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八上《背影》《甜甜的泥土》《父母的心》word教学反思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201827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语文八上《背影》《甜甜的泥土》《父母的心》word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苏教版语文八上《背影》《甜甜的泥土》《父母的心》word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八上《背影》《甜甜的泥土》《父母的心》word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语文八上《背影》《甜甜的泥土》《父母的心》word教学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反思一、 背影1、通过此文去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关注父母的生活与情感。教材编辑的意图是要示 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认识和反映家庭成员之间的美好的情感。 2、训练学生整体上学习与运用语文的能力,编者将此文的训练重点之一定为“中心与段 落的关系” ,意在训练学生理解作者如何根据中心去安排段落的能力。 3、我班乃至我校的学生语文基础差,特别体现在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良好的语文学习 习惯。 背影这篇文章反映的毕竟是成年人尤而且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情感,因而较为深沉, 其中最大的特点“淡淡的忧愁”是很难让这些刚上初一的学生真正的领会。根据我校学生 的实际情况,对这样一些内容进行大胆的舍弃,在课堂

2、上不做要求。4、 “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 (叶圣陶语) ,但教材又是一个很特殊的例子,它与数理化的 例子不同,首先,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性的例子,从不同的方面可以有不同的用途;其 次,这个例子本身也很重要。因此,一方面,我将这一例子用好用足用得其所,另一方面, 我还不能得意而忘言,得鱼而忘荃,可以说, “言” “荃”更为重要。 “整体阅读,以语言训练为主”是我上这节课的指导思想,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主要体现 这一点,在处理教材时,先让学生通过听读、朗读等方式从整体上进行充分的感知,并对 重要的字词进行训练;再对文章的大致内容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之上,进行重点文段的阅 读训练,着重训练词语的运用和关

3、键语句的理解。最后对“中心与段落的关系”进行领会 与分析。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圈点批注、朗读、讨论、质疑、课堂练习 等方式使学生动脑动手。 二、 甜甜的泥土 1、 本文我上了两次。第一次我以朗诵入题,学生没有被感染,这样,在情境创设不够的 情况下,学生难以理解一个离异的妈妈对孩子的那种牵肠挂肚,欲哭无泪的悲情。所以朗 读时读不出母亲的悲哀与痛苦。而第二节课我在导语 设置上注意创设情境,用了一个故事 来导入 ,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课堂的氛围就远远超越第一节课。 2、 课堂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之间的交流,一味地注重讨论分析,往往会使课堂表面 热热闹闹实际上却收获甚微。因为学生的交流失

4、去了导向,出现了漫无节制的空谈散讲。 我想学生的讨论应该在情感的体验中自然完成,让文章的情打动他们进入作者 的心灵。 3、 备课不仅要备文本更要备学生,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与体验应该建立在他们的品读与感 悟的基础之上,只有让学生把文本读深读透,才能让他们的心扉与读者的心灵相通,课堂 的高潮在这个时候才会水到渠成的出现。为了完成教学环节而脱离学生的教学设计是一定 要失败的。三、 父母的心1、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课堂的主宰者不是教师 而是学生以主人公的身份去感受、品味。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品味感悟为主导,尽展 学生的心声。是我们今后教学的一个发展趋势。 2、

5、开发教育资源,激发课堂 本课在设计的时候,把整篇文章从结构到主题以及语言特色、美好的祝愿融为一体。便 于学生把握主脉,透析内容。要求学生在感悟亲情的基础上,表达亲情,传递亲情,并生 通过三节课关于亲情的学习,已经对爱并不陌生,也对通过各种文体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有 了一定的了解,已具备了一些自主分析和理解的能力。学生的思维也由感知向感悟过度,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情感升华来来获得新的感悟。 当然在此过程中,以一些感性知识作为依托,借助多媒体电教手段加强情感的感染,便于 学生理解。且使学生在品读文本方面有所收获。基于此,本节课按照“层层剖析、梯级感 悟、情感升华”来设计。达到工具性教学和人文性熏陶的双重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