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语文九下《智取生辰纲》word说课稿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207935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语文九下《智取生辰纲》word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鲁教版语文九下《智取生辰纲》word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鲁教版语文九下《智取生辰纲》word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鲁教版语文九下《智取生辰纲》word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鲁教版语文九下《智取生辰纲》word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鲁教版语文九下《智取生辰纲》word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语文九下《智取生辰纲》word说课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智取生辰纲说课稿一、说教材 智取生辰纲列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 中的有名片段,目的是引发学生阅读此类小说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其创 作总体上呈如下特点:(1)注意人物语言、行动和细节的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性 格;(2)情节曲折,故事完整;(3)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 水浒传是四大名著之 一,是施耐庵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在创作 上体现了我国古典小说突出的艺术成就。而智取生辰纲一文,选自水浒传第十六 回:“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 。课文节选部分写了晁盖、吴用等人劫取梁中书 生辰纲的经过。故

2、事围绕“智取”二字逐步展开,悬念一个接着一个,明写护送队伍头领 杨志警惕性之高,暗写晁盖等人用计之妙,读来引人入胜,因而很适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斗智,抓住这一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完成教学任务。 二、说学生 我教学的是初三学生,他们具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具有执著的探索精神和协作精神。平时 上课积极思考,相互交流,敢说敢做,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这些学生对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特别反感,对运用多媒体教学特别感兴趣,尤其是对声、情、图并茂的 多媒体教学更是情有独钟。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语文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自主、合作、探究地完成学习任务,充分体现了新课程

3、改革的 理念,充分体现了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合作性、开放性等特征。 三、说教学设想 由于语言的时间差距,学生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而课前必须让学生反复自主阅读文章。 为了让学生透彻全面理解杨志失陷生辰纲的原因,还必须把课文节选部分之前的有关杨志 的内容印发给学生,从中找到其性格上的弱点,也就找到了他失陷生辰纲的原因之一。初 三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语言感受力,并且已经接触过小说,能够了解小说的 基本要素和小说的主要特点。同时,学生通过欣赏影视作品、阅读文本对本文的故事情节、 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内容定能整体把握。因此,组织本课教学时,教师如果只停留在对 课文情节、语言、动作、

4、心理等逐条分析上,必然会把课文搞得支离破碎,而使学生毫无 兴趣。所以,我设想利用多媒体课件,紧紧扣住一个“智”字,贯穿整节课,深入挖掘, 可能更能激起学生自动探求的欲望,开启学生的思维,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说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 探究课文的“智”:杨志的智送、吴用的智取。 3. 围绕 “智” ,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环境。 五、说教学重点 1. 理解课文的“智”:杨志的智送、吴用的智取。 2. 围绕 “智” ,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六、说教学难点文本对学生构成的阅读障碍:本文用的是元、明间的白话,还夹杂着一些方言,其中有 的词语,字面上跟现代汉语完全一样,但

5、意思却不同,因而学生阅读起来有些费力,这也 构成了教学的难点。 七、说教法 根据教学设想和教学的目标、重难点,我确定如下教法:1、引导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节选部分之前的有关杨志的故事情节,尤其是要熟悉课 文节选部分的内容,突破教学难点。 2、影视导入法:播放电视连续剧水浒传序幕的一部分,让学生迅速从课间休息的涣散 状态进入到精神振奋、兴趣盎然的学习状态。 3、整体感知法:通过课文文本的阅读和相关影视片段的欣赏,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故 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为“智”的分析作下铺垫。 4、合作探究法:以小组的方式,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探究,共同分析“杨志的智送、 吴用的智取”及概括人物形象,

