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师大附中高二语文师说教案4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224102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师大附中高二语文师说教案4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浙师大附中高二语文师说教案4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浙师大附中高二语文师说教案4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浙师大附中高二语文师说教案4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浙师大附中高二语文师说教案4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师大附中高二语文师说教案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师大附中高二语文师说教案4(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目的1.学习有“破”有“立”的写法。2.体会“说”这种体裁笔锋犀利的特点。3.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教学设想一、教学重点和难点。本文第 2 段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从全篇布局来看,作者先“立” (第 1 段)后“破” (第 2 段) , “立”是为了“破” ;“破”后再“立” (第 3 段) ,乃其“余事” ,可见“破”是要害。这所谓“破” ,实质上是针对砭时弊,即批判“耻学于师”的恶劣风尚。这不是一般性问题,必须联系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才能得到比较透彻的理解。对这个方面存在的困难,不不估计到。此外,将这一段视为教学重点和难点,还出于这样的考虑:这一段笔

2、锋犀利,汪洋恣肆,充分体现了“说”这种体裁“炜晔而谲诳” (陆机文赋 )的特点。学生此前已学过马说 捕蛇者说黄生借书说 少年中国说等篇,对这个特点已有所认识,在此基础上着重体会一下本文作者的行文方式,对学生今后阅读同类作品必有很大的好处。二、教学方法。本文可以兼用诵读教法和讨论法。诵读,用来熟悉课文语句,领悟作者的思路;讨论,用来加深学生对本文思想意义和行文特点的认识。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提高,在时间分配上,应以前者为主。采取逐段进行的方式:诵读一段,讨论一段。有关全篇主旨和布局的问题,放在最后讨论。讨论题应是开放性的,可以各抒己见,不给固定答案,要在于能自圆其说,以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由于

3、本文语言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要留出时间让学生做一点语言积累的工作。三、课时安排。本课拟用 3 课时。分配如下:第一课时:介绍本文写作背景,初步了解本文基本内容,诵读第 1 段,讨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这一命题。第二课时:诵读第 2 段,讨论韩愈对“耻学于师”时风的批判和文章的锋芒。第三课时:诵读第 3、4 段,讨论“圣人无常师”这一命题。总结全文(认识本文思想意义和写作方法) ,积累语言。预习安排这篇课文的预习工作十分重要,时间应相当充裕,做得越细致越好。为此,拟在课堂抽出 2025 分钟让学生预习,掌握要领;未完成的部分由学生自找时间补做。一、给下面的字注音后朗诵全文 23 遍。谀(

4、) 苌() 聃() 郯()欤() 蟠() 经传() 贻()二、本文是针对“耻学于师”的坏时尚写的,笔锋犀利。试就下列两个方面各举出几个例子。 (划在课本上)1.批判坏现象的尖锐语气。2.叙述正确主张的决断语气。三、下面的一段文字出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注意加黑点的语句。仔细阅读一遍,然后说说韩愈写师说有什么意图。“自魏晋氏以下,人益(更加)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学生) ,作师说 ,因抗颜(态度严正不屈)而为师。世(世人)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四、下列诸字在本文中都不止一义,阅读时要注意结合上下文仔

5、细辨析。例如: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这篇课文的价值何在呢?这个问题现在还不忙作答。大家已经读过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那一段话,知道韩愈因写此文而被当时人目为“狂人” 。请大家根据预习的印象,说说韩愈究竟“狂”不“狂” ;如果说他“狂” ,这又意味着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要求是:结合文中的某些句子说明韩愈有反对流俗的巨大勇气,有坚持真理的精神,敢于发人之所未发,敢于尖锐地指责坏习俗。 )在学生发言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恰当的时机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作为补充。例如:柳文中说韩愈“抗颜而为师” ,这一点在本文中是否有所反映?韩愈在本文中是怎样表述“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这种现象的

