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兴义一中2017届第一次半月考语文质量分析(徐永约、王庚云)2016.9.11

笛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4.50KB
约3页
文档ID:3622145
兴义一中2017届第一次半月考语文质量分析(徐永约、王庚云)2016.9.11_第1页
1/3

12017 届高三第一次半月考语文学科考试质量分析兴义一中 徐永约 王庚云1、试卷总体分析黔西南州兴义一中 2017 届高三第一次半月考语文学科所用试卷为宁夏银川一中 2017 届第一次月考卷这套试卷较好贯彻了 2016 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精神,较多参考了 2016 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的结构及设点模式,具有明确的导向性同时,本套试卷与 2016 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相比,也追求了一定意义上的创新,如文言文选材、古诗鉴赏题、语言表达的 17 题等,参考价值较大从本届学生此次考试成绩来看,理科年级平均分为 96.6 分,及格率为83.9%,文科年级平均分为 99.1 分,及格率为 85.4%,与平时考试水平基本吻合总体来说,本套试卷基本符合高考要求,具有较好的导向性2、试题分析整体而言,试卷难度与高考试卷基本持平,试题体现出一定的创新性,可为复习备考提供借鉴;但试题也存在不少的瑕疵现分述如下1、论述类文章阅读选文符合“考试大纲”要求,只是选文的节选、组合及选项设置有值得推敲与商榷之处2、文言文A、近些年,我省高考的试题很少选自《史记》的,但可以作为备考练习;B、断句题有难度,它是跨文节选,断句标志不明显,涉及一定历史知识;C、文化常识题较难,一般的备考很少提及类似四个选项的知识点;D、概括分析题的选项设置合理,但选项涉及文本鉴赏,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也体现了一定的创新性;E、翻译题难度不大,设点合理,但也不容易得到高分。

3、诗歌鉴赏三首诗的形式创新值得肯定,但没有改变诗歌鉴赏题的常规考查点,不过第三首诗设题与前两首毫无关联,没有体现真正的“对比”鉴赏的特点;“大雁”这一意象比较常规,三首诗歌的创新只是形式上的尝试而已,没有深入本质4、名篇名句默写题目设置合理,可以很好地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符合高考趋势5、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材有比较突出的时代性、思想性、导向性和艺术性,设题也体现了小说的特点,且有较大的区分度,很好地体现了高考的考试性质6、实用类文本阅读学生对莎士比亚比较熟悉,选材容易理解,题目设置的清晰度大,这些都让答题难度大为降低,容易得分,难度明显低于文学类文本阅读及高考题7、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该部分的五道题目都严格参考了 2016 年的三套新课标卷,设题形式与2016 年高考全国卷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体现了良好的练习、备考的导向性;第16 题有一定难度,但也较为牵强;第 17 题关照了生活热点,有较强的时代性2和突出的地域性,能力要求高,学生不好作答8、作文材料紧密结合现实,审题难度不大,立意应该比较好把握,但要写出出彩的文章不容易其他:一是试卷中用字有多出错误,审校欠仔细;二是参考答案所拟答案质量不高,答题不规范。

3、学生答题情况(一)古诗文1、翻译:A、优点: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把握大意,用意译法处理,就复习进度而言,整体得分比较理想B、不足:关键信息点把握不准,处理失当,缺乏采分点意识和直译意识,常犯编述大意的毛病2、诗歌鉴赏:A、优点:很少有空白,答案文字较多,多数学生有分点回答意识,说明学生抓分意识很强;基本技能和积累到位B、不足:学生比较缺乏用“鉴赏性术语”答题的意识,对“表达技巧”的理解比较模糊,需要大力强化3、默写:A 优点:得分比较理想,尤其是文科学生;很少留空白B 不足:关键字的落实较差,理解不到位,张冠李戴;理科学生还是有不少是全空白,需要大力加强二)现代文阅读:1.小阅读(1)解题思路有待训练强化;(2)原文意识不强;(3)比较意识不强2.大阅读(选做题)(1)注意选考题标识的填涂 ; (2)审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如 12 题的(2)、(3)、(4)审题失误较多;(3)表述题要强调分条作答;(4)对文段信息的筛选、分析和概括能力进一步加强训练;(5)指导学生在选考题中作出合理选择 (三)语言表达题:1.整体意识不强,顾头不顾尾;2.不会总结;3.答案条理不够清晰;34.知识面狭窄。

四)作文:1、审题不是很清晰,文体意识不强,不按要求写作;2、观点不鲜明,主旋律、正能量意识不强;3、部分学生习作结构层次不清晰,有一段到底,有两段结束,有三段“定江山”的情况;4、材料欠丰富、欠典型;5、标点符号书写不规范,甚至有一点到底的现象;卷面不整洁四、应对措施:1、主要围绕《考试大纲》和近些年尤其是 2016 年全国卷的试题设置进行复习,但也要适当拓宽复习思路,关注具有创新意义的试题和点;2、狠抓固定性强的题目,比如作文、默写、实用类文本阅读;3、切实抓规范、抓落实,尽快解决答题中存在的不成熟现象,比如选考题的抉择、书写的规范性、答题模式的规范等;4、看到“总体均衡、个体悬殊”的实情,用好学科时间,站稳学科阵地;5、大局要纵观,小点去突破;6、集备课组全员智慧和力量,全策全力,用成绩去改变根深蒂固的看法,让语文保持旺盛的生命力2016.9.11。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