6、落实教学重点。教师也要参与到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中去, 师生合唱好汉歌 ,共同感受好汉的英雄气概。 八、说学法 1、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对课文节选部分之前的有关杨志的故事情节及课文节选 部分内容的熟悉和理解,化解教学的难点。2、合作探究:在教师的指导和参与下,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完成对“杨志的智送、吴用的 智取”的分析及人物形象的概括,实现学习重点的落实。 九、说教学资源 1、 水浒传的相关影视片段。 2、 智取生辰纲的多媒体课件。 十、说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主要分四个步骤,即: 1. 导入新课 2. 整体感知 3. 合作探讨 4. 名曲合唱 十一、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把课文节选部分之

7、前的有关杨志的内容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归纳杨志的故事情节,并概 括他的性格特点。 2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熟悉故事情节。 (设计依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熟悉课文节选之前的杨志的 故事情节,归纳其性格特点,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为后面分析“杨志的智 送、吴用的智取”作下铺垫。 ) (二)导入 按“导入新课”按钮,播放电视连续剧水浒传序幕的一部分。 (只截取了出现“水浒传” 开头的这一部分) 刚才大家欣赏的就是大型电视连续剧水浒传序幕的一部分,由此可见水浒传在我 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非同一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其中一小部分,感受一下它独特的艺术魅 力。 (设计依据:播放视

8、频片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广泛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这为课堂的展开奠定了基础。同时也能让学生体会到水浒传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地位,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 (三)整体感知 按“整体感知”按钮,进入“整体感知”界面。 1教师让学生自己思考或同学相互讨论、概括:在课文节选部分前,杨志有哪些故事,有 怎样的性格特点?学生课堂交流后,教师点评并总结,并按“相关故事”按钮,大屏幕显示: 故事(附图片):杨志失陷花石纲杨志杀牛二充军杨志比武受重用 性格特点:光宗耀祖,封妻荫子,热衷功名 2杨志比武受梁中书重用,于是派他护送“生辰纲” , 课文就从这里开始。教师请学生快 速浏

9、览全文,思考:根据课文的情节,将课文分成几个部分。学生交流后,大屏幕显示: 第一部分(开头到“今日天下怎地不太平” )写杨志在押送生辰纲途中与同伙之间发生矛盾 的情形。 第二部分(“杨志却待要回言”到最后)写杨志与晁盖等八条好汉的斗智斗勇。 (设计依据: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培养快速阅读文章、整体感知文章的能力,以 及培养他们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理解故事情节) 3从刚才的故事情节可见本文非常精彩有趣,让我们一睹为快吧。教师按下“影视共享” 按钮,进入模拟电视界面播放课文相应的影视片段。 (设计依据:这是一个创意的设计,有效地利用和开发了语文课程资源,符合学生喜欢影 视作品的心理特点,爱护

10、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整体印象,从视觉上感受到当时的环境 和人物形象。 ) (四)研究探讨按下“合作探讨”按钮,进入“合作探讨”界面。 1欣赏了刚才的精彩片断,大屏幕显示: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在他身上是否确无“智” 可言呢?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然后课堂上交流,教师点评后大屏幕显示: A首先要求扮成客商,悄悄赶路,避免大张旗鼓,引人注意。 B要求梁中书给自 己提调众人的权力,防止内部不和,被“贼人”钻了空子。 C一路上,处处小心, 事事留神。1 杨志在“人家渐少”

11、之后,推迟每天动身时间且提前休息(由原来的“五更起身日中歇 息”改为“辰牌起身申时便歇”)。他宁可逼迫军汉冒酷热前行而落得怨声载道,也要保全 生辰纲,无非是怕有人趁着晨光或暮色中偷袭。六月正午,恐怕歹人也不愿活动。 2 杨 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行走,表明他选择了连强盗也不愿行走的艰难路径,以此来 保护生辰纲。 3 杨志在黄泥冈提醒军汉们此地险要,发现刘唐顿生疑心,唯恐白胜酒中 有蒙汗药 总结: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杨志是个十分精细、警觉且有智谋的“押解官” 。 诸多方面表现杨志 用心、用智,实非常人可比。 2尽管如此,杨志却失陷了生辰纲,为什么?我们不得不从吴用一方取寻找答案,大屏幕 显示