6、?对此,他又是怎样评论的?韩愈对孔子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作了怎样的解释?等等。说明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大致了解本文的内容。二、作者和写作背景简介。韩愈反抗流俗的这种勇气的确是难能可贵的。他以文章为武器批判落后事物的做法,贯穿着他的一生。同学们学过的马说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它大约写于贞元十一十六年间,比师说早几年,那时韩愈才 30 岁上下。更值得一提的是,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 年) ,宫中要迎佛骨,韩愈上表反对,要求将佛骨“投诸水火,永绝根本” 。唐宪宗是信佛的,览表大怒,要杀死韩愈,多亏宰相说“愈虽狂,发于忠恳,宜宽容以开言路” ,乃贬潮州这年韩愈是 51 岁。他有诗记载这

7、件事:“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政,肯将衰朽惜残年。 ”这种胸怀在封建文人中是不可多得的。韩愈在师说中所批判的“耻学于师”的坏风气,是在门第观念影响下产生的。门第观念源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到唐代,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显贵之家称“高门” ,卑庶之家称“寒门” 。这对择师也有很大影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就普遍存在着“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韩愈针对这种错误观念,提出以“道”为师, “道”在即师在,是有进步意义的。三、诵读第 1 段。1.诵读的准备。先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表示极短暂的停顿,下同):人非生而知之者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

8、乎然后解释词语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句话,如改用现代语表述有几种方式?(教师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教师的任务是传道受业解惑。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中的“孰” ,可否改为“岂”?(用“孰”表示无例外,虽为圣人,亦不能无惑。用“岂”表示反问,意即凡人皆有惑。用“孰”可以照应下文“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这句话,不改为好。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课本以为“其”是指代之辞,但译为“那 些”则不确切。按:句中的“为” ,用法同“于” ,其为惑”即“彼之于惑” 。全句大意是,他们(指“惑而不从师”的人)对于那些疑难,终生也不能解决。“生乎吾前”句与“生乎吾后”句也是一

9、种对举的行文方式。“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是判断句的一种形式。2.学生练习背诵并划分本段层次。划分层次的步骤是:先分析文理,再归纳各层的大意,最后点明本段主旨,画示意表以助记诵。分析文理时提出下列问题:第 1、2 句之间是什么关系?(先指出现象,后做解释) 。重点是哪一句?(后一句,因为提出教师的任务,这是立论的出发点) 。第 3 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跟上文有什么联系?(承“解惑”而来,说的是不从师则惑不得解。 )第4 句呢?(承“传道”而来,说要以“道”为师。 )把第 4、5 句合在一起看,行文上有什么特点?(以年龄大小为烘托;先对举,后反问;先分说,后以“师道”一语概括之。 )最后一句的

10、基本内容是什么?跟上文有什么关系?(承“师道”一语,指出择师标准。 )归纳各层大意:指出教师的任务(前两句) ;说明解惑和“师道”的必要性(中间三句) ;指出择师的标准“道”在即师在(最后一句) 。在分析上述内容同时,画出文理示意图如下: 传道受业解惑(教师的任务) 闻道在先 不从师则即从而师之 无以解惑 (释“传道” “解惑” )“师道”“道”在即师在 (择师标准) 于此可见,本段主旨是阐明择师的标准。3.熟练地背诵这一段,然后讨论:(1)教师既有三项任务,但本段仅阐述了其中两项, “受业”一项未作阐述,这是为什么?(2)所阐述的两项中,哪一项是主要的?有什么理由?(3)对“师道”这个口号,

11、你有什么看法?提示回答上述问题,最好能从文章全局着眼。进行的步骤:先分组讨论(前后桌四人一组) ,推代表发言,然后由教师总结并适当补充。答案要点是:“受业”是教师的起码工作,即下文说的“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人尽皆知。开头全面概括教师的任务时不可不说,但不是论述的对象。在韩愈看来,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传道” ,他“收召后学” , “抗颜而为师” ,主要目的就是要“传道” ,恢复儒家的“道统” ,因而提出“师道”的口号。这个意图是贯穿全文的(例证略) 。“师道”的口号的提出是有积极意义的, “道”是知识的统帅。 “师道”才能学到根本上,这一点在今天仍有借鉴的价值。四、留作业。1.熟练地背诵第

