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教案-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220237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阳教案-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太阳教案-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太阳教案-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太阳教案-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太阳教案-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太阳教案-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阳教案-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太太 太阳太阳 预习提示预习提示 :1收集太阳和自己熟悉星球的资料,进行适当的处理。 2读懂课文,了解太阳的特点以及与人类的关系。【教学要求教学要求】1、认识太阳的远、大、热,知道太阳与人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研究天体 的热情。2、培养学生初步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及兴趣。3、理解“觉得其实” “看起来实际上” “如果 就” “虽然但是”等关联词的作用。【课前准备课前准备】适逢有日环食,先带领学生观察,或放太阳的幻灯。【课时安排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创设问题情境、自学课文、分段、读讲第一段。第二课时:读讲第二、三段,创设情境巩固练习。【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导语一、导语( (结

2、合儿童的生活,引起学习新课的兴趣结合儿童的生活,引起学习新课的兴趣) )。昨天下午整整三个小时,同学们密切注视着太阳的变化,同样在这样 的这个时间,有上亿万眼睛注视着太阳,观看、研究日环食这奇异的天象。从 同学们的热情来看,大家对探索天体的奥秘怀有相当大的兴趣。这一课就请同学们来做个小小科学家,研究研究太阳。(板书:太阳) 二、创设研究太阳的情境,促使儿童对新课主动地思考二、创设研究太阳的情境,促使儿童对新课主动地思考。(出示太阳幻灯) (运用电化教学创设情境: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光彩眩目,投影幻灯 的电光源使画面富有真实感。此时,距离地球三万万公里的太阳一下子推到学 生眼前。这鲜明的形象加上

3、儿童的强烈的求知欲,进入问题情境。) 1、启发:太阳,我们每天都能看到,早晨,从东方升起,把光明带给大地; 傍晚,从西天落下,黑暗便来临。太阳对于我们好像是挺熟悉的;其实又是很 陌生的。因为对于太阳的真实情况我们知道得太少了。需要老老少少一代又一 代的科学家去研究它,揭开它的奥秘。要研究一个事物,首先要会提出问题。(板书:“?”)现在你们面对 太阳,你们想知道它的什么?学生提问。(估计学生对太阳的大小、远近、温度及现象均会提出有关 问题。) 2、教师将学生问题分类概括。教师鼓励:这些问题提得很好,说明同学们很有些科学精神、科学态 度。你们提的这些问题怎样去寻找答案呢?一是从课文太阳中找答案,

4、二是课外自己去阅读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三是有的现在我们人类还没有得出 结论,要靠你们去研究、去发现、去解答。(这样处理问题,不仅使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主动学习课文-这是最主 要的;而且开拓了学生的思路。起了很好的导引作用。) 三、自学课文,寻找答案三、自学课文,寻找答案。(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并初步培养学生自己查 阅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1、关于太阳有多远、多大、多热与人的关系,课文上说得很清楚。现在我 们就把这篇课文当作一份资料阅读。研究科学,要提出问题,还需解决问题, 这就需要学会查阅资料,有的还要搞实验。现在就请你们阅读这份有关太阳的 资料。看谁通过自己的阅读找到答案。(无形之中,就把学

5、生带入了研究科学,查找、阅读资料的情境中。他们似 乎是一个小小科学家。这时,他们读起课文来分外专注。) 2、学生自学。指导。对于这类科普的说明文,一般一小节说明一个意思,我们阅读时首先要 概括出每节的内容。(板书:一节一意) 要求学生读时把每个节概括的内容写在每一小节前,像加注一样。指导。每小节内容概括出来了,就要进一步弄清全文可以分成几部分。引导学生交流,充许多种分段起讫:指点:阅读说明文,一节一意首先分清层次,概括段意。(板书符号) (实际上,这是教给学生学习说明文、阅读科普读物的方法,弄清每节每 层说明的主要意思。) 四、再读课文,运用不同形式进行检查,报告答案。四、再读课文,运用不同形

6、式进行检查,报告答案。(让学生继续担当小小科学家的角色,这就把学生进一步带入研究太阳, 深入了解学习资料的情境中)第一段:1、太阳有多远、多大、多热,你们这些小小科学家自己能找到答案吗? (学生回答,教师将数字填入表中。表格见下) 2、指点:从这表上我们可以知道课文上说太阳的远、大、热是通过什么 来说明的?(板书:列举数字) 对资料中数字比较多,可以列表,将数字一填,就一目了然了。3、文章中是不是光用数字来说明的?还用了什么办法?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后回答。引用传说(板书:引用传说) 谁还记得我们二年级时学过的一个关于太阳传说的故事?(后羿射日 )谁能说说。如果这里不用传说,光用数字,这三节课