12、:晁盖、吴用劫取生辰纲的“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让学生从课文中寻找答案,然后课堂上交流,教师点评后大屏幕显示(这部分内容较多, 我制作的是一个滚动窗口,可按住右边的滚动条上下拖动,显示相应的内容): A. 智用天时。杨志押送生辰纲正是赶上酷热的季节。 “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 ,过了十 四五日后(六月初四) “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 “众 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 。在短短的几行文字中便出现了两次 “热” ,天气的特征已得到极鲜明的表现。所以众军汉们一见到迎面的土冈子,便“都去松 树下睡倒了” 。暑热加上一路疲

13、惫使杨志的随从几乎没有还击之力。而晁盖等人却早已等候在此,以逸待劳,可以说已掌握了智取的首要有利因素。 B. 智用地利。晁盖等人选择了山冈和树林作为劫取生辰纲的最佳地点,自然有其中的 原因。黄泥冈可以作为掩护,松林既可引诱急欲避暑的杨志一行人进入,又可以模糊敌人 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切情况。小说中“中见松林里影着一个人”一句中的 “影着”足以说明问题。这前两“智”充分说明晃盖、吴用等人做到了知已知彼,且深入 调查研究了杨志一行人的行进时间、速度和路线。他们断定在近正午时分,杨志一行人将 抵达黄泥冈,而且军汉们将急于进入松林避暑歇息。晁盖、吴用等人为杨志一行人画好了 他们情愿也好,不情

14、愿也好都将进入的“伏击圈” 。 C. 智用矛盾。同样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分析,晁盖等人发现了杨志一行人内部的矛盾并 且利用这一矛盾。杨志担心生辰纲出事,推迟每天动身的时间,让军汉们担着百余斤担子 在烈日下行走,还时常用鞭子抽打他们,唯恐在休息时发生意外,军汉们早已怒忿在胸。 虞侯、老都管同样对杨志有强烈不满,杨志一行人内部矛盾已达到激化。这注定在松林中 休息,无人再去理会杨志的打骂。矛盾致使内部分裂,给晁盖等人可乘之机。此智更能说 明晁盖等人运用一二两智的高明、得当,此智亦与前两智密切相关。 D. 智用计谋。前面所有“智”的最终实现靠的就是“半瓢酒” 。在双方众目睽睽之下, 晁盖等人喝的是美酒,而

15、杨志等人喝的是“药酒” ,刘唐与白胜的表演天衣无缝,不能不说 是吴用的计谋用到了家。杨志等人在“倒也”声中眼睁睁地看着生辰纲被劫持而去 3大屏幕显示:杨志不乏“智” ,那么他的“智”最终输给晁盖、吴用等人的“智” ,原因 何在?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课堂上交流,最后教师点评后大屏幕显示: 一方面是吴用计策的高妙和无懈可击。 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性格的另一面:急功近利(光宗耀祖,封妻荫子) ,粗 暴蛮横。这种性格使得他对手下“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 ,连老都管和虞候也不放过, 彻底激化了内部矛盾。老都管斥责杨志的一番话,顺应了军汉、虞候的心愿,而使杨志最 终妥协,同意军键们

16、买酒、喝酒,自己也身受其害。由此可见,杨志的“智”败于晁盖、 吴用的“智”下,主要在于自己的性格使自己失去了“人和” 。 (设计依据:以上问题的设计是一个连环扣,希望学生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交流,加深 他们对故事情节构思的精妙、人物形象的鲜明的理解,还可以让他们感受到语文之美、语 言之美,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些问题都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从课文中去寻 找答案,然后课堂上交流,最后教师点评,出示大屏幕,其目的就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 与,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良好习惯。课堂民主、开 放、互动,有利于学生可持续性发展。同时要求学生从文章中找答案,培养学生通过语言 分析课文的方法,因为任何架空语言的分析都不是真正的语文学习,要让学生用自己的眼 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