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忌散文的生命关怀和诗性特征——读《稀薄的秋凉》 (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6202668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45.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吴忌散文的生命关怀和诗性特征——读《稀薄的秋凉》 (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吴忌散文的生命关怀和诗性特征——读《稀薄的秋凉》 (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吴忌散文的生命关怀和诗性特征——读《稀薄的秋凉》 (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吴忌散文的生命关怀和诗性特征——读《稀薄的秋凉》 (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吴忌散文的生命关怀和诗性特征——读《稀薄的秋凉》 (论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评 吴忌散文的生命关怀和诗性特征 读 稀薄的秋凉 口 程致 中 走进吴忌散文 渐次地你会发现这位美 髯飘飘的中年汉子。 原来是悲悯众生 , 仁爱天 下的人。 他对 自然美和生命的律动情有独钟 多年前发表的那篇风行一时的美文 鸟是树 的花朵 ( 2 0 0 3年作 ) , 便以细致的观察 , 唯美 的文字绘出大 自然永恒的美丽和生命蓬勃 生长的欢悦 : “ 我”惊喜地发现一些鸟落在冬 天的树上 , 仿佛绽开了满树的花朵, 排练了舞 蹈 , 播放 了音乐 , 再造 了冬 日的生机 ; 鸟在四 季都有艳丽的颜色, 舞蹈 , 鸟呜 , “ 鸟儿从来就 是树上的花朵” 。而在 稀薄的秋凉 里 , 他喜

2、 欢秋天雨后树叶 “ 干净的绿”和 “ 稀薄的蝉 呜” , 喜欢观赏秋花的烂漫 , 倾听“ 秋天的呼吸 和呐喊” , 而九月“ 重新开始” 的教学工作也让 我 “ 无尽的喜悦”吴忌不吝啬情感的付 出, 始终保持着儿童一样新奇的感受力 , 去观 察生活, 解释生活, “ 情感付出的越多 , 收回来 的就越大” ( 孙犁语 ) , 他笔下的 自然和人事便 具有了“ 极致的美丽” , 充盈着蓬勃的生命力。 对于 自然美 的抒情和对于生命 的关怀 是吴忌散文的基本主题 。他关爱幼小生命的 成长。 一个女人牵两岁的男孩街上散步 , 拨动 他温暖的情怀 ( 女人与小男 孩 ) ; 他在教室 里“ 一遍遍看

3、孩子们春天的脸 ” “ 一直微笑到 下课 ” , 透出对于生命成长的喜悦 ( 雪后 ) ; 校园里的小叶女贞被修剪 而失去生长 自由。 他会生 出一层感伤 : “ 难道学校不正是这样 年复一年如此这般剪平 了学生么? ” 怎能容忍 对于生命自由的压抑与摧残?( 小叶女贞 ) 当遥远的汶川、 玉树流淌着鲜血的时候 , 他厌 弃了报纸上“ 激 昂慷慨 的面孔” 和“ 在电视里 娱乐的人” , “ 疼痛连着疼痛 , 悲悯连着悲悯” “ 那些远处的灾难 ,紧紧贴着我的脊背” ( 远 7 8 处的灾难更加疼痛 ) ; “ 即使一个瓦砾下的婴 孩, 我也要真诚地祭奠 , 鞠躬 , 呼喊。” ( 谷雨 的雨

4、 )他从一朵错过花期 的孤独的广玉兰 “ 迟迟坚守的高贵” , “ 品味到生命的深刻的丰 富和热烈” ( 七月广玉兰 ) ; 他呼吁对残疾人 不应只是“ 表层的关怀” , “ 深层次的应是精神 层次的尊重” 。 ( 残疾人 ) 向国之死 、 逼写 挽联 两篇悼念文 , 倾诉出失去优秀同事和朋 友 的悲哀 顿悟到 “ 生与死就这样随意 平 凡” , 但绝不悲观 : “ 活下去 , 上课 , 看更多的 事 默想那些健在和早逝的人” 散文的字 里行间传达 出对于个体生命的关爱、尊重和 生死“ 随意” 的达观态度 。 作者对于生命 的悲 悯和博爱情怀令人感动不已。 稀薄的秋凉 跋 表明了贴近人生, 关

5、注 现实的创作理念 。 他坦 陈“ 我只是热爱生活 、 工作 ; 热爱孩子们 ; 热爱大 自然” , 以为散文创 作不能脱离“ 特定的人生处境” 。所以他的取 材 ,大抵是乡村和小城镇寻常的或不寻常的 人事。 他从司空见惯的牛粪老屋、 春花秋雨感 悟人生百味和人性多元 ,在一地鸡毛的生活 碎影的记叙和回忆 中,见出作者对现实的忧 思和率性 自由、 恬淡素朴的人生态度 , 那些岁 月无痕的俗世人事 ,那些诙谐中透出忧郁的 不羁文字 。 闪耀着倾听自然、 回味人生的从容 和智慧。 他感觉“ 牛粪有稻草的馨香” , 小时候 “ 搭牛屎粑” 的手艺很不寻常 。 牛粪的亲切传 达出刻骨铭心的乡土之恋 (