12、1 段。2.准备诵读第 2 段,并思考下列问题:本段可分几层?本段主要的论述方法是什么?本段语言犀利,锋芒毕露,要认真体会。本段在虚词的运用上颇有特色,要注意品味作者行文的语气,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状态。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作业。1.背诵第 1 段。2.就虚词和语气表达的关系回答问题:删去句中加括号的虚词后,语气是否有变化?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慨叹意不足)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同上)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反问变为陈述,平淡无奇)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失去可悲之意)“嗟乎”和“呜呼”都是叹词,都有领起一层新意的作用,有时区分不很严格,但在本段中却是

13、有明显区别的。试将它们位置互换一下,作点比较,说说二者究竟有什么区别。 (“嗟乎”表示慨叹,而“呜呼”表示悲叹,在本段中不能互换位置。 )有人说,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后,可加上“也”字以示极其肯定之意,你对此有什么看法?(不能加。加“也”有收束全段的意思,下面“其可怪也欤”一句就成为多余的了,而作者的主要意思恰恰在这句话上。 )二、诵读第 2 段。1.读读讲讲背背。方式:分段进行,各段字数大体相等;读(包括教师领读,学生自读)而后讲,讲而后背。“嗟乎”!其皆出于此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一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一是过渡作用,上文说“古” ,由此开始说“今” ;二是提示本段内容,将要分析“

14、师道”不传的原因。 ) “师道”的内涵是什么?(此语承接上文“无贵无贱师之所存也”这句话,这就是它的内涵。 )从行文方式看,下面包括三组“对举”以“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对举,对举的内容彼此相关而又有别,试作分析。 (第一组说的是两种不同的学风:古圣乐于“从师而问” ,今众则“耻学于师” 。第二组说的是这两种学风的不同结果。第三组是总括性的,指出结果不同,就是由于学风不同的缘故。 )这段话中有四个“也”字是表示句中停顿的,请指出来。(“不传也” “无惑也” “出人也” “下圣人也” ) “犹且从师而问焉”中的“犹且”跟下文哪一个虚词相照应?(“而耻学于师”的“而” )哪一种句式是表示因果关系

15、的?(“之所以,出于” )“爱其子吾未见其明也。 ”“于其身也”的“身”是指谁说的?(从“爱其子”可以看出,这是指做父亲的人。 )从行文方式看,这一整句话是否也算对举(可以算对举,但句子构造则不相同。 )作者是否仅仅指出这种现象的存在?(不是,也有评论:“惑矣” 。 )删去“惑矣”行不行?(不行,它有领起下文的作用。 )下面哪句话是直接呼应“惑矣”的?(“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 ) “小学”是指什么说的?(不知句读,从师而学。 )“大遗”又是指什么说的?(不解惑而耻学于师。 )再来看看作者的表述方式,先齐读一遍:“句读之不知或不焉。 ”作者把两种状况和两种态度交错起来叙述,而不写成“不

16、知句读而从师,不解惑而耻学于师” ,有什么好处?(用特殊的对照方式,更加引人注目;长句划短,读来铿锵有力。 )教师小结:这段话先将为子择师和其身耻师两种做法加以对照,点出一个“惑”字;接着说明童子之师仅“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而不能“传其道解其惑” ;最后再作对照比较, “惑”在哪里就很清楚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其可怪也欤!”这里也有对照的叙述,但对照方式与上述两种不相同:两相对照的事物;一个叙述简略,一个叙述详细。说说为什么作者为什么要着重叙述“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情况。 (“师道不传”关键在于士大夫之族的学风不正,本文就是针对这个问题写的。 )如果把“问之官盛则近谀”这几句删去,是否会影响行文的连贯性?(不会影响。 )删去好不好呢?(不好。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这两句是要害,门第观念对择师的影响于此可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