。B文天祥刚到元营,痛骂元军统帅,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C “直前”的动作, “诟” “数”的言辞,使文天祥的凛凛雄姿毕现纸上。D虽然军事上失利,但作为国家使节,作者气节坦荡,大义凛然,坚决斗争。【解析】 B 项, “痛骂元军统帅”不是刚到元营时。【答案】 B二、阅读课文第 35 段,回答下面问题。3 3下列各句属于文天祥逃亡中窘迫情形的一项是( )北驱予并往,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