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以地理必修1《热力环流》内容为教学案例 (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6222668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97.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以地理必修1《热力环流》内容为教学案例 (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以地理必修1《热力环流》内容为教学案例 (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以地理必修1《热力环流》内容为教学案例 (论文)(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 理 教 法探 讨 建构 主义学 习理论在地理教 学 中的运用 以地理必修 1 热力环流 内容为教学案例 广东珠 海市斗门区和风中学( 5 1 9 1 0 0 ) 甘媛 建构主义认为,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 而是 学习者 在 一定 的情境 下 , 借 助教 师和 同学 的帮 助 , 利用 必要的学习资料 , 通过意义建构 的方式获得 。该学习理 论认为“ 情境” “ 协作” “ 会话” 和“ 意义建构” 是学习环境 中的四大要素。本文以地理必修 1 热力环流 内容为教 学 案例 , 以建 构 主义学 习环 境 四大要 素为基 础 , 浅析建 构主义学 习理论在地理 教学中的运用 。 一

2、 、复 习先知 , 打好 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学习者对知识的建构是建 立在自身的经验、 信念、 背景知识的基础上的 , 即应当把 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 引导学习 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 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通过这个 过程 , 使 学 生 自主建构 的知 识能 更全 面完 整 , 学 生理解 掌握了知识, 也更能体会到学好每一 门学科知识与关注 生活的重要性 。 二、 创设情境 , 激活 思维 建 构主义学 习理 论把 情 境创设 看 做是 教 学设 计 的 重要 内容之一, 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 学 内容 的意义建构 。 这节课的导入: 有一则洗发露的

3、广告, 情境是一位 女明星用了洗发露后, 来到海边 , 为了展示愉悦的心情 , 让 阵 阵海风 吹拂柔 顺 的长发 , 达 到长 发飘飘 的效 果 , 那 么拍摄广告的时间选择白天还是晚上?学生积极讨论 并踊跃 回答, “ 白天” 、 “ 晚上” 、 “ 都可以” , 均有学生回答。 这 个情境问题是学生原来 的认 知结 构无法 获得 的 , 即便能 回答 出 白天 , 也 无法 解释其 原 因 , 因此 这 给学 生 制造了悬念, 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 、 参与协作 , 引导会话 这个过程中, 教师一方面作为合作者, 积极参与学 生的讨论与交流 , 另一方面作为引导者, 有效合理地引

4、导学生协作学习, 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 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使学生活动朝着有利于 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例如本节课的学生活动: 1 观察 简 易实验 用 家用锡纸剪成直径 2 0 c m 的圆 , 然后剪 成螺旋状 , 中间用 针穿一 根线 吊起 来 , 在锡 纸下 方点 燃 一根 蜡烛 。 引导学生观察与讨论: 锡纸是否有运动迹象?是怎样运 动的?为什么?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得出锡纸在转动, 但 不知为什么会转动。这里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小时候玩 风车的情景: 当把风车竖起来, 风从风车对面吹过来时, 风车就转动起来了。那么锡纸在转动, 是不是锡纸底下 有风往上吹呢?学生通过对原

5、有生活经验的分析, 举一 反三得出: 锡纸底下空气受热上升了。结合热胀冷缩原 理, 学生得 出受热处空气膨胀上升, 冷却处空气收缩下 沉的空气运动规律。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 生长新 的知识经验 。 2 推 导 环 流 过 程 将学生分成 4 人小组 , 各小组协作完成热力环流形 成过程示意图。教师给出基础示意图( 如下图) , 引导学 生从课前布置观察的两个生活现象与刚才 的实验出发, 并通过一组思考题进行讨论交流完成任务。 (M ) P ( N ) P ( 1 0 0 0 ) P a A ( 受热) B ( 冷却) 近地 面 ( 强调 : 地 面受 热均 匀时 , 等压 面 水平 分布

6、; 受 热 不 均 时, 等压 面发 生变化 。 ) 思考题 : ( 1 ) 若近地面等压面为 1 0 0 0 P a , 等压距为 1 0 0 P a , 标出上空两个等压面上 M、 N所代表的数值。引导 回顾 初中物理知识: 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2 ) A处受热 , A处空气 如何运动 ?( 用箭头表示 ) 1 处和 3 处 空气 密度 各如何变化?那 1 处和 3处气压值又如何变化?( 3 ) B 处受冷时, B处空气如何运动?( 用箭头表示) 4处和 6 处空气密度各如何变化?那 4处和 6 处气压值又如何 变化?( 4 ) 标 出 1 、 3 、 4 、 6处的气压名称 , 并

7、 比较 1 、 3 、 4 、 6 处的气压值大小。 一组思考题把 问题一 步步引 向深入 以加深学生 对所 学 内容的理解 , 并逐步完成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示意图。 提问: 为什么气压不是从低气压 区流 向高气压 的 呢?同学们能用生活中的地理事例来说 明吗?在教师 的引导下, 学生讨论并列举出下列事例 : 吹胀一个气 球, 把气球口松一点点时, 气体快速地朝外泄; 夏天站 在空调房门口时, 感觉凉气从门内向外吹; 冬天在温 暖的室内开窗时, 室外的冷空气向内灌。 四、 归纳拓展 , 意义建 构 建构主义强调学 生是认 知 主体 , 是意 义 的主动建构 者, 主张把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 最终 目的。所以教师的一切活动, 都要从属于“ 意义建 构” 这一中心, 都要有利于学生完成和深化对所学知识 的意义建构 。 五 、 小结 这一节 热力环流 内容的教学, 通过建构主义学习 理论 的运用 , 遵循 学 生 的认 知规 律 , 引导学 生进行 意义 建构 ,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促进学生完成知识 意义 的建构, 教师要精通教学内容, 掌握学生的认知规 律 , 精心设计教学情境, 还要具备很好的沟通能力和教 学技巧, 努力充当好学生意义建构的合作者和引导者。 ( 责任编辑陈剑平) 1 1 9 m a : z 】 j x 6 3 c o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