7、文就变为:“太阳离我们很远,有 3 万万公里,太阳很大,有 130 万个地球大,太阳很热,表面温度有 6 千度,中心温度有 1800 万度” 。文章这样写,你们的阅读兴趣怎么样?(这样教学丰富了课文内容又紧扣课文,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指点:“传说”是流传在民间的口头上的故事。研究科学非常讲究科 学性,必须说明它的实质。这儿在传说以后,用一个什么词语来揭示实质?(“其实”)文章中引用传 说,引人入胜,接着用“其实”一词揭示实质。(板书:说明实质传说其实) 下面一节说明实质的又用了什么词?(板书:觉得实际上) 说太阳,怎么又说了地球,说了沸水和钢铁呢?(突出“抵得上” “比” 等词语。)(板

8、书:进行比较)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比较的方法能够帮助读者进一步 了解所说明的事物。引导学生从事物相互关系上思考问题。太阳的“大” 、 “热” 、离我们 “远”这三大特点,与我们的地球关系是相互联系的,你们要做科学家,阅读资料时,就得认真思考,自 己先思考一些问题。例句:(出示句式:因为所以) 太阳虽然大,但因为远,所以看起来小。太阳虽然热,但因为远,所以烧不死地球上的生物。因为太阳大,所以整个地球太阳都照得到。因为太阳热,又离我们远,所以太阳光使我们感到温暖。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一一. .学习第二段:学习第二段:1、提出:在家都分析得很好,具体说来,太阳与人的关系怎样密切呢?这

9、个问题我们要好好研究。现在学习课文第二部分。2、你们自己读第二部分,根据你平时观察所得和书上提供的资料说说太阳 与我们人类关系怎么密切。提供句式:A、有了太阳B、如果没有太阳就,因为(出示两种句式,由学生自己任意选择,以体现因材施教。) 3、阅读、讨论后学生回答,进行以上句式的说话训练。4、指点:这一节先正面说, “有了太阳”再反过来说, “如果没有太 阳就”说明了关系密切。用“看起来其实”从现象说到实质。5、提问:这一节内容可以用哪一句话来概括?书上把这一段内容概括成一 句话“太阳虽然离我们这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写在这一段的 开头,这叫“段首概括” 。(板书:段首概括) 阅

10、读这类文章要注意小节开头的话,那样往往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全小节 的内容。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照理关系不大,这里意思转折,所以用上“虽 然但是” 。6、朗读全段。齐读第一句,以下几句轮读。二二. .学习第三段学习第三段。第二段说了太阳与我们人的关系,那么太阳与自然关系怎样呢?我们学 习时可以用箭头标明,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分别出示两组卡片:1太阳水雨雪水蒸气小水滴云2太阳热量多热量少热冷风三三. .学习第四段学习第四段。指名读。齐读。 (突出“没有就没有” )四、创设四、创设太阳太阳的小型展览的情境,进行巩固练习的小型展览的情境,进行巩固练习。1. 激发兴趣,明确要求。1987 年 9 月 23

11、日,在我国可以看到罕见的日环食,为了帮助同学们 认识太阳,我们这些小小科学家,举办一个关于“太阳”的小小展览会。展览 会用多种形式,用图画,用幻灯,还用动画演示、介绍,说明太阳与人的关系, 这是展览会主要的部分。现在请一个扮演动画中的太阳公公,一个扮小朋友, 两人对话。小朋友提问,太阳公公回答,帮助小朋友认识太阳。2.同座对话。 (全班进行分角色普遍训练)3.指名扮演讲解员。4.动画表演(此时创设情境需具有综合性,不仅要巩固本课学得的知识,加深印 象,而且能灵活运用,培养能力。创设“展览会”情境,学生感到新鲜有趣, 尤其是动画片角色的扮演,这种形式使儿童兴趣浓厚)五五. .总结:总结:1、这一

12、课的学习,使我们懂得了太阳有多远、多大、多热。知道了太阳与 人的关系密切。没有太阳就没有动物、植物、人类,没有风云雪霜,没有这美 丽可爱的世界。2、学习这篇文章也使我们懂得了怎样阅读说明文。说明文一般在写作方法上是“一节一意” 、 “段意概括” ,常用“引 用传说” 、 “列举数据” 、 “进行比较”来说明事物的实质和因果关系。所以 在阅读时,针对这些特点, “一节一意学概括” , “引用传说增兴趣” , “列举数据 可画表” , “抓住实质明因果” 。同学们能注意观察天象,又能认真学习有关书籍、资料,并进行研究, 就有点像小小科学家。课堂检测:课堂检测:1 1:看拼音写词语:加倍 繁殖 煤炭 凝结 杀菌 估计 其实 缘故 密切 疾病 庄稼 植物2: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太阳的知识和太阳与人的关系。 (实验小学(实验小学 邱茹娟)邱茹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