6、 亲切的牛粪 ) 。 他修缮荒芜斑驳的老屋并非为了占地贪财 , 而是 “ 善后 我 已经 年迈 的父母 : ( 老屋 深 锁 ) 。舅妈有着独一无二的优雅和高贵 , 美 貌和端庄 ,这位从小亲近如娘的舅妈教会 了 “ 我” : “ 人应该有所追求 , 有所寄托 。 且必是唯 学语文 2 0 1 4 年 第1 期 书评 美的, 且必是高贵的。” 舅妈的美感助“ 我” 成 长为“ 以散文表达生活 、 表达美 的存在的人 ” ( 画蝴蝶的舅妈 ) 。 他着意诗化生活 , 却不屑于。 他 坦言 : “ 我写散文多率性随意。书写真心与实 境” , “ 我从不回避残缺与忧伤 , 不掩饰失意与 过错” 。那

7、位身患绝症 , 隐瞒病情 , 坚守岗位 , 积劳成疾 的 4 0岁的向国老师死了。 主管局发 文号召 “ 向严 向国同志学习” 而“ 我” 只有难 受和悲伤 : “ 现在没有语文教师严 向国了。” “ 我不想向向国兄弟学习什么了。 只想向我的 同行们说一声保重 大家都 在尘世获得幸 福 。” 这哀而不伤 , 欲哭无泪的呼声 , 令每位 从教者感 同身受 , 引发强烈共鸣。 月夜无眠 将文革时代一场“ 抄家” 的闹剧安放在一个月 光如水的夏夜,并以一个孩子的眼光再现实 境 , 反思历史 , 凸现出造反派的丑陋和“ 文革” 悲剧的荒诞。 当他回望乡村的安宁和美丽时 , 城市、 乡 村的新变令人喜忧

8、参半。 紫花泡桐 赞美泡 桐树“ 纯粹” 而“ 高贵 ” 的品性 , 可它在人类 的 野蛮开发中遭遇到了不幸 。作者于平静的诗 意叙述中 , 展开“ 那时” 和“ 现在” 的对 比, 透出 无言的忧伤 : “ 偶尔看看她们纯粹的紫 色, 依 然高于村子里的桃花。高于泥土上所有急促 的春天然而紫色 , 那些眼神 , 那些声音 , 她到底是忧郁 ,还是忧伤 ?” 叠叠重重望青 瓦透 出城市文明的隐忧与反省 : “ 城市的空 调 的矫情让我多少有些虚伪了” , “ 书籍电视 也夜以继 日地顾而又同,谁还需要别人的关 心和探看?精神 已经雷同得虚空了一切。” 他 思考一条河从乡村流 向城市 的不 同命

9、运 , 河 流诗意了城市 ,而城市弄脏了河流, “ 河流就 是城市的直肠 , 城市就像一个大活人 , 上面吃 着美昧佳肴 ,喝着琼醪 ,排泄之物 自然少不 了。” ( 抽象一条河流的臆想 )他从水罔里 一块崭新的石头联想到新兴城市“ 暴戾” 的开 发酿成 了灾害。 乡村环境 的骤变令人感到“ 陌 生 , 也不惊喜 ” , 他把乡村城市化进程 中难忍 的阵痛和创作主体 内心的矛盾 ,诗意地描绘 出来 了( 水 田里那块崭新 的石头 ) 。在这些 徘徊城乡、 反顾 乡土的篇什中, 他赞美乡村的 纯净美丽 , 还有“ 一个人从娘胎里带来人世的 良心、 灵魂 ” 。 而对于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种种 社会弊

10、端陷入忧思 ,时时流露 出现代人对乡 村和城市文明眷顾而陌生、失望又无奈的复 杂情绪。 吴忌是执教 3 O年的语文教师 他并不认 同“ 玩文学” 、 “ 侃文学” 的高蹈论调。 直言文学 肩负着“ 为青少年励志” 的“ 使命” “ 励志” 的 文学不必带有教训味 , “ 励志可直接 ,更可隐 藏。 ” 水杉树上的桑寄生 看似漫不经心地讲 述冬天桑树上的寄生植物 ,然而说着说着便 率真地表达了“ 我” 的人生态度 : “ 我既不需要 那株无骨的藤蔓 ,需要一棵冬天 的落叶树木 撑持 自己不倒 的鲜活形象 , 且爬到高处, 获取 更多、更温暖的阳光 ;也不是一棵落叶的乔 木 ,需要一棵常春藤的装点

11、或者遮掩。” 安 静 、 夜深酒醒 也是关注人格 , 激励上进 的 作品。 在当下这个纷乱浮躁的时世下 , 他从极 平常的 自然、 人事感悟人生 , 他敞开心扉、 循 循善诱地引导青少年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和人 生观 他这些“ 正 能量” 的警语格言犹如春风 化雨 , 潜移默化 , 润物无声 。 吴忌对散文美有独到的理解 , 在他看来 , “ 欢乐是美的, 而哀伤之美往往更深切” 。 阴 雨连绵 便是表现“ 哀伤之美” 的代表作。 阴暗 却慈爱的外婆早 已躺进黑色的棺材里 ,而她 的“ 缄默” 和“ 玄色的旧衣” , 她的“ 秘密” 和“ 极 大的悲痛” 在一个三尺男孩的记忆里永远是 一个解不开的

12、谜 而 4 0多岁的“ 我” 在这个失 眠的夏夜里也只能“ 隐隐约约” 地记得外婆家 庭的变故 , 外婆及母亲的叹息 , 以及从没见过 的外公那一星半点的故事尽管 “ 黄 昏时 候 的外婆” 的故事令人哀伤 , 作者的文字却不 阴沉 , 那寂静无声的老屋里 , 大 眼睛 、 喜欢笑 的大表妹和有着清脆的“ 城里小学声音” 的大 舅妈 , 给阴暗沉闷的老屋凭添几分亮色。 在这 学语文2 0 1 4 年 第1 期 7 9 书评 里 明与暗 、 动与静 的对照 , 简约 、 诗 意的文 字 。 呈现出一种令人微醺的蕴藉 、 静谧和安详 之 美 。 “ 真正的散文是充满着诗意的 , 就像苹果 饱含着果

13、汁一样 。” 冷静观察 , 潜心思考 , 恬淡 抒情 ,是吴忌散文的显著特色。有些篇章 , 如 抽象一条河流的臆想 、 水 田里那块崭新的 石头纯然是散文诗 , 路上的雨 、 高速村 头 、 弄堂春 、 失眠的声响 等等 , 也满蕴着 盎然的诗意。比如 路上的雨 , 抒写天阴下雨 打伞上班时的一种心情 : 尽管褐色的雨伞遮盖 着“ 我” 的浮想, 孤独, 紧迫 , 却不能遏止联翩的 追问和诗意的遐想 , “ 我” “ 喜欢 阳光 ,热爱坦 荡” , 厌弃天空的“ 阴暗” 和雨水的“ 潮湿” , “ 希 望 自己在雨天里依然是一个干爽的人” ;希望 “ 自己的心情再好一些 , 好到一树秋花的脸

14、, 好 到秋 日晴空的头顶 , 而我干爽的心情 一鹤排 云。 ” 他的语言简约、 含蓄、 隽美 , 即便写人叙事 之作也带有浓浓的抒情昧, 一任内心的意趣和 渴望尽情驰骋 ; 而联翩的象征和绮丽的比喻 。 更增添了诗性散文的现代韵味。像 “ 要开镰 了忙碌的村子就将那些布谷鸟的歌声也收 割 了” ( 折断布谷 ) , “ 干旱的诗意不如一根 斑鸠鸟潮湿的羽毛” ( 雨点斑鸠 ) , “ 一个城 市午餐的酒杯就可以与另一个城市晚餐的酒 杯碰在一起” ( 高速村头 ) “ 一年四季都如姑 娘们早春冻得通红的脸 庞上的青春” ( 谛听 早晨 ) 这些诗意文字 , 表 明作者并不缺 少诗人的激情, 飞

15、腾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所谓“ 一切应在言说之 中, 在结构之上 , 甚至在语言之外 ” , 所谓 “ 恬淡地 散 在生活 之中, 随意写下能写之 文 ” , 是他对散文艺 术 的个性化表述。 他不是墨守成规的作者 , 在 将近 2 0年的散文探索中 初步形成了 自己的 风格 : 自由而有节制 , 峭拔而不失从容 , 兼有 怡然的幽默。 比如 喝茶 , 讲述“ 我” 奇特而异 乎常人的喝茶习惯 : 不喝好茶 , 尤其拒绝清明 前初萌的芽尖 , “ 就喝那种老茶叶皮” 。 为什么 会有如此怪异的癖好呢?他说出一番令人惊 8 0 心的道理米 : “ 我本来就不愿茶叶被早 采摘 了的。想春意初萌 ,

16、早茶如此 , 你伸出的老手 碰触的, 仿佛都是小孩子嫩嫩的手指。 这何尝 不是摧残 , 不是粗暴 , 不是强迫。 已被清茗, 无 数芽尖于沸水之中柔弱上下, 无力转身 , 我们 面对 , 何雅只有?人心对于早春之茶 , 未尝不 是个 贪 。或许茶园里的春天就是最残忍的 春天。” 你也许不会跟他一样爱喝老茶叶皮 , 但你不能不折服他对于幼者弱者的关爱 , 不 能不认同他对人心之贪的抨击。吴忌的幽默 是一种优雅、 怡然的幽默。他从一只青蛙“ 咕 呱呱” 的叫鸣 , 昕出它的苏醒 , 它的发言, 它的 爱情 ; 校园围墙上三个短句标语 , 他会联想到 一只青蛙王子对一只青蛙公主的求欢 : “ 我能